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联合维生素治疗与血管性痴呆(V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3例VD合并高Hcy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采用智力低下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痴呆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维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减轻痴呆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在促进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恢复方面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神经节苷脂和普通B族维生素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定期进行Hughes评分.结果:两组Hughes评分于治疗2个月后均出现显著差异(P<0.005),3个月时治疗组Hughe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是促进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恢复的有效药物,其疗效优于普通B族维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联合维生素治疗与血管性痴呆(V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5例VD合并高Hcy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采用智力低下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痴呆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维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减轻痴呆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减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优势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型颅脑创伤颅高压减压术后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近期及远期症状,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为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0.9%氯化钠稀释二磷胆碱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实施0.9%氯化钠稀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苷脂,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统计发现治疗后急性脑梗塞NIHSS评分为6.57分,而对照组为8.64分,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为80.21分,而对照组为61.27分,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组织细胞修复采用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疗法效果显著,可快速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现象.方法 选取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作为A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38例作为B组,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患儿30例为C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来院体检的35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A组、B组及C组患儿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法,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A组、B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均较低,C组与A组、B组相比CD34+降低更加显著,A组与B组相比CD34+降低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6.57,均P<0.05),A组、B组及C组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分别相比无明显差异(t=0.87~1.01,均P>0.05);治疗后,A组、B组及C组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有所升高,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0~6.38,均P<0.05).A组、B组及C组治疗后CD34+、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t=0.56~0.88,均P>0.05).结论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骨髓细胞病态造血的血清学指标具有特殊,建议对患儿的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水平进行合理的检测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冬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47-3648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2组患儿均住院治疗,在支持和对症治疗相同基础上,观察组在生后24 h给予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对照组患儿则给予胞二磷胆碱针静脉滴注,10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BN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了在常规HIE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GM1的方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示此种方法是治疗HIE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超  刘金龙  吴昌松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566-1567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节苷脂组(60例)和胞磷胆碱治疗组(60例),观察患者治疗后GOS的变化。结果与胞磷胆碱治疗相比,神经节苷脂对中、重型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的治疗效果更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时能减轻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对患者接受维生素B12制剂和叶酸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做出准确判断。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另外选择我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同样检测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比较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初步检测完成后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接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维生素B12制剂与叶酸联合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健康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状况均发生了显著的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着显著的优越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情况异常,使用维生素B12制剂和叶酸为其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指标异常情况,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的疗效及对患者个体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3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神经节苷脂和纳洛酮。结果应用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同对照组相比,MDA明显降低(p<0.05);GPx、AOA显著升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可使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降低,抗氧化水平回升,通过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控制病情,获得良好疗效。其可成为药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新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72例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患儿纳入该研究,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血清NSE和S100B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同时观察组的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7、14、28 d的NBN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病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其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80例HIE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GMI)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三醛(MAD)的水平,脑CT的改变、NBNA评分及生后1~12月龄对精神运动发育(DQ)评价疗效. 结果 GMI治疗观察组血清SOD和MDA的水平、脑CT、NBNA评分及DQ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HIE确有明显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纯使用常规高压氧完成治疗,观察组35例给予常规高压氧的同时,给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均有显著差别,治疗后评分增高,同时,联合用药的观察组治疗后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在新生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亚低温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新生儿治疗效果、神经行为(NBNA)评分和血清糖分解烯醇酶(NSE)、S100β水平,并随访12个月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 d、7 d和14 d观察组NBN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NSE及S100β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0.95%,高于对照组的69.48%(P0.05)。结论早期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HIE患儿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NBNA评分,降低血清NSE、S100β水平,减少后遗症,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钢涛 《智慧健康》2022,(13):111-113
目的探究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未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未进行溶栓治疗,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OT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溶栓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升,临床疗效显著,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喻莉  万安琪  王美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82-3183,3185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009年8月~2011年8月,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血栓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TNF-α、IL-6和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TNF-α、IL-6和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抽取,其中40例患者采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设为观察组;另外40例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智能状态评分,以此判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1.39±2.17)分、智能状态评分(27.55±3.2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2.5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6.47±2.34)分、智能状态评分(19.07±3.30)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3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控制血压、利尿、脱水、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接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接受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确切,是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治疗;神经节苷脂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比较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治疗前后NBN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神经节苷脂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神经节苷脂组患儿心NBNA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0.
赵菁  高波  张志明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23-1325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叶酸和甲钴胺干预治疗对VD病人血浆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VD病人为病例组,81例同龄非痴呆老人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浆中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随机选取20例VD病人接受口服叶酸5 mg及肌内注射甲钴胺500μg,每日1次,干预治疗4周。结果VD病人血浆中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中叶酸水平、维生素B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接受叶酸和甲钴胺干预治疗的20例VD病人,4周后血浆中Hcy水平下降(P〈0.01),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均升高(P〈0.01)。结论VD病人血浆中Hcy水平高;使用叶酸和甲钴胺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VD病人血浆中Hcy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