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爱西特与大黄附子汤保留灌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疗效。方法:将2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96例(爱西特联用大黄附子汤组),B组84例(爱西特组),C组80例(大黄附子汤组)。观察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和体征以及检测治疗前后各2次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 r)。结果:三组BUN、UA、SCr均明显下降。A组总有效率92%;B组总有效率85%;C组总有效率63%。经比较分析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爱西特灌肠与大黄附子汤灌肠治疗CRF均有疗效,但两者联合灌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露醇、复方大承气汤和脂肪乳联用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度少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5例)与对照组(14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外,治疗组给予甘露醇、复方大承气汤每隔3小时交替保留灌肠或同时口服甘露醇,并静滴脂肪乳治疗,与对照组单独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和加用多巴胺、卡托普利、速尿治疗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显著的导泻效果,大便量为1000~4000ml/d,能有效地控制血尿素氮升高和降低病死率。治疗组死亡2例,病死率为13.3%;对照组死亡9例,病死率为64.3%。对尿蛋白转阴、少尿持续时间的治疗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疗法有显著的导泻作用,能有效地控制血尿素氮升高和降低重度少尿期患者的病死率。适宜于无透析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凯  刘科峰 《临床荟萃》2012,27(22):1956-1959
目的 评价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表将符合入组要求的慢性肾衰竭10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在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盐饮食,应用控制血压、血糖,纠正贫血与调整钙磷代谢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高位灌肠同时口服尿毒清颗粒5 g/次,4次/d,治疗20天;对照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尿毒清颗粒5/次,4次/d.观察时间为20天;两组观察期间均停用炭吸附类药物,观察其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其中显效27例(50.0%),有效23例(42.6%),无效4例(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其中显效17例(32.7%),有效18例(34.6%),无效17例(3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结肠透析联合中药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尿毒清颗粒,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7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1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比较。结果大黄煎剂保留灌肠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改善症状,显效率35.61%,总有效率72.73%,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较好的非透析疗法。  相似文献   

5.
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锡类散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疗效及护理。方法:48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编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25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药物治疗。治疗组为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锡类散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有显差异(P<0.05)。结论:保留灌肠疗效优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大黄灌肠加口服开博通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2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大黄合剂保留灌肠加口服开博通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5例小儿ARF患者为2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加用大黄合剂灌肠及口服开博通,对照组20例只采用西医综合治疗。7天后观察2组患儿血尿素氮,血肌酐和血压下降及尿量增加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产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5.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泻浊化瘀扶正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未行透析的CRF伴近期急性加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中药内服(由大黄、黄芪、白术、茯苓、当归、丹参、红花、川芎、木香、泽泻、生地、山楂组成)及中药灌肠(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联合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口服爱西特治疗;两组均治疗3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肾功能及C-反应蛋白和血清补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1.82%)、总有效率(77.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6.66%和4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治疗组治疗后倦怠乏力、腰膝酸痛、纳少腹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前3个症状较对照组治疗后也显著下降(P〈O.05或P〈O.01)。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血清补体C3、C4、CH50和C-反应蛋白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较对照组改善程度为好,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或P〈O.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泻浊化瘀扶正法能明显减轻CRF急性加重患者恶化的肾功能及炎症反应,从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王湘川  刘春慧  吴灿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528-2530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配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采用尿毒清颗粒直接保留灌肠;观察组先行结肠透析,之后以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Scr、BUN、β2-MG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 0.01或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尿毒清灌肠治疗CRF有一定疗效,而结肠透析配合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CRF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黄合剂保留灌肠加口服开博通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5例小儿ARF患者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加用大黄合剂灌肠及口服开博通,对照组20例只采用西医综合治疗。7天后观察2组患儿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血压下降及尿量增加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5.0%。治疗组血BUN、Cr、血压和尿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大黄灌肠加口服开博通能改善ARF患儿的肾功能与临床症状,治疗ARF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腹部辅以大黄液保留灌肠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芒硝外敷腹部辅以大黄大黄液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硝外敷辅以大黄大黄液保留灌肠能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非替代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4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20例单用新利尿合剂(多巴胺和酚妥拉明静滴、速尿肌注)与对症支持治疗;中西药结合组(结合组)24例用大承气汤灌肠,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味及上述西药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结合组总有效率为79.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4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结合组总有效率为86.9%,西药组总有效率为44.4%,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较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彭美玲  钟永云 《华西医学》1997,12(2):185-186
本组按统一诊断标准住院住院收治结肠炎50例,采用血竭粉加利多卡因灌肠并口服血竭粉治疗,并与常规抗炎对症治疗的同类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72%(P〈0.05),获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随机分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三组,口服SASP组、口服SASP及美常安组、口服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组,分别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口服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组总有效率88.5%,高于口服SASP组(30.8%)及口服SASP及美常安组(61.5%)。结论:SASP联合美常安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灌肠与小剂量柳氨磺胺吡啶(SASP)口服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77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31.0(20~59)岁,随机分为灌肠组(32例)、口服组(20例)、联治组(25例)三组。治疗方法:联治组采用甲硝唑0.6g+硫糖铝3.0g+乳酸菌素2.0g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3周,并口服SASP,疗程为6月至1年。【结果】灌肠组、口服组和联治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85.0%、96.0%。联治组起效时间性大多为7~10d,口服组起效时间为10~14d。内镜及病理组织示炎症改善基本一致,灌肠组、口服组和联治组总有效率分别有效率为87.5%、75.0%、88.0%。副反应:灌肠组与联治组近期副反应稍多,但多能忍受,但停药1周内恢复。1年复发率,灌肠组、口服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18.7%、20.0%、8.0%。【结论】UC应用甲硝唑、硫糖铝、乳酸菌素灌肠与小剂量SASP口服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症状改善快,复发率低,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救治尿毒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非替代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4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20例单用新利尿合剂(多巴胺和酚妥拉明静滴、速尿肌注)与对症支持治疗;中西药结合组(结合组)24例用大承气汤灌肠,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味及上述西药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结合组总有效率为79.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4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爱西特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94例,肾衰竭期患者95例。氮质血症期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肾衰竭期患者随机分为D、E、F三组。A、D组予爱西特口服,B、E组用中药灌肠,C、F组爱西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及病情变化。【结果】①六组患者治疗后BUN、SC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Cr均显著升高;②爱西特口服配合中药灌肠组较单用爱西特口服组或中药灌肠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结论】爱西特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对于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疗效肯定;其疗效优于单用爱西特或中药灌肠;此方法简便易行,价格低廉,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7.
口服给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042-1043
目的:观察口服给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30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痊愈3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60例患者痊愈28例,好转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给药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救治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黄土汤、逍遥散、归脾汤和泻心汤加减,并加且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静滴,口服氢氧化铝凝胶,扩充血容量包括输液和输血。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4有效10例,总有效率7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救治消化  相似文献   

19.
在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过程中,采用加味大承气汤鼻饲(或口服),并灌肠导泻(治疗组),与用硫酸镁导泻(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阿托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通下作用好,症状消失时间快,平均住院天数少,均优于对照组(P<0.01)。证明采用大承气汤加甘草煎汤鼻饲(或口服)并灌肠导泻,能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实用,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鼻饲大黄水溶液、芒硝敷脐导泻救治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80例重度AOPP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给予彻底洗胃、正确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及阿托品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一组鼻饲大黄水溶液200 ml、芒硝100 g敷脐治疗(大黄芒硝组),另一组鼻饲20%甘露醇200 ml作为对照(甘露醇组).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导泻期间排便次数、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正常时间、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化用量、阿托品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黄芒硝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好于甘露醇组[首次排便时间(min):134.13±31.31比154.35±34.78,导泻期间排便次数(次/d):2.60±0.81比2.14±0.63,ChE活性恢复正常时间(d):9.65±1.42比10.66±1.74,阿托品化时间(h):3.00±0.73比3.56±1.02,阿托品化用量(mg):51.43±7.03比57.65±7.74,阿托品总用量(mg):229.78±28.96比248.41±31.45,不良反应发生率:腹痛0比17.5%、腹胀0比20.0%,住院时间(d):10.43±1.68比11.59±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联用大黄水溶液和芒硝敷脐导泻治疗重度AOPP患者,能及时清除肠内毒物,减少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