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入院。B超检查:膀胱壁光滑,膀胱憩室,前列腺大小约52mm×50mm×48mm;膀胱造影: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给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及膀胱憩室切除术;术中发现膀胱颈9点钟位置.  相似文献   

2.
<正>膀胱憩室是指尿路上皮穿透膀胱壁固有肌层向外突出形成的。其中获得性膀胱憩室的发生最常见于膀胱出口梗阻或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异常,良性或恶性的前列腺疾病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是成人获得性膀胱憩室最常见的相关因素。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一科自2002年以来陆续开展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及各种腹腔镜手术。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膀胱憩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总结31例膀胱憩室的手术治疗结果,并介绍一种处理巨大膀胱憩室的简易手术。多数憩室继发于膀胱流出道梗阻。憩室内并发肿瘤7例,结石形成9例。膀胱憩室多由膀胱造影或B超诊断。憩室切除常采用膀胱内外联合入路。本组26例手术同时处理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憩室。获得随访的23例中,21例尿路症状消失。7例憩室肿瘤患者中,5例在两年半内死亡,余2例分别存活2年和6年。本组2例巨大膀胱憩室行经膀胱内憩室旷置术,无并发症,膀胱造影无异常。作者认为,膀胱憩室的治疗应依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而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位于膀胱后下方,粘连广泛的巨大憩室,宜采用经膀胱内入路憩室旷置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前4例因膀胱憩室癌行腹腔镜膀胱憩室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中位年龄62岁,术前均行膀胱镜成功活检,病理提示均为肌层浸润性膀胱憩室癌。B超、胸部CT、ECT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脏器及骨转移,CT尿路成像提示双侧上尿路成像正常,无肾积水、囊肿及肿瘤。4例患者均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其中3例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1例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分级分别为G1级1例,G2级2例,G3级1例。4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31个月死于远处肿瘤转移,余3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对于肌层浸润的膀胱憩室癌的治疗应采取根治性切除,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34岁。因左侧腹股沟包块 2年入院。体查 :左腹股沟部有一约核桃大小包块 ,无疼痛 ,不能还纳。诊断 :左侧腹股沟斜疝。拟行疝高位结扎修补术。当显露“疝囊”时 ,切开后有黄色液体流出。用手指探查 ,发现其与膀胱相通 ,经探查证实疝内容物为膀胱憩室。切除憩室 ,缝合修补膀胱后行疝修补术。术后留置尿管 5d ,痊愈出院。膀胱憩室疝1例@杨兴勇$四川省康定县姑咱人民医院外科!四川康定626001膀胱憩室疝;;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2015年5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规体检发现膀胱憩室入院。CT检查提示憩室位于左侧后壁,直径约6cm,憩室颈口直径约0.68 cm(图1)。超声测残余尿约45 ml。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头低脚高15°体位,双下肢外展45°。置入21 F膀胱镜,经膀胱镜注入生理盐水,扩张膀胱达脐下。在膀胱镜监测下,于腹中线脐下充盈  相似文献   

7.
膀胱憩室的肿瘤发生率为2~10%。对于膀胱憩室并发肿瘤的病例存在特殊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而憩室切除是一种公认的治疗。本文报告了13例膀胱憩室并发的原发性肿瘤。材料和方法。自1961至1980年所见膀胱憩室96例均为男性,年龄58至78岁。其中13例憩室并发了原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逆行性膀胱造影诊断膀胱憩室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膀胱憩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均接受CT平扫,2例获得明确诊断。对3例行增强CT扫描,明确诊断2例。4例接受CT逆行性膀胱造影,均获明确诊断。同期对3例行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对4例行膀胱X线造影,明确诊断2例。结论 CT逆行性膀胱造影能准确诊断膀胱憩室,较好地显示膀胱憩室的大小、部位、形态、开口,是诊断膀胱憩室简便有效、经济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外腔行膀胱憩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例女性膀胱憩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耻骨后腹膜外膀胱憩室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前首先用电切镜在憩室颈电凝一周以作为腹腔镜切除膀胱憩室时的界限;利用输尿管镜将F18Foley尿管置入膀胱憩室内,气囊注水,以便术中辨认憩室的位置。结果:2例患者手术皆顺利,术中出血分别约50、30ml,手术时间分别为150、120min。术后第一天即下地活动并恢复饮食,第7天行膀胱造影证实憩室已彻底切除且无尿漏后拔除尿管。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12个月及6个月,症状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耻骨后腹膜外腔行膀胱憩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憩室内放置气囊尿管有利于腹腔镜下辨认憩室,而憩室颈口的电凝提高了手术切除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膀胱憩室癌的诊治(附临床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膀胱憩室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7例膀胱憩室癌的诊治资料.结果 7例中术前B超诊断3例,CT诊断2例,其中膀胱镜诊断6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例,移行细胞癌6例.7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6例,3例生存至今.结论 膀胱憩室癌诊断首选膀胱镜检查,治疗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因憩室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后辅以BCG、IL-2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小儿先天性膀胱憩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先天性膀胱憩室患儿的诊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先天性膀胱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为男童,年龄7 d~12岁,平均3.5岁.临床表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均经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检查确诊.18例25根输尿管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术前18例行IVU检查,上尿路正常7例,上尿路扩张积水10例,右肾发育不良1例.结果 22例均行憩室切除、膀胱修复术,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同期行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7例随访6个月~11年,平均4.5年,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憩室无复发.14例原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反流消失12例,1例有Ⅰ度反流者,保守治疗半年反流消失,1例仍有双侧膀胱输尿管反流,行膀胱造瘘术后半年,目前仍在随访中.IVU复查12例,上尿路积水好转7例,积水无变化3例,2例左肾不显影者术后仍不显影.结论 小儿先天性膀胱憩室较少见,但可引起上尿路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膀胱耳在膀胱造影时呈憩室样改变,但不同于膀胱憩室,本文通过3例报告,结合文献讨论膀胱耳、膀胱疝与医源性膀胱报伤;膀胱耳、膀胱疝与下尿路梗阻的关系,并指出解除硬阻,膀胱耳、膀胱疝可望消失,正确诊断膀胱疝是预防手术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膀胱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3例膀胱憩室和1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手术操作包括膀胱部分切除和完全的腔内膀胱缝合。结果: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0(60~120)min,术中平均出血76(40~100)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5(3~7)天。结论:采用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和良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膀胱憩室和良性肿瘤的可选择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膀胱憩室癌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膀胱憩室癌肉瘤的病例资料,年龄分别为61和68岁,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膀胱憩室肿瘤.1例行经尿道膀胱憩室肿物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癌肉瘤.2例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结果:2例分别于术后16个月和6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此病临床罕见,好发于老年男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是治疗膀胱憩室癌肉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2月7日收治1例确诊为“膀胱憩室”的患者,于2020年12月9日在局部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膀胱造影术,镜下示膀胱右侧壁见一憩室,膀胱内注入造影剂,X线片下见膀胱右侧壁憩室,大小约7cm。明确手术指征,完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20年12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膀胱途径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腹腔镜下膀胱修补术”。患者总手术时间为125min,机器人操作时间为35min,备机时间为15min,术中出血量为30ml。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6d出院。结果表明,经膀胱途径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的手术效率更高,操作简便、精细,安全性高,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15年中有146例直径3 cm以上的膀胱憩室也者,同时269例膀胱癌病人中有9例并存1个以上的膀胱憩室,9例随访者可分为三组:(1)3例肿瘤发生在憩室内,2例切除憩室连其颈口的犬块膀胱壁,1例因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手术。3例均在术后3年内死于肿瘤转移。(2)3例肿瘤发生在憩室颈口附近,均作膀胱部份切除和憩室切除,其中1例1年后复发,肿瘤位膀胱后壁,经尿道电切。3例随访5年以上无复发。(3)3例肿瘤发生在远离憩室部位,  相似文献   

17.
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在1992年6月至2004年4月收治5例膀胱憩室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术前B超诊断2例,CT诊断2例,其中膀胱镜诊断4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例,移行细胞癌4例。5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5例,1例鳞癌死于术后1年;1例移行细胞癌死于术后3年,3例生存至今。结论膀胱憩室癌诊断首选膀胱镜检查,治疗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因憩室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后需辅以BCG、IL-2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8.
文摘     
文摘055憩室口切开加憩室腔凝固治疗膀胱憩室【日】/增田毅…∥临泌1996-50(6):395~398膀胱憩室的治疗一般采用开放性憩室切除或经尿道的憩室切除治疗。文中报告用憩室口切开加憩室腔凝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本组10例,男2例,女8例。57~...  相似文献   

19.
膀胱憩室肿瘤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肿瘤。我院自2003年至2008年收治膀胱憩室肉瘤样癌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膀胱憩室癌国内报道不多,而巨大膀胱憩室癌伴多发结石更少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