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钗石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金钗石斛是常用中药,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金钗石斛(D.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其化学成分类型主要有生物碱类、酚类、多糖类等,其中生物碱类为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肿瘤、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白内障和抗菌等作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类总结,为金钗石斛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斛主要含有生物碱类、联苄类、菲类、氨基酸、倍半萜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和退热止痛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对石斛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作一概况综述,为开发利用有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00—2013年的相关文献,对金钗石斛已报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阶段性进展和研究热点,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金钗石斛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多糖、倍半萜类、菲类、联苄类等,石斛碱是其特征性成分,主要有抗白内障、兴奋肠管、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结论 目前金钗石斛的研究仍侧重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将来研究的重点可能为作用机制的明确和一些保健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以期减少铁皮石斛混用现象,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铁皮石解及齿瓣石斛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以期减少铁皮石斛沉用现象,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多被银莲花含有皂苷类、油脂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从化学成分、提取工艺、质量控制及药理作用等几方面对多被银莲花的研究状况做一简要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多被银莲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药理作用广泛,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自然繁殖率低,资源形势较为严峻。近年来,研究者们多集中于对铁皮石斛的胚性组织原球茎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比研究铁皮石斛与铁皮石斛原球茎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石斛多糖成分的提取及测定方法上的差别,以探讨铁皮石斛原球茎成为铁皮石斛新药材资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31):4440-4443
目的:综述瓜蒌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为瓜蒌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瓜蒌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Snakegourd seed""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2014年中国知网、维普、Pub Med等检索源中的相关文献,就瓜蒌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1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瓜蒌子主要含有油脂类、甾醇、氨基酸、蛋白质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改善心血管疾病、抗炎、抗肿瘤、降血糖和泻下等药理作用。瓜蒌子对心脑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今后可开发用于降血糖、降血脂、润肠通便等。  相似文献   

9.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罗布麻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含量测定方法及药理作用等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毛菜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科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甾醇类、糖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在民间有药用记载.因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故有保健作用.其主要药理作用为降压、镇静催眠和保肝作用.综述近年来对该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血竭为传统名贵中药,龙血竭与血竭化学成分不同,药理作用各有侧重。临床应用时存在两者混用、乱用的现象。本文对两者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整理和比较,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血竭和龙血竭化学成分、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综述。结果 血竭主要成分为血竭素,而龙血竭中主要成分为龙血素A、龙血素B等。血竭对于活血、止血、镇痛、创面愈合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龙血竭除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外,在抗真菌、抗炎等方面作用较强。结论 血竭与龙血竭虽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但两者功效仍有较大差异,建议临床应用予以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12.
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化学成分包括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磷脂类、酚类和黄酮类等。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菌、抗癌、抗诱变等药理作用,毒理作用主要表现为肝脏毒性。以"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学"、"毒理学"、"Polygonum multiflorum"、"Pharmacology"、"Toxicology"为关键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组合查询2000年至2015年在Pub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读秀数据库中有关何首乌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学与毒理学提供参考,为后续药学工作者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余姣娇  邱志霞  刘秋燕  黄芳 《药学研究》2018,37(6):342-345,360
岩黄连作为传统中药具有保肝、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癌及其它肿瘤的辅助治疗。岩黄连的有效成分为岩黄连总生物碱,且成分复杂多样。本文就岩黄连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岩黄连的进一步的开发和更好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近20年的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其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方法 分别检索2003年1月1日—2023年12月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Embase、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WOS)7个学术平台收录的学术期刊检索金莲花相关文献,用Endnote X8进行数据整合、去重,用VOS viewer 1.6.18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金莲花近20年来中英文文献发表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总体数量方面中文文献远高于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主要研究内容以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为主,其次是质量评价与制剂临床应用。结论 金莲花研究内容在分子层面的作用机制和药动学方面较少,具有完善与深入挖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李潇  柳航  周琳  杨奕  葛卫红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46(10):2270-2276
菲类化合物是石斛属植物的特征成分之一,可分为简单菲、二氢菲、双菲及菲醌(酮)等菲衍生物4种类型。综述了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细茎石斛、流苏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曲轴石斛、石斛兰和绒毛石斛10种石斛属植物中毛兰菲、鼓槌菲、杓兰素等20个菲类活性成分,并介绍其抗肝纤维化、抗肿瘤、抗炎、抗氧化、降血糖等药理活性,希望为该属植物的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龙眼肉化学成分库,联合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龙眼肉治疗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归纳整理近年来关于龙眼肉药效化学成分的文献并构建成分库,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龙眼肉中活性成分,利用OMIM、DrugBank、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贫血病症的靶点基因,筛选成分与疾病之间的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建立“龙眼肉-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GO富集以及KEGG分析。结果 共收集化合物256种,包括12种糖类、27种多酚类、147种挥发性成分、2种甾醇类、12种有机酸、13种脂类、11种核苷类、29种氨基酸类、3种其他类有机成分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筛选后获得活性成分32个;交集靶点24个,TOP1、TERT、MPO、PARP1等可能为关键靶点;生物功能87个,涉及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正向调控、细胞因子活性等;通路15个,癌症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碱基切除修复系统等可能为关键通路。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龙眼肉化学成分库,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龙眼肉治疗贫血的潜在活性成分、靶点信息和作用机制,为龙眼肉的药理药效研究与资源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岚  陈碧莲  罗镭 《中国药事》2023,(12):1451-1458
目的:为白花蛇舌草现代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新药开发和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本文通过数据库的检索,对近十年的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总结。结果:发现白花蛇舌草中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蒽醌类、多糖类、有机酸类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物质;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活性以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白花蛇舌草在炮制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临床上常用其治疗各种癌症,包括肠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等,与半枝莲和其他抗癌药合用效果更佳。结论:目前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较为全面,药理研究多是抗癌、抗炎,临床上常与清热解毒类药物合用,目前暂未见毒副作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鹿药Smilacina japonica是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尤其在民族药方面应用较多,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近年来需求增加,因此对鹿药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增多。鹿药属植物含有甾体、黄酮、多糖、氨基酸、酚酸、酰胺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并综述了鹿药、管花鹿药S.henryi、高大鹿药S.atropurpurea等鹿药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鹿药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及医药保健方面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研究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多角度对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1994年至今发表的177篇石斛属抗肿瘤研究论文进行客观而系统的定量分析。结果 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的热度正在提升,但实验类研究论文较少。研究涉及到的石斛属植物有11种,肿瘤细胞有14种,但均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目前研究存在低水平、多重复的现象。结论 石斛属植物抗肿瘤的研究深度及广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馨平  聂黎行  康帅  马双成 《中国药事》2023,(10):1193-1212
目的:对紫苏叶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为紫苏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紫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从紫苏叶中分离或鉴定得到7类共200余个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花青素、酚酸、三萜、氨基酸和糖共7类化合物,其中以挥发油成分最为丰富。现代研究表明,紫苏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抗血栓、抗抑郁等丰富的药理作用。紫苏叶中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HSGC/MS、GC-MS等方法测定,迷迭香酸和多酚等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HPLC-PDA、UFLC-Q-TOF-MS等方法测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紫苏叶各论收载的质量控制项目可望进一步完善;建议针对紫苏叶片颜色与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的相关性开展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