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纳洛酮在肝硬化合并肝昏迷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纳洛酮对肝昏迷是否有催醒作用 ,我院从 1997年 5月起应用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昏迷 ,取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为本院 1997年 5月~ 1999年 2月住院病例 ,上述病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 19例 ,其中男 14例 ,女 5例 ,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45 3岁 ,肝昏迷Ⅱ°14例 ,Ⅲ°5例。常规治疗组 11例 ,其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 42 5岁 ,肝昏迷Ⅱ° 9例 ,Ⅲ° 2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 ,依据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 ,B超检查、11例曾作纤…  相似文献   

2.
蒋峰 《浙江临床医学》2000,2(8):547-548
肝性脊髓病多见于门静脉分流术后,自然形成门体静脉吻合而发病,临床较少见。我们近4年来收治4例均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而发生的肝性脊髓病,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一、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45~68岁,平均56岁;慢性肝炎病史3~24年,平均12年;肝硬化病史2~12年,平均7年;2例有肝昏迷史,病史1例0.5年,1例1年;1例原有血吸虫病史,1例伴有高血压病。本组4例均排除酒精性、药物性、循环性及代谢性肝硬化。二、临床表现4例均以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就诊,其中2例行走困难比较严重,病程2~10月;体征均有肝硬化失代偿期…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先代偿期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是临床急重症之一.我们应用垂体后叶素(PT)加酚妥拉明(PL)联合静脉满往以及单用PT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78例均为住院病例,且确诊为门脉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胃镜检查证实为EVH。入院以抽签法随机分组。①PT和PL联用组:4O作者单位:23.例患者,男31例,女9例,年龄34~78岁。②PT单用组:38例患者,男32例,女6例,年龄33~76岁。方法:放置三腔气囊管但不充气压迫,用以监测治疗过程中有无再出血。在补充血容量、预防肝昏迷及其…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20例肝昏迷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肝昏迷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30~66岁,平均39岁.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20例肝昏迷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肝昏迷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30~66岁,平均39岁.  相似文献   

6.
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以意识改变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综合征。我院于1996—09/2008—09收治重症肝炎2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120例,肝炎后肝硬化86例;男性占68.2%,女性占31.8%,年龄15~79(平均46.9)岁。我们对上述226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出现昏迷症状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认为通过严密的观察,一旦出现昏迷前期症状及时发现和去处诱因,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预防肝昏迷的发生及治疗肝昏迷降低病死率均有利。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可拉明、洛贝林治疗肝性脑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爱卿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4):1916-1916
病历资料:患者女,76岁,慢性肝病史8年,肝硬化2年,入院查体:T 36.5℃,P 82次/min,R 15次/min,BP 140/75mmHg,浅昏迷,面色灰暗,巩膜黄染,腹部膨隆,肝肋下2cm,剑突下4cm,质硬,腹部移动性浊音,入院诊断:①上消化道出血;②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③肝性脑病;④胆囊结石.入院给予止血、输血、保护胃粘膜、治疗肝昏迷、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10d后出血停止,神志转清.第13d再次出血,进入昏迷,给予常规谷氨酸钠、支链氨基酸治疗4d,昏迷逐渐加深,至第15d改用可拉明1.875g、洛贝林15mg缓慢静脉滴注,持续滴入12h后患者昏迷变浅,48h后转为清醒,改为可拉明0.75g、洛贝林6mg维持静脉滴注,72h后患者完全清醒,能进行简单的语言沟通.  相似文献   

8.
病历资料:患者女,76岁,慢性肝病史8年,肝硬化2年,入院查体:T 36.5℃,P 82次/m in,R 15次/m in,BP 140/75mmHg,浅昏迷,面色灰暗,巩膜黄染,腹部膨隆,肝肋下2 cm,剑突下4 cm,质硬,腹部移动性浊音,入院诊断:①上消化道出血;②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③肝性脑病;④胆囊结石。入院给予止血、输血、保护胃粘膜、治疗肝昏迷、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10d后出血停止,神志转清。第13d再次出血,进入昏迷,给予常规谷氨酸钠、支链氨基酸治疗4d,昏迷逐渐加深,至第15d改用可拉明1.875g、洛贝林15mg缓慢静脉滴注,持续滴入12h后患者昏迷变浅,48h后转为清醒,改为…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病程比较迁延,目前在国际上无特效药物.2009 年7月~2012年6月,我们对402例肝硬化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肝硬化患者402例,男315例,女87例;年龄:10~19岁1例,20~29岁26例,30~39岁69例,40~49岁152例,50~59岁110例,60~69岁37例,70岁及以上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肝胆热熨、超氧疗法,对严重肝硬化腹水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应用超滤腹水回输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伴发低血糖昏迷的病例亦有增加的趋势。我院2004年2月~2005年6月收治20例低血糖昏迷患者,其中8例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2~57岁,平均48岁。20例均有明确的2型糖尿病病史,其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近年来,由于诊断手段的进步,青少年肝硬化确诊率逐年增多。本院1986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520例,其中30岁以下青少年患者57例,占10.96%。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老年人肝硬化患者50例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青少年肝硬化的特点。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2例,女15例;年龄5~10岁8例,11~20岁9例,21~30岁40例,平均24.90岁。38例(66.67%)以肝病为首发病就诊住院,19例(33.33%)有明确的肝炎病史。对照组50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肝硬化患者,其中45例有6个月~13年肝炎病史,4例大量饮酒10年以…  相似文献   

12.
痔疮是临床常见疾病 ,治疗方法较多。在各种非手术治疗中 ,如硬化剂注射疗法、冷冻疗法、微波针疗法等均为有损伤性治疗 ,我科应用脉冲微波无损伤性治疗痔疮 80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80例痔疮患者 ,男 44例 ,年龄 1 8~ 68岁 ,平均 43 .0岁 ;女36例 ,年龄 2 1~ 76岁 ,平均 44 .5岁 ;病程 1个月~ 30年 ,平均1 0 .5年。该组患者中 ,内痔有 2 6例 ,其中Ⅱ期 1 4例、Ⅲ期 9例、嵌顿痔 3例 ;外痔有 38例 ,其中血栓性外痔 1 6例、炎性外痔 2 2例 ;混合痔有 1 6例。患者症状以便血、痔脱垂、水肿及疼痛为主 ,均曾接受…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高渗昏迷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 ,死亡率很高 ,我们在一般疗法基础上加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择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高渗昏迷患者为实验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0例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6 7~ 89岁 ,平均 (76 .2± 6 .1)岁 ,采用一般疗法 +血液透析 ;对照组 19例 ,男 8例 ,女 11例 ,年龄 6 6~ 88岁 ,平均 (76 .8± 6 .3)岁 ,采用一般疗法。发生诱因①治疗组 :感染 12例 ,脑血管意外4例 ,脑外伤 1例 ,误输葡萄糖 1例 ,腹…  相似文献   

14.
颅脑外伤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因交通、建筑等意外事故致伤患者越来越多 ,颅脑外伤已成为创伤中的多发病、常见病 ,且病死率高 ,即使生存下来 ,也约有 40 %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 。目前 ,关于国内、外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干预的报道不多。本研究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措施 ,观察其对颅脑外伤患者昏迷严重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 17例 ,根据病史、症状及MRI或CT确诊。其中男 13例 ,女 4例 ;年龄 17~ 60岁 ,平均3 8.2岁 ;病程 3~ 3 3 0d ,平均 44 .5d ;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 ,示…  相似文献   

15.
<正>肝硬化腹水是慢性肝脏疾病的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治疗困难,而且多预后不良。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患者32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的32例病例均为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4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1±4.6)岁;肝硬化原因:肝炎后肝硬化25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肝硬化病史278岁,平均年龄(51±4.6)岁;肝硬化原因:肝炎后肝硬化25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肝硬化病史210年,平均(5±2.2)年;有消化道出血病史21例,腹水病史1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富含支链氨基酸(BCAA)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在肝硬化患者肠外营养中的营养支持效果及对血氨、血浆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消化科住院进食少或军能进食的肝硬化患者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以胃肠外营养治疗10 d.治疗组氮源采用富含BCAA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对照组氮源采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结果:对进食少或不能进食的肝硬化患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10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相当;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肠外营养治疗后,前者血浆氨水平明显下降,血浆缬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浆笨丙氨酸及酪氨酸下降,BCAA/AAA值上升.结论:对进食少或不能进食的肝硬化患者予以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富含BCAA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营养支持效果相当;富含BCAA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具有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浆氨水平的作用,同时可提高患者的血浆支链氨基酸水平并降低血浆芳香族氨基酸的作用,提高BCAA/AAA值.  相似文献   

17.
1975年以来,我院先后对14例门脉性肝硬化腹水患者试用大剂量黄体酮治疗,收到较好的近期疗效。本组14例均经临床确诊为门脉性肝硬化腹水、使用一般利尿药物疗效欠佳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0~63岁,平均45岁。病程1年以内者4例,1~5年者9例,10年以上者1例。所有病例入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厌食、乏力、腹胀、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救治肝性脑病伴高血糖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 6月~ 1999年 12月 ,我院采用小剂量降糖药与中医联合治疗肝性脑病伴高血糖 12例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本组 36例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第 9版中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且入院时血糖均高于 16 mm ol/ L。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高血糖病和昏迷。 36例患者随机分为 3组。A组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2 8~ 74岁 ,平均 5 2 .3岁 ;肝炎后肝硬化11例 ,酒精性肝硬化 1例 ;昏迷时间 1~48小时 ,平均 9.32小时。 B组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32~ 70岁 ,平均 5 3.8岁 ;肝炎后肝硬化 12例 ;昏迷时间 1…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 2 0 0 1- 11~ 2 0 0 3- 0 2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后发性脑病患者 2 6例 ,均在高压氧 (HBO)与内科输液的基础上加用激素和鞘内给药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17~ 78岁 ,平均 5 2岁。均有明显的一氧化碳中毒病史 ,中毒后均昏迷 ,昏迷时间 1h~ 14 4h ,昏迷时间 <3h者 3例 ,3~ 6h者 5例 ,6h以上者 18例。无假愈期者 2例 ,有假愈期者 2 4例 ,假愈期时间 8~ 35d。1 2 临床特点 无假愈期者呈持续昏迷状态 ,也可表现为去皮质状态 ,此类一氧化碳中毒后…  相似文献   

20.
654-2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碳(CO)中毒部分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假愈期后可出现迟发性脑病。我们利用654-2配合高压氧和对症支持疗法治疗了35例,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21例做了对比,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1997~2001年我们共观察了该病患者56例,其中单纯采用高压氧加对症支持治疗21例(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1~81岁,平均595岁;在对照组治疗同时加用654-2治疗的有35例(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7~79岁,平均618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CO中毒及昏迷史,经2~34d假愈期后出现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呆滞,尚可与谵妄、震颤麻痹、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