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9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有3例产妇由于胎盘植入行子宫全切术,所有产妇均抢救成功,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万玲 《现代保健》2012,(21):53-5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监测与护理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对2002-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并于抢救时及后续观察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31例均保全子宫,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的监测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产后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周巧莲 《现代保健》2010,(23):138-139
目的 讨论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处理及护理.方法 加强心理护理,及早采取加强子宫收缩的措施,如按摩子宫、静脉注射缩宫素等预防产后出血.发现大出血紧急处理,针对出血原因,给予止血措施.结果 60例出血的相关因素分别是:子宫收缩乏力占60.00%,软产道损伤、血肿占13.33%,胎盘因素占20.00%,凝血功能障碍占6.67%,对出血原因给予正确处理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正确处理、及时护理,有助于降低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产后出血抢救及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护理质量,保障产妇及胎儿生命健康.方法 对我院近段时间来32例产后出血患者抢救与护理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 所有32例产后出血中的大部分患者的出血量均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且无其他并发症出现,也无一例死亡.结论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极大,严重者更会使其生命受到威胁,所以应当加大对产后出血抢救及护理措施的研究与临床实践力度,不断改进抢救及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护理质量,保障产妇及胎儿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89例产后出血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78例实施保守治疗出血停止,8例常规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宫腔纱条填塞,3例经上述治疗无效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论对产后出血的产妇及时分析出血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4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的护理措施,给予产妇按摩子宫、药物治疗、宫腔纱条填塞法等治疗和护理.结果 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患者,患者子宫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产后2 h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护理时应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恢复情况,发生产后出血应首先确定病因并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早期对产妇进行按摩子宫等方法促进子宫恢复,避免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表现及护理经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从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56例,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高危因素及不同程度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全部治愈,占100%,早期实施建立静脉通道、补液及止血处理,继而按摩子宫和注射宫缩剂有效36例,宫腔填塞18例,子宫切除2例,护理效果满意。结论警惕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做好产妇监测,积极做出相应护理措施,才能提高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29例,胎盘因素18例,软产道裂伤5例.我们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及综合采取心理护理、急救护理、产后护理等多种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经过恰当的治疗及综合护理后,产后出血患者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护理.方法:对产后出血患者迅速建立两个及以上有效静脉通道、快速补充循环血量、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2012年产后出血患者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余全部治愈.结论:只有认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高艳 《中国卫生产业》2012,(30):136-136
目的分析并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1年11月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6例,对26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诊断,处理与防治措施。结果 26例患者中出血量在500~800mL的患者18例,1例出现休克;出血量在800mL的患者8例,有3例出现休克。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影响比较大,例如不及时止血甚至会出现休克,影响到产妇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手术中必须加强对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及时诊断及处理产后出血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从而提高分娩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产后出血达500 ml以上者孕妇出血原因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出血的相关因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66.67%,软产道损伤占13.33%,胎盘因素占16.67%,凝血功能障碍占3.33%。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注重产前保健,加强产时监测,做好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工作,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产妇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胎盘、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通过实施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减轻了产妇的痛苦,使产妇能够快速的康复,降低了由于大出血而引起的产妇死亡率.结论:做好产后出血预防监测和对产妇实施正确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才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疗法治疗剖宫产刀口愈合不良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例剖宫产刀口愈合不良致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经皮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总结术后护理措施.结果2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开展急救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护理关键,可挽救剖宫产刀口愈合不良致晚期产后大出血产妇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是目前产科孕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原因多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因素,所以在抢救此类患者的时候不仅要及时找到出血原因,尽早止血抢救生命,还要做好产妇的精神心理护理。本文从该病的急救护理、预防及护理体会进行了报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1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积极抢救和正确的护理下,出血产妇的危险得以解除。结论及时科学的抢救及护理对与产后出血患者的转归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卢彩珠 《现代保健》2013,(13):104-105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术式特点及母儿预后、控制产科严重并发症。方法:选择近期在本院分娩的产妇31950例,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1950例产妇中有735例出血产后出血,占2.3%。735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行急症子宫切除术治疗产后出血,占产后出血的3.8%,占分娩产妇的0.09%。28例患者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行子宫切除术者占大多数,为35.8%、46.4%。28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均抢救成功,25例新生儿成活,占89.3%。28例产后出血均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切除,21例在休克发生前切除,8例在抢救休克的同时切除。20例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8例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补血,补液等治疗。结论:急症子宫切除是治疗产科急性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抢救危重产科出血患者中,果断及时切除子宫,迅速止血,挽救患者生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32例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无一例子宫切除及产妇死亡,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加强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刘宏曼 《中国卫生产业》2013,(30):162-162,164
目的 分析病患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探讨病患产后出血的相关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5680例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42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102例主要诱因为子宫收缩乏力,23例为胎盘因素,13例为软产道裂伤,4例为凝血功能障碍.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经过治疗后,141例患者痊愈,1例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无患者死亡.结论 准确分析患者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及时采取预防及处理措施,是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67例早期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462-3463
[目的]总结早期产后出血抢救和护理经验. [方法]2005年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发生早期产后出血的67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为21~38岁,平均(28±2.63)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15例;抢救与护理遵循处理产后出血的阶梯式方法. [结果]早期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09%,除2例行子宫切除,余未见严重后遗症. [结论]针对产前危险因素做好相应护理,遵循处理产后出血的阶梯式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于春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39-2540
目的 研究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分析产后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总结性分析护理过程,分享体会心得.结果 4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出现1例患者需进行切除子宫,经过我院医务人员精心的照顾和护理,均全部健康出院.结论 产妇产后出血为严重的疾病,且病发突然,医务人员应及时做好各项准备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需细心观察产妇的临床表现,精心护理,减少产后出血等严重事情出现,故产前产后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