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东莞市石碣镇户籍35~60岁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及亚型分布,并查找分析可能的行为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对石碣镇户籍35~60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收集宫颈口及宫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标本,检测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的感染情况及分型的分布特点,并调查受试者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个数、性伴侣的性对象数目、孕次、文化程度、有无不良爱好,包括是否吸烟与酗酒等,并探讨其与高危型HPV感染率的相关性。结果石碣镇户籍35~60岁妇女有约7000例接受宫颈癌筛查,有256例为高危型HPV阳性,2例考虑为高危亚型HPV,其中单一高危型HPV感染者223例,多重感染者33例。主要感染的高危型HPV是HPV-52(23.08%)、HPV-16(14.38%)、HPV-36(12.04%)、HPV-18(11.04%)。妇女的年龄越大、初次性行为年龄越早、性伴侣数量越多、文化程度越低高危型HPV感染越高。结论石碣镇户籍35~60岁妇女主要感染的高危型HPV是HPV-52,16,36和18型,且年龄越大、初次性行为年龄越早、性伴侣数量越多、文化程度越低高危型HPV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设计好的调查表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同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检测,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活检,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避孕方式、HPV感染情况、性伙伴个数、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婚姻状况、卫生状况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多因素分析中,控制了混杂因素后发现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0R=1.97)、流产次数>2次(0R =2.63)、HPV感染(0R=7.85)、再婚或离异(OR=2.78)与宫颈病变的危险性相关联。结论秦皇岛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为:性生活年龄≤20岁、流产次数>2次、HPV感染、再婚或离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结果及其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进行HPV筛查的6 77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行HPV基因分型检查,统计受检者HPV感染情况;调查并比较受检者相关资料,分析受检者HP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6 770例受检者中1 423例筛查结果呈阳性,HPV感染率为21.02%;感染组受检者初次性行为年龄较未感染组小,性伴侣数量较未感染组多,吸烟/被动吸烟、女性流产史占比较未感染组高,性生活时使用避孕套占比较未感染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性行为年龄较大为HPV感染的保护因素(OR<1,P<0.05),性伴侣数量多、吸烟/被动吸烟、女性有流产史为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北京市海淀医院HPV筛查人群HPV感染发生率较高,初次性行为年龄较小、性伴侣数量多、吸烟/被动吸烟、女性有流产史均为HPV感染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为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569例宫颈病变患者(病例组)与348例宫颈正常的妇女(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HPV感染率达88.58%,与对照组HPV感染率14.94%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患者初次性交年龄,多个性伴侣及肿瘤家族史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包括:HPV感染,初次性交年龄过小,多个性伴侣及肿瘤家族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检查的妊娠12~36周妇女6042例,记录其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妊娠期妇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初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性伴侣个数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密切相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感染因素包括滴虫性阴道炎、人乳头状瘤病毒.结论 妊娠期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与非妊娠期相同.  相似文献   

6.
易黎 《安徽医药》2014,18(4):653-656
目的 了解该地区妇科门诊妇女HP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HPV检测与分型,了解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特点;观察HPV感染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情况、婚姻情况、月经情况、生育情况、避孕情况、妇科患病情况、性生活情况等相关关系.结果 该地区妇科门诊妇女HPV感染检出率为21.69%,感染亚型主要为HPV16、HPV6、HPV52、HPV11、HPV58.HPV感染人群中,以18~29岁和50 ~65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居住城市人群HPV感染率为25.30%,高于居住农村的18.06% (P <0.05);家庭人均年收入≥5000元人群HPV感染率为25.90%,高于家庭人均年收入<5000元人群的17.25% (P <0.05);未婚/离异/分居人群HPV感染率为33.94%,高于已婚人群的18.97% (P <0.05);性伴侣数量≥2人群HPV感染率为31.71%,高于单一性伴侣数量人群的20.30%(P<0.05).结论 年龄、居住环境、收入、婚姻状况及性伴侣数量是影响HP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门诊妇女HPV检测可及时了解本地区妇女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已婚妇妇女HPV感染现状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HPV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来我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有正常性生活的女性1897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其HPV感染情况,并进一步分析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总检测人数为1897例,HPV感染者227例,感染率11.97%,并且经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伴侣>2个;性生活年龄<20岁;流产次数>2次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使用避孕套进行避孕是HP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应对已婚妇女及性伴侣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减少意外怀孕及不良性行为,以避免感染HPV。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体检者中已婚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体检者中已婚妇女进行HPV感染检测,并记录其社会情况、性行为、生育情况等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033例已婚妇女中共筛检出HPV感染者139例,感染率为13.46%。不同文化程度、初次发生性行为时间、生育胎数、流产次数与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行为时间长短与HPV感染无关。结论加强性知识教育、普及相关知识、加强性行为安全均有助于降低HPV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女性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其对相关疫苗认知情况。方法 选择漯河市中医院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妇科门诊自愿接受HPV筛查的2 152例女性,比较HPV阳性感染亚型和感染情况分布,分析HP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其对相关疫苗认知情况。结果 入组女性HPV高危型主要为HPV16、HPV58和HPV52,低危型主要为HPV11、HPV6,中国人群常见亚型主要为HPVCP8304、HPV53、HPV66。受检女性HPV总感染率为20.77%,其中单一感染16.31%,高于多重感染4.46%;感染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危亚型、低危亚型和混合感染。女性HPV感染与宫颈癌家族史、初婚年龄≤20岁、流产次数>3次和性伴侣个数≥2个有关。阳性者HPV危害性知识知晓率、HPV预防性疫苗知晓率和HPV疫苗接种意愿均低于阴性者。结论 宫颈癌家族史、初婚年龄≤20岁、流产次数>3次和性伴侣个数≥2个是女性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HPV相关知识及疫苗普及,降低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自制HPV基因芯片技术HPV病毒各亚型在已婚妇女宫颈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选择门诊常规筛查女性638人,收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同时进行TCT检测及自制HPV基因芯片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率43.0%,常见亚型低危型HPV6,高危型HPV16、52、33,HPV感染在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高危型HPV阳性率随TCT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基因芯片结合TCT做宫颈病变筛查经济快速,对已婚各年龄组女性的HPV感染都应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洛阳嵩县地区女性HP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18例在我院检查HPV与接受调查问卷妇女,使用基因芯片技术对HPVDNA进行检测,观察其种类,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318例妇女中,HPV阳性妇女共112例(35.22%),高危基因型中,HPV16、HPV58、HPV52为感染最高的3种,分别为51例(16.04%)、18例(5.66%)、10例(3.14%)。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量、避孕套使用,均出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阳嵩县地区女性HPV类型以HPV16、HPV58、HPV52型较为常见,多由于首次性生活年龄小与配偶感染HPV而引发。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检测天津市市区健康筛查女性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 型感染率,分析HPV16 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2 000 例天津市市区健康普查女性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同时收集入组女性的宫颈脱落细胞。通过巢式PCR 扩增和焦磷酸测序技术进行HPV 型别检测,采用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HPV16 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2 000 例筛查标本中,HPV 阳性271 例(13.55%),其中前3 位为HPV16 型阳性占39.5% (107/271),HPV58 型阳性占15.13%(41/271),HPV18 型阳性占9.59%(26/271)。HPV16 感染率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首次性交年龄≤25 岁者高于>25 岁者,性伴侣数≥2 者高于<2 者,怀孕次数≥2 者高于<2 者,流产次数≥3 者高于<3 者,避孕方式为非避孕套者高于避孕套者(均P<0.05);HPV16 感染率在不同年龄、饮酒史、教育水平、以前妇科体检等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史和首次性交年龄≤25 岁为HPV16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市区健康普查妇女HPV 感染以HPV16 型最常见。避免高危因素的暴露,制止女性过早发生性行为,同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HPV16 感染及降低宫颈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为HIV阳性人群中HPV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和胶体金法检测4576例女性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HIV抗体,两种方法均为阳性标本再送检确认。PCR+膜杂交法检测病人宫颈脱落细胞及宫颈粘液标本进行HPV病毒基因分型。结果 4576例病例中,HIV感染率为0.83%;HPV感染率为21.02%。HIV阳性组中HPV感染率为60.53%,HIV阴性组中HPV感染率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2,P〈0.005)。在962例HPV阳性病例中,HIV阳性组的混合HPV感染率为56.52%;HIV阴性组的混合HPV感染率为2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P〈0.005)。结论 HIV阳性妇女的宫颈HPV感染率高,且高危与多重HPV感染常见,提示HPV感染与HIV感染患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深圳公明镇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现状及年龄分布,为HPV疫苗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0800例就诊妇女作21种HPV基因型别检测,结合患者年龄信息用卡方检验对检测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 HPV总感染率为38.5%(4158例);高危型HPV的感染率达到28.4%(3067例),单一高危型HPV感染占85.2%(2613例),以16型(932例)为主;经统计分析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妇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公明镇女性HPV感染情况与年龄分布与国内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异,提示应用HPV疫苗时应考虑分型及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徐万洲  吴青  李艳  顾剑 《安徽医药》2017,21(6):1030-1033
目的 调查湖北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评估HPV基因分型检测在临床检测中的意义,为湖北地区宫颈癌预防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和体检中检测HPV病毒分型的结果,分别统计其感染率,各年龄段的感染率、感染基因型及各基因型的检出率,以及感染模式等.结果 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的总人数为9 085例,感染率为21.23%(1 929/9 085),共检出27种基因型,高危型和低危型检出率分别为16.93%(1 538/9 085)和5.15%(468/9 085),HPV感染以单一型感染为主,占比高达80.97%.阳性率最高的三种基因型分别是HPV 16型(3.85%),HPV 52型(3.37%) 和 HPV 58型(2.59%),按年龄分为<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岁共5组,各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别为27.40%、22.95%、18.44%、20.54%、14.9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5,P<0.05);各年龄组中高危型占比分别为79.04%(415/525)、81.49%(559/686)、75.70%(539/712)、75.30%(250/332)、73.71%(6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P<0.05).结论 湖北地区HPV感染率为21.2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感染率有下降趋势,且高危型病毒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且以单一型感染为主,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发现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妇女和人乳头瘤病毒型别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妇科及宫颈门诊就诊的发现宫颈脱落细胞异常者进行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活检结果有异常的作为研究对象。结果病理诊断为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共672例:其中LSIL(宫颈低级别病变)360例,HSIL(宫颈高级别病变)262例,宫颈鳞癌49例,宫颈腺癌1例。30-50岁是HSIL及LSIL的高发年龄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15种高危型HPV亚型,25例HPV阴性(LSIL18例,HSIL5例,宫颈鳞癌3例),感染率为96.28%。在HSIL(宫颈高级别病变)病例组中HPV16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高危型,有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结论 30-50岁是宫颈癌前病变高发年龄,应加强对这些妇女的临床筛查和管理。HPV16亚型是造成宫颈高度病变甚至癌变的主要基因型,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粤西地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的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 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在妇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采集的296例20~55岁已婚妇女或未婚有性生活妇女的宫颈分泌物,检测15种HPV基因型,其中13种高危型HPV(16型、18型、31型、33型、35型、39型、45型、51型、52型、56型、58型、59型、68型)及2种低危型(6型、11型).结果:296例妇女宫颈分泌物共检出阳性114例,总阳性率为38.5%.正常组、CIN组及宫颈癌组HPV感染率分别为16.4% 、63.4%和84.2%.高危型HPV感染率显著性高于低危型(P<0.01),感染高峰为25~45岁年龄组,总体人群中HPV-16的感染率最高.结论: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粤西地区宫颈癌及CIN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 感染、对HPV 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 的对象.HPV 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宫颈癌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川富顺地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富顺地区295例妇女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乳头状瘤及宫颈癌6组,分别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1)HPV总感染率为58.98%,各组独立性x2及线性趋势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性炎症组为28.10%,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瘤组为92.86%,与慢性炎症和CIN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R-HPV感染率为63.73%,独立x2及线性趋势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癌组(95.35%)与炎症(35.54%)、CINI(77.27%)及乳头状瘤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R-HPV感染率为21.36%,乳头状瘤组(92.86%)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27.91%)与炎症组(1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顺地区妇女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与HPV及HR-HPV感染率有关,且有随感染率升高而病变程度加重的趋势。乳头状瘤的高危因素为LR-HPV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20-23
目的探讨清远地区4696例妇科门诊和体检中心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况和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HPV-DNA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方法对就诊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结果在4696名妇女中,检测出阳性的患者有831例,阳性率为17.70%,其中有342人感染两种及两种以上亚型,主要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HPV 52和HPV 16是最常见的感染亚型,在感染者中分别占25.5%和13.5%。妇科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组的HPV感染率为20.25%,较体检组感染率12.63%高。各年龄阶段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远地区女性HPV的感染率为17.7%,且以高危型感染为主,其中最为常见的感染亚型为HPV 5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3月1日~2011年1月31日间到中山大学第三医院妇科就诊、接受HPV检查的妇女,检测21种HPVDNA,按年龄分为4组,比较各组间HPV感染情况及宫颈病变情况。结果共入组360例,其中≤30岁组122例,31~40岁组150例,41~50岁组65例,≥51岁组23例,各组间HPV感染率、多重感染率、高危HPV感染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分为≤30岁及〉30岁两组,两组间HPV感染率、多重感染率、高危HPV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年龄组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相关系数R=0.026,两组患宫颈病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应重视年轻女性高危型HPV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