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考察胆道感染中常见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对胆道感染手术后患者引流管中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86.7%的患者检查出致病菌,平均耐药率为47.5%。结论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增多是有效控制致病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由于对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十分困难。化学疗法的合理用药,在确定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基础上,正确的选择有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报道自各种细菌性感染患者分离的临床菌株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加以比较。从莫斯科卫国战争伤残医院慢性非特异性肺疾病、胆道疾病、慢性肾盂肾炎、骨髓炎、腹膜炎、软组织感染等患者中分离的细菌235株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在235株受检菌株中,68株(29%)为革蓝氏阳性菌,  相似文献   

3.
徐臣光 《海峡药学》2010,22(3):163-165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检测。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并采用K-B琼脂扩散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从130株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单产ESBLs35株,单产AmpC酶10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共6株,检出率分别为26.9%、7.7%和4.6%。产酶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大部分均高于不产酶菌株(除亚胺培南)。结论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ES-BLs和AmpC酶,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胆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30例老年胆道感染和 15 1例非老年胆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表现、术前并存病、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比较。结果 :表明老年胆道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 ,病情发展迅速 ,易胆道穿孔 ,术前并存病多 ,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高。结论 :老年胆道感染有其自身特点 ,了解老年胆道感染临床特点 ,有助于正确诊断治疗老年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5.
王忠义 《中国药业》2010,19(12):30-31
目的探讨腹腔与胆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改良三维试验法检测80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和AmpC酶的情况,并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从80株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检出单产ESBLs25株,单产AmpC酶8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s4株,检出率分别为31.25%,10.00%,5.00%。产酶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除哌拉西林他巴唑外)。结论腹腔与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AmpC酶和ESBLs,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应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胆道感染主要是胆囊炎和不同部位的胆管炎,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道感染主要因胆道梗阻、胆汁淤积造成,胆道结石是导致梗阻的主要原因,而反复感染可促进结石形成,并进一步加重胆道感染[1]。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胆道感染成为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胆道感染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和紧急胆管减压引流。本院普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42例老年急性胆道感染患者实施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时机。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感染症状将患者分为重症胆道感染组和轻度胆道感染组,轻症胆道感染组给予彻底手术治疗,重症胆道感染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过相关治疗后1例死亡;两组患者术后重症监护时间有明显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残石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道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把握好手术时机,才能确保其手术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是人体肠道菌丛中的常住菌之一,除有些菌株能产生肠毒素及另一些可侵入肠壁引起腹泻外,通常在肠道内对人体无害,但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胆道系统、腹膜等部位的感染,还可引起新生儿、免疫缺陷病人的败血症,医院内感染的肺炎也可由大肠杆菌引起。此外,正常人肠道中如存在  相似文献   

9.
217例胆道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洁  吴昊  佐山  刘小勇  潘世斌 《中国药事》2004,18(6):379-381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胆道系统感染及预防手术后感染是重要的处理措施,国内对胆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利用评价报道极少见,我们对我院2002年胆道系统感染的出院病例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合理的胆道感染抗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胆道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比处理前后的干预效果.结果 调查阶段共进行胆道外科手术275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6例,感染率为20.36%.根本原因分析法显示BMI、糖尿病、胆道感染、手术时间、切口类型等与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密切相关.干预阶段共进行胆道外科手术244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7例,感染率2.87%.结论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干预可有效控制胆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11.
吴波  姜丽 《黑龙江医药》1996,9(3):179-179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种类的增加,在预防和治疗外科感染中出现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现结合我科治疗胆道感染情况,就胆道外科的抗生素应用进行初步探讨:1 胆道感染的原因及细菌学分类常见的胆道感染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肠道  相似文献   

12.
于军  沈玉波 《江苏医药》2012,38(9):1093-1095
目的 分析胆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操作,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 32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的169株胆道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43例胆汁标本分离出169株病原菌(49.27%).在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8株(57.99%),革兰阳性菌53株(31.36%),真菌12株(7.1%),其它6例;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为主;病原菌药敏结果有的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性.结论 胆道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多药耐药性;建议临床医师重视细菌学培养,用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正>胆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合理的经验性抗生素使用在胆道感染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抗生素的普遍应用,胆道感染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了变迁。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胆道感染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的253株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作回顾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分析524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胆道结石的关系,为健康体检者选择HP检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老人HP感染情况及胆道结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HP抗体血清学检查阳性视为HP感染,通过B超或CT确诊胆道结石.结果 胆道结石组HP阳性率为67.6%,无胆道结石组HP阳性率为48.6%.结论 老年人胆道结石者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无胆道结石者,我们推荐所有健康体检者常规行HP抗体血清学检查,排除HP感染,预防由其引起胆道结石病.  相似文献   

15.
近十几年来,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老年内科领域内的应用更为广泛,如呼吸道、泌尿道、胆道感染,肿瘤或血液病合并感染等。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使耐药菌的变异菌株也越来越多。由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四元环上—CONH—键断裂,从而导致抗生素的失活,  相似文献   

16.
胆道系统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道系统感染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因胆道向下与十二指肠相通,向上又经小胆管与肝细胞索相通,与肝内丰富的血管网为邻,故胆道感染可直接影响肝功能并迅速扩散;又因胆石、蛔虫等原发病因的阻塞作用,胆汁淤滞,胆道内压上升,使毒素可迅速入血,易导致中毒性休克。胆道感染致病菌种类复杂,治疗比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胆道感染是我国常见急腹症之一,与胆石症及胆道蛔虫有密切关系。我们自1962年至1975年7月底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胆道感染438例(不包括胆道术后综合症)并结合有关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胆道感染较常见,严重的胆道感染是胆道良性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抗胆道感染的论文渐多,现就与抗生素有关的问题综述如下。 一、胆道细菌的种类 许多胆道细菌学的研究认为分离出的细菌依次为:大肠杆菌、克雷白氏菌、变形杆菌。一般大肠杆菌占50%左右。有文献报道胆汁中含有厌氧菌为3.5~45%,当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时阳性率可达80%。Altemies证明术后切口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的胆道感染症包括胆囊炎、胆管炎及肝脓疡等,其治疗原则系解除胆道内升高的压力及清除胆汁中的细菌。由于高龄患者(70岁以上)胆汁内检出的细菌种类及投用抗生素后药物在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年轻人不同,因此,应顾及老年人胆道感染的特点而选择治疗方法。一、影响高龄患者胆道感染治疗的因素 1.合并症:根据对近期胆石症及胆道癌肿手术病例1136例的研究,高龄胆道感染患者的基础疾病有如下几种情况:①高龄胆道感染患者有胆红素结石者占42%,胆红素结石存在者胆汁中细菌的检出率高;择期手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机体生理储备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弱,全身细胞呈退行性变化,许多器官具有潜在的功能不全,且有较多的伴随疾病,致老年胆道感染的过程更为复杂和严重。现将我院5年间60岁以上的老年胆道感染病人143例作为老年组,同期非老年胆道感染143例作为非老年组,通过两组临床资料的分析比较,以探讨老年胆道感染的临床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组143例,男95例,女48例。非老年组143例,男92例,女51例。所有病倒均经手术证实为胆道结石合并感染。曾有胆道手术史者,老年组为15·21%,非老年组为14·96%。术中发现胆道穿孔致胆汁性腹膜炎者,老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