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青藤碱对胰腺癌AsP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青藤碱作用胰腺癌AsPC-1细胞后,划痕愈合试验检测细胞愈合能力,Transwell试验检测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 青藤碱降低AsPC-1细胞相对迁移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青藤碱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青藤碱降低p-PI3K/PI3K、p-AKT/AKT比值。胰岛素生长因子-1逆转青藤碱对E-cadherin蛋白表达的上调和对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TGF-β逆转青藤碱对AsPC-1细胞相对迁移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的降低作用。结论 青藤碱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介导的EMT,抑制AsPC-1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罗文才  倪丹 《中国药师》2021,(3):451-455
摘要:目的:探讨毛萼乙素(EriB)联合F-box蛋白11(FBXO11)基因siRNA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为对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胃癌MGC-803、MKN-28及BGC-823细胞中FBXO11蛋白表达。将FBXO11小干扰RNA(si-FBXO11)转染至MGC-803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FBXO11蛋白表达验证转染效果。采用0,0.2,0.5,1.0μmol·L-1EriB处理MGC-803细胞48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将MGC-803细胞分为空白组、EriB组、siFBXO11组和EriB+si-FBXO11组,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与GES-1细胞比较,胃癌MGC-803、MKN-28及BGC-823细胞中FBXO1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0μmol·L-1EriB组比较,0.2,0.5,1.0μmol·L-1EriB组MGC-803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EriB组和si-FBXO11组MGC-803细胞活力、侵袭数、迁移数及PCNA、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EriB组或si-FBXO11组比较,EriB+si-FBXO11组MGC-803细胞活力、侵袭数、迁移数及PCNA、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EriB毛萼乙素及抑制FBXO11表达均可降低胃癌MGC-803细胞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且两者联合作用对胃癌细胞活力、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更强,机制可能与调节PCNA、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迁移侵袭及LIMK1表达的影响。方法MTT、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DADS对MGC803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作用;RT-PCR、Western blot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LIMK1表达。结果 MTT显示,30 mg.L-1DADS作用MGC803细胞24、48、72、96 h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1.8%、66.1%、83.6%、89.2%,呈明显的时间依赖关系(P<0.05)。划痕实验显示,10、20、30、40、50 mg.L-1DADS分别作用MGC803细胞,划痕愈合明显慢于对照组,呈剂量依赖关系(P<0.05)。侵袭实验显示,10、20、30、40、50 mg.L-1DADS作用MGC803细胞24 h后,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分别为(35.8±3.74)、(34.1±2.02)、(31.7±4.81)、(17.2±3.08)、(13.2±3.36)个,较对照组(39.5±2.99)个数明显减少,呈剂量依赖性(P<0.05)。RT-PCR显示,30 mg.L-1DADS与MGC803细胞作用48 h后,LIMIK1mRNA明显下调(P<0.05)。Western blot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30 mg.L-1DADS作用MGC803细胞6、12、24、48h后,LIMK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P<0.05)。结论 DADS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LIMK1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毛茛有效部位D1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人胃癌细胞MGC803血管生成拟态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粘附实验检测毛茛有效部位D1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粘附作用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D1对MGC80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Matrigel肿瘤细胞类血管生成模型观察D1对MGC803体外类血管生成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D1对MGC803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的作用。结果毛茛有效部位D1可有效地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和人胃癌细胞MGC803介导的血管生成拟态并呈剂量依赖性。半定量RT-PCR实验结果显示,D1能明显抑制MGC803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Sema 4D、VE-Cadherin、MMP2和Integrinβ5的表达。结论毛茛有效部位D1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拟态相关基因Sema 4D、VE-Cadher-in、MMP2和Integrinβ5的表达来抑制人胃癌细胞MGC803细胞粘附、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提示毛茛有效部位D1是一个抗胃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对miR-93-5p以及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对数期MDA-MB-231细胞,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筛选最佳丙泊酚处理浓度与时间,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0.1%DMSO培养基)、阳性对照组(30μmol·L-1环磷酰胺)、丙泊酚1,2,5 mg·L-1浓度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侵袭迁移相关蛋白金属机制蛋白酶2(MMP-2)、金属机制蛋白酶2(MMP-9)蛋白表达情况,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RT-PCR)检测细胞miR-93-5p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与丙泊酚各浓度组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迁移抑制率显著升高,裸鼠肿瘤体积、侵袭细胞数量及PCNA、MMP-2、MMP-9蛋白表达、miR-93-5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1 mg·L-1和2 mg·L-1丙泊酚组MDA-MB-231细胞裸鼠肿瘤体积、侵袭细胞数量及PCNA、MMP-2、MMP-9蛋白表达、miR-93-5p表达依次升高,增殖抑制率、迁移抑制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可能通过下调miR-93-5p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侵袭能力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OX-2基因沉默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胃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COX-2 siRNA、COX-2 siRNA+OXA、OXA处理MGC803胃癌细胞株,以未经处理的MGC胃癌细胞株作为对照组,应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抑制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p链蛋白(β-catenin)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等基因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GC803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OX-2 siRNA组和COX-2 siRNA+ OXA组MGC803胃癌细胞抑制率和MGC803胃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OXA组(P<0.05),β-catenin与Bcl-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OXA组(P<0.05);COX-2siRNA+OXA组MGC803胃癌细胞抑制率和MGC803胃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COX-2 siRNA组(P<0.05),β-catenin 与Bcl-2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OX-2 siRNA组(P<0.05).结论 COX-2基因沉默能够降低β-catenin和Bcl-2表达,提高胃癌细胞抑制率和凋亡率,有效提高OXA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FOXF1毗连非编码发育调控RNA(FENDRR)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分析其机制是否与调控miR-362-5p表达有关。方法:qRT-PCR检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细胞以及人脑正常胶质细胞HEB中FENDRR和miR-362-5p表达。以LN22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过表达FENDRR或抑制miR-362-5p表达的LN229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迁移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胶质母细胞瘤组织、细胞中FENDRR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362-5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FENDRR或抑制miR-362-5p表达均可抑制Cyclin D1、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LN22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过表达miR-362-5p可逆转FENDRR对LN22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论:lncRNA FENDRR可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负调控miR-362-5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七氟烷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通路的影响。方法:不同气体浓度七氟烷处理人胶质瘤U251细胞24 h,分为空白对照组(0%)、七氟烷低(1.7%)、中(3.4%)、高(5.1%)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多柔比星,75 nmol·L-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改良Matrigel Boyden室测定法和划痕试验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细胞ERK、VEGF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七氟烷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人胶质瘤U251细胞存活率、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和ERK、VEGF、MMP-9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七氟烷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作用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能够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RK-VEGF/MMP-9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二烯丙基三硫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与钙稳态失衡相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钙稳态失衡与该作用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MGC803细胞,采用MTT法,Tunnel法及流式细胞光度术分析经DATS处理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改变。结果DATS处理后,培养的MGC803细胞增殖抑制。4、8、12、16、24mg·L-1的DATS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0.231±0.037,0.305±0.036,0.455±0.029,0.607±0.058,0.751±0.019。Tunnel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表达阴性,DATS处理组细胞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DATS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16mg·L-1组凋亡率达0.242。细胞内游离钙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上升,16mg·L-1组荧光强度为对照组的4倍多。用细胞内游离钙特异性阻断剂BAPTAAM预处理细胞后,细胞内游离钙水平不再上升,且能抑制DATS诱导的凋亡。结论DATS能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DATS诱导胃癌MGC803细胞凋亡的作用与钙稳态失衡相关。  相似文献   

11.
温彦静  彭青  王静娜  李曼  常美英 《天津医药》2021,49(10):1037-1042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34a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人绒毛膜滋 养层细胞 HTR-8/SVneo 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HTR-8/SVneo,利用 0.5 μg/L TNF-α刺激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NF-α诱导组、NC组、miR-34a mimics组、iNC组、miR-34a inhibitor组;实时荧 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34a、MMP2 mRNA的表达;CCK-8法、Transwell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明miR-34a和MMP2的 靶向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NF-α 诱导组细胞 miR-34a 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 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侵袭数目、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与TNF-α诱导组和NC组比较,miR- 34a mimics组细胞miR-34a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侵袭 数目、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与TNF-α诱导组和iNC组比较,miR-34a inhibitor组细胞miR-34a表达水平、 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降低(P<0.05),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侵袭数目、细胞迁移率显著升高(P<0.05); miR-34a与MMP2具有靶向关系。结论 miR-34a可能通过负调控MMP2的表达抑制TNF-α诱导的人绒毛膜滋养 层细胞HTR-8/SVneo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李鹏远  刘月  张慧英 《中国药师》2022,(11):1910-1921
摘要:目的:研究小檗碱通过JAK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通路对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50μmol·L-1和100μmol·L-1两个浓度小檗碱处理人食管癌细胞系KYSE170,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以及细胞周期和转移侵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小檗碱处理组的KYSE170细胞的平均存活率、迁移细胞和侵袭细胞数目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小檗碱处理能显著抑制金属蛋白酶2(MMP-2)和9(MMP-9)、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表达(P<0.05),上调P21蛋白表达(P<0.05),同时下调JAK2和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阻断食管癌细胞周期进程和促进凋亡,抑制食管癌细胞转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上调miR-22是否通过Wnt-1通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方法 MTT、细胞划痕实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DADS与miR-22对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的影响。在线预测软件寻找miR-22调控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22对Wnt-1 3'UTR荧光酶活性的影响。qRT-PCR检测Wnt-1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Wnt-1、β-catenin与TCF-4蛋白表达。结果MTT显示,DADS与miR-22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增殖(P<0.05)。划痕实验显示,DADS与miR-22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迁移,而miR-22+DADS更为明显(P<0.05)。侵袭实验显示,miR-22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侵袭,而miR-22+DADS更为明显(P<0.05)。在线预测软件寻找miR-22调控的靶基因显示,Wnt-1可能是miR-22的靶基因,荧光素报告基因检测证实Wnt-1是miR-22直接调控的靶基因;qRT-PCR显示,DADS与miR-22能下调Wnt-1 mRNA表达,而miR-22+DADS更为明显(P<0.05)。Western blot显示,DADS与miR-22能下调Wnt-1、β-catenin与TCF-4蛋白表达,而miR-22+DADS尤为明显(P<0.05)。结论 DADS可上调miR-22通过Wnt-1通路明显抑制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对人胃癌MGC803细胞Rac1-Pak1/Rock1通路分子的影响。方法 30 mg·L-1DADS分别处理MGC803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ac1、Pak1、Rock1、cofilin1和destrin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DADS可下调MGC803细胞Rac1、Pak1和Rock1 mRNA和蛋白水平(P<0.05),对cofilin1和destrin的表达无影响,但可抑制cofilin1磷酸化(P<0.01)。结论 DADS可下调Rac1、Pak1和Rock1表达和磷酸化cofilin1;DADS抑制Rac1-Pak1/Rock1通路可能与DADS抗人胃癌MGC803细胞迁移侵袭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通过调节miR-155-5p表达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中的作用和其潜在机制。方法 使用TRIzol法提取组织标本和细胞系的总RNA,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miR-155-5p表达情况。采用qRT-PCR评估miR-155-5p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与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AGS)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将MGC803分为空白组、转染错义序列siRNA组、miR-155-5p模拟物组、miR-155-5p抑制剂组、氧化苦参碱(100 μmol/L)组、氧化苦参碱+miR-155-5p模拟物组。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干预下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用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不同干预下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不同干预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不同干预后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GC803细胞中Claudin 1、c-Myc、cyclin D1、Bcl-2、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胃黏膜细胞(GES-1、AGS)相比,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中miR-155-5p相对表达量升高(P<0.001)。而氧化苦参碱通过调节miR-155-5p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生长。MTT实验表明,miR-155-5p模拟物的转染后MGC803细胞活力显著增加,而氧化苦参碱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转染和miR-155-5p模拟物的细胞活力(P<0.001)。与空白组、错义序列siRNA组相比,miR-155-5p模拟物转染后MGC803细胞活力显著增加,细胞集落生成增加,而氧化苦参碱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活力和转染miR-155-5p模拟物的细胞活力,及细胞集落生成数(P<0.001)。miR-155-5p-模拟物组的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显著增加、凋亡比例降低,而氧化苦参碱组和miR-155-5p-抑制剂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降低、凋亡比例升高(P<0.001)。miR-155-5p模拟组的Claudin 1、c-Myc、Cyclin D1、Bcl-2相对表达量增加,而Caspase-3相对表达量降低(P<0.01、0.001)。而miR-155-5p抑制剂组、氧化苦参碱组和氧化苦参碱+miR-155-5p抑制剂组的Claudin 1、c-Myc、Cyclin D1、Bcl-2表达较miR-155-5p模拟组显著下降,Caspase-3表达增加(P<0.001)。结论 miR-155-5p可能是胃癌的治疗靶点,氧化苦参碱可通过miR-155-5p的调节作用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芩素抑制人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calein)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Baicalein对细胞活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测定其侵袭力和迁移力;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MP2、MMP9和uP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100μmol·L-1的baicalein明显抑制了MDA-MB-231细胞的侵袭(P<0.01)和迁移(P<0.01)。其中,baicalein对细胞侵袭抑制率分别为15%和44%,对细胞迁移的抑制率分别为50%和77%。50μmol·L-1的baicalein抑制了MMP2的表达水平,100μmol·L-1的baicalein分别抑制了MMP9和uPA的表达水平。结论 baicalein能够抑制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抑制MMP2、MMP9和uP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5、10、20μmol·L-1小檗碱组,CCK-8检测Hep2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剪切后半胱天冬酶(cl-caspase)-9、cl-caspase-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10、20μmol·L-1小檗碱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 <0.01);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 <0.01),Apaf1、cl-caspase-9和cl-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 <0.01);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 <0.01),侵袭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 <0.01);细胞中VEGF、MMP-2、MMP-9、PI3K、p-Akt、p-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且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小檗碱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2(TRF1、TRF2)表达及端粒稳定性的影响,探讨As2O3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GC803细胞,MTT比色实验分析As2O3对MGC80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GC803细胞凋亡,进行染色体端-端融合分析及Westernblot检测TRF1、TRF2蛋白表达。结果MTT法显示As2O3对人胃癌MGC803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出现典型的凋亡峰,并随As2O3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对照组未见此改变。染色体端-端融合分析显示5μmol·L-1As2O3处理MGC803细胞48h染色体融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TRF1在5μmol·L-1As2O3处理MGC803细胞48h后,表达上升,而TRF2表达下降。结论实验结果提示As2O3通过下调TRF2蛋白表达、上调TRF1蛋白表达及使染色体端-端融合,从而诱导MGC80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浓度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Celecoxib对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10μmol/L Celecoxib作用SKOV3细胞24h后,细胞外基质黏附试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Transwell侵袭小室测定细胞的侵袭力,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明胶酶谱法(Zymography)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活性,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和E-cadherin的表达;同时利用RNAi技术特异性沉默SKOV3细胞中COX-2的表达,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0μmol/L Celecoxib作用SKOV3细胞24h后,细胞外基质黏附试验结果表明:SKOV3细胞黏附于matrigel的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结果表明:SKOV3细胞穿膜数明显减少(P<0.05),划痕试验结果表明:SKOV3细胞迁移到损伤区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进一步探讨机制,Zymography结果显示Celecoxib作用SKOV3细胞后,MMP-2、MMP-9的活性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MP-2、MMP-9的表达量降低,而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强。而经特异性沉默COX-2表达的SKOV3/COX-2i细胞未出现上述分子的变化。结论10μmol/L Celecoxib能够增强SKOV3的黏附力,抑制其侵袭和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抑制MMP-2、MMP-9的活性和表达有关,而这一过程可能是COX-2非依赖的。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阐明下调miR-374a靶向转录因子21(TCF21)调控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微小RNA(miR)-374a在正常宫颈上皮细胞和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在宫颈癌细胞Si Ha中转染miR-374a inhibitor,MTT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以及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变化。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miR-374a的靶基因可能为TCF21,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靶向关系。在宫颈癌细胞Si Ha中共转染miR-374a inhibitor和TCF21 siRNA,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变化。结果:miR-374a在正常宫颈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宫颈癌细胞。转染miR-374a inhibitor后的宫颈癌细胞Si Ha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减少。miR-374a靶向负调控TCF21表达。TCF21 siRNA逆转miR-374a inhibitor对宫颈癌细胞Si Ha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miR-374a通过靶向TCF21抑制宫颈癌细胞Si Ha增殖、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