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无肌松药(NMB)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显微耳科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拟全麻下行显微镜下乳突根治术和鼓室成形术的患者60例,ASAⅠ-II级,随机分为无肌松组(NN组,n=30)和肌松组(N组,n=30)。顺序静脉注射舒芬太尼、丙泊酚、氯化琥珀胆碱气管插管后,NN组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N组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记录患者切皮前后(T1、T2)、电钻磨骨前后(T3、T4)以及拔管前后(T5、T6)HR、MAP、SpO2、EtCO2、Ppeak变化以及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频次。结果两组患者T1、T2、T3、T4时HR、MAP、SpO2、Ppeak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T6时SPO2值NN组高于N组(P0.05),EtCO2、HR、MAP值N组高于NN组(P0.05)。术中所有患者无体动及呛咳反应。NN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N组,NN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无肌松药全身麻醉用于显微耳科手术麻醉效果满意,苏醒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麻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6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60例)。观察插管(罩)期、拔管(罩)期、气腹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24h咽痛及声嘶的发生率。结果(1)插管(罩)期和拔管(罩)期T组HR、MAP明显升高(P<0.05),L组无明显变化(P>0.05)。(2)两组PETCO2、Pmean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是一致的,组间比较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均一直保持稳定。(3)T组术后24h咽痛、声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L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喉罩全麻,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快,无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以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ASAⅠ~Ⅲ级,体质量指数30kg/m2,随机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食管引流型喉罩组(P组)。观察患者入室后10min(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5min(T4)、气腹前(T5)、气腹后10min(T6)、15min(T7)和气腹结束后10min(T8)的HR、BP、SPO2、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在气腹开始时和气腹完毕时进行胃张力评分,记录气腹时间和麻醉时间及拔管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通气情况,胃张力情况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组较P组插管时循环系统波动大(P0.05),且拔管时呛咳发生率高(P0.01),术后咽痛发生率高(P0.05)。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帕瑞昔布钠组(DP组)、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术前30min DP组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帕瑞昔布钠20mg;P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C组静注5ml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入室时、插管即刻、气腹5min、气腹30min、拔管即刻的MAP和HR,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并记录术后2h(T1)、6h(T2)、12h(T3)、24h(T4)静态、动态(剧烈咳嗽或突然翻身时)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入室时、插管即刻、气腹5min、气腹30min、拔管即刻时三组患者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T1~T3时DP组和P组静态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T1~T4时DP组和T1、T2时P组动态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DP组比较,T1、T2时P组和C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DP组2例需用阿托品,1例需用麻黄碱;P组1例需用阿托品,1例患者麻黄碱;C组2例NRS评分≥7分,肌注盐酸布桂嗪100mg后NRS评分≤5分,1例需用阿托品,2例需用麻黄碱。与DP组比较,P组和C组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三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3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20mg复合0.5μg/kg右美托咪定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急性疼痛,效果优于单用帕瑞昔布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异氟醚无肌松药全麻下鼻内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II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以舒芬太尼、丙泊酚、氯化琥珀胆碱静脉快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A组以异氟醚维持麻醉,B组以异氟醚-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记录所有患者T1~T9各观察时点心率(HR)、血压(NBP)、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T1~T7各观察时点HR、NBP、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T8、T9呼吸空气SPO2、VtA组高于B组、EtCO2 A组正常B组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中均无体动反应;A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B组麻醉苏醒后,低氧血症、分泌物增多等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异氟醚无肌松药全麻下实施鼻内镜手术麻醉效果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87例行LC的患者,根据患者血压状况分为3组,每组29例。A组有高血压病史但术前未进行规律治疗,入院时血压符合高血压病诊断;B组有高血压病史并规律治疗,入院时血压正常;C组无高血压病史。对比3组患者气腹前(T1)、气腹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20 min(T5)及气腹解除后10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结果:T1、T2时,3组患者MAP、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T6时,A组患者MAP、SBP均高于B、C组,各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3组患者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T6时,A组患者DBP均高于B、C组,各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腹对未规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影响较大,术前应掌握好LC适应证,注意加强术前准备及术后监护,麻醉期间加强循环、呼吸功能监护,术中严格控制气腹压力、缩短手术时间。非急诊手术患者,待血压控制满意后施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斜疝)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09—2019-04间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80例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016-09—2017-12间入院的3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麻。将2018-01—2019-04间入院的44例患儿作为喉罩组,行喉罩通气全麻。观察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_0)、喉罩/气管插入通气即刻(T_1)、喉罩/气管插入通气5 min后(T_2)、拔管后1 min(T_3)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2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喉罩)时呛咳、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结果 2组T_0时段HR、SBP、DB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1、T_2、T_3时SBP、DBP、HR水平较T_0时波动幅度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T_1、T_2、T_3时SBP、DBP、HR水平与T_0波动幅度较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术后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呛咳、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全麻比较,喉罩通气全麻用于腹腔镜小儿斜疝手术,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状态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60)与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60)。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啶0.3μg.kg-1.h-1至手术结束,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术中维持BIS值40~50,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35~45 mmHg,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0~13 mmHg。手术结束前20 min停止所有麻醉药物,术毕连接PCIA送入苏醒室。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10 min(T2)、术毕(T3)、拔管即刻(T4)的MAP、HR、SPO2,同时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血浆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拔管后10 min术后疼痛Prince-Henry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气腹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Prince-Henry评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两组患者T1~T4时MAP、HR及血NE、GLU、Cor均升高(P<0.05),尤以T2时HR、GLU、Cor升高为著(P<0.01);与C组相比,D组T1~T4时HR及血GLU、Cor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不良反应等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持续输注右旋美托咪啶可合理控制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妇科腹腔镜手术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的效果。方法:择期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epidural anesthesia,EA),每组500例,记录入室后(基础值)和注入首剂量局麻药后1min、5min、10min、15min时的SP、DP、MAP、HR、SpO2、PETCO2。观察麻醉前(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20min(T3)、气腹后30min(T4)、气腹后40min(T5)、气腹后50min(T6)两组各指标的变化。记录开始注入局麻药至出现满意阻滞平面的时间、肌松程度、局麻药总量、丙泊酚总量。结果:阻滞平面达T6时间两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局麻药总量,丙泊酚总量EA组明显增多(P<0.05),两组SP、DP、MAP、HR、SpO2、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及肌松程度CSEA组优于EA组。结论:与硬膜外阻滞相比,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有较好的镇痛、肌松效果,且局麻药用量、丙泊酚用量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09间在郑大二附院行七氟醚麻醉扁桃体切除术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芬太尼全麻。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0.5μg/kg预处理,术中0.2~0.4μg/(kg·h)维持。记录患儿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切扁桃体时(T3)、拔管后(T4)的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后躁动评分。结果 A组T3时的MAP、HR与T0、T1、T2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时的MAP、HR与T1、T2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降低七氟醚麻醉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肌松监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BIS联合肌松监测组(AA组)和常规麻醉组(AC组),每组50例。AA组,丙泊酚以BIS值45~55为目标靶控输注,用肌松监测反馈仪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铵;AC组,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麻醉经验进行麻醉深度的维持和管理。气腹建立后,所有患者采用40°Trendelenburg体位。记录麻醉诱导前(T_0)、麻醉插管后即刻(T_1)、气腹后10 min(T_2)、气腹后60min(T_3)、手术结束时(T4)的BP、HR、气道平台压(Pplat)和气道峰压(Ppeak);记录术中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血管活性药的使用例数,术后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结果 T_1、T_2、T_4时AC组MA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AA组(P0.05);T3时AC组MAP明显低于AA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T_2、T_4时A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P0.05),T3时AC组MAP明显降低(P0.05);AA组各时点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_1时比较,T_2~T_4时两组患者Pplat和Ppeak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AC组Pplat和Ppeak明显高于AA组(P0.05);AA组术中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明显少于,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AC组(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BIS联合肌松监测管理,能将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减小术中气道压波动,减少全麻药物用量,明显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羟考酮行全麻诱导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年龄35~7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麻诱导;O组静脉注射羟考酮0.2mg/kg、丙泊酚2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麻诱导。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1min(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5min(T4)的MAP和HR;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MAP均明显降低,T2时明显升高(P0.05),且T1时F组明显低于O组(P0.05);T1时F组HR明显减慢(P0.05);T2、T3时两组HR均明显增快(P0.05)。插管期间两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咳嗽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P0.05)。结论羟考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诱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麻醉效果。方法:30例老年患者行LC,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15例)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15例),分别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切皮、CO2气腹建立后及气管拔管后即刻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记录术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拔管后即刻、10min、20min、30min伤口疼痛程度。结果:(1)B组气管插管即刻、CO2气腹后及拔管后即刻的血流动力学较A组稳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苏醒期间患者发生烦躁反应A组(5例)远高于B组(2例),与A组比较,B组发生烦躁反应发生率较低(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拔管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LC实施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苏醒期疼痛,降低术后烦躁反应发生率,可改善老年患者LC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双管喉罩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ProSealLMA)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Ⅲ级,年龄>60岁,体重指数<30kg/m2,随机均分为气管导管组(T组)和ProSeal喉罩组(P组)。观察患者入室后10min(T1)、插管前(T2)、插管后1min(T3)、5min(T4)、气腹前(T5)、气腹后15min(T6)、30min(T7)和气腹结束后10min(T8)的HR、BP、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在T1、T6和T8分别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在气腹开始时和气腹完毕时进行胃张力评分,记录气腹时间和麻醉时间及拔管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通气情况、血气分析及胃张力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组较P组插管时循环系统波动大(P<0.05),且拔管时呛咳发生率高(P<0.01)和术后咽痛发生率高(P<0.05)。结论双管喉罩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非肥胖老年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经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七氟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后行舒芬太尼PCIA。观察组气管插管后行单次硬膜外阻滞,仅七氟醚吸入维持。观察2组气管插管前(T0)、切皮时(T1)、扩张肛门(T2)、游离肠管(T3)及拔管后5 min(T4)患儿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比较2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七氟醚维持值、肛门松驰程度及苏醒时间。术后2、8、24 h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2、T3、T4患儿HR、MAP低(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少,七氟醚维持值低(P<0.05);苏醒时间短(P<0.05);2组术后2、8、24 h Ramsay镇静评分,各时点FLACC镇痛评分,术后尿潴留、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改良soave术硬膜外阻滞,可提供良好的术中麻醉及手术后镇痛、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30~8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术中均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七氟醚维持麻醉。D组患者插管后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 min后改为0.5μg/kg维持,C组插管后泵注同体积同速度的生理盐水,两组均在全结肠切下尚未吻合时停止给药。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插管后即刻(T0)、气腹建立前(T1)、气腹建立后2 min(T2)、拔管前即刻(T3)、拔管后2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同时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期带管时间(手术结束至清醒拔管),VAS评分以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D组苏醒期HR为(71.3±3.0)次/min,MAP为(70.2±3.0)mmHg,苏醒期带管时间为(3.1±1.0)min, VAS评分(3.9±0.5)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7%;而C组苏醒期HR为(87.5±3.0)次/min,MAP为(88.7±4.3)mmHg,苏醒期带管时间为(13.8±2.7)min,VAS评分(7.7±1.0)分,苏醒期躁动发生率50%,D组其它各指标值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可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于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共计62例。纳入患儿采用随机软件随机分为曲马多组(Tramadol group,T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medetomidine group,D组),每组患儿各31例。T组患儿于麻醉诱导后缓慢静注曲马多2mg/kg;D组患儿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拔管即刻(T_1)、入PACU后10分钟(T_2)、入PACU后20分钟(T_3)及出PACU即刻(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采用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评价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RSS)评价患儿镇静情况。记录患儿拔管时间、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及气道梗阻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_0时点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T_1时点MAP、HR显著高于T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T_2~T_4时点MAP、HR显著低于T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期各时点PAED评分与R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拔管时间显著长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均能降低扁桃体切除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但曲马多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引流型喉面罩在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对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9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插管组(n=45)和喉面罩组(n=45)。监测两组患者诱导插管前(T0)、诱导插管时(T1)、气腹时(T2)、苏醒拔管时(T3)、苏醒拔管后20min(T4)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变化,并于上述各时点抽取动脉血检测术中血气分析变化,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术中SpO2、PETCO2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T1、T2时MAP与T0比较均显著性降低(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组T3、T4时与T0比较MAP显著性升高(P<0.05),喉面罩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两组HR于T1、T2、T3、T4时与T0比较均显著性升高(P<0.05),T1、T3时插管组高于喉面罩组(P<0.05);(4)两组患者T2时与T1、T3比较,PETCO2、气道压力(Paw)略有升高,喉面罩组高于插管组(P>0.05);(5)喉面罩组T3时pH、PCO2与T0及插管组比较,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6)术后插管组咽喉痛、声音嘶哑、咳嗽等情况的发生率高于喉面罩组(P<0.05)。结论:食管引流型喉面罩在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中可提高围手术期麻醉质量,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比较适合在全麻妇科腹腔镜短小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行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A组27例)和非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组(B组33例),观察手术时间、清醒时间,连续监测MAP、HR、SpO2、PetCO2。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min)B组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气腹后的MAP、HR、PetCO2均较气腹前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插管和未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均是安全有效的,但未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适用于手术时间短的腹腔镜手术,在手术时间〉1h的手术,以气管插管控制呼吸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米库氯铵在肝硬化患者全身麻醉中的肌松效应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肝硬化组(C组,32例)、非肝硬化组(N组,25例).肌松监测采用四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stimulation,TOF).米库氯铵插管剂量0.2 mg/kg,四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ratio,TOFr)(T4:T1)为0时进行气管插管,肌松开始恢复时(TOFr>0)开始泵注,初始速度0.6 mg· kg-1·h-1,TOFr为0时改为0.3 mg·kg-1·h-1,两组分别于缝皮结束前约30、20 min停止泵注.重点观察血浆胆碱酯酶(plasma cholinesterase,PchE)活性、组胺浓度、MAP、HR变化以及米库氯铵起效时间、首剂作用时间、TOFr恢复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恢复指数. 结果 两组患者PchE活性[(4 304±901)、(6 227±1 289) 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胺浓度、MAP、HR在静脉注射米库氯铵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静脉注射米库氯铵前、静脉注射后5 min、静脉注射后10 min组胺浓度分别为(0.196±0.020)、(0.238±0.021)、(0.278±0.024) μg/L,3个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条件指标均≤2分.两组患者米库氯铵起效时间、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剂作用时间[(20±4)、(16±3)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OFr恢复至75%的时间[(35±10) min和(24±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药至拔管时间[(35±9)、(24±7)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米库氯铵用于早期肝硬化患者全身麻醉,血浆组胺浓度轻微上升,对MAP、HR无明显影响,插管条件满意,肌松效果好,肌松恢复快.与非肝硬化患者比较,肌松恢复时间稍长,但与其他肌松药比较,仍具有明显优势,且米库氯铵不直接通过肝代谢,可减轻肝对药物代谢的负担,推荐用于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