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在副主任医师江有源指导下,运用毫针治疗心律失常4例,兹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穴位:穴门、郗门、神门、足三里、太溪四穴。对于心率较缓者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对于心率较快者,采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每日针刺1次。 2 针刺即时效应针刺心律较缓者,可提高心律5~10次/分;针刺心率较快,心律不齐者,心率可减少10~20次/分,早搏也见减少。  相似文献   

2.
<正> 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加闪药罐的方法治疗口眼(口呙)斜2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22例,女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的17岁;病程最长者为1月,最短者为3天。治疗方法1.针刺取穴:将针刺的穴位分为两组:第1组:取四白透迎香,地仓透颊车,合谷、足三里;第2组:取下关、翳风、丝竹空、合谷、足三里。每次选取1组,2组交替使用。针用泻法,针下得气后,留针20min,留针过程中5min 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药罐:制作:将中药羌活、独活、红药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几年来用针刺治疗荨麻疹38例,痊愈36例,复发2例。介绍如下: 取穴:曲池,风池,足三里,血海(均双穴)。腰部以上病变者针曲池,风池。配穴:血海。腰以下病变针足三里,血海。全身性病变针曲池,足三里,血海,风池,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强刺激。典型病例:例一、郝××,男,36岁,77年10月30月就诊,自述半月前全身皮肤骤然  相似文献   

4.
产后尿潴留为产科常见病 ,临床常采用针灸治疗 ,所选穴位多样。笔者近几年来采用远端取穴治疗 ,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60例产妇年龄 2 5± 2 .55岁。剖宫产 9例 ,正产 51例。选用双侧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选 1 .5寸的30号毫针 ,采用捻转补泻手法 ,补足三里 ,泻阴陵泉 ,平补平泻三阴交。留针 2 0 min,留针期间行针 1次。治疗效果针刺后均有尿意 ,起针后顺利排出小便的时间和例数分别为 :5min内 ,32例 ;1 0 min内 ,1 5例 ;2 0 min内 ,9例 ;4例淋漓不畅者 ,加 TDP照射1 5min后顺利解出。体会本病属中医癃闭范畴…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症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1 ,张×× ,女 ,2 8岁 ,工人 ,2 0 0 1年 4月 7日初诊。患者昨日行剖腹产 ,虽然手术顺利 ,母婴平安 ,但至今尚无乳汁 ,自感乳房胀痛 ,烦燥焦急 ,舌质淡红 ,舌苔薄白 ,脉细弦。诊断 :产后缺乳症。辨证 :肝郁血虚。治则 ;疏肝养血。取穴 :太冲、足三里、乳根、膻中、少泽。均为双侧。针法 :太冲用泻法 ,足三里用补法 ,余皆平补平泻。留针 30分钟 ,每日一次。结果 :针下大约十多分钟后 ,自感乳房胀痛逐渐减轻 ,取针后 ,让婴儿吮吸乳头 ,乳汁流畅 ,于是一次而愈。病例 2 ,陈×× ,女 ,30岁 ,干部 ,2 0 0 1年 7月2 2日初诊。患者产后 30余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尿三针为主治疗难治性产后尿潴留临床疗效。方法:7例难治性产后尿潴留患者,针刺尿三针(中极、关元、三阴交)等穴治疗。留针30min,行针10min/次,针刺1次/d。结果:治愈率85.71%。结论:尿三针为主治疗产后尿潴留及难治性产后尿潴留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近十余年来 ,笔者对 1 0 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用针刺配合 TDP照射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0 8例中 ,男 70例 ,女 38例 ;年龄最大者 65岁 ,最小者 6岁 ,以 2 0~ 45岁者为多 ;病程 1天~半年 ,多数为 2~ 7天。治疗方法针刺 :取足三里 (双 )、太冲 (双 )、合谷 (双 )为主穴 ,眼睑闭合不全者配太阳 ,口唇歪斜者配地仓透颊车 ,耳后乳突部疼痛者配风池。均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 30 min。每日针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 3天。同时给 TDP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 ,热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每日 1次 ,每次 30 min,1 …  相似文献   

8.
胸部挫伤为临床常见病 ,包括胸肋软骨炎及急性挫伤。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针刺治疗胸部挫伤 3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4例患者年龄 2 0~ 46岁 ;病程 1天~ 6个月 ;其中胸肋软骨炎 2 3例 ,急性挫伤 1 1例 ;均排除胸部脏器损伤、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及脱位。治疗方法胸肋软骨炎 :患者仰卧位 ,以痛为腧 ,用 1 .5寸毫针平刺 ,使产生较强烈的酸、胀感 ,留针 2 0 min,其间行针 2~ 3次 ,每日或隔日治疗 1次。胸部急性挫伤 :患者仰卧位 ,视损伤部位和伤及经络分别取内关、阳陵泉、足三里、阿是穴 ,留针 2 0 min,其间行针 2~ 3次 ,每日治疗 …  相似文献   

9.
腹胀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 ,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 ,对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刀口均有不利影响。笔者从事外科护理工作多年 ,针对术后腹胀患者行快速针刺足三里治疗 ,疗效显著。本法并有预防腹胀 ,促其术后患者早日排气的作用。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后取足三里穴 ,直刺 1~ 2寸 ,针感传至足背及足趾和腹部 ,快速捻转 30秒或留针2 0 min。若患者惧针 ,可代以每日 2~ 3次按摩足三里 ,每次 1 5~ 30 min。治疗效果观察 30例术后腹胀应用足三里针刺治疗的患者中 ,2 0例针后 2~ 8h排气 ,6例因缺钾引起腹胀者 …  相似文献   

10.
产后尿液积潴于膀胱 ,不能自尿 ,称为产后尿潴留 ,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产妇 2 1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均系 2 0 0 0— 2 0 0 2年 6月本院妇产科收住的产妇 ,初产妇 19例 ,经产妇 2例 ;剖宫产 15例 ,自然产 6例。均经暗示疗法无效而予针刺治疗。1 2 治疗方法 针刺足三里、阴陵泉、委中、三阴交、太溪 ,留针 3 0min ,中间行针 1次 ,然后拔针。1 3 疗效标准 针刺上述穴位后 0 .5~ 1h内顺利排尿 ,且不复发者为治愈 ;针刺 1~ 2h内排尿少量且不顺利 ,病情反复者为有效 ;针刺…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几十年来应用针灸治疗疟疾120例,并与常规治疗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22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120例及西药对照组100例。针灸组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少年18例,青壮年82例,老年20例;对照组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少年14例,青壮年78例,老年8例。治疗方法针灸组:根据疟疾发病规律,于发作前2小时进行治疗。针刺大椎、陶道、曲池(双)、足三里(双)、间使(双);并行温灸,使针穴四周皮肤潮红,全身肌肉放松,且微微出汗为佳。留针20~30min,每3~5min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少数仍有疟疾发作者可肌肉注射复方…  相似文献   

12.
田丽琼 《中医药导报》2004,10(10):31-31
目的 :对中风后呃逆进行针刺治疗 ,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足三里 (双 )、合谷 (双 )、内关 (双 )及中脘穴 ,施平补平泻法 ,得气后留针 30~ 4 0min ,每 10min运针 1次。结果 :31例患者中 ,治愈 2 0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93.5 5 %。结论 :本治疗方法治疗呃逆简便易行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为腹腔(或盆腔)手术后的继发症之一,可发生在术后任何时期,但大多数在术后2a内出现,临床可分慢性部分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3类,针推对前2类肠梗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均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排外绞窄性肠梗阻);男18例,女12例;病情长者3a,短者3d;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5例,阑尾切除术后12例,胆囊切除术后5例,子宫次切术后2例。2 治疗方法2.1 针刺取穴足三里、天枢(新鲜伤口者除外)、上巨虚、下巨虚。采用泻法,强刺激,使针感上行至腹部,留针20min,隔5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2.2 推拿2.2.…  相似文献   

14.
傅心昊  刘珊珊 《河南中医》2012,32(3):341-342
目的:观察针刺复溜穴治疗老年人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足跟痛患者均以针刺复溜穴治疗,留针30 min,10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1 min.结果: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钟刺复溜穴治疗老年人足跟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针刺拮抗肌运动点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拮抗肌运动点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腧穴治疗,每组30例。两组均每10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约1 min,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6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拮抗肌运动点的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相似文献   

16.
针刺加拔罐治疗胃扭转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扭转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以腹胀 ,腹痛 ,呃逆 ,纳呆 ,便秘为临床特征 ,X线钡透示胃扭转为诊断依据。我科门诊从1991年来共收治 5例胃扭转患者 ,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病程最短半个月 ,最长 2个月 ;年龄最大 5 4岁 ,最小 30岁。治疗方法主穴取中脘、下脘、足三里 (双 )、内关 (双 )、三阴交 (双 )。先刺中脘、下脘 ,再针足三里、内关、三阴交 ,用 0 .35 m m× 40mm~ 5 0 m m毫针 ,常规消毒 ,针刺得气后 ,留针 15 min~ 30min。后于中脘、下脘拔罐 10 min~ 15 m in,隔日 1次。针刺每日 1次 ,7d为 1个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产后腹痛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分娩后以小腹疼痛为主症者,称为“产后腹痛”。此种腹痛主要由产后子宫收缩引起,又称“产后痛”、“宫缩痛”、“儿枕痛”。笔者自2005年9月~2007年8月运用针刺和中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产后腹痛25例,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最大36岁,最小23岁,其中新产妇20例,经产妇5例,病程最长18天,最短2天。辨证分型:①血瘀型: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黯,涩滞不畅,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苔白滑,舌暗,脉弦涩。②血虚型: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恶露量少,色淡,面色萎黄,大便干结,舌淡红,苔薄,脉虚细。2治疗方法①针刺法:血虚型选取关元、三阴交、足三里、合谷,采用补法,先用毫针捻转进针,得气后迅速出针。血瘀型选取太冲、气海、次、中极,采用泻法,迅速进针,得气后缓慢出针。上述方法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每次留针30min,每5min行针1次。②针灸期间配合口服中药,药物组成:川芎、芍药、甘草、当归、炮姜、附子。血虚腹痛加大枣、熟地、阿胶、麦冬;血瘀腹痛加桃仁、红花、川乌。上述中药每日1剂,5次为1疗程。疗程期间可根据病情需要服用益母草膏或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3治疗结果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产后便秘的疗效。方法:对100例产后便秘患者针刺双侧足三里留针20分钟,每日1次,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另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9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4例,相应为27、51、16例,8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针刺双侧足三里治疗产后便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合针刺治疗胃下垂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穴位注射合并针刺治疗胃下垂 5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7例中男性 39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1 7~ 61岁 ;病程 1个月~ 35年。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穴位注射与针刺交替应用。穴位注射 :采用黄芪注射液 1 0 ml,穴位常规消毒后分别注入气海穴、关元穴及双侧足三里穴 ,每穴每次 2 .5ml,隔日 1次针刺 :选用 2 8号 2寸毫针 ,取中脘透下脘 ,天枢透外陵 ,气海透关元 ,足三里直刺 ,以上诸穴均采用热补手法 ,留针 30 min,每 1 0 min行针 1次 ,隔日治疗 1次。穴位注射与针刺交替应用 ,1 0日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治愈 …  相似文献   

20.
<正> 选穴:主穴: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太冲透涌泉。左右侧交替使用,每日一次。配穴:发热配曲池、合谷或大椎;呕恶配内关、中脘;腹胀便秘配天枢、大肠俞。手法:轻症用平补平泻法。湿热较重者用泻法。针刺得气后,用晶体管医疗机通电行针。常规频率为7~9之间,每次频步信号发出一次,病人即觉行针得气感明显一次。每次15—20分钟左右。成人每次留针30分钟。儿童留针15—20分钟。取针时先关闭医疗机,取下通线,将针迅速拔出。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针刺一疗程后复查肝功一次。效果:本组121例,经针刺治疗后治愈11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