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中健 《求医问药》2014,(20):228-229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和76例未患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作为DM组,将76例未患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NDM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死亡人数及血糖值。结果 :DM组患者静息状态的发病率、肺部啰音的发生率、严重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痛率、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NDM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M组中,死亡患者的血糖值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比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严重,且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尽早确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控制好患者的血糖,可降低此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黄伟英  周清漪  赵芳 《吉林医学》2014,(26):5953-5953
目的:研究和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16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析,对照组患者76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84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快、预后差、死亡率较高,对其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42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期收集无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将其设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发症状况、死亡发生原因和血管损害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胃肠道反应症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死亡发生的原因多为心力衰竭。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有非典型胸痛、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高心力衰竭发生率;高死亡率,临床上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来尽量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两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A组)出现无痛型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组(B组)。结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及合并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血糖,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尤其是急性左心衰及心源性休克,可明显降低本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陈红  张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200-20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降糖治疗中,血糖控制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相关性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8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两组,标准组(A组)18例,血糖控制于4.4~8.0mmol/L;较好组(B组)30例,血糖控制于6.1~10.0mmol/L,比较两组间急性心肌梗死第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标准组低血糖发生率高(P<0.01),由此导致的心律失常、心梗面积延展及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较好组(P<0.05),加强护理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适度控制血糖于合理水平,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参考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呼吸困难、放射痛以及心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胸痛、腹痛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休克、室壁瘤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感染、急性肾损伤以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11.67%,高于参考组的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应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患者早期的各项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杨婧 《中外医疗》2014,(18):174-17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各30例,观察两组诱发并发症的情况及从中总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糖、胆固醇及血脂水平明显过于非糖尿病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休克机率分别为56.66%、26.66%、10.0%,非糖尿病组则为40.0%、13.33%、6.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王平男 《中外医疗》2011,30(22):59-59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DM)合并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和后期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病征以及并发症,并分析其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非DM组的对照组的无痛性AMI发生率低于观察组。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大,在治疗期间须适量控制血糖含量,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17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DM组),和同期住院的21例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NDM组),进行临床上的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梗死部位以前壁及下壁多见,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DM组发生并发症总数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NDM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糖6.1~11.1mmol/L与血糖>16.7mmol/L并发症及住院死亡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其并发症多,住院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0.
魏小玲 《吉林医学》2014,(12):2699-269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实施血液透析的72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依据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36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血液透析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护理的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各效果方面如生存率、并发症及患者自身满意度等均好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肾病透析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