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了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把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6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应用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单用万拉法新治疗,用HAMD、HAMA、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HAMD减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率在评定的2、4、6、8周末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显效率(84.1%)、有效率(95.5%)。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别。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效果好、起效快、无严重副作用,是抑郁症可行的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以HAMD量表,CGI量表评定疗效,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1、2、4周治疗,合用组减分率明显高于阿米替林组,合用组不良反应少.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联合丁螺环酮组(观察组)和单用文拉法辛组(对照组),每组各35例。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末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2组在治疗后HAMD、HAMA评分均逐渐降低,与前1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观察组在治疗1周末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已有极显著性(P0.01),对照组第2周末与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组副反应评分无显著差异,均无严重副反应。结论:文拉法辛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副作用较轻,特别适于伴有明显焦虑的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万拉法新配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口服万拉法新治疗,治疗组联合认知疗法,2次/周。治疗8周,再12个月随访。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12个月随访依据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复发率。结果在治疗后4,8周末,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2周后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HAMD、HAMA评分在第4周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年末随访两组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万拉法新配合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郁症效果优于单用万拉法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以HAMD量表,CGI量表评定疗效,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1、2、4周治疗,合用组减分率明显高于阿米替林组,合用组不良反应少。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丁螺环酮与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ICD-10或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联合组)和单用帕罗西汀(单用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第1、2、4、6周末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第6周末联合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单用组,第2周末、第6周末联合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单用组,差异均有显著性(t=1.79~11.57,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7.
丁螺环酮与文拉法新联合治疗抑郁焦虑共病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文拉法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的疗效。方法  70例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5例 ,停服抗抑郁、抗焦虑药物 1周 ,观察组给予丁螺环酮和文拉法新 ,对照组单用文拉法新 ,疗程均为 6周。疗前及疗后 1、2、4、6周分别采用HAMD、HAMA进行评定 ,采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6周末两组HAMD及HAM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观察组HAMD与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χ2 =1 1 .36 ,P <0 .0 5 )。两组TESS评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文拉法新可减少文拉法新的用药量 ,减少副作用 ,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研究组用丁螺环酮联合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用 HAMD 和 HAMA 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12周,研究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2周后 HAMD、HAMA 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丁螺环酮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比单用西酞普兰疗效优越,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临床使用安全,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丁螺环酮合并基础药物(文拉法辛缓释片VenlafaxineXR,舒必利,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基础用药随机对照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难治性复发性发作的104例,随机入组,其中研究组为丁螺环酮合并基础药物治疗共53例,对照组为基础药物治疗共51例;均门诊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总粗分7因子分,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周HAMD量表总粗分、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绝望感均P〈0.001;治疗8周末总体疗效相近,而研究组在总粗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减分率偏高。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口干、躯体疲倦、嗜睡,而无显著消化道反应。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依从性好,只要对便秘、口干、无力等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并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丁螺环酮合并舍曲林对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门诊和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舍曲林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和对照组40例(单用舍曲林治疗),连续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2、4、6、8周末研究组HAMD和HAMA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58.33%、37.14%,两组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与药物不良反应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丁螺环酮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与单用舍曲林相比起效更快,疗效更为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合并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8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用小剂量奥氮平合并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共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第1、2、4、8、12周,研究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合并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西酞普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4、6、8周末,研究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能明显提高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达体朗治疗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把4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成达体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20人。每个患者均口服安慰剂或达体朗日3次,每次1片,疗程均为8周。在入组前、入组2周和8周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分。结果2周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达体朗组8周后显示治疗焦虑有效率20%,治疗抑郁有效率90%。结论达体朗是改善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有效而且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对抗抑郁治疗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抑郁症患者319例,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症不伴焦虑症状组(HAMA<14分;A组,n=134)和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组(HAMA≥14分;B组,n=185),两组患者随机进入不同药物治疗组进行开放性治疗,疗程为8周,在治疗前以及第1、2、4、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 A组与B组患者自杀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基线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较基线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3%和47.5%(P<0.01)。治疗第2周末A、B两组起效率分别为75.2%和 50.0%(P<0.01)。治疗每个时间点HAMD和HAMA评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A1(抑郁症不伴焦虑症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与A2(抑郁症不伴焦虑症状使用文拉法辛)组间的第2周起效率、第8周有效率及临床痊愈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B1(抑郁症伴焦虑症状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与B2(抑郁症伴焦虑症状使用文拉法辛)组间的第2周起效率和第8周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痊愈率分别为3.7%和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高,病情更严重,抗抑郁治疗起效更慢,临床疗效相对于不伴焦虑症状者差,文拉法辛对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5.
一舒(丁螺环酮)合并赛乐特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一舒合并基础药物(赛乐特、舒必利、氯硝西泮)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采用基础用药随机对照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单次或复发性抑郁发作[1]的104例,随机入组,其中研究组为一舒合并基础药物治疗计53例、对照组为基础药物治疗计51例;住院治疗4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及HAMD总粗分、7因子分、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2]。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周HAMD量表总粗分、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绝望感均P<0.001;治疗4周末总体疗效相近,而研究组在总粗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减分率偏高。副反应主要为便秘、口干、躯体疲倦、嗜睡,而无显著消化道反应。结论:一舒合并赛乐特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依从性好,只要对便秘、口干、无力等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并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6.
刘文英  高欢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2):723-724,727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52例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GI—S1)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疗效接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文拉法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7.
秦素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519-52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首次发病(以下称首发)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80例抑郁症首发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75~225mg/d)和氟西汀组(20~40mg/d),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估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情况。结果:实际完成80例,其中文拉法辛组40例,氟西汀组40例。治疗第2周末,文拉法辛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6.47,P<O.01).减分率高于氟西汀组(x^2=10.05.P<0.01)。氟西汀组HAMD总分在治疗第4周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忙8.097,P<0.01)。治疗第2,4周末,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分别为17.5%和54.8%,氟西汀组分别为2.5%和25%,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5,P<0.0l;x^2=18.5l,P<0.01)。治疗第6,8周末,文拉法辛组治愈率分别为40%和62.5%,氟西汀组分别为22.5%和47.5%,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336,P<0.05;x^2=4.45,P<0.05);而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1;x^2=0.866,P>0.05)。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2例和13例(分别占30%和3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4,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首发患者起效较快、安全、疗效肯定,治疗第6,8周末时治愈率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组)41例和对照组(舍曲林组)39例,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第2、4、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采用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定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并进行实验室监测。结果:至研究终点,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有效率分别为82.9%、61.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HAMA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TESS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C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和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优于单用舍曲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博乐欣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障碍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博乐欣与阿米替林对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50例抑郁障碍患者应用博乐欣(25例)与阿米替林(25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6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