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癫癎儿童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正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3):138-140
为了解癫痫儿童家长对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的需求,从而能更为有效的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于2001年8月-2002年4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18名癫痫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癫痫儿童家长现有的相关知识较为贫乏,但他们对癫痫能否治愈、孩子发作时该怎么办、发病原因及疾病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等诸多问题十分关注,并因此对治疗的依从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医师与家长一对一的交流、咨询是最好的健康教育方式,其次为举办专题讲座和发放实用的宣教资料。对癫痫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其内容和形式应建立在患儿家长需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身材矮小以及身高生长不足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家长及广大儿科医师关注,改善身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其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正确选择适宜的方法以鉴别正常变异与异常生长,明确矮小原因选择正确的干预手段。该文从内分泌激素角度对身材矮小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儿童身高发育受到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偏离正常的生长曲线.传统的观点认为遗传和营养是造成儿童身高发育迟缓的主要因素,但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不断有研究发现环境污染物质也是造成儿童身高发育迟缓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和机制影响儿童身高发育并可能引起身高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4.
小于胎龄儿(SGA)又称宫内生长迟缓(IUGR),一般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第十百分位以下或同胎龄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人群中SGA的发生率约为3%~10%,在中国为7.5%。大部分SGA儿生后出现追赶生长而达到正常范围,但仍有10%~15%不能赶上,其中约半数至成年后身高会低于正常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对这部分儿童可应用生长激素(GH),以促进生长,改善最终身高。现主要介绍SGA儿的内分泌、GH治疗对SGA儿的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对农村0~4岁儿童意外窒息与溺水干预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意外窒息和溺水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家长对意外窒息和溺水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及其死亡率的变化。在江苏省苏北农村6个县,每个县抽取2个乡,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于2000年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年。每个干预乡在健康教育前后随机抽取婴儿和1~4岁儿童家长各20~3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两组儿童意外窒息和溺水死亡率的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后家长认为意外伤害无法避免的为1.8%~2.9%,知道现场抢救知识为41.1%~56.80%,与健康教育前的18.8%~20.5%和11.1%~13.5%相比有显著差异。知道不给婴儿打“蜡烛包”的比例增加了212.7%,没有打“蜡烛包”及不与母亲同床同被的比例增加了75.7%和61.50%,知道设防护及设防护的比例增加了194.3%和61.2%。干预组婴儿意外窒息死亡率从487.8/10万降到71.2/10万,下降了85.4%,对照组从344.1/10万降到276.4/10万,下降了19.7%,干预组婴儿意外窒息干预后有明显下降;干预组1~4岁儿童溺水死亡率从60.0/10万降到36.2/10万,下降了39.7%,而对照组从51.7/10万上升到65.3/10万,上升了26.3%。结论 对家长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儿童意外窒息和溺水的有效干预措施。不给孩子打“蜡烛包”和让孩子单独睡小床或与父母同床不同被,在房屋周围的沟、小河边用鱼网、树枝等搭起防护栏防止意外窒息和小儿溺水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直立不耐受患儿家长对疾病认识和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直立不耐受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需求,旨在有针对性地为患儿及其家长提供健康教育和情感支持。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33例确诊为直立不耐受患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8位家长进行深度访谈。结果54.5%的家长对疾病有一些了解,45.5%的家长对疾病一无所知;居住城市或城镇的家长中对疾病有所了解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农村地区(P〈0.05);家长对疾病了解程度与其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0.438,P〈0.05)。半数以上的家长认为疾病对患儿的心理行为、智力和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的家长认为疾病给患儿带来严重影响;大多数家长希望了解疾病相关知识(n=29),最希望获得的服务方式是门诊咨询(札=29)。结论目前我国直立不耐受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需求未得到满足,应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并为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一个市区医院的保健中心内调查了家长们对孩子接受H流感病毒疫苗的基本态度,结果发现65%家长从未闻及此种疫苗,而有47%家长虽然接受过医师咨询或阅读过产品小册子,但仍拒绝让孩子进行此种免疫接种。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  相似文献   

8.
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生长追赶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儿生长追赶的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28 例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儿,在调整营养供应后至少4 个月的身高体重增长与基础体格指标、骨龄和遗传因素的关系。结果 身高Z评分增长与身高别体重Z评分增长正相关( P< 0-01) ,与基础身高别体重Z评分负相关( P< 0-01) ,与基础骨龄正相关( P< 0-05);与年龄及遗传身高Z评分不相关。体重Z评分增长与基础身高别体重Z评分负相关( P< 0-01) ,与骨龄正相关( P<0-01)。身高增长速度可超过其年龄应有生长能力。部分患儿恢复期仍有高生长激素血症( 营养不良所致促生长素轴代谢代偿重整状态的持续)。结论 对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应尽早供给足够热量和蛋白,以充分利用促生长素轴的代谢代偿转为促生长效应,获得最大追赶。  相似文献   

9.
儿童体重发育状况可简单、直接反映儿童营养状况,但身材发育评估比较复杂,涉及遗传、内分泌、营养与骨代谢等多学科知识,故评估往往需观察与全面分析。家长除应定期随访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外,保存儿童生长资料更加重要,医生可从儿童生长史获得重要信息,帮助判断。儿科医生与儿童保健医生在处理儿童身高生长问题时,应首先认识儿童身高发育的正常范围或规律,同时需了解儿童身高发育的影响因素,然后才能正确判断儿童身高发育情况,给出正确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
生长是反映儿童健康状况、营养和遗传背景的敏感指标。身高和身高生长速度偏离正常范围可能预示着某种潜在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所幸的是,绝大多数被生长困扰儿童并没有明显的生长异常。然而,只有对正常生长过程有充分认识,且掌握正确生长评价方法,才可能识别真正生长障碍、发现早期的生长偏离;才能给那些生长变异的儿童以合理咨询、指导和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1.
���������������ٻ��IJ������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长迟缓是儿科较常见的症状,矮小是其主要表现,一般认为身高年增长速率低于5cm者为生长迟缓。其病因复杂,临床各具特征,分类方式也不完全统一。本文将就生长评估方法及生长迟缓的病因分类作一阐述。1生长决定因素近年认为生长发育尤其是身高决定于三大因素:(1)生物学因素(遗传、内分泌、宫内外疾病、致畸因子及有害物质接触和营养);(2)心理因素(气质、行为、情绪等影响进食行为和神经内分泌调节);(3)社会因素(食物品种、进食习俗及其对发育的影响)。2生长评估方法生长评估包括人体测量学指标以及常用的辅助诊断手段(以骨龄为主)。2.1身高、…  相似文献   

12.
答 孩子的身高无疑是家长最为关切的一个问题,因此而来就诊的也是我们在临诊时常遇到的问题。那些身材略有落后但仍在年龄正常身高的-2SD以上者应该说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但对这些病儿我们仍要随访其身高增长的速度,记录身高曲线的走向,这样常会使我们对儿童的最终身高有一个推测,为家长解忧排愁。有明显外观畸型的矮小者其治疗在于原发病,其中软骨营养不良有骨科延长的治疗方法,无论在国内、国  相似文献   

13.
生长迟缓儿血铅水平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生长迟缓儿血铅水平现状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269例身高、体重发育落后儿进行血铅含量的测定,并对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在269例生长迟缓儿中,血铅最高值为29μg/dl,最低值为5μg/dl,几何均值为13μg/dl,≥10μg/dl者156例,占57.8%;②血铅水平与身高-sd为正相关,r=0.0878,P<0.05;与体重-sd相关性不显著,r=0.0533,P>0.1;③生长迟缓儿与正常儿血铅水平差异有显著性,U=22142.5,P<0.01。④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铅水平与生活环境因素(父母职业、交通工具、饮用牛奶、手-口习惯、居住地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铅中毒可导致儿童身高增长减慢,生长迟缓儿血铅水平高于生长发育正常儿,血铅水平与生活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患儿,男性,15岁。因生长迟缓5年,间断左下肢痛1年,加重2周入院。患儿10岁以后生长迟缓,身高每年增长约2 cm;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腹股沟处及左膝关节疼痛,以左侧腹股沟处为重,活动不受限,2周前摔倒后疼痛加重,走路跛行,  相似文献   

15.
生长激素治疗宫内生长迟缓生后持续矮小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用生长激素治疗宫内生长迟缓(IUGR)生后持续矮小和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并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分泌型重组人生长激素,剂量0.1U(kg.d) ,每日1次,于晚上睡觉前30min皮下注射,结果 IUGR组及GHD组经6个月治疗后身高增长率分别为1.03cm/月及1.12cm/月,两组间差异不显著,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两组均有升高,GHD组升高程度大于IUGR组。结论 生长激素对策 后持续矮小及GHD儿均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儿童忽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开展适宜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根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东莞、惠州、中山、佛山市3~6岁学龄前儿童家长621人进行儿童忽视的认知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结果:仅5.4%的家长听说过儿童忽视、也知道内容;55.9%的家长以前从来没有获得过防治儿童忽视的知识;90.5%~90.7%的家长需要、也愿意接受防治儿童忽视的相关知识;94.6%~97.4%的家长认为应该也需要进行防治儿童忽视的教育和宣传;77.0%的家长期望的健康教育方法是正规宣传手册、书报及杂志,55.6%期望对家长或老师开设预防儿童忽视教育课程,49.1%期望专题讲座等;70.5% 的家长认为应该在幼儿园集中培训家长,61.4%认为应在公共场合宣传,59.6%认为应集中培训幼儿园老师,通过这些形式对儿童忽视防治知识进行广泛宣传。结论: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儿童忽视相关知识严重匮乏,但需求迫切,应加强并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于家长的内容、地点、形式、方法和途径的防治儿童忽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Briend等曾提出,关于腹泻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腹泻不影响体重的增加。一项研究显示当腹泻儿童在3个月的观察期末测定时,身高增长无明显差异。但是,当腹泻初期发现身高增长有明显差异,并且间隔6个月后仍有30%的儿童呈发育迟缓。此外,Briend提出微量营养素缺乏可增加腹泻的发病。因此,作者研究了补锌在患急性腹泻儿童中的作用。试验中,作者观察了补锌对患急性腹泻(3天以下)儿童身高生长的作用,并在其快速生长期于家中  相似文献   

18.
对98例肥胖男孩及183例同龄正常体重男孩的身高、身高生长速度、性成熟、骨龄及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进行对比调查。结果肥胖儿童身高、身高生长速度及GHBP较正常体重男孩明显增高,肥胖儿童性成熟较正常体重者提前。提示营养状态可通过生长激素(GH)铀受体途径对生长产生调控作用,营养对生长及性成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特发性矮身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儿童矮身材是儿科临床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广泛应用,已使一大批GH缺乏性矮身材儿童的身高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以往,美国FDA建议r-hGH的应用指征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GHD)、Turner综合征、慢性肾衰所致矮身材、Prader-Willi综合征及宫内生长迟缓(IUGR)所  相似文献   

20.
身材矮小及身高生长不足已成为儿科内分泌及儿童保健科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其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正确选择适宜的方法以鉴别正常变异与异常生长,明确矮小原因选择正确的干预手段。严格掌握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证及规范化用药是保证安全性的根本措施。应限制生长激素对正常健康矮身材儿童的促生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