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血吸虫卵在血吸虫病病理机制、免疫过程或血清診断的探討上具有首要的意义。文献上以肝脏虫卵作血清診断者,始于Mayer和Pifano二氏(1945),最近国外学者(OliverGonzalez)氏等(1954,1955),Corker及Lichtenberg二氏(1956)。国內丘、翁、鍾等氏(1957)曾以不同方法自病肝分离虫卵,作免疫  相似文献   

2.
关于土耳其斯坦鸟畢氏吸虫在我國的分布及其研究,會有小野定雄(Ono,1930)等氏在遼寧省沈陽城北、鉄嶺、遼陽等地牛体肝門脉内發現該种吸虫,以后井上辰藏(lnoue,1932)等氏于內蒙古,徐錫藩(1938)氏在北京綿羊体內、郭紹周(1946)氏在四川、李明忠(1957)等氏在四川、王紹水、陈祐鑫(1957)氏在湖南均报告有该种吸虫分布。許綬泰(1957)氏曾报告在甘肃银川市,平罗縣和酒泉縣等地感染本虫的动物有牛、綿羊、山羊、馬、騾和鼠类。.国外则在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國、伊拉克會經發現。  相似文献   

3.
放线菌素“23—21”系福建师范学院微生物研究室王岳等从本省土壤中的放线菌属中提取而得。胥彬氏(1957)及福建医学院病理教研组(1959,1964)曾应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治疗试验,证明其对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动物试验说明该药物毒性反应较  相似文献   

4.
眼球突出度测量,在临床上颇为重要。以往文献上所记载的都是外国人的数字,而关于我国人的眼球突出度测量数字在文献上报道甚少。仅Lce氏(1930)、童启哲等氏(1956)、罗文彬等氏(1959)、伍杏娟等氏(1959)各有一篇报告。现在作者仅将自1957年以来健康检查时所测得的眼球突出度统计分析如下:一、关于资料的说明1.受检者均为18岁到24岁的男性青年,均系贵州省的中等学校学生与农民。  相似文献   

5.
<正> 自从1898年Tigevstadt和Borgan发现肾素以来,经过Goldblatt(1938)关于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复制、Page、Brawn-Menendez等氏(1938)关于血管紧张素氨基酸顺序的确定以及Bumpus等氏(1957)关于血管紧张素的合成等一系列关键  相似文献   

6.
引言 远在十九世纪末葉学者们己发现肝(月藏)疾病时有尿量减少现象,1885年Charford氏以尿量多少作为肝(月藏)疾病病情预后之估价。Lemson(1920)以及Pick和Mauter氏研究肝(月藏)舆水代谢的关系,並提出利用水试验同时作为一种肝(月藏)功能试验的方法,相繼有Adlerberg,Paul等氏对肝(月藏)病人采用水试验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Fanconi氏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先天畸形、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再生障碍。本病自Fanconi氏(1927)首次报告以来,国外文献屡有报导,至目前为止,大约有80多例,国内仅严氏等于1963年报告1例。我院于1957年曾见1例,死后并经尸体解剖证实,兹报告如下。患儿林某(住院号29103),女性,7岁,广东南海籍,因进行性面色苍黄1月余,于1957年7月13日入院。患儿于出生后即发现全身皮肤棕黑,于入院前1月余突流鼻血约100毫升,数日后伴有发热、咳  相似文献   

8.
黄龙 《右江医学》2003,31(2):122-123
目的 :为探讨肝管梗阻综合征 (Mirizzi氏综合征 )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 :对 7例病人的治疗及术中并发症加以分析。结果 :对比保留颈部胆囊大部切除及传统的胆囊切除治疗Mirizzi氏综合征 ,前者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 :保留颈部胆囊大部切除治疗Mirizzi氏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安全、成功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血吸虫病的诊断,目前尚缺乏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Oliver-González 氏等(1954,1955,1956)发现曼氏血吸虫卵在感染曼氏血吸虫人、猴的血清中有环卵沉淀形成,对埃及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抗血清也可有轻度反应,惟其他二种血吸虫卵对异性血清不发生反应,对其他寄生虫的抗血清三者均无交叉反应,不仅有临床诊断价值并可能作为疗效估价的辅助方法。我们在1957年春开始作环卵沉淀反应的家兔  相似文献   

10.
著者于1957年作标本时发現一成年人男尸,右肱动脉稀有变异一例(詳見附图)。关于肱动脉的变异,在国外曾有足立Goppert,Muller,及Ouain,Gruber诸家的报告,关于中国人的材料曾有日本人福山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法国学者Frerichs氏(1861)首次发现肝脏疾病时尿量减少的现象,以后Chauffatd氏(1885)观察尿量多少作为预后的估价,Pick氏(1923)研究的结果,证明肝脏为利尿的前肾(Vorniere),同年Volhard氏提出水负荷试验,作为肝脏功能检查的一种方法,1939年Nonnenbruch氏描写这种现象称为肝肾综合病征(Hepato-tenalSyndrome),至于肝病尿量减少之机理,前人很少研究,但近年来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在这方面已有不少的成就,据1955—1956年文献报告,肝脏病时水代谢障碍的原因,非常复杂,与下列四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引言心跳突然停止(Cardiac arrest)多发生在手术中或麻醉期间。若不及时搶救,最后皆死亡。自Lane氏于1903年第一次应用心臟按摩救活一例因闌尾切除术而发生心跳停止的患者以来,世界文献对这方面的报导时可见到。1953年Stephenson氏收集了世界各地所报告的1200例,在施行心臟按摩后有56%心臟再度跳动。自1951年以来,国內尚德延、馬安权、賈绪圣等氏曾有成功或失敗的个案报告。1957  相似文献   

13.
肝脏外科的发展是比较慢的。廿世纪以来,外科的各个方面如:麻醉,液体平衡的,纠正,抗休克和抗感染都有了飞跃的进步;其他的外科部门如肺、肾、脑部手术也已广泛的开展,而肝脏手术却迟迟不前,技术方面改进并不显著。从近日(1950年以后)出版的一些外科书、手术学来看(Shakelford,Cole,Zenker,Bier-Braun-Kummel)所介绍的肝脏手术,其重点还在于一些小范围的,如活体组织检查,小块的楔形或椭圆形切除,肝膿肿切开引流手术等。广泛性的大块切除肝组织手术很少或者完全没有提及。虽然,早在1680年Zambeccari氏作了肝切除的动物实验,1886年Escher氏,1887年Langenbach 氏相繼在临床上试行了大块肝  相似文献   

14.
茎突是颞骨下方向下并稍向前、向内突入颈部的刺状或角状骨突。其解剖毗邻关系比较复杂,它的长度、形态和生长方位变异甚大。由于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致与邻近血管、神经相抵触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放射性耳痛、头颈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称为茎突过长症或茎突综合征。1937年 Eagle 氏首先采用“Eagle 氏综合征”报告本病。随后,Loeser 氏(1942)、Asherson 氏(1957)和 Harma 氏等(1967)也相继以“茎突过长性神经痛”、“茎突痛”等名称报告本病。以往认为本症是一罕见  相似文献   

15.
<正> 胎头交锁在双胎分娩中较罕见而严重。Boerma氏(1907)收集了1871年以前仅有的8例,Lawrence氏(1949)收集了1907年以前世界文献中的28例,Nissen氏(1958)综合了1957年以前世界文献所报告的并加上自己的2例共69例,并对胎头交锁的发生原因和处理,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国内仅见刘氏(1981)报告1例。最近,我院遇到5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报告如下。例1 方××,27岁,住院号135150,二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承认哈门氏内阿米巴(Entamoeba hartmanni von prowazek,1912)是一个独立的种。过去此阿米巴曾被称为小型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minuta”form)、小阿米巴或小宗阿米巴(“Small race” of E.histolytica)。至1957年 Burrows氏曾用铁苏木素染色,详细观察哈门氏内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的大小及内部构造。近来一般认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直径在12微米以上,包囊在10微米以上,是唯一对人类具有致病力的阿米巴。哈门氏内阿米巴的滋养体直径在12微米以下,包囊的直径在10微米以下。它们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早晚,可以影响产妇住院的日期,进而影响产科床位的周转率。设法使新生儿脐带早日脱落,使母儿早日平安出院,是增加产科床位周转方法之一;如果新生儿脐带未脱即出院,不但会增加访视工作,就是感染的机会也多。我院自1957年7月开始学智苏联先进经验,用小直柯赫尔(Kocher)氏钳(即有钩小止血钳,全钳重量20克)夹法代替传统性棉绳结扎脐带法,有很多好处,主要是:(1)脐带脱落较速;(2)脐带部伤口癒合良好,无出血或感染情况;(3)新生儿脐带经过柯赫尔氏钳夹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年来,枝气管肺癌(以下簡称肺癌)的病发率及死亡率在多数国家均逐年增多,尤其是男性肺癌更为显著增加。据瀨木氏統計,1950年——1957年間24个国家男性肺癌的死亡率(每10万人口中),如法国、意大利在8年間增加将近一倍。他如英国、美国、以色列、西德、芬兰、挪威、瑞典等国亦增加一半。在日本男性肺癌的死亡率虽比欧美各国为低,但在这8年間却为显著上升,由1950年的2.68至1957年則增加为7.33。該氏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紹上海第一医学院自1957年3月起采用了醋酸氢皮貭素(Hydrocortisone Acetate)作局部注射冶疗手与腕部狹窄性腱鞘炎(彈响指和De Quervain氏病)37例(50处)的临床經验,作者采用醋酸氫皮貭素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中的混悬剂,每毫升含药25毫克,注入有病变处的腱鞘內,注射剂量每次0.5毫升(12.5毫克),每星期一次,一般病輕  相似文献   

20.
格林—巴利二氏综合症早在1916年已被Guillain、Barre及Strohle三氏所描写,指出这种病人的特征是脑脊液中有细胞蛋白分离现象,且认为和Landry 1859年报告的上行性瘫痪有所不同,而称之为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以后被命名为格林—巴利二氏综合症。毛振邦于1960年收集国内文献和其本人收集的病例共40例(另有俞济安等报告儿童格林—巴利二氏综合症10例未收集入内,故总计50例)。迄今其他报导不多。我院神经科自1957年至1963年8月经诊断为格林—巴利二氏综合症而收治入院的病人共65例,占同期本科住院病人的3.6%,故该病并不少见,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