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儿童铅中毒防治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铅是一种不可降解的环境污染物 ,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 ,主要通过食物、土壤、水和空气经口进入人体。铅是人体非必需元素 ,在体内超过一定含量时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的特点 ,对铅中毒特别敏感 ,同等环境的人群中 ,铅对儿童的毒性作用更明显[1] 。儿童铅中毒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 ,防治儿童铅中毒在 2 0世纪70年代已列入议事日程。我国 2 0世纪 60年代铅中毒的报道均系症状性铅中毒 ,主要是由于孕妇接触铅导致婴儿体内铅含量升高所致 ,即母源性铅中毒 ,笔者就儿童铅中毒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1 儿童铅中毒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十五城市儿童铅暴露监测报告显示一成左右儿童体内铅含量偏高(记者魏萍)即使儿童因为体内铅含量较高而出现腹痛、智力障碍等问题就医,很少有儿科医生会想到原因是“铅中毒”。在日前于广州召开的中国部分城市儿童铅中毒防治项目总结会上。  相似文献   

3.
海口市1718名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奔宇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59-1859
目的了解0~7岁儿童体内血铅含量,探讨铅中毒发生的原因,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以减少铅中毒的危害。方法对儿保门诊1718名0~7岁儿童进行血铅检测。结果铅中毒检出率为7.059%。结论铅元素是一种毒性物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害,铅中毒存在性别、区域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铅中毒。  相似文献   

4.
低含量铅的接触时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含量铅的接触对儿童健康的危害。随着都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日益污染,生活中铅的利用逐渐增多,人们对铅的接触也在逐渐增多。如农药的使用,植物中铅污染,燃油的燃烧及排放,家庭中的化妆品、染发剂、增白剂等的使用。造成了儿童对低度铅接触,直接危害到儿童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危害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身体发育。方法:对包头市青山区医院医保体检及就诊儿童的150名儿童从2001年1月至2001年10月份,采用全组Znop检测,测定血红蛋白(Hb)值。根据1985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儿童铅中毒指南的诊断标准,Znpp超过0.622μmol/L,提示可能中毒。结果:儿童的铅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根据美国CDC儿童中毒指南的诊断标准,本次调查了150名儿童,有117名儿童呈现铅中毒现象。其中Ⅱ级铅中毒72名,占铅中毒儿童的61.5%;Ⅲ级铅中毒45例,占铅中毒儿童的38.46%。结果显示城市日常生活中铅接触导致儿童中毒以轻中度居多。结论;铅可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与多种器官亲和,对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道系统、泌尿系统等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体内的新陈代谢,阻塞金属离子的代谢通道;造成低钙、低锌、低铁,导致补充困难,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代谢障碍等;使儿童智商降低,反应迟钝,活动差,记忆力减退,直接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所以要加强环境保护,加大防止铅污染对儿童铅中毒知识及健康教育的宣传,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铅对人类的危害日趋严重。又因为儿童具有独特的生理发育特点,在呼吸道中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1.6~1.7倍,在消化道中的吸收是成人的8~9倍,但对铅的排泄率成人为90%,儿童仅为66%,约有三分之一的铅滞留在体内。铅中毒的临床表现为口中金属味、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纳差及顽固性腹绞痛。重者还可出现中毒性肝炎、溶血性贫血、中毒性脑病等。低含量的铅亦可对儿童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儿童铅中毒的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铅中毒与传统概念上的中毒不同,血铅水平≥0.483μmol/L(10μg/dl),不管是否存在临床表现或其他血液生化改变,均称为铅中毒。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工业和交通的发展,铅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铅中毒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的特点,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而铅对儿童大脑的损害是永久性的,愀美一些国家已把铅中毒视作影响儿童智能发育的“第一杀手”,而且对成年后心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农业、交通、油漆及印刷工业的迅速发展 ,空气、水及食物中的生物链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铅的污染 ,长期的环境铅暴露能导致人体组织中的铅沉积 ,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 ,铅被认为是出现在人类文明史中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本世纪 50年代以前重度铅中毒曾是儿童死亡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 ,随着铅中毒研究的不断深入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采用强有力的措施限制汽油和油漆中的铅含量 ,儿童重度铅中毒已属罕见 ,但自 1 979年Needleman首次报道了低浓度铅暴露下的儿童神经行为障碍 ,提出既往认为是安全的铅浓度水平对儿童智…  相似文献   

8.
发育期铅中毒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而目前螯合剂只能降低体内的铅含量,不能修复铅致智力下降,更无法用于亚临床铅中毒和血铅水平不很高的儿童铅中毒的治疗。而铅损伤早期智力发育的机理远未阐明,因此深入探讨铅中毒的神经毒理机制及中医病机,可为儿童铅中毒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已证实哺乳期重度铅中毒会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性脑损伤可能是铅中毒致脑损害的原因之一。哺乳期重度铅中毒的中医辨证分型应该是肾精不足证。  相似文献   

9.
李欣  赖燕  李颖  张晓华  李莉 《现代医学》2013,(8):556-558
目的:了解儿童中度铅中毒临床特点及依地酸二钠钙驱铅治疗、营养干预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两起铅冶炼厂污染环境事件中的儿童中度铅中毒病例,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儿童中度铅中毒的患儿中男性占61.32%,1~6岁儿童占66.04%;儿童铅中毒临床表现无特异性,42.45%的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治疗后血铅明显降低,营养干预加驱铅治疗组血铅下降幅度大于单纯营养干预组;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营养干预、驱铅治疗疗效好、安全性高,且营养干预加驱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家长对儿童铅中毒认知情况、信念及相关行为。方法:以204名铅中毒儿童家长为调查对象,进行KAP问卷调查,现场填写并收回。结果:铅中毒儿童家长对铅中毒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维吾尔族家长对铅进入人体途径和环境中铅来源的知晓率低于汉族家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长缺乏对铅中毒知识的学习,有必要在家长中开展儿童铅中毒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和交通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铅污染程度日益加重。铅是一种不可降解的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主要通过食物、土壤、水和空气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的特点,对铅中毒特别敏感,同等环境的人群中,铅对儿童的毒性作用更明显。儿童铅中毒已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也使得铅污染对儿童健康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就我国有关儿童铅中毒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平项山市儿童锌、铁、钙、铅体内含量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营养补剂和排铅品。方法对幼儿园与学校健康体检的238名儿童进行血锌、铁、钙、铅4种元素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238名儿童中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标人群,其中锌低标人群比例最高,占73.1%,P〈0.05,铁和钙低标儿童仅有16.0%和22.7%。锌和铁的低标人群均以7岁以下年龄组较高,P〈0.05,铁有15.1%的人群超标;钙低标人群以0-3岁组比例较高,P〈0.05;铅中毒儿童占46.2%;铅中毒与锌缺乏率有明显相关性,与铁和钙缺乏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我区儿童锌、铁、钙均有不同程度低标人群,锌缺乏和铅中毒的流行率较高,服用锌、铁、钙补充品应参照膳食结构和体内元素含量,不可盲目补充,同时应防治铅中毒。  相似文献   

13.
《白云医药》2006,(1):11-11
中国卫生部近日印发《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以切实做好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规范儿童铅中毒的预防、诊断分级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铅,又名"青金、黑锡",我国对铅中毒的记载历史悠久,但目前中医对铅中毒并无明确的病名。中医古籍记载铅味甘,性寒,有小毒,《本草纲目》曰:"铅性带阳毒,不可多服"。现代医学中儿童铅中毒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中毒,而是表示体内铅负荷已处于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重度儿童铅中毒中每毫克依地酸钙钠的排铅量比值(Ⅰ值)的意义及其治疗,为儿童铅中毒的合理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8月我科住院的51例中、重度儿童铅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血铅、尿铅水平,按《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筛选并治疗,其中中度中毒7例(13.7%),重度中毒44例(86.3%),并计算I值。结果中度铅中毒患儿Ⅰ值均小于0.6,重度铅中毒患儿中Ⅰ值大于0.6仅为13.6%(6例)。结论 I值对中、重度儿童铅中毒诊断性驱铅意义不大,应根据儿童铅中毒分级及临床症状驱铅,以免耽误治疗及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钟文晖 《中外医疗》2014,33(2):15-16
目的研究探讨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该院于2006年8月-2012年8月接收并诊断铅中毒患者共计350例,对其采用依地酸钙钠进行驱铅治疗方案,研究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观察治疗不良反应,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350例铅中毒患者在治疗之后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均增加,平均增加(19±13.5)g/L,有1例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过敏反应,其余患者的其他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98.28%。结论依地酸钙钠对驱铅治疗的临床作用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且易控制,因此依地酸钙钠治疗铅中毒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极大,铅中毒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医学问题。急性铅中毒可引起人体的生化和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出现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急性铅中毒脑病,出现四肢麻木或肢体瘫痪,甚至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慢性铅中毒可引起身体、智力发  相似文献   

18.
卫生部近日印发《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以切实规范儿童铅中毒的预防、诊断分级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包智杰 《吉林医学》2007,28(17):1856-1857
目的:是通过对3~6岁儿童筛检,探讨铅中毒的现状从而找到脱离铅源的对策和方法,为防治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是对家长的问卷,血清铅的测定,问诊和表现以及辅助检验找到铅源和对儿童的危害,制定和实施脱离铅源的对策和方法。结果:对儿童(血铅水平≤250μg/L)来说,通过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的方法,儿童的血铅水平会在短时间内降到正常范围,而不需要任何驱铅药物进行治疗。结论:通过对儿童铅中毒的筛检,开展对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对降低儿童铅中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铅中毒是21世纪儿童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是当前最关注的课题.铅在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