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世居和移居高原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平原地区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12例世居和移居高原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38名世居和移居高原的健康人作为对照。抽取空腹12小时以上静脉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对两组间及两组民族、性别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TC、TG、LDL—C、VLDL—C均高于对照组,TC、TG、LDL—C具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05,〈0.001);VLDL—C相近(P〉0.05);HDL—C则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组汉族TC、TG、VLDL—C均高于藏族,TG、VLDL—C具有显著异(P〈0.01);HDL—C、LDL—C略低于藏族(P均〉0.05);对照组汉族TC、HDL—C、LDL—C均低于藏族,HDL—C差异显著(P〈0.05);TG、VLDL—C略高于藏族(P均〉0.05)。高血压组男性TC、TG、LDL—C、VLDL—C均低于女性,TG、VLDL—C差异显著(P均〈0.01);HDL—C略高于女性(P〉0.05)。对照组男性TC、TG、HDL—C、LDL—C略低于女性(P均〉0.05),VLDL—C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是增高的;汉族和女性高血压患者在高原缺氧条件下更易发生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由专科医生指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治疗前停用降糖药及调脂药2周。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A组)和瑞格列奈+阿卡波糖组(B组),进行对照试验.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FPG、2hPG、HbA—TG、TC、LDL—C均显著下降(P〈0.01)。BMI亦明显下降(P〈0.05);HDL—C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FPG、2hPG、HbA1c、TG、TC、LDL下降幅度均较A组明显(P〈0.05),两组间BMI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严重低血糖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袁飓 《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5):251-252,255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两百多名本单位60岁以上老干部进行血压、FBG、TG、TC、HDL—C测定并作比较,其中健康者53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32名,原发性高血压病者63名。[结果]糖尿病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FBG、TG、HDL—C、TC/HDL-C、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舒张压有差异(0.02〈P〈0.05);糖尿病者与高血压病者比较FBG、TG、TG/HDL—C有显著差异(P〈0.001),年龄、体重指数、HDL—C、TC/HDL—C有差异(0.02〈P〈0.05);高血压病者与健康者比较收缩压、舒张压有显著差异(P〈0.001),HDL—C有差异(0.02〈P〈0.05)。TG/HDL—C比TC/HDL—C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大于老年性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血糖及血脂、脂蛋白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法对50对7-10岁肥胖及健康对照儿童进行血清瘦素水平及血糖、血脂、脂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轻中度肥胖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肥胖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TC、TG、LDL—C、血糖(B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5),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4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且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筛查高危肥胖儿童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120例CHD患者及106例对照者,CHD组又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亚组,对120例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non-HDL-C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106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清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n—HDL—C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TBIL、HDL-C明显降低(P〈0.01),TC、TG、LDL—C、non-HDL—C明显增加(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年龄、胆固醇、TG、HDL-C、LDL-C、non-H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nonHDLC与胆固醇、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作为CHD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non—HDL-C增高与CHD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病病人血脂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12例不同类型肝病病人与80例健康人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包括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清蛋白(ALB)。结果急性肝炎组血清TC、HDL-C、ApoA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慢性肝炎组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重症肝炎及肝硬化组各血脂检测指标均显著降低,肝癌组TG、HDL—C、ApoA1水平显著降低(F=2.37~53.01,q=5.83~17.58,P〈0.05、0.01)。肝炎病人TC、LDL-C、ApoA1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r=-0.324~-0.387,P〈0.05、0.01);TG与ALT水平呈负相关(r=-0.426,P〈0.01);TC、LDL—C、ApoB、HDL-C与ALB呈正相关(r=0.301~0.393,P〈0.05、0.01)。结论血脂检测对判断肝病的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脂检测的价值。方法:测定95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正常白蛋白组血脂各项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量白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大量自蛋白组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1),血T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白蛋白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脂水平随糖尿病肾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糖尿病肾病脂代谢紊乱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且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日龄120天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去卵巢组(OVX组)和假去卵巢组(Sham组),OVX组于术后60天再随机分为4组皮下滓射不同剂量雌激素。于第10次注射雌激素后第2天全部动物均取血,离心分离血清,用酶法测定血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VX组与Sham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都明显升高(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雌激素使OVX大鼠TC、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但雌激素对TG的作用。低剂量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较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较对照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都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雌激素对OVX大鼠升高的TC和LDL—C及降低的HDL—C有治疗作用。且有一定量效关系;但对TC的治疗作用是复杂的,不同剂量、不同治疗方法和不同种属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蜂蜇伤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方法检测21例野蜂蜇伤患者与83名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蜂蜇伤组TC、HDL—C、LDL—C、TG显著降低(P〈0.0I),且TC、HDL—C、LDL—C降低幅度较TG更大。蜂蜇伤组血脂各指标异常率分别为LDL.C95.3%、TC71.4%、HDL—C61.9%、TG1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蜇伤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表现为低脂血症,其改变机制及其与病情发展、预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对血糖、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影响。方法:选2型糖尿病患者173例,分为中年组和老年组。化验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在两组BMI、WHR、血脂、U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老年组的PBG明显高于中年组,FBG明显低于中年组(P〈0.05)。(2)在全体受试者中,年龄与PBG正相关,与FBG负相关(P〈0.05),与FINS和HOMA—IR无关(P〉0.05)。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无BMI影响下,随着年龄增加,PBG升高,FBG下降。年龄对FINS和HOMA-IR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血脂水平,为临床血脂研究及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13年机关单位健康体检人员1292例,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仪对标本进行TC、TG、HDL-C、LDL-C进行检测,判断标准参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利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中年组TC、LDL-C明显比青年组、老年组高,而HDL-C低于青年组、老年组;TG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女性TC、LDL-C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但中年组TG、HDL-C高于青年组、老年组。同年龄段青年组、老年组不同性别间TC、HDL-C、LDL-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不同性别间除H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TC、TG、LDL-C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区机关工作人员高胆固醇血症约50%,高甘油三酯血症将近30%。青年组与中年组血清TC、TG、LDL-C浓度在合适范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TC、LDL-C浓度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禅城区机关工作人员血脂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明显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防治血脂异常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长期规律有氧运动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疗效。方法将106例平时缺乏运动的M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例。2组均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训练,观察组每次持续运动46~60 min,对照组每次持续运动30~45 min。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腰围(w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BMI、SBP、DBP、TC、TG、LDL-C、wc、FPG及2 hP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均P<0.05);对照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BMI、SBP、DBP、HDL-C、wc、FPG及2 hPG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BMI、TC、wc、FPG及2 hPG均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均P<0.05);2组间血压、TG、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控制饮食、长期规律每次持续运动46~60 min比运动30~45 min的有氧运动可以更有效地降低MS患者的BMI、血压,调节血脂,减少wc,降低FPG及2 hPG等指标。  相似文献   

13.
闫国超  邵云  秦小霞  武艳 《检验医学》2012,27(7):579-583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高脂饮食诱导(HFD)的肥胖大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10只普通饲料喂养作为普通饲料组,其余40只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评价肥胖大鼠模型,成模肥胖大鼠再随机分为2组:HFD组和HFD+ALA组,后者腹腔注射ALA(30 mg/kg)2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Hcy、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采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高脂饮食10周后成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32只。与普通饲料组比较,HFD组Hcy、FIns、IRI、TC、TG、HDL-C、LDL-C等明显升高(P<0.05),而FBG、FFA无明显差异(P>0.05)。与HFD组比较,HFD+ALA组Hcy、FIns、IRI、TC、TG、HDL-C、LDL-C、FFA水平明显下降,而FBG无明显差异。HFD+ALA组FFA水平明显低于HFD组及普通饲料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血清Hcy水平升高;ALA能够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并降低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大鼠心房肌L型钙通道α1C亚单位(Cav1.2)的表达水平以及替米沙坦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IR OLETF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IR模型组(M);IR+替米沙坦(5 mg·kg-1·d-1)组(T)。LETO大鼠16只为对照组(N)。20周后测定3组大鼠的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心房肌中Cav1.2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M组FBG、TC、TG、LDL-C、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房肌中Cav1.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组相比,T组FBG、TC、TG、LDL-C、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384),心房肌中Cav1.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IR大鼠心房肌中Cav1.2表达降低;经替米沙坦干预后,IR大鼠心房肌中Cav1.2的表达水平回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血脂水平。【方法】选择AMI患者102例,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比较。【结果】三组患者血清中TC和TG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DL-C和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血清中Tc和TG水平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血清中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中年组(P〈0.05);血清中TC和TG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P〈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TG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8.46%、20.OO%和12.20%,HDL-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1.54%、11.43%和31.71%,三组间TG和HDL-C异常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AMI患者血脂水平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不同情况调脂治疗对预防A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饮食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定期随访,对其血糖、血脂达标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T2DM合并NAFLD的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实验组在常规饮食随访的同时,应用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饮食干预模式随访;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随访模式。观察两组随访前、随访后3个月、随访后6个月的血糖、血脂达标率以及生活质量状况的变化。结果:随访后3个月,实验组FPG、2hPG、HbAlc、TG、LDL—C等代谢指标达标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WC、BMI、TC、HDL—C、ALT、AST等代谢指标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6个月,实验组we、BMI、FPG、2hPG、HbAlc、TC、TG、LDLC、HDL—C、ALT、AST等代谢指标达标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引导的全程饮食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能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提高血糖、血脂的达标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并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86例肥胖2型兼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FPG 、HbA1c、BM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73、6.57、13.17、59.53,P均<0.05),而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26、7.75、4.73、4.03,P均<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并控制患者体重,是针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5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血脂及 CRP 水平,并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 CEA、CA199、TC、TG、LDL-C、HDL-C 及 CRP 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患者 CEA、CA199、CRP 水平显著升高,而 TC、LDL-C、HDL-C 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TG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与化疗前相比,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CR)组及部分缓解(PR)组 CEA、CA199、CRP 水平显著下降,而 TC、LDL-C、HDL-C 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PR 组 TG 水平无变化(P>0.05)。进展(PD)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CEA、CA199、CRP 水平显著升高,而 TC、LDL-C、HDL-C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稳定组(SD)各指标化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 >0.05)。结论化疗前后通过测定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血脂及 CRP 水平能有效预测患者化疗效果,为临床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自身抗体(ox-LDLab)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另以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CON组),比较四组研究对象BMI指数、脉压(PP)、常规生化指标和ox-LDLab的差异,分析ox-LDLab与相关因素的关糸.结果 四组研究对象BMI指数、PP、FBG和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和AMI组患者TC、TG、LDL、LP(a)和ox-LDLab显著高于CON组(P<0.05),HDL显著低于CON组(P<0.05);SAP组、UAP组和AMI组患者TC、TG、LDL、HDL、LP(a)和ox-LDL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和AMI组患者ox-LDLab与BMI指数、PP、FBG和HbA1C无相关性(P>0.05),与TC、TG、LDL和LP(a)正相关(rs>0,P<0.05),与HDL负相关(rs<0,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ox-LDLab显著高于正常人,血脂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邓晓慧  薛嫱  宋丽清 《临床荟萃》2012,27(6):480-481,484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4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就诊的375例老年男性,测量身高、体质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检测血PS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尿酸(UA),分析血PSA与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血PSA与BMI呈负相关(rs=-0.113,P<0.05),PSA与年龄(rs=0.109,P<0.05)、甘油三酯(rs=0.111,P<0.05)、空腹血糖(rs=0.166,P<0.01)、C反应蛋白(rs =0.115,P<0.05)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男性血PSA水平与BMI、年龄、甘油三酯、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存在相关性,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可影响血PSA水平,从而影响前列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