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应用各种桑叶制剂治疗丝虫性肢体象皮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鉴于丝虫性乳糜尿和丝虫性象皮肿的发病机理有近似之处,故自1988年以来,我们又试用桑叶口服液和生桑叶片剂治疗乳糜尿,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其疗效,于1991年,在以往所采用生桑叶片剂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用药剂量,对乳糜尿和乳糜血尿患者进行了较系统的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我们学习解放军南字二○四部队用桑叶注射液治疗流火及象皮肿的经验,对70例象皮肿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桑叶注射液具有软化丝虫病象皮肿的作用,我们用此注射液先后对5例硬皮症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其中4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举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5%桑叶注射液治疗丝虫性象皮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5%桑叶注射液,以每d一次肌肉注射5ml,21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歇9~10d不加绑扎的方法治疗丝虫性下肢象皮肿49例68腿。经7个疗程治疗,有效率达100%,其中基本治愈和显效者I~7个疗程分别为8.82%、19.41%、23.88%、32.82%、39.07%、48.39%和55.00%,表明疗效随疗程增加而逐渐提高。疗后66.7%的病例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发作得到有效控制。本疗法具有疗效高,方法简便、使用安全、医疗费用低、易于推广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象皮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临沂地区位于山东省南部,原是班氏丝虫病重度流行区,据1957年调查居民微丝蚴阳性率平均为153%,象皮肿病患率为089%。自1971年开始,随着丝虫病再次大规模查治工作的展开,本文作者之一张希增在临沂县防疫站主持桑叶注射液治疗下肢象皮肿的研究,通过8年的实践,共收治2300余例,现整理分析1131例如下:1 资料及方法 ①本文统计的1131例丝虫性象皮肿患者均为门诊收治,21例来自外省,其余1110例是临沂、郯城、苍山、费县、沂南、临沐等10个县的当地居民。②凡就诊者均按表格书写病历,详细记…  相似文献   

6.
对丝虫性下肢象皮肿,近20余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但对远期疗效有的学者持不肯定态度。作者从1982~1988年采用多径路淋巴静脉吻合治疗下肢象皮肿53例,其中端侧吻合者32例,端端吻合者21例。根据远期效果观察,二种术式的疗效不同,本文试从循环力学改变互为因果关系上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县七十二岁的老中医宋学文,在党的中医政策的鼓舞下,献出了他已經驗四十多年的专治絲虫病晚期下肢象皮肿的驗方,此方經平邑县中医研究所取名为复方馬前子散(丸)。宋学文先生在四十多年前就开始对絲虫病晚期下肢象皮肿进行治疗和研究,多年来經他治愈的約有六、七十名。在中共平邑县委大力支持下,我县最近用复方馬前子散(丸)对八例絲虫病晚期象皮肿进行了治疗,經一个月的試驗,效果良好。八例中,象皮肿最长的三十年,最短的三年,有的单側下肢象皮肿,有的双侧下肢象皮肿。經治疗后,普遍見效,象皮肿最多的消失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的丝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力地保护了流行区人民的健康。迄1987年底,全国864个流行县(市)中,已有781个(90.4%)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尚未治愈的各类晚期丝虫病人仍为数不少。晚期丝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淋巴水肿和象皮肿(四肢和阴囊等部位)、鞘膜积液及乳糜尿。治疗鞘膜积液一般采用鞘膜翻转手术,方法简便,效果满意,可在乡级医院进行。阴囊象皮肿采用手术整复的效果也很可靠。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方法尚在继续探索中,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近年来,国内显微外科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已获相当进展,为探索治疗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有效方法开辟了新途径。为此,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稿,重点介绍近年来在晚期丝虫病下肢象皮肿和乳糜尿的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4 000例丝虫性象皮腿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虫性下肢象皮肿 ,是由丝虫成虫及分泌物致局部淋巴管阻塞 ,淋巴液循环障碍 ,淋巴液滞留组织导致纤维组织增生而造成。象皮肿患者的关怀性治疗既是病人的迫切要求 ,也是值得医务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自 1972年以来 ,我们在吸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临床实验 ,采用纤溶素注射、弹力绑带局部绑扎、中草药内服、复方柳酸酒精外搽等综合治疗方法 ,共收治各期象皮肿患者40 0 0例 ,计 5 5 2 4条腿 ,总有效率达到 97.5 2 %。1 治疗和效果评价方法1.1 治疗方法  5 0 %纤溶素注射液肌肉注射 ,弹力绑带绑扎患肢 ,日绑夜松 ,对患肢的“苔癣…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所、山东省人民医院、济宁地区医院等单位协作,在一九六六年和一九七一年,对一例巨大阴囊象皮肿并双下肢巨型象皮肿患者施行外科手术,获得成功。下面是治疗前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下肢象皮肿是丝虫病“流火”反复发作引起的晚期体征之一。由于丝虫长期寄生,造成人休淋巴系统严重损害,淋巴液回流障碍、淤积,刺激皮下组织增生,使患肢不断增粗,皮肤逐渐增厚,有的甚至形成巨大的赘生物,肢体形成严重畸形,以致丧失劳动能力,造成患者极大痛苦。下肢象皮肿的治疗;过去尚无满意的疗法。经学习福建泉州人民医院的烘绑疗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初我所即开始研究治疗乳糜尿、象皮肿的药物,近年来筛选出纯中药制剂“消肿乳糜清”,经临床应用治疗乳糜尿、象皮肿有效率在90%以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乳糜尿75例、象皮肿13例,患者多数来自本省,部分来自河南、江西、安徽、上海...  相似文献   

13.
红外光谱绷带治疗仪治疗下肢象皮肿50例观察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张敬举李庆山吕桂月侯连泉高凤林山东省激光研究所梁艳春下肢象皮肿是丝虫病的晚期症状之一,目前治疗下肢象皮肿的方法颇多,最常用的有烘绑疗法,桑绑疗法,音绑疗法等。为探索...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晚期丝虫病患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1986~1996年),于班氏丝虫病区和马来丝虫病区分别累计检出晚期丝虫病患者49504例和903例,患病率分别为2.00%和0.17%。班氏丝虫病晚期体征中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和混合体征人数分别占72.30%、25.96%、0.95%和0.79%,25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病程均以11~20年较多;乳糜尿患病率女性较男性为高,病程1~5年为多,显示在防治后期新发病例以乳糜尿为主,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发生基本趋于控制。马来丝虫病象皮肿体征男性多于女性,以50~69岁年龄组最多,19岁以下未检出象皮肿患者,病程大多>21岁,表明已无新发象皮肿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晚期丝虫病患者调查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在四川省丝虫病防治后期(1986~1996年),于班氏丝虫病区和马来丝虫病区分别累计检出晚期丝虫病患者49504例和903例,患病率分别为2.00%和0.17%。班氏丝现晚期体征中鞘膜积液、乳糜尿、象皮肿和混合体征人数分别占72.30%、25.96%、0.95%和0.79%,25岁以上年龄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病程均以11~20年较多;乳糜尿患病率女性较男性为高,病程1~5年为多,显示在防治后期新发病例以乳糜尿为主,鞘膜积液和象皮肿的发生基本趋于控制。马来丝虫病象皮肿体征男性多于女性,以50~69岁年龄组最多,19岁以下未检出象皮肿患者,病程大多〉21岁,表明已无新发象皮肿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16.
马来丝虫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ADL)。ADL促使丝虫性水肿的发展,导致肢体象皮肿,同时也是淋巴丝虫病人就医的原因。作者以双盲法进行了安慰剂对照研究,观察了乙胺嗪和伊维菌素对预  相似文献   

17.
用每粒含桑叶浸膏干粉0.3g 的胶囊,以每人每日3.6g,一个月为一疗程,不结合绑扎患肢的方法,治疗各期下肢象皮肿47例64腿,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98.44%;经7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100.00%,其中基本治愈和显效者66.67%,与口服海群生组疗效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疗前1~2年内仍有淋巴管/结炎发作的病例,经治疗后,有95.74%的患者完全停止发作。初步结果显示本疗法在软化病变组织、消肿、恢复皮肤附属器官功能和控制淋巴管/结炎等各方面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消肿乳糜清系列制剂治疗肢体象皮肿的研究*王培义1张桂荣2石广佐2陈延平1庄茂娟3范玉莲4李平銮51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2山东省博山区机关医院3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4山东省潍坊市卫生防疫站5山东省枣庄市卫生防疫站丝虫性和各种...  相似文献   

19.
海群生和中药治疗丝虫性淋巴管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海群生小剂量长程治疗,对多数丝虫性象皮肿患者“流火”的发作能起到控制的作用。为此,我们采用短程的海群生预防性服药,加用中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观察是否能控制急性淋巴管炎的发作,以延缓象皮肿的发展。一、方法 (一)治疗对象在以往丝虫病流行较重的奉贤县10个乡,经体检排除其它病因,确诊为丝虫性象皮肿230例,均在治疗前5年(即1983~1987年)内,有反复急性淋巴管炎发作史.男100例,女130例。其中61岁以上者164例,占71.30%。 (二)分组 230例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四组,即海  相似文献   

20.
应用香豆素治疗下肢象皮肿56例,每人每日服400mg,连服367d,不绑扎患肢。56条腿治疗中与治疗毕腿径平均比治前分别缩小4.2%和6.5%,还原率治疗中平均为43.4%,治毕平均为68.1%。56例患者治疗半年时基本治愈率为25.0%,显效与有效率分别为7.1%和67.9%;治毕时基本治愈率为28.6%,显效与有效率分别为12.5%和58.9%。对照组病人服安慰剂后均不见好转,且有5例患肢继续增粗。停服香豆素后半年随访54例,疗效巩固,腿径比治前缩小7.2%。长期口服香豆素并无不良反应,用于治疗丝虫性象皮肿优于以往试用的其他疗法,患者在家服药不影响劳动生产,值得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