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一效应曲线。方法采集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吸收剂量为0~5.0Gy,剂量率为0.38Gy/min。采用开始加入秋水仙碱法进行细胞培养48h。制片后观察淋巴细胞中染色体型非稳定性畸变,包括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无着丝粒断片等。用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对剂量进行曲线拟合。结果离体外周血经^60Coγ射线照射后,在0~5.0Gy范围内“双 环”率与剂量在不同剂量范围建立的回归方程为:0~0.5Gy,y=0.00217 0.08283D^2;0~1.0Gy,y=0.00146 0.09310D^2;0~5,0Gy,y=0.04851D^2.18601;0.5-5.0Gy,y=0.04848D^2.18645。结论成功建立了^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诱发染色体畸变剂量效应曲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18MeV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建立染色体畸变和淋巴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计算中子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相对生物效应.方法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吸收剂量率都为O.2Gy/min,吸收剂量为0.5~3.O Gy.记录染色体型畸变和双核淋巴细胞的微核,分别对双着丝粒体+着丝粒环和微核做曲线拟合,并计算中子的RBE.结果 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淋巴细胞微核,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中子诱发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RBE值都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在0.5~3.O Gy 范围内,诱发染色体(双+环)的RBE值是3.59~1.77;诱发微核的RBE值是2.91-1.24.结论 快中子照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产生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和微核的剂量一效应关系都符合线性平方模型.中子与60Coγ射线相比较,在照射剂量较低时,有较高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3.
重离子照射离体人血建立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重离子12C照射离体人血建立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方法 重离子12C照射离体人血,吸收剂量为1.0~8.0 Gy,剂量率为3.0 Gy/min。染色体采用微量法,培养开始加秋水仙硷,主要记录染色体型畸变的非稳定性畸变,对实验数据做曲线拟合,并检验回归系的显著性和曲线的拟合度。结果 重离子12C照射离体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双+环),在0~8.0 Gy范围内,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拟合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858503D+0.3615×10-2D2结论 重离子12C照射离体人血在0~8.0 Gy范围内,"双+环"拟合的最佳数学模式为Y=bD+cD2。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乌鲁木齐市市属医疗机构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评价医疗机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放射组和对照组的染色体及微核,分析X射线对遗传损伤的影响。结果放射组和对照组均以无着丝粒畸变为主。放射组双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04%,对照组无双着丝粒+环畸变。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和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分别为0.138%和0.203%,对照组分别为0.044%和0.103%,放射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490‰和0.941‰。放射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医用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无着丝粒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畸变率、双着丝粒环畸变率和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均处于职业卫生标准范围内,但加强工作场所中X射线防护及个人健康监护仍然是今后长期、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某次钴源丢失事故中受照人员健康损害情况。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技术,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低剂量率离体照射人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进行生物剂量估算。结果2名事故受照人员的“双着丝粒体 着丝粒环”(d ic r)畸变频率明显高于自发频率,其中1人为均匀照射,另1人为不均匀照射,根据“d ic r”估算的受照人员生物剂量分别为0.53 Gy和1.09 Gy。结论本次事故中,2名受照人员已观察到明显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其它生物学效应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我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放射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其中具有双着丝粒体畸变的82人为双着丝粒畸变(dic)组,具有无着丝粒体畸变的86人为无着丝粒畸变(ace)组,168人为总畸变(dic+ ace)组;选择无染色体畸变的573人为对照组;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60Coγ射线、X射线和17Csγ射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徼核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在低剂量受照者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在0~1.00Gγ的剂量范围内,用60Coγ射线、X射线和137Csγ射线(剂量率分别为0.440、0.073、0.810Gy/min)照射离体人血,采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cytoki...  相似文献   

8.
鹤壁60Co源放射事故受照者的生物剂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算一例河南鹤壁60Co源放射事故受照者的生物剂量。方法利用临床应急生物剂量指标进行初步估算。受照后33d取血培养,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第一次有丝分裂细胞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双 环”)畸变频率作为进一步生物剂量估算依据。用“双 环”畸变在细胞间的泊松分布情况,检验照射的均匀性。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粗略估算全身等效剂量为1~2Gy,右手局部皮肤剂量≥20Gy。依据“双 环”畸变频率估算全身等效剂量为1.54Gy,95%可信限下限值为1.32Gy,上限值为1.75Gy。检验证实“双 环”畸变在细胞间的分布大体符合泊松分布。结论综合判断患者受到比较均匀的照射,确诊为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伴急性放射性右手皮肤损伤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与血常规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718名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介入治疗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染色体畸变者216名为总畸变组,无染色体畸变者502名为对照组。总畸变组包括双着丝粒体畸变组(dic组)、着丝粒环畸变组(r组)和无着丝粒体畸变组(ace组)。将各染色体畸变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加以分析。结果 dic组、r组、总畸变组白细胞均值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着丝粒体组和总畸变组畸变率与白细胞呈负相关(r=-0.262、-0.224,P<0.05)。dic组、r组、ace组、总畸变组年均累积剂量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79、19.038、17.761、32.464,P<0.01),双着丝粒体组和总畸变组畸变率分别与年均累积剂量(6.21±0.80,6.06±0.84)呈正相关(r=0.241,P<0.05;r=0.221,P<0.01)。dic组和总畸变组微核、眼晶状体混浊检出率(64.4%,17.8%;58.3%,15.7%)高于对照组(50.2%,9.8%),差异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碳-12(12C)重离子诱导正常人疱疹病毒(EBV)-转化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生物效应。方法以照射能量为165 Me V/u,剂量率为0.3~0.5 Gy/min,照射剂量分别为0.0、0.1、0.3、0.5、0.7、1.0和2.0 Gy的12C重离子来辐照对数增长期正常人EBV-淋巴细胞,分别培养至照后48、72 h收获细胞(分别设为48和72 h组),收获前2 h加秋水仙素,制片,计算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双+环"畸变率以及总非稳定性畸变率,并拟合剂量-效应回归方程。结果 48 h组的"双+环"畸变率在0.3~2.0 Gy约为72 h组的2倍。2组染色体畸变细胞数量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48 h组的畸变细胞率、"双+环"畸变率以及非稳定性畸变率在0.0~2.0 Gy的剂量-效应回归方程分别为Y=0.024+0.708 D-0.175 D2[校正决定系数(R2c)=0.963,P<0.01]、Y=-0.034+0.531 D-0.128 D2(R2c=0.950,P<0.01)和Y=0.009+0.868 D-0.089 D2(R2c=0.980,P<0.01);72 h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Y=0.039+0.388 D-0.084 D2(R2c=0.976,P<0.01)、Y=-0.013+0.247 D-0.062 D2(R2c=0.900,P<0.01)和Y=0.034+0.490 D-0.046 D2(R2c=0.987,P<0.01)。结论12C重离子诱导正常人EBV-转化淋巴细胞畸变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染色体畸变在0.0~2.0 Gy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使从事介入治疗医护人员免受射线损伤,选从事介入治疗人员48人,医院放射线科人员93人及对照组65人,检测末梢血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发现,从事介入治疗人员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于放射线科人员和对照人群,染色体畸变中的无着丝粒断片和双着丝粒体两项指标,三组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放射卫生     
03314 2 应用FISH技术对我国早期从事医用X线工作者的细胞遗传学评价 /孙元明…∥癌变·畸变·突变 2 0 0 2 ,14 ( 2 ) 75~ 79对受到长期、低剂量率照射的我国早期从事医用X线工作者辐射损伤的远期效应进行细胞遗传学观察和评价。用 4号和 7号全染色体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分析 2 5名早期X线工作者和 10名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 ,并用Giemsa染色验证。结果 ,直观地表现出正常靶染色体和多种畸变。X线工作者的易位占其染色体总畸变的 84 % ;其他各种畸变率分别为插入 (Ins) 1 9%、双着丝粒 (Dic) 4 5%、无着丝粒断片…  相似文献   

13.
早熟染色体与辐射剂量-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花萼海绵体诱癌素A(CalyculinA)诱导的早熟染色体凝集(PCC)与辐射剂量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取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用^137铯γ射线分别照射0、0.5、1.0、2.0、3.0、4.0、5.0Gy,观察CalyculinA诱导的PCC,并用C显带方法染色。结果 CabrculinA诱导的PCC总畸变率、断片率、双着丝粒体加环状染色体率与外照射剂量之间有良好的二次方程关系。结论 CalyculinA诱导PCC可以作为生物剂量计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 2 0 0 0年河南许昌“3 0 6”60 Co辐射事故 1例受照者 (A)和 2 0 0 0年河南开封“6 2 6”辐射事故 1例过量放射性核素内污染致γ射线照射受照者 (B)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进行分析 ,并估算其生物剂量。 [方法 ]受照者“A”为男性 ,37岁 ,照后 15d取血培养。受照者“B”为女性 ,2 7岁 ,照后 3d取血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CB微核的标本制备采用常规方法 ,双盲法阅片 ,记录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数或微核数 ,结果以染色体畸变百分率或微核千分率表示。 [结果 ]“A”的双 环率为 ( 19 5± 2 0 ) % ,估算剂量均值为1 44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1 2 7~ 1 6 1Gy ;GB微核率为 ( 15 4 0 0± 12 41)‰ ,估算剂量均值为 1 43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1 35~ 1 5 1Gy。“B”的双 环率为 ( 0 6 7± 0 47) % ,估算剂量均值为0 15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0 0 6~ 0 2 3Gy ;CB微核率为 ( 2 7 33± 4 2 7)‰ ,估算剂量均值为 0 2 2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0 13~0 30Gy。 [结论 ]用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 ,受照者受照剂量的估算结果 ,与临床症状和物理剂量基本一致。对剂量小于 1Gy的照射 ,CB微核剂量高于染色体畸变剂量。在小剂量照射条件下 ,由于自发微核率高、个体差异大、群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分析接触90Sr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敏感指标,评估烟厂卷接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方法对比分析接触90Sr放射组(n=95)和对照组(无射线接触史人员,n=48)之间和不同工龄组之间的放射损伤指标,包括手掌皮肤色素脱失检出率、眼晶状体混浊率、染色体畸变率以及微核率。结果烟厂卷接工放射工作人员手掌皮肤色素脱失检出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7,P=0.009);不同工龄组间眼晶状体混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5,P=0.283)。放射工作人员无着丝粒断片畸变率(0.63‰)、染色体畸变阳性率(42.11%)、染色体总畸变率(4.84‰)以及微核率(0.72‰)高于对照组(P0.05)。除染色体单体型畸变率(χ2=4.163,P=0.125)外,不同工龄间各项细胞遗传学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年放射工龄组的双着丝粒畸变率、无着丝粒断片畸变率、染色体畸变阳性率、染色体总畸变率以及微核率高于对照组(P0.01)。除双着丝粒畸变率外,11~年放射工龄组各项细胞遗传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工龄组间染色体畸变总率与微核率呈线性关系(F=297 621.950,P=0.001)。结论该烟厂卷接工放射工作人员手掌皮肤色素脱失检出率、无着丝粒断片畸变率、染色体畸变阳性率、染色体总畸变率以及微核率明显增高,提示应加强烟厂卷接工放射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alyculin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作为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取健康成年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用X射线分别以0、0.1、0.25、0.5、0.75和1.0Gy照射。照射后将血样接种于RPMI1640培养基中,于37℃、5% CO2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h,当培养24h时加入秋水仙素,终止培养前2h加入CalyculinA诱导早熟凝集染色体,收获制片并用Giemsa染液染色,观察G1、G2/M-PCC细胞中总畸变率、断片率、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率与辐射剂量的效应关系。结果 用CalyculinA可成功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PCC,且总畸变率、断片率、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模式。结论 CalyculinA诱导PCC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来估算低剂量受照者的辐射剂量,但是需要更多的资料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60)Coγ射线诱发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组(1、2、4、8 Gy照射),TP保护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于8 Gy照射后TP灌胃725 mg/kg、145 mg/kg、29 mg/kg),每组6只,照射后当日给药,14天后心脏取血,应用多核细胞法检测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结果 0~8 Gy~(60)Coγ射线可诱发小鼠淋巴细胞Hprt基因发生突变,且随照射剂量增加突变频率随之增加,突变频率Y(10-3)与照射剂量D(Gy)间可拟合为Y=1.1795+0.6135D。TP保护组Hprt基因突变率与照射组细胞Hprt基因突变率相比明显下降(P0.01)。结论茶多酚对~(60)Coγ射线所诱发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60衍生物富勒醇对小鼠~(60)Coγ射线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ICR小鼠于照射前5d至照后7d连续腹腔注射富勒醇,~(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5Gy和8Gy,照射剂量率1.0Gy/min,测定5Gyγ射线照射下小鼠体重变化,照后7d胸腺、脾脏指数外周血白细胞;8Gyγ射线照射下30d存活率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富勒醇能减轻~(60)Coγ射线辐射所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胸腺和脾脏萎缩;提高小鼠生存率,延长存活时间。结论富勒醇对~(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人精子与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受精技术制备人精子染色体标本,对正常男性240个精子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数目畸变精子率为3.34%,结构畸变精子率为6.67%。所观察到的结构畸变类型为无着丝粒断片、染色体断裂、双着丝粒体、易位、和染色单体断裂。在正常男性精子染色体组中,X-精子与Y-精子的比例为49.17%:50.83%;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随体联合呈随机分布,随体联合频率为0.096。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在整体和离体条件下电离辐射强度与γ-H2AX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及整体与离体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方法用137Cs源分7个剂量点(0、0.5、1、2、4、6、8Gy)照射Wister雌性大鼠外周全血,提取淋巴细胞,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电离辐射与γ-H2AX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在离体和整体条件下均发现电离辐射与γ-H2AX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拟合的剂量反应曲线分别为:Y整=0.096+0.13X;Y离=0.040+0.21X。并且在离体和整体两种条件下的剂量反应关系具有一致性(R=0.98)。结论γ-H2AX与照射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大于0.98。表明γ-H2AX检测有作为快速辐射生物剂量指标的可能性,可以用离体照射实验替代整体照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