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多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皆可促成复杂的老化现象.日晒是引起皮肤老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外在因素.时程老化与光老化有着明显的不同,不  相似文献   

2.
皮肤光老化与光老化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光老化是同长期日光照射有关,与皮肤自然老化有着明显的本质上的差别。引起皮肤光老化的主要作用光谱是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合理的使用复合性遮光剂、外用抗氧化制剂或外用全反式维甲酸制剂,有利于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和修复。当今最重要的是需要制定评价对长波紫外线光防护作用的标准试验方法和改进复合性遮光剂配方中对长波紫外线的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皮肤光老化与光老化的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皮肤光老化是同长期日光照射有关,与皮肤自然老化有着明显的本质上的差别。引起皮肤光老化的主要作用光谱是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合理的使用复合性遮光剂,外用抗氧化制剂或外用全反式维甲酸制剂,有利于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和修复。当今最重要的是需要制定评价对长波紫外紫外线光防护作用的标准试验方法和改进复合性遮光剂配方中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许多迹象说明细胞免疫有老化。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对传染性疾病易感性增高,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亦增高。这些现象与下列解剖和组织学上所见有明显相关:胸腺萎缩、郎格罕细胞减少伴有 T4/T8比率增加;体外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溶解降低,而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及抗体依赖细胞毒性仍正常,破伤风类毒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降低;体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健康女性面部皮肤自然老化和光老化的特征.方法:对每位志愿者进行统一问卷调查,使用VISIA拍照系统对色素斑、毛孔、皱纹、平滑度和光老化进行定量检测,使用SM810-CM825仪器测定皮肤表面油脂和水分.结果:面部皮肤30岁之前色素斑生成增多,30岁以后皱纹明显增多,40岁以后皮肤平滑度明显变差,肤色深和经常使用防晒产品的女性皮肤受光损伤的程度较小.结论:健康女性面部皮肤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皱纹、色素斑的数目随之增加,皮肤平滑度逐渐变差,使用防晒产品对预防皮肤光损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发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发老化包括毛干的剥蚀作用以及毛囊的老化。前者包括整个毛干纤维逐渐退化,后者表现为头发变白,或者头发生长缓慢。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均会导致毛发老化。外用抗毛发老化的药物包括护发素、光防护剂和抗氧化剂。染发是治疗灰发症的主要手段。目前用于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方法包括外用米诺地尔、口服非那雄胺以及自体毛发移植术。生物工程技术将在抗毛发老化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光老化的表现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根据其表现特点可进一步细分为萎缩性光老化和肥厚性光老化。形成不同光老化亚型的机制尚不明确,其中萎缩性光老化可能与MC1R基因多态性相关。萎缩性光老化与皮肤肿瘤及皮肤癌前病变存在相关性,在筛查潜在皮肤癌前病变的基础上,应从多个方面积极开展治疗。本文就萎缩性光老化的临床表现、与皮肤肿瘤的关联、影响因素及其评价工具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皮肤光老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皮肤光老化是皮肤衰老的一部分。与自然老化相比皮肤光老化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的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改变。皮肤光老化有特定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可以减缓皮肤光老化发生。  相似文献   

9.
皮肤光老化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肤光老化在临床上、组织学上和皮肤的固有性老化有显著差异。但目前区分老化皮肤中哪些变化是由光老化引起、哪些是固有性老化的结果有很多困难。就目前皮肤光老化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将皮肤光老化作为一种发生在皮肤固有性老化基础上的疾病或皮肤综合征的范畴进行分型分类 ,并介绍有关临床诊断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皮肤老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现象,分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这两个各自独立而又存在一定联系的过程,皮肤光老化是皮肤衰老的一部分,采取一定的预防或者治疗措施能够减轻光老化的症状。文中就光老化发生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结合目前的一些治疗手段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老化皮肤的色素改变主要是由于时程老化(chronological ageing)和光老化(photoageing)作用,使皮肤的黑色素细胞系统发生了变化. 一、时程老化系指因时间的迁延而致的老化作用,表现有: (一)表皮多巴阳性的黑素细胞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约每10年减少10%-20%,这在暴光部位和非暴光部位均非常显著.而黑素细胞密度,长期暴光部位比非暴光部位高2倍.长期暴露于日光对人类不仅是过早老化,而且使暴光部位黑素细胞的活性和或增殖增加,可使多巴阳性的黑素细胞不可逆地增加.  相似文献   

12.
皮肤常显示出表明衰老开始的变化。头发灰白、皮肤松弛、皱纹、色素斑、血管改变以及真皮或表皮的退行性变,是众所周知的老化标记。老年人中皮肤病也常见。美国公共卫生处的调查表明,在一生中皮肤病的发生有规律地增长,超过65岁者每1000人中达650人。Tindall 及 Smith 在64岁以上的163人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用动物建立光老化模型是皮肤美容研究常用的方法。该文阐述了皮肤光老化的机制、光老化动物模型发展历史、光老化模型的建立方法及造模成功后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的进展,为皮肤科研工作者进一步进行光老化模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皮肤光老化的诊断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皮肤光老化在临床上、组织学上和皮肤的固的性老化有显著差异。但目前区分老化皮肤中哪些变化是由光老化引起、哪些是固有性老化的结果有很多困难。就目前皮肤光老化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将皮肤光老化作为一种发生在皮肤固有性老化基础上的疾病或皮肤综合征的范畴进行分型分类,并介绍有关临床诊断标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毛发老化包括毛干风化和毛囊老化,后者表现为黑素细胞功能降低或毛发灰化、雄激素源性脱发和衰老性秃发.头皮受内在(生理性老化)以及外界因素(吸烟及紫外线辐射等)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毛发和皮肤老化中,氧化应激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用于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方法有:米诺地尔局部外用,口服非那雄胺和自体头发移植.在无法逆转头发变灰的情况下,着色剂是恢复头发颜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皮肤老化通常分为内源性老化和外源性老化.而外源性老化主要由环境因素如紫外线辐射、吸烟、风吹、日晒及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引起.由于日光中紫外线辐射是环境因素中导致皮肤老化的最主要因素,所以皮肤外源性老化又称为皮肤光老化.  相似文献   

17.
吴艳 《皮肤病与性病》2014,(2):70-71,75
<正>1面部老化的表现相对于年轻皮肤饱满、圆润的轮廓,光滑、色泽均一的皮肤,老化的皮肤会变得干燥、没有光泽甚至表面有鳞屑;颜色不均一,出现红色的樱桃状血管瘤、黑色的脂溢性角化或白色的特发性白点等皮损,大量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从皮肤质地上会出现皮肤松弛、动态皱纹和静态纹、毛孔粗大;严重的甚至有皮肤肿瘤的改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衰老还意味着面部的容积缺损,类似泄气的皮球,失去了年  相似文献   

18.
刘毅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2):I0001-I0001
皮肤老化是一种累及多种皮肤成分的复杂生物学行为,它包含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自然老化(亦称固有老化)和日光导致的光化性损伤。虽然它们在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机制方面截然不同,但都导致弹性纤维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光化性损伤皮肤出现弹性纤维成分的集聚,而非曝光皮肤老化则伴随弹性纤维数目的下降。二者均会导致弹性纤维功能障碍,使皮肤回弹力和弹性丧失而出现皮肤老化表现,如:皱纹、皮肤松弛等。光老化皮肤的组织学特征是真皮弹性组织变性(elastosis),表现为弹性纤维增多增粗,卷曲扭结,最终形成无定形颗粒状物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检测皮肤自然老化和光老化过程中真皮弹性纤维的质变与量变,并探讨溶菌酶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天中午阳光直接照射15~20 min后,人体皮肤的温度可提高到40℃以上,这种热量会显著地加大紫外线所致的皮肤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与紫外线作用相似,热可以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而降解真皮细胞外基质,热也可调节弹性蛋白和微纤维蛋白的合成,改变真皮的蛋白结构:热可诱导皮肤的血管形成和炎性细胞浸润,热还可诱导活性氧产生,导致氧化性DNA损伤,这些均促进了皮肤的过早老化.该文对皮肤老化过程中热应激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皮肤光老化逐渐被人们关注,目前针对皮肤光老化的定义以及引起皮肤不同光老化程度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紫外线,提出了多种预防和治疗方法,如外用阻断紫外线照射的防晒剂、抗氧化剂和抗光老化的药物化妆品,口服含有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抗氧化剂和抗光老化的药物,并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注意多食用些富含抗氧化成分的膳食,以及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抗光老化物质:来自脂肪的衍生干细胞。也可使用各种激光治疗和肉毒素或胶原蛋白等注射治疗,甚至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概述皮肤光老化的临床特点及新的常用的一些防护治疗措施及其相应的治疗原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