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Ptf-V_1异常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探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内科(518001)冯俊朝本文主要观察了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前后V1导联P波终末电势的变化,以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观察对象冠心病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心电图PtfV1的改变及其与血流动力学、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4例风心病患者PBMV前后心电图PtfV1、血流动力学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并作相关分析。结果:PtfV1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3),手术前后PtfV1与血流动力学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心电图PtfV1可作为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的无创性指标之一,PtfV1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中的异常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及Macruz指数与超声心动田左府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64例高血压和冠心病病人的心功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心电图 PtfV1和 Macruz指数与左房功能指标 LAD、LAV、LAP和 LAT有相关性(P<0.01,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A峰、A/E比值、PFR及NPFR也呈相关性(P<0.05~P<0.01)。结论 对于心功能正常的高血压和冠心病病人,当心电图左房指标异常时,进一步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有助于早期确定是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4.
PtfV1与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和预后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fV1与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和预后的观察张善亮张炳勇王宇航通过对11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PtfV1的分析,探讨AMI时PtfV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对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诊断标准、1988年11月~1995年9...  相似文献   

5.
异常PtfV_1临床意义探讨广州港湾医院内科郭璇为了探讨异常PtfV1的临床意义,将我院1979年3月~1993年7月正常人100例,冠心病16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56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21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观察对象1.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64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心电图PtfV1及Macruz指数与超声心动图左房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心电图PtfV1和Macruz指数与左房功能指标LAD、LAV、LAP和LAT有显著线性相关意义(P<0.01),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A峰、A/E比值、PFR及NPFR呈轻度线性相关意义(P<0.01)。结论认为对于心功能正常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当心电图左房指标异常时,进一步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有助于早期确定是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同时对全面客观地评价左房功能变化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 ,急性心肌梗死 (AMI)因心律失常致死的数量已减少 ,而在AMI的死亡原因中 ,心力衰竭变得更加突出 ,所以AMI并发心力衰竭的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已成为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问题。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Ptf-V1)的变化是观察左心功能情况的一项客观指标 ,本文通过观察83例AMI并发左心衰竭患者抗心衰治疗前、后Ptf -V1的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收集本科 1990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学 (1998年后增加血肌钙蛋白Ⅰ测定 )的变化明确诊断AMI的 2 6 6例患…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双功多普勒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30例正常对照组,42例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变化的双功多普勒(DU)观察结果。显示肝硬化时门静脉(PV)增宽,PV血流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肝动脉增多,肝动脉频谱显示率高达97.6%(41/42),明显高于对照组62%。肝静脉频谱的负向波减低或消失,严重时肝静脉频谱可呈动脉化。肠系膜上动脉(SMA)的阻力指数减低,显示肝硬化时肠系膜区大循环系统呈低阻抗状态。本文对其变化的病因病理进行了探讨,认为DU检查对肝硬化的诊断及病情变化的监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视觉诱发电位诊断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ADHD)的客观诊断依据,我们记录并分析了36例ADHD患儿在两种不同注意状态(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视觉诱发电位(VEP)晚成分的变化。结果为正常组主动注意状态P3波出现率较被动注意状态高,主动-被动注意状态间VEP的N1-P2波幅变异小,但轻、中、重之间N1-P2波幅变异有区别且逐渐减小。观察证明,ADHD患儿的主动注意力较正常儿差,VEP晚成分检查可以作为ADH  相似文献   

10.
因病而异掌握剂量─—1例心肌梗塞病人使用低剂量洋地黄中毒男,68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入院。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进院36小时,出现阵发性房颤,并有气促、肺部湿音,心电图V1导联P波双相,终末电势(ptf)V1<-0.04mm·s...  相似文献   

11.
同时对比观察60例正常人WilsonV1R~V9R及头胸导联(HC)HV1R~HV9R右胸导联心电图特征,结果表明:HC导联P波具有特异性,右胸QRS波无1例向下及宽深的Q波,T波大多直立,一旦在HC右胸导联出现宽深的Q波,T波出现直立倒置的动态改变,提示右室心肌损害,对诊断急性右室心肌缺血或梗塞HC导联较Wilson导联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温晓红 《现代康复》1997,1(6):420-421
同时对比观察60例正常人WilsonV1R~V9R及头胸导联(HC)HV1R~HV9R右胸导联心电图特征,结果表明:HC导联P波具有特异性,右胸QRS波无1例向下及宽深的Q波,T波大多直立,一旦在HC右胸导联出现宽深的Q波,T波出现直立倒置的动态改变,提示右室心肌损害,对诊断急性右室心肌缺血或梗塞HC导联较Wilson导联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摘要近2年来,本组试用大量维生素C(Vc)长程治疗3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收到良好效果。例1,患女10岁。胸闷乏力1月余。口服肌苷、Vc、肌注辅酶等治疗半月余无效。查体心电图P-R间期长达0.20s,伴有V5导联T波低平,运动试验阳性。24h...  相似文献   

14.
肝静脉血流多普勒频谱变化评估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了30例正常人和右心导管测压的28例先天性心脏病人的肝静脉血流(HVF)频谱。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PH)病人HVF频谱测值具有特征性变化,HVF频谱改变评估PH可以弥补其它方法之不足或结合其它方法提高估测肺动脉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的P波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PI皮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为早期估测高血压病的心功能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描记标准1 2导联心电图及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P波指标正常与异常组的其他参数(包括血压、年龄、病程及左室舒张功能等)差异。计算P波指标与其他参数的相关系数。结果:Macruz指数、P波宽度及V1导联心房终末电势(PTFV1)异常分别为66%、60%和48%,且高血压患者A峰、A/E比值升高。Macruz指数和P波宽度与A峰、A/E比值和病程正相关,PTFV1与A/E比值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的P波异常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急性失血400ml后成人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大脑神经电生理的变化,检测了失血前后的脑底主要动脉血流速度(VP)、脑电各频带功率强度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主要波的潜伏期。结果:①100例失血后左右大脑中动脉的VP分别为99.84cm/s和99.04cm/s;椎体动脉分别为46.78cm/s和46.35cm/s;基底动脉为54.39cm/s。②90例失血后脑电α波(x)43.6μV2,β波(x)20.2μV2,θ波(x)17.0μV2,δ波(x)17.6μV2。③90例失血后BAEP的潜伏期Ⅰ波(x)1.78ms,Ⅲ波(x)3.9ms,Ⅴ波(x)5.8ms。所有结果与自身失血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急性失血400ml将不影响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仍可维持大脑正常神经电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以双盲法比较剖胸术后病人采用0.125%布比卡因和0.33×10^-3%芬太尼复合液持续硬膜外镇痛(Ⅰ组,n=10)和硬膜外推注吗啡镇痛(Ⅱ组,n=10)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用疼痛4点VRS法和镇静程度5点法评估镇痛、镇静效果,观察镇痛前后肺功能、BP、HR、R、SpO2变化和副作用。结果表明:两组病人术后均出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Ⅰ组镇痛后1h和24hVC、FVC、FEV1.0、PEF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水平(SIMVPS)两种机械通气方式的脱机效果。方法:对照观察两种通气方式患者在脱机时间、PS、潮气量(VT)、呼吸频率(f)、气道闭合压(P0.1)以及脱机步骤方面的差异。结果:PSV脱机成功25例,SIMVPS脱机成功13例。两种脱机方式的脱机时间、PS水平、VT、f和P0.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SV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0.69kPa(1kPa=10.20cmH2O);长期带机(>7日)的PS应达0.49~0.59kPa,并应动态观察P0.1通气、氧合变化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脱机:短期带机(<7日)的PS应置于0.59~0.69kPa,SIMV的f可逐渐减至6次/min;长期带机(>7日)SIMV的f减至4次/min,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同时调整PS达0.49kPa,结合常规参数变化及P0.1的变化可完成脱机过程。结论:SIMVPS脱机优于PSV脱机,尤其对不能耐受PSV脱机患者采用SIMVPS方式可成功实现脱机。SIMVPS是一种较佳的脱机方式。  相似文献   

19.
闫玖柱  杨静  刘俊连 《护理研究》2000,14(6):246-246
为了探讨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Ptf -V1)的临床意义 ,将吕梁地区人民医院正常人及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病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 ,旨在观察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和发生机制。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①对照组 :正常人 6 0例 ,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2 2岁~ 6 0岁 ,均无心血管疾病病史 ,胸部X线、血糖、血脂检查均正常。②冠心病组 5 8例 ,男 35例 ,女 2 3例 ,年龄 40岁~80岁 ,其中心肌梗死 11例 ,心绞痛 10例 ,心律失常 5例 ,其他32例 ,其中合并心力衰竭 15例。③肺心病组 2 5例 ,男 18例 ,女7例 ,年龄 5 5岁~ 81岁 ,符合 199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肺静脉血流频谱(PVFP)及二尖瓣血流频谱(MVFP) 的变化无创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择40 岁以上的无心脏疾患者30 例为对照组;高血压病左房不大组30 例;冠心病左房不大组30 例;高血压或冠心病左房扩大组30 例共120 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记录肺静脉及二尖瓣血流频谱,观察各组病人肺静脉及二尖瓣血流速度的变化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或冠心病左房不大组与对照组比较,MVFP 中E 峰速度减低,E 峰减速时间延长,A 峰速度增高,E/A 比值减低。PVFP中S峰速度增快,SF增大,二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P< 001) ;高血压或冠心病左房扩大组与对照组比较PVFP中S峰速度减低,SF减低,PA 速度增快、间期延长,PAd > Ad( P< 001) ,而MVFP除EDT 缩短以外,E、A 峰速度、E/A 比值二者近似( P> 005) 。结论 超声心动图记录肺静脉及二尖瓣血流变化能够较全面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