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为脑外伤的一种特殊类型。肺部感染是该病常见的并发症,而老年人本身存在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老年DAI患者由于长期昏迷、卧床,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率极高〔1,2〕。本文探讨老年DAI患者肺部感染对远期预后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老年科、神经内外科住院的DAI患者90例,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救治措施,分析了33例DAI患者的致伤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显示,DAI多由车祸或坠落伤引起,临床特异性差,死亡率高,认为早期用药干预轴索损伤的发展,恢复过程中应用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轴索再生,能减轻DAI患者的病损程度。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轴索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实际上是大脑白质的弥漫性变性及出血。包括以下4种基本类型的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弥漫性脑肿胀(DBS)、弥漫性血管损伤(DVI)、缺氧性脑损害(HBC)。患者往往昏迷程度较深,时间长且病死率高。目前DAI的研究已深入到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随着对DAI超早期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加深以及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DAI进行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干预病变进展的治疗措施对降低DAI病死率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以对我院48例随访6月以上DAI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对这些伤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综合分析。结果48例随访6月以上DAI患者中全部出现精神障碍,发生率高,其中智力障碍46例,比例高。结论DAI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智力障碍占比例较大,对生活质量影响大,应引起有关临床学科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轴索损伤2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方利  王玉英 《山东医药》2004,44(30):16-16
2001年5月至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27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成像技术在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DAI患者术前行MRI多序列成像检查,并与术后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检查均发现,脑干损伤40例,胼胝体损伤13例,脑皮层及脑实质损伤34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MRI多序列成像技术可准确诊断DAI。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重型颅脑外伤致死率较高,其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预后极差.本文对我院明确诊断为DAI的老年患者38例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脑外伤中的一种原生性脑损伤,也是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类型之一,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重残、植物生存和死亡的常见原因。1997年1月~2002年1月,我科共收治DAI患者7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建强 《山东医药》2004,44(33):26-26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脑外伤中较常见的重型损伤。1999年5月至2003年10月,我们收治DAI患者33例。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在特殊的外力作用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意识障碍是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本文对DAI近年来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属于原发性闭合性脑损伤。1999~2005年,我们共收治此类患者63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万新  姜冰  毕长龙  吴光勇 《山东医药》2007,47(25):100-101
近年来,我院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46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共收治2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均采用亚低温及高压氧技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81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颅内压监测组与未应用颅内压监测组的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测组的病死率、预后均优于无颅内压监测组(P均<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对DAI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患者颅内压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月至2002年10月,我院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DAI)5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  赵聿雪  刘品 《山东医药》2009,49(1):47-47
我们对2000~2007年收治的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5%,4 mL/kg)一次性输注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113例DAI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纽(对照组,50例)及高渗盐水组(治疗组,63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生活完全自理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早期应用高渗盐水一次性输注治疗合并休克的DAI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在特殊外力作用机制下,脑内发生的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病理生理变化。收集1998-10/2003-11因交通事故等所致DAI病人22例,分析CT及临床表现,讨论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为DAI的患者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I序列对比分析,并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MRO常规序列图像及SWI图像进行独立诊断及计数,比较不同序列计数的差异性,并分析两名医师组间分析的一致性。结果SWI显示DAI病灶主要分布于皮髓质交界以及白质区域,其次位于胼胝体和基底节区;病灶表现为点状、斑片状、条状、类圆形或团块状边界清晰明显低信号影;2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SWI、TSE、FLAIR及DWI检出病灶数分别为426个、65个、128个、304个;检出的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6例、11例、13例;检出率分别为85.7%、28.6%、52.4%、61.9%。SWI序列显示DAI患者脑内小出血灶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SE、FLAIR、和DWI序列,其对DAI患者及病灶的检出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WI对弥漫性抽索捐伤诊断的敏威性高于常规MRI序列,特别是对小出血灶的显示优于常规MRI序列。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月~2006年6月我们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47例,现报告护理体会。临床资料:本组47例DAI患者,男38例,女9例;年龄16~73岁,平均46岁。其中车祸伤31例,高空坠落伤12例,其它4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为3~5分22例,6~8分25例。入院后均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