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安可来对青少年哮喘的肺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安可来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6例12-18a的哮喘病人,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哮喘常规给予激素和β2激素剂治疗,用药组加服安可来,在服药前检测肺功能一次,服药4周后的同一时辰复查肺功能一次。结果 用药组判断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FEV1.0、MVV用药前后有显著差异(t分别为1.85和2.15 P<05),代表各级气道受损情况的肺功能指标:最大呼吸流量(PF)、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7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等均有明显提高(t分别为2.148、2.12、2.01和2.15,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安可来辅助激素和β2激动剂治疗儿童哮喘,可更好的改善其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中药内服防治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随机分为联合组与西药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健康宣传教育,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同时加服补肾纳气散,疗程1年。测定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结果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d、FEV1/FVC和PEF%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FEV1、FEV1%pred、PEF%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和西药组急性发作分别是0.97人次和1.65人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儿童哮喘的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治疗。  相似文献   

3.
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万托林联合普米克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哮喘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 2 6例予以常规治疗 ;治疗组 2 6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万托林和普米克 ,观察治疗前后 1s用力呼气量 (FEV1) ,用力肺活量 (FVC) ,肺活量 (VC) ,最大呼气流量 (PEFR)。对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病情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比较FEV1,分别为 (0 77± 0 4 1)L和 (1 18±0 2 5 )L ,P <0 0 5 ;FVC分别为 (1 2 3± 0 2 7)L和 (1 75± 0 37)L ,P <0 0 5 ,VC分别为 (1 5 1± 0 2 2 )L和 (2 38± 0 36 )L ,P <0 0 5 ;PEFR分别为 (2 2 3± 0 73)L/s和 (2 76± 0 75 )L/s ,P <0 0 5。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不明显 ,P >0 0 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和 76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6 38,P <0 0 1)。结论 万托林普米克联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质量对儿童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儿童超重肥胖标准,在无呼吸道疾患或合并其他影响肺功能疾病的儿童中筛选出的肥胖、超重和正常体质量儿童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 233例儿童,其中肥胖儿童285例、超重儿童155例、正常体质量儿童793例。三组间肺容量指标VCMAX和FV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以超重组为最高。三组间FEV1/VCMAX、FEV1/FVC、FEF75 和MMEF25-7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以对照组最高。肺组织通气指标FEV1和PEF以及FEF25和FEF50在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肺功能的实测值与前述结果类似,但改变程度则有所减轻。结论超重和肥胖儿童的肺容量较正常体质量儿童增加,同时会出现阻塞性病变和小气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体感染的百日咳样咳嗽患儿的肺功能特点。方法 收集95例百日咳样咳嗽住院婴幼儿病原学及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资料,并与67例健康婴幼儿(正常对照组)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资料比较。百日咳样咳嗽患儿按病原体种类不同分为百日咳组(17例)、病毒感染组(23例)、结核感染组(6例)、支原体感染组(9例)、其他细菌感染组(8例)以及病原体未明组(32例)。结果 95例百日咳样咳嗽患儿中,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16%),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例(32%),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22例(2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百日咳样咳嗽患儿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F% tE)和达峰容积比(vPF% vE)均显著降低(均P < 0.05)。结核感染组和支原体感染组潮气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 < 0.05)。除结核感染组外,各病原体感染组tPF% tE和vPF% vE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 < 0.05)。百日咳组tPF% tE和vPF% vE显著低于其他病原体感染组(均P < 0.05)。结论 百日咳样咳嗽患儿肺功能多有异常;百日咳杆菌感染的患儿肺功能损害最重;潮气呼吸肺功能测试可为百日咳样咳嗽患儿病原体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49例儿童哮喘缓解期的肺功能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49例儿童哮喘缓解期的肺功能观察。结果显示缓解期仍有75.51%患儿有1项或1项以上指标在预计值80%以下,且大多以反映小气管功能的指标呈现不同程度损害。因此儿童期不能忽视“残余哮喘”的存在。缓解期以小气道损害为主,符合哮喘缓解期的病理变化。同时,缓解期继续吸入小剂量皮质激素是行之有效的,并提出除症状,体征外肺功能检查可作为哮喘缓解消炎剂治疗的疗效评定,疗程长短和剂量增减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功能检查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附属盛京医院住院患儿58例,所有患儿均经临床确诊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急性期行支气管镜检查及介入治疗并于镜前24h内行肺功能检测,对支气管镜下表现和同期肺功能数值进行分析.按照支气管镜下黏膜是否完整将镜下表现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记录每个患儿的常规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RMPP患儿镜下表现重度组急性期肺功能的大气道通气指标(FVC、FEV1、PEF)和小气道通气指标(FEF25、FEF50、FEF75、FEF25-75)较轻度组均降低,二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MPP急性期可出现不同的肺功能表现,包括肺功能正常、限制性或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是小气道功能改变,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极易引起小气道受累.RMPP急性期镜下表现越重,同期的肺功能指标下降程度越重.通过肺功能检测对预测RMPP的严重程度及早期识别具有一定作用.肺功能指标对判断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指征及评价介入治疗效果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慢性咳嗽尤其与哮喘相关的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117例5~16岁慢性咳嗽患儿的血清ECP和肺功能,其中哮喘发作组53例,哮喘缓解组3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组22例,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组12例;另设2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 血清ECP水平在哮喘发作组及咳嗽变异型哮喘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缓解组、PN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预计值、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3)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哮喘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缓解组、PND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变异型哮喘组PEF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3、FVC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ECP是导致气道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重要介质,血清ECP水平可反映气道高反应性发展的早期阶段,在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ECP可作为慢性咳嗽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可用于筛选不典型哮喘。  相似文献   

9.
儿童支气管哮喘过敏原测定及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及哮喘发作和缓解时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MAST过敏原测定仪测定73例哮喘儿童的血清总IgE和35种过敏原,然后分别应用F2600型和303型肺功能促进行测定其哮喘发作和缓解时的肺功能变化。结果73例哮喘儿童中血清总IgE升高68例,占93.1%,这68例中可检出过敏原46例,占67.6%,46例中对尘螨过敏43例,占93.5%,对豚草、动物毛、蟑螂过敏3例,占6.5%。0~3a组哮喘发作时75%潮气量与最高呼气流速之比(25-PF)值为0.424±0.089,与正常预定值(0.6±0)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哮喘缓解时25-PF值为0.603±0.021,与正常预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6a组和7a以上组哮喘发作时最大肺活量(FVC)、ls最大呼气量(FEV1)与正常预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EV1/FVC、FEF25%~75%与正常预定值比较差鼻有显著性,P<0.05;而哮喘缓解时上述参数正常。结论广州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与外源性过敏原密切相关.其中尘螨是诱发哮喘最主要的过敏原。肺功能仪测定哮喘儿童的肺功能变化可用来判断哮喘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常规通气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 5月至2011年5月确诊为哮喘或CVA的患儿140例,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发作组,50例)、哮喘缓解组(缓解组,50例)和CVA组(40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4组儿童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7项肺功能指标。结果:发作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如大气道指标FVC、FEV1、PEF、FEF25及小气道指标FEF50、FEF75、MMEF75/25的实际值/预计值平均水平均<80%,且以FEF50、FEF75、MMEF75/25等小气道指标下降为著。CVA组患儿小气道指标FEF75、MMEF75/25实际值/预计值的平均水平<80%。发作组各项肺常规通气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组、CVA组FVC、FEV1、FEF25及 MMEF75/25实际值/预计值的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发作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缓解组和CVA组;CVA组与缓解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存在大小气道功能障碍,以小气道功能障碍为主;CVA患儿以小气道功能轻微障碍为主,与哮喘缓解期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