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田志强 《西南军医》2011,13(5):839-83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股骨头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时期的CT表现。结果螺旋CT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结论螺旋CT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合理分期及争取选择治疗方案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50例64个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在50例64个股骨头缺血坏死中,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45个(70%),CT确诊49个(76%);MRI发现所有病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100%),在MRI像上各组病例的T1WI,T2WI及STIR的表现各不相同。结论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较平片和CT敏感。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分期和治疗选择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本文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及分期作了详尽描述。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的CT诊断,尽早诊治,避免残疾。方法:对3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与30例正常股骨头的CT表现对比分析,找出差异。结果: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的CT征象:(1)股骨头内放射状骨小梁粗大,变形,紊乱,呈粗网格状,或密集成团状;(2)股骨头高密度区内散在多发或单发低密度灶,内缘不清;(3)单发或多发囊样区,内缘锐利光滑,周围形成高密度带。结论:CT可以对股骨头缺血坏死头塌陷前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不同期各种影像表现作了详细研究,认为MRI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最敏感,最具持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43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CT对发现早期病变及显示病变范围效果良好,并依据组织解剖学改变进行了相应的CT分期。结论: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有良好的适应性及优越性,提高CT对本病的认识,有利于早期治疗和阻止缺血坏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CT和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诊断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收集近1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和MRI诊断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21篇文献在诊断ANFH方面使用软件StataSE10.1进行Meta分析.结果 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高于CT,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0.13(95%CI,0.03~0.51)].结论 MRI是首选的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X线诊断(附56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X线诊断(附56例分析)张银山曹君喜冯士欣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早期诊断有助于早期治疗,维持关节功能。现将我院5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X线表现分析如下:1一般临床资料自1985~1994年我院收治的213例成人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13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片,分析其CT表现。结果:骨小梁紊乱,骨质增生硬化,囊变,塌陷,变形是其主要表现。结论:CT能很好的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变形态,程度,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X线、CT综合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0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及CT影像表现,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讨论。结果:X线平片发现ANFH48个部位均表现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骨小梁模糊。中晚期可见髋臼变浅,股骨头变形,沈通(SHENTON)氏线不连贯。CT平扫发现69个部位,早期见髋关节间隙增宽,股骨头“星征”并有小片状低密度影。中晚期股骨头内有坏死骨,股骨头塌陷、碎裂,部分明显变形,呈蘑菇状改变。  相似文献   

11.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滋养股骨头的血管受损,进而股骨头骨质因缺血、变性而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病变。临床上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供应股骨头的血运  相似文献   

12.
低场强MR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场强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方法对35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患者58个坏死股骨头中出现线样征56个,包括单线18个,双线38个,无线样征2个;骨髓水肿26个。A级信号15个;B级信号21个;C级信号13个;D级信号9个。结论低场强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核素骨显像表现、方法:采用SPECT对怀疑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30例病人进行核素骨显像。结果:30例患者中发现共25个股骨头受损,其中5个表现为患侧股骨头放射性减低;6例表现为患侧股骨头放射性增高;8例表现为患侧股骨头周围放射性增高,中心放射性减低,呈典型的‘炸面圈’征;6例表现为患侧股骨头呈不规则放射性增高和降低的‘混合型’。结论:核素骨显像在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病变方面优于X线、CT,甚至优于MRI。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病因复杂。临床病程分为4期,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由于突然发生供血动脉断裂所致的缺血;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机制的最后结果是血管内形成栓塞^[1]。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我院从1998年起开展此顶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探索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超选择进入到股骨头营养血管旋股内、外侧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其血液供应情况后,注入溶栓药物、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个月-36个月摄x线片与术前x线片对比观察股骨头骨质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血管造影对照显示治疗后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12个月-36个月后平片显示骨密度增高者占97.2%.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通过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 ,男 5 0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45岁 ,病程 2个月~ 2 0年。病例均行X线检查 ,3 5例行CT检查 ,2 1例行MRI检查。结果 :X线平片、CT及MRI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率分别是 72 %、89%及 10 0 %。结论 :按检出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 ,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MRI应为首选 ,其次为CT ,最后为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股动脉插管溶通术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28例经临床和血管造影证实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均接受了经股动脉插管溶通术治疗。该介入治疗操作是以Seldinger技术将5Fcobra导管经股动脉超选送至内,外侧旋股动脉后,进行血管造影与溶通治疗,结果 溶通治疗后,血管造影及DSA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区的血管计数明显增多。伴临床症状改善见于全部病例,其中,22例(79%)的疗效尤为显。结论 经股动脉插管溶通术能明显改善股骨头血供状况,它是目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最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核素骨显像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显像结果、手术治疗方式及术后股骨头坏死等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两侧股骨头放射性比值、股骨头与股骨干比值及股骨头与髂前上棘比值,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股骨头无缺血组施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比率高于缺血组,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比率低于缺血组,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几率明显低于缺血组;股骨头缺血组的定量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股骨颈骨折后术前早期骨显像对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三相骨显像在小儿股骨头骺滑脱患者病程及治疗过程中并发股骨头缺血坏死(AV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在我科进行99mTc-MDP三相骨显像的股骨头骺滑脱患者影像资料,共20例病变髋关节。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10. 9岁。全部患者均在手术治疗前完成了三相骨显像,术后复查12例次,复查次数1~2次,随访时间2~12个月。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三相骨显像诊断标准为患侧股骨头区域出现血流灌注减低,延迟相表现为股骨头骨代谢稀疏缺损,或呈"炸面圈"征。影像结果采用目视及感兴趣区ROI勾画半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病例中,99mTc-MDP三相骨显像共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6例(33. 3%)。其中5例为不稳定型,经随访全部与临床诊断相符; 1例为稳定型,但这例患者经随访排除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诊断。三相骨显像最早在术后3天即可发现股骨头区域的血流灌注及骨代谢减低而探测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结论三相骨显像是早期诊断骺滑脱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灵敏手段。对于骺滑脱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常规进行三相骨显像可为预后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明确有无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及发生时限,为临床决策及手术效果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早期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9例经随访或病理证实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片,结果:CT表现:69例病人共82个股骨头受累,其中Ⅰ期43个,表现为星芒结构变形、骨硬化和骨疏松;Ⅱ期24个,呈骨硬化和囊状透亮区并存:Ⅲ期7个,股骨头关节面稍凹陷并轻度碎裂;Ⅳ期6个,股骨头明显碎裂、塌陷;Ⅴ期2个,股骨头明显变形并半脱位,髋臼缘骨质增生。结论:CT是目前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普遍的方法,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传统X线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