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MMR)蛋白、抑癌基因p53(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肿瘤增殖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均完成随访)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MR蛋白(MLH1、PMS2、MSH2、MSH6)、p53、HER-2、Ki-67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学参数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p53、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p53、HER-2、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分析MMR、p53、HER-2、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表达缺失率、p53、HER-2、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织MMR表达缺失率、p53、HER-2、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Ⅰ~Ⅱ期低于Ⅲ~Ⅳ期,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MMR表达缺...  相似文献   

2.
Oct4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干细胞标记物Oct4蛋白在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4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ct4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Oct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5.9%vs.33.3%)(P<0.05);胃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亦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Oct4可以作为胃癌预后判断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蛋白、Ki67在慢性胃炎和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58例胃癌,20例胃炎,进行了p53蛋白和Ki67的检测。结果①胃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03%(18/58)、70.69%(41/58),均显著高于胃炎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05)。②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中Ki67的表达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③p53蛋白和Ki67共同阳性者14例,共同阴性者14例,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372,P=0.004)。结论 p53蛋白和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wist、N-cadherin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喉鳞癌标本80例,同时选择癌旁组织标本3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wist、N-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wist、N-cadherin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在低度分化、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和有远处转移的喉鳞癌组织中分别明显高于高、中度分化、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和无远处转移的喉鳞癌组织(P<0.05,P<0.01),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Twist与N-cadherin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02,P<0.01).结论 Twist、N-cadherin蛋白高表达可作为喉鳞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预示肿瘤的侵袭性较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F-κBp65、Caspase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NF-κBp65、Caspase8两种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NF-KBp65阳性表达率为63.3%,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的30.0%P<0.05),Caspase8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0%,明显低于癌旁胃组织的83.3%(P<0.05);胃癌组织分化程度越低,NF-κBp65阳性表达率越高,而caspase8阳性表达率越低P<0.05);NF-κBp65的表达率随肿瘤的浸润深度增加而增高,有淋巴结转移者比无转移高(P<0.05),而caspase8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关系(P>0.05);二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NF-κBp65、Caspase8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在胃癌中NF-κBp65能够下调Caspase8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陈进  郭子健  谢智惠 《江苏医药》2012,38(12):1424-1427
目的研究乳腺特异基因BCSG1(SNCG)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0例胃癌(A组)及20例正常胃黏膜石蜡(C组)标本中SNCG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A组SNCG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73.3%,均显著高于C组的0和20.0%(P<0.01)。SNCG和Ki-67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且SNCG的表达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NCG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RhoA、Ki-67的过表达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RhoA和Ki-67表达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运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RhoA和Ki-67在46例原发性胃癌中的表达。结果:随着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RhoA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RhoA、Ki-67过表达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二者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相互关联,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乳腺特异基因BCSG1( SNCG)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0例胃癌(A组)及20例正常胃黏膜石蜡(C组)标本中SNCG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 A组SNCG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73.3%,均显著高手C组的0和20.0% (P<0.01).SNCG和Ki-67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且SNCG的表达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SNCG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相关,可能共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COX-2)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Ki-67、cyclin A、p27)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ESCC根治术后的切除标本102例和28例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OX-2、Ki-67、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和p27的表达.结果 COX-2、Ki-67和cyclin A在ESCC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P<0.01),p27在ESCC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组织(P<0.01).COX-2的表达与肿瘤的T分期有关,T1~T2期表达低于T3~T4期(P<0.05);Ki-67、cyclin A、p27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相关(P<0.01);COX-2与Ki-67、cyclin A表达呈正相关,与p27表达负相关.结论 COX-2的表达程度可反映ESCC的肿瘤细胞浸润深度;COX-2、Ki-67和cyclin A的高表达及p27的低表达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卫昌  李锐  刘强  柴玉海 《江苏医药》2005,31(1):30-32,F006
目的研究CD40分子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等临床病理的关系,并探讨其与胃癌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胃癌组织和3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0分子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CD40分子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3.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CD40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瘤块大小均无关。CD40阳性组凋亡指数(0.74±0.23)与阴性组(1.48±0.5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D40表达与胃癌转移、凋亡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胃癌诊断、评价转移及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并有望成为胃癌生物治疗的靶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1.
硒结合蛋白-1 Caspase-3 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硒结合蛋白(SBP)-1、Caspase-3、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SBP-1、Caspase-3、Ki-67在70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选取2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20名正常子宫内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中SBP-1、Caspase-3、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100%、5%;在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中SBP-1、Caspase-3、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2%、60%;在子宫内膜癌中分别为60%、50%、74%。SBP-1、Caspase-3、Ki-67分别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与组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Caspase-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无关(P>0.05),与组织病理分级有关(P<0.05)。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无关(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SBP-1与Caspase-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67,P<0.05),SBP-1与Ki-67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14,P<0.05),Caspase-3与Ki-67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23,P<0.05)。结论 SBP-1、Caspase-3、Ki-67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组织的标记物,其相关性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2.
PCNA、E2F-1、RASSF1A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1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PCNA、E2F-1、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0.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73.3%,正常胃黏膜中为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2F-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RASSFIA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在癌旁正常黏膜中为10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RASSFI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何坤  罗强  黄泽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47-3048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和Ki-67基因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手术诊断的142例乳腺癌组织与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CM5和Ki-67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MCM5、Ki-67在乳腺癌与正常组织中皆有表达,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MCM5表达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86P=0.031).MCM5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i-67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MCM5和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成为新的乳腺癌肿瘤增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KISS-1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探讨4者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甲状腺腺瘤,68例甲状腺癌组织KISS-1蛋白、MMP-2、MMP-9及Ki-67的表达,分析4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癌组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37%)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分别为100%、83%、62%,P<0.01),并且KISS-1蛋白低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甲状腺癌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4%、67%)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10%,P<0.01),并且MMP-2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甲状腺癌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9%、58%)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20%,P<0.01),并且MMP-9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学类型无关(P>0.05)。甲状腺癌组Ki67阳性表达率(88%)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10%、31%、42%;P<0.01),并且Ki67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理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KISS-1蛋白、MMP-2、MMP-9及Ki-67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4者的表达可能作为评估甲状腺癌预后和指导临床靶向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IRT1表达与责门癌临床病理学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76例贲门癌组织和32例正常贵门组织中SIRT1、p53、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IRT1在贲门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贲门中的阳性表达率(P〈0.01);176例贲门癌中,SIRT1在淋巴结有转移组中的表达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1);且SIRT1表达与贲门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SIRT1阳性组的Ki67蛋白水平高于SIRT1阴性组(P〈0.05)。其中90例有随访资料的贲门癌病例中,SIRT1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低于SIRT1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SIRT1在贵门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增殖状态以及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判定贵门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中COX-2、Ki-67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结果:1胃癌组织COX-2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2随着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出现COX-2及Ki-67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3在胃癌组织中COX-2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90,P〈0.05),均呈升高趋势。结论:COX-2、Ki-67均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二者可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有价值的指标,也可成为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E-钙粘蛋白和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胃粘膜和胃癌标本的E-Cad和MMP-9表达。结果在胃癌组织中,E-Cad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3.7%,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其表达率与肿瘤大小、肿瘤分化、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E-Cad表达阳性者,其5年生存期率较高(P〈0.05)。MMP-9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75.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肿瘤分化、分期以及生存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胃癌广泛存在E-钙粘蛋白及MMP-9表达异常,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岸柳  刘朝霞  李光  张力伟 《河北医药》2010,32(22):3116-3117
目的探讨p53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及20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结果p53和Ki67在正常脑组织中均无表达。p53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和74.1%,Ki67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8%和67.1%。p53在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x^2=22.004,P=0.000;x^2=9.610,P=0.002)。p53在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x^2=10.336,P=0.001)。Ki67在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x^2=16.765,P=0.000;x^2=51.596,P=0.000)。而Ki67在正常脑组织中及Ⅰ~Ⅱ级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43,P=0.143)。结论p53和Ki67在脑胶质瘤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陈晶晶  陈柯  王晓秋 《安徽医药》2008,12(10):912-914
目的探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内膜癌组织中FHIT(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及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以及子宫内膜癌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2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1例复杂型增生过长、36例不典型增生、6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FHIT及Ki67的表达。结果FHIT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减,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子宫内膜样腺癌和不典型性增生中FHIT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P〈0.01),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单纯性增生过长(P〈0.01),FHIT阳性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而Ki-6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P〈0.01),与子宫肌层浸润程度无关,FHIT蛋白表达与Ki67呈负相关(t=-0.450,P〈0.000)。结论FHIT蛋白与Ki-67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