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疗效,寻求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更佳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的我院住院部及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适量运动、控制饮食、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2月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ciatic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血糖浓度以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2月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治疗组血糖浓度降低明显,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护理上需注重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促进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308位点(TNF-α -308)G/A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易感性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和120例2型糖尿病无牙周炎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 RFLP)对 TNF-α -308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测定2组患者的TNF-α水平及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分析此多态性位点与牙周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牙周炎患者 TNF-α -308位点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牙周炎患者 TNF-α -308位点GA、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 (P<0.01),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牙周炎患者(P< 0.01),TNF-α水平分别与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呈正相关(P< 0.01)。结论: TNF-α 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牙周炎的易感因素,但可能通过调节TNF-α水平而影响中、重度牙周炎的发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2)患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高血压合并DM2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予以降血糖治疗.同时,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口服,1次/d;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4mg口服,1次/d.若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绝经后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绝经后女性患者进行研究,经诊断确诊后的5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对比研究组患者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生化指标以及两组患者骨密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碱性磷酸酶(ALP)以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甲状旁腺素(PTH)、血肌酐(Scr)、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250H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骨密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N端中段骨钙素(N-MID)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以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X)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经检测发现2型糖尿病主要通过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影响骨代谢,绝经后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骨转换标志物可能是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对指标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化互动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知识、遵医行为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强化互动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健康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观察两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B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556,8.705;P0.001);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明显低于对照组(t=6.831,3.938;P0.001);观察组摄钙效能、运动效能与自我效能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467,3.405,4.611;P0.001);观察组6个月内自我监测、运动、饮食控制、药物使用以及按时检查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829,5.763,5.400,6.136,9.855;P0.05)。结论:对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取强化互动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其心态,增加自我效能,促进遵医行为自觉性提升,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4 年1 月~2016 年12 月就诊的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36 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68 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及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WBC、NC、LC、NLR 在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WBC、NC、NLR 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C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WBC、NC、NLR 的水平随着NIHSS 评分升高而增加(P<0.05);而LC 水平随着NIHSS 评分升高而降低(P<0.05)。NLR、WBC、NC 及LC 诊断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717、0.685、0.321,灵敏度分别为0.838、0.596、0.517、0.208,特异度分别为0.868、0.838、0.793、0.559。结论:NLR 可以作为诊断2 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胰激肽原酶辅助卡维地洛对血压水平、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3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56例给予卡维地洛治疗,研究组57例联合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管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阻力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控制血压水平,改善肾动脉血液循环及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疗效,寻求2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更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12年-2015年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口服治疗2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温凉感觉测定、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检查、血糖浓度以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治疗组血糖水平从12.50±3.43mmol·L~(-1)下降至7.4±2.53mmol·L~(-1),对照组血糖水平从12.34±3.52mmol·L~(-1)下降至8.6±2.43mmol·L~(-1),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治疗组49.6±9.7m·s~(-1),对照组33.2±5.0m·s~(-1),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6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1例正常人进行血骨钙素 (BGP)、钙 (Ca)、碱性磷酸酶 (ALP) ;尿脱氧吡啶啉 (DPD)、Ca、肌酐 (Cr)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BG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尿DPD/Cr比值 ,Ca/Cr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 <0 .0 5 ) ;血清Ca、ALP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异常引发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与骨形成减少和骨吸收增加有关 ;血BGP、尿DPD/Cr、Ca/Cr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敏感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1年6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92例R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艾司奥美拉唑治疗2 m.应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疗效指数评估患者预后情况,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收集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RE患者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2例RE患者治疗后,有37例难治RE(预后不良),占40.22%.两组年龄、合并2型糖尿病、BMI、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合并2型糖尿病、BMI≥28 kg?m-2、焦虑评分≥50分、DeMeester阳性是导致RE患者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RE患者艾司奥美拉唑治疗预后受患者年龄、合并2型糖尿病、BMI、焦虑情况、DeMeester指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且正口服非钠-葡萄糖转运体2(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加用达格列净(5mg/日)、并酌减或停用原口服降糖药(达格列净组),另1组继续口服原降糖药(对照组),比较24周后两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心血管事件和药物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入院时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4周后两组的血压、HbA1c、LDL-C水平与入院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间此三项指标亦无统计学差异;达格列净组血管内皮功能RHI值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人数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安全有效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少肌症患者体成分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以入院体检40~75岁的汉族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糖尿病和欧洲老年少肌症工作组的诊断方法,筛选出正常对照组174例(男82例,女92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151例(男72例,女79例),2型糖尿病合并少肌症组86例(男40例,女46例),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研究对象的体成分,分析其脂肪量、肌肉量等体成分的改变。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少肌症组的各项肌肉含量均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部位肌肉量,在男性仅躯干肌肉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在女性除全身肌肉量和躯干肌肉量外,其余各项肌肉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部位脂肪量,除男性全身脂肪量、躯干脂肪量及女性全身脂肪量外,其余各部位脂肪量2型糖尿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少肌症会加剧身体肌肉、脂肪等体成分含量的下降,比单纯糖尿病对体成分的影响更大,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合并少肌症患者进行临床干预,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8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1)。所有患者接受常规门诊治疗时,对照组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值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护理与治疗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助于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脑功能及其智力、记忆力的特点。方法:采用成人成套神经心理测验〔HRB(A)-RC〕及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及韦氏记忆测验(WMS-RC)对45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及相匹配的60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以及45例无脑梗死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同时就脑梗死灶的大小、数目、部位对脑功能损害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大部分测验成绩明显低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大片脑梗死比小片脑梗死、皮质下脑梗死特别是基底节、脑室旁、丘脑处脑梗死比皮质脑梗死更易产生脑功能障碍(P<0.05);而多灶脑梗死与单灶脑梗死功能障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可引起明显的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RP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103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5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及5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法测血清游离脂肪酸,免疫比浊法测超敏CRP,比较检测结果,并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与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RP都显著增高(P<0.01).以2型糖尿病组为整体,有无合并冠心病为因变量Y(有=1,无=0),以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例数、血压、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RP等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游离脂肪酸和超敏CRP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游离脂肪酸、超敏CRP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型对氧磷酯酶(PON2)基因311Cys/Ser遗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对7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9例2型糖尿病者合并冠心病者,36例糖尿病对照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检测PON2-311Cys/Ser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以C/S表示。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基因型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S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增高;S等位基因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2.09,95%CI:1.04-4.22,P<0.05)。结论:PON2基因311Cys/Ser遗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地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病具有相关性。该酶切位点多态性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岩藻糖苷酶(AFU)、肌酐(CREA)、胱抑素C(CysC)、葡萄糖(GLU)、尿素(URE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患者116例作为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组,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又分为3组(轻度组36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49例),选取61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但无蛋白尿的患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同时选取97例来我院体检正常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酶法检测各组的AFU、GLU、UREA血清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的CysC和hs-CRP血清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组的所有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单纯糖尿病组仅有CysC和GLU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组除了GLU,其AFU、CREA、CysC、UREA、hs-CRP水平则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按肾功能损伤程度比较,糖尿病合并中度肾功能损伤患者的CysC水平较轻度患者显著升高(P<0.05),而重度组相较于轻度组,其CREA、CysC、UREA血清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AFU、GLU、UREA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可以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I)、骨碱性磷酸酶(BAP)、1,25羟维生素D3[1,25(OH)D3]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T2DM+OP组),另选取我院同期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不伴有骨质疏松症患者(T2DM组),再选取同期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对照组).分析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IGF-1、BAP、1,25(OH) D3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 OP组和T2DM组IGF-1、l,25(OH) D3和骨密度(BMD)水平均明显降低,且T2DM+ OP组降低程度比T2DM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2DM+ OP组和T2DM组BA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T2DM+ OP组升高程度比T2DM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 OP组患者BMD水平与IGF-1(γ=0.823,P=0.022)、1,25(OH)D3(γ =0.751,P=0.033)呈正相关,与BAP(γ=-0.721,P=0.023)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GF-1(P =0.035,OR =20.599)和1,25 (OH) D3(P=0.016,OR=30.188)是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而BAP(P=0.034,OR=18.362)为危险因素.结论 IGF-1、BAP、1,25(OH) D3水平变化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低水平IGF-1和1,25 (OH) D3,高水平BAP是2型糖屎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56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52例女性健康对照者进行骨密度(BMD)测定,并测定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胰岛素(2h Ins)水平,结合病程、年龄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2例健康对照组中低骨量8例,骨质疏松5例,骨密度减低的发生率为25%;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骨量16例,骨质疏松23例,骨密度减低的发生率为69.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χ^2=21.524),骨密度减低者胰岛素水平相对更低。结论: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且与年龄、病程、胰岛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DM2)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12例DM2患者,根据受试者的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比两组DM2患者的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甲状旁腺素(PTH)和血清钙(Ca2+)指标之间的差异.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