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仰模  田黎 《中医药学刊》2010,(9):1814-1815
探讨《金匮要略》对痛风病的治疗,主要有饮食因素是痛风病的病因之一;嗜酒是痛风病的病因之一;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是痛风病的重要病因病机;正气不足是痛风病的主要病因病机;祛风寒湿热是痛风病的主要治法;利小便祛湿法是痛风病常用治法;微汗法以治痛风病;补肾以治痛风病;补气养血以治痛风病;外治法以治痛风病。  相似文献   

2.
介绍华琼教授论治痛风病的临床经验。华琼教授认为,脾肾亏虚是痛风病病变之根本,寒湿之邪侵袭、湿邪痰聚、血瘀阻滞是病变之基础。主张明辨病情,分期、分型论治;在诊断上,四诊合参,尤重舌诊;在治法上,以清利湿邪为基础,以通络化痰为关键,以健脾补肾收后功;重视内服外用相结合;临证擅长运用取类比象之法指导运用藤类药、虫类药。  相似文献   

3.
刘友章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丽颖  刘静  樊冬梅 《新中医》2008,40(6):9-10
刘友章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临床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对治疗痛风病有独到之处,现将其诊治痛风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藏医疾病札奈(Dreg—nd)属现代医学痛风病范畴,本文引用了历代藏药学家对痛风的文献研究,结合现代诊疗手段,对藏西医的诊断痛风病标准、藏西医的治疗痛风病原则及行医多年的经验体会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许家莹  王东红 《中医研究》2011,24(11):62-64
汤昆华教授是江苏省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行医四十余年,对于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有独到的经验。本文对汤昆华教授在治疗月经病时重视清法在月经病中的运用、重视补肾调周法的运用、重视整体观念、重视饮食调节进行了总结,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达武教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工作60余年,对痛风的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上治疗痛风时重视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辨识,注重防治结合,擅长采用口服膏方治疗。本文就孙达武教授运用口服宣痹通络膏治疗痛风湿热痹阻证的经验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名老中医吴旭教授补肾健脑针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经验特色。基于吴旭教授对脑瘫"脑络受损,肾气不充"病因病机的认识,从选穴特色、操作特色以及重视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阐述"补肾健脑针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8.
总结陈锦黎老师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认为本病迁延难愈多为肝失疏泄、久病伤肾所致,提出以疏肝补肾法为主要治法,并重视心理治疗和情志调摄。  相似文献   

9.
总结时毓民教授灵活应用健脾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哮喘的临证经验。时教授在分期论治基础上,强调健脾益气并用,活血药物贯彻始终,重视补益肾阳。并浅析其遣方用药经验,举病例一则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彭介寿辨治痛风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查阅古今文献和临床实践为依据,对彭介寿辨治痛风的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对现代医学的痛风病中医辨病、病因病机和治疗新见解。认为,现代医学的痛风病应归属于中医“脚气”进行辨病,病因以内因为主,病机重在湿邪内蕴,壅滞气血,治当温宣降浊,行气决壅,并创立了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1.
运用伏邪学说从肾论治痛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中医》2016,(3):332-333
目的:探讨伏邪学说指导痛风病从肾论治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伏邪学说的形成及发病特点,分析伏邪与痛风发病的联系,证实痛风发病初期表现与伏邪致病特点具有统一性,"伏邪学说-从肾论治"贯穿痛风的整个病程。结论:运用伏邪学说诠释其发病机理,从肾论治痛风病各个时期,重在温阳补肾,配合活血通络、祛湿泄浊等治法,倡导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疗效、降低复发、减少肾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总结徐列明教授治疗慢性肝病临证经验。认为慢性肝病的治疗要注重疏养肝脏、运脾固中、祛除湿热、活血化瘀,且重视补肾。  相似文献   

13.
旷惠桃教授论治痛风病经验掇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旷惠桃教授对痛风病的概念认识、痛风病的病机、治疗痛风的基本原则、控制痛风病复发的措施以及痛风病与并发症预防的最佳手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类代谢疾病。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痛风相关疾病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及中医对痛风病的认识,对痛风病的中西医认识进展进行综述。以及基于对痛风病的认识,总结中西医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痛风病的诊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症的辨治思路及治疗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军  麻小娟 《陕西中医》2009,30(10):1356-1357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的辨治思路及治疗方案。方法:总结临床实践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在制定治疗乳腺增生症模式时应重视肝肾并治,并强调以调肝为先的重要性。治疗中还应注意补肾,清热散结。  相似文献   

16.
华明珍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戚宏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6):274-275
华明珍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经验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戚宏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补肾活血法华明珍老中医经验华明珍教授从医30余载,对冠心病的治疗经验颇丰。她认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系本虚标实之疾,本虚以肾虚为主,标实主要为瘀血,治重补肾活血...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1953-1954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对痛风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魏晋隋唐时期对于痛风病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宋至金元时期则更为深入的探赜了痛风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明清以后的医家已对痛风病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并提出了系统的疗法。如今,人们更为重视痛风病的防治,同时对痛风病的辨证施治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陈慧侬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以补肾活血法为主,笔者将恩师学术思想运用于中医外治,治疗经验特色以扶正为主,以通为用,病症结合,重视周期治疗,善用放血疗法,活血化瘀,外治方法独具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痛风病的中药治疗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妘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1):164-166
目的:痛风病治疗上以别嘌呤醇、立加利仙为代表药,但副作用较多,临床医师常配合中药控制、治疗此病,经检索相关文献,对痛风病的中药治疗及其机制进行阐述。方法:通过检索万方、CNKI及OVID、MEDLINE数据库并阅读相关文献。选拔标准为所有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或控制的临床试验,比较不同药物或复方对痛风病的抗炎、镇痛机制及疗效等。结果:许多中药药物或复方制剂对痛风病有着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但在抗痛风中药的剂量变化、药物毒理作用等方面则有待进一步研究,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总结李光荣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李光荣教授认为肾虚肝郁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痰瘀为重要的病理产物。临证以肝肾为核心,治疗重视肝肾、精血。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补肾调肝为主,健脾、活血、化痰为辅,并重视心理调适,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