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目的观察研究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A药组、B药组和AB药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干预。分别检测血清氧化应激、炎性因子、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结果去卵巢组大鼠血清SOD和GSH-Px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AB药组较去卵巢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卵巢组大鼠血清H2O2和MDA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AB药组较去卵巢组均显著降低(P<0.05)。去卵巢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和骨代谢指标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AB药组较去卵巢组均显著下降(P<0.05)。去卵巢组大鼠骨组织BMD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AB药组较去卵巢组显著升高(P<0.05)。去卵巢组骨皮质明显变薄,骨小梁明显稀疏,排列紊乱,髓腔扩大。AB药组骨皮质轻微改变,骨小梁明显增多,排列规则,髓腔明显变小。结论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具有协同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分泌,调节骨代谢,改善骨组织形态学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探讨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去卵巢组、骨化三醇组和葛根素组,12只/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药物干预8周,正常组和去卵巢组:5 mL/kg 0.9%NaCl,ih,qd;葛根素组:葛根素35 mg/kg,ih,qd;骨化三醇组:骨化三醇0.25μg,po,qd,连续给药6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组织(BMD、BMC)和骨生物力学指标,SP法检测各组骨组织ER表达,HE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去卵巢组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腰椎和股骨BMD和BMC、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骨化三醇组和葛根素组上述指标较去卵巢组均显著增高(P<0.05),葛根素组上述指标较骨化三醇组均增高(P<0.05)。去卵巢组大鼠骨组织ER蛋白表达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骨化三醇组和葛根素组ER蛋白表达较去卵巢组均显著增高(P<0.05),葛根素组ER蛋白表达较骨化三醇组均增高(P<0.05)。去卵巢组骨皮质明显变薄,骨小梁稀疏纤细或断裂,排列紊乱,髓腔明显扩大,造血细胞明显减少。葛根素组骨皮质结构较完整,骨小梁数目增多,致密均匀粗壮,连接成网状,髓腔变小,造血细胞增多。结论葛根素通过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雌激素水平,调节骨代谢,提高骨量和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形态学结构,起到抗PMOP的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细胞因子和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二醇组(OVX+E2组)、葛根素组(OVX+PUE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药物干预。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指标和骨代谢指标,检测股骨BMD,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OVX组血清TNF-α、TGF-β、IL-6和IL-1较Sham组均显著增高(P0.05),OVX+E2组和OVX+PUE组血清TNF-α、TGF-β、IL-6和IL-1较OVX组均显著降低(P0.05)。OVX组血清Ca、P较Sham组显著降低(P0.05),OVX+E2组和OVX+PUE组血清Ca、P较OVX组均显著升高(P 0.05)。OVX组血清ALP、BGP、PICP、TRAP-5b、ICIP、CTX水平较Sham组均显著升高(P 0.05),OVX+E2组和OVX+PUE组血清ALP、BGP、PICP、TRAP-5b、ICIP、CTX较OVX组均显著降低(P0.05)。OVX组较Sham组股骨BMD显著降低(P0.05),OVX+E2组和OVX+PUE组较OVX组股骨BMD均显著升高(P0.05)。OVX+PUE组骨皮质明显变厚,骨小梁数量增多增粗,排列较规则,髓腔明显缩小,骨细胞增多。结论葛根素通过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调节骨代谢骨矿化、骨吸收和骨形成指标,改善骨组织形态学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雌二醇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15只/组,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给予不同药物干预。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指标,测定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矿物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结果去势组血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ALP、BGP、PICP、TRAP)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较去势组均降低,尤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显著(P0.05)。去势组骨组织BMD和BMC、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位移和刚度)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较去势组均增高,尤以联合药物组增高最显著(P0.05)。去势组骨组织骨小梁减少稀疏,排列紊乱,网状结构破坏,大量纤维组织,髓腔内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联合药物组骨组织结构较完整,骨小梁数目增多,致密均匀粗壮,连接成网状结构,脂肪细胞明显减少。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雌二醇可调节大鼠骨代谢,增加骨密度和骨矿物质,改善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学,起到抗骨质疏松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联合雌二醇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甲状旁腺素组、雌二醇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首先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动物模型,然后分别进行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检测、骨形态结构变化观察。结果去势组腰椎和股骨BMD、股骨最大载荷和刚度及血清Ca、P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均较去势组显著增高(P0. 05)。去势组血清ALP、COL-I、OC、OPG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均较去势组显著降低(P0. 05)。去势组骨小梁少见,细小稀疏,小梁间断裂分离,排列疏松紊乱;而联合用药组骨组织结构较完整,骨小梁形态结构较规整,数量多,致密均匀,连续性好呈网状。结论甲状旁腺素联合雌二醇可调节维持骨质疏松性骨代谢,增加骨密度,改善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组织病理形态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具有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药物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检测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生物力学指标,运用q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结果去势组股骨BMD、生物力学指标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股骨BMD、生物力学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去势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减少,排列稀疏不规则,连接不完整,骨髓腔变大,有大量纤维组织。药物组骨小梁数量减少不明显,粗细均匀稍致密,排列尚规则,连续性完整性较好。结论雌二醇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于BMP-2,增加了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了骨生物力学性能,能够改善骨组织结构,发挥了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仙灵骨葆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生长因子BMP-2、IGF-1表达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12只/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检测股骨骨痂BMD、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和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检测骨痂BMP-2、IGF-1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较假手术组骨折愈合评分、股骨痂BMD、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位移)、骨痂BMP-2和IGF-I阳性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较模型组骨折愈合评分、股骨痂BMD、股骨骨生物力学指标、骨痂BMP-2和IGF-I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均以仙灵骨葆组最高。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血清骨代谢指标(BGP、PICP、TRACP-5b)均显著升高(P<0.05),雌二醇组、仙灵骨葆组较模型组血清骨代谢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以仙灵骨葆组最低。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可能通过介导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生长因子BMP-2和IGF-1表达,改善骨代谢,加速骨痂形成,增加骨密度,提高骨生物力学,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干预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首先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模型。分别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和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结果去势组大鼠血清Ca、P、SOD、CAT和骨组织BMD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较去势组升高,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显著(P0.05)。去势组大鼠血清ALP、BGP、PICP、TRAP、GLA、ICIP和MDA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降低,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显著(P0.05)。去势组股骨骨小梁明显稀疏,连接不完整,大量纤维组织,髓腔内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联合药物组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多,结构较完整,粗细均匀致密,连接成网状。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通过调节去卵巢大鼠骨代谢,抗氧化应激,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组织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阿仑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6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药组、B药组和A+B药组,构建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分别检测各组骨组织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指标以及骨组织Wnt、β-catenin、Runx2的mRNA和蛋白表达,观察骨组织形态学。结果模型组骨组织BMD、最大载荷和最大应力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A药组、B药组和A+B药组骨组织BMD、骨生物力学指标较模型组均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骨组织Wnt、β-catenin、Runx2 mRNA和蛋白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A药组、B药组和A+B药组骨组织mRNA和蛋白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骨小梁形态结构差,数量少,排列紊乱; A+B药组骨小梁结构完整,数量增多,排列规则。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增加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骨生物力学,改善骨组织微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血管形成的影响及对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葛根素组,20只/组,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观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检测血清BMP-2和VEGF浓度,观察骨痂形态结构变化,检测骨痂BMP-2和VEGF表达。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骨折愈合评分、血清BMP-2和VEGF浓度、骨痂BMP-2和VEGF表达、微血管数均显著降低(P<0.05),葛根素组较去势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增高(P<0.05)。去势组骨痂组织可见少量骨小梁,生长稀疏,排列紊乱,大量纤维软骨细胞等纤维组织,成骨细胞及新生小血管少见;葛根素组骨痂可见较多骨小梁,生长较旺盛,排列有序,可见较多成熟的骨细胞,新生微小血管较多。结论葛根素通过介导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BMP-2和VEGF表达,促进骨痂血管形成,改善骨组织形态学,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铁过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34名绝经后妇女按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铁过载对年龄、绝经年数、血钙(Ca)、磷(P)、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肝肾功能、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炎症反应、BM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ALP、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PINP)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铁蛋白(Fer)显著升高(P<0.05)。Fer水平与BMD呈负相关(P<0.05)。TRACP-5b水平在骨质疏松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症组的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骨质疏松组血清β-CTX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骨质疏松组的PI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更重要的是,血清Fer和PINP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血清Fer和β-CTX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铁过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朝藿定C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小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75只雄性C57BL/6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朝藿定C组、干细胞移植组、联合组,每组各15只。空白对照组以0.1 mL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其余4组以0.1mL地塞米松肌肉注射,2次/周,连续干预8周,以骨密度值确定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7 d分别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朝藿定C灌胃治疗,连续8周。测定骨密度和骨结构参数、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以及AKT蛋白磷酸化(p-AKT)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骨矿物质含量(BMC)、骨矿物质密度(BMD)、组织矿物质含量(TMC)、组织矿物质密度(T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以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NP)、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增加,血清骨钙素(OCN)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朝藿定C组、干细胞移植组和联合组小鼠体质量、BMC、BMD、TMC、TMD、BV/TV、Tb.N、Tb.Th显著增加,BALP、PINP、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Tb.Sp、血清OCN和Trap水平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其余2组(P<0.05)。结论 朝藿定C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小鼠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其机制可能与提高骨代谢水平和活化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本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对照组(OVX)、中药低剂量组(D)、中药中剂量组(Z)、中药高剂量组(G)和西药组(X),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约1 g的脂肪组织。造模4周后进行药物干预,各组持续灌胃8周。计算子宫指数,测定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股骨生物力学弹性载荷、极限载荷、弹性模量等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TRACP5b、sRANKL、OPG及氧化应激指标MDA、AGEs的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OVX组子宫指数、股骨近端和股骨中段BMD、弹性载荷、弹性模量均明显降低(P0. 05),OVX组血清MDA、AGEs含量明显升高(P0. 01),血清TRACP5b含量明显升高(P0. 01),而OPG、OPG/sRANKL比值下降(P0. 01);与OVX组相比,各治疗组子宫指数、骨强度均有所改善。Z组、G组及X组BMD均明显增高(P0. 05)。Z组、G组及X组TRACP5b含量下降(P0. 05)、OPG含量升高(P0. 05)、RANKL含量降低、OPG/sRANKL比值升高(P0. 05)。Z组、G组血清MDA、AGEs含量降低(P0. 05)。结论培本固疏方可以增加骨强度,通过OPG/RANKL/RANK通路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减缓骨基质吸收,抗氧化应激机制也可能参与其中,具体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温肾固疏方改善骨质疏松和脂代谢异常的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的卵巢全部切除以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雌激素组(n=20)和实验组(n=20)。假去势组(n=20)大鼠仅从卵巢周围切除少量脂肪。干预治疗8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PING、TRACP5b、OPG、BGP的水平;并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指标。结果与假去势组大鼠比较,对照组大鼠的股骨和股骨近端的BMD明显降低(P0.05);骨代谢指标和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恶化(均P0.05)。灌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雌激素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股骨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两组大鼠的PING、TRACP5b、BGP水平均较显著提高(均P0.05),而OPG水平显著降低(P0.05)。此外,雌激素组和实验组大鼠的脂代谢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温肾固疏方通过有效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调节骨代谢和脂代谢指标水平,达到改善骨质疏松和调节血脂代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胶原肽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3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为期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1-L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正位、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及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TRAP-5b及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安全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