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王彬  席晓青 《腹部外科》2006,19(3):185-185
我院2003~2005年对18例病人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5例,女13例,年龄17~68岁,平均47岁。手术时间45~100min。平均60min。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并发急性阑尾炎11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并发慢性阑尾炎7例。2.手术方法:所有病人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均采用三孔法。分别于脐上缘或下缘(A点)、剑突下(B点)、右肋缘下(C点)分别作10mm、10mm、5mm切口,插入Trocar。身体先取头高脚低、左侧斜卧位,于A点置入腹腔镜,B、C点置入操作器械切除胆…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资料患者 ,男性 ,5 0岁 ,因乙型肝炎 2 0年 ,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2周入院。经外院 B超、CT和 MRI检查发现肝左外叶多血供实性占位性病变 ,大小约 2 .6 cm× 1.6 cm。化验检查AFP、CEA、CA19- 9均为正常。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于 2 0 0 2年 8月 30日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手术。取头高脚低左侧倾斜 30°体位 ,脐下缘进气腹针 ,CO2 气腹压力 14 mm Hg,拔除气腹针 ,置入 10 mm Trocar和 10 m m 30°腹腔镜 ,于直视下于剑突下偏右侧 2 cm和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 2 cm处和右锁骨中线脐上 2…  相似文献   

3.
1999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们用三孔法为 2 4例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同时行阑尾切除术 (LA)。 2 4例中男9例 ,女 15例 ,2 2~ 71岁 ,平均 5 0岁。患者全麻取仰卧位 ,麦氏切口长 10mm ,分层切开 ,提起腹膜切小口直视下插入套管行气腹 ,置入 30°腹腔镜 ,常规完成LC后将胆囊置于右髂窝 ;将镜转入剑突下孔 ,在第 3孔辅助下将阑尾从麦氏点套管内连同套管一起拖出腹腔 ,小拉钩暴露下按传统方法切除阑尾 ,取出胆囊 ,缝合腹膜 ,冲洗切口 ,皮内缝合切口。本组患者均在术后 3~ 4d出院 ,无 1例发生并发症。讨 论 本组三孔法LC同…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人 ,男性 ,4 7岁。主因查体B超发现左侧肝内胆管扩张 1个月入院。经CT检查发现左侧肝内胆管扩张 ,左肝管处 2cm× 3cm肿块 ,在我院化验AFP、CEA、CA19 9均为阴性 ,肝功能正常。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于 2 0 0 2年 11月 14日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手术。取头高脚低左侧稍斜体位 ,脐上缘切口进气腹针 ,CO2气腹压力 14mmHg ,拔除气腹针 ,置入10mmTrocar,置入 10mm 30°腹腔镜 ,再在直视下于剑突下 2cm和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 2cm处分别穿刺置入 12mmTrocar各 1只 ,在脐左侧 9cm处穿刺置入 5mmTrocar 1只 ,以五孔法操作。探查腹腔见 …  相似文献   

5.
1 病历简介病人女性 ,68岁。因腹胀 18d ,黄疸 11d入院。经B超、CT和MRI检查发现肝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 ,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有 1 5cm× 1 0cm占位病变 ,胆囊多发结石(图 1)。化验AFP、CEA、CA 19 9均为阴性。诊断为肝门部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胆管癌及胆囊结石。于 2 0 0 2年 12月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手术。取头高脚低位 (按需要调整左右左体位 )。脐下缘切口进气腹针 ,CO2 气腹压力 14mmHg(1mmHg =0 13 3kPa) ,拔除气腹针 ,置入 10mmTrocar ,置入 10mm 3 0°腹腔镜 ,再在直视下于剑突下 2cm、右锁骨中线和右腋前线肋缘下 …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治疗肝包虫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腹腔镜行肝包虫摘除术 5 7例 ,其中男 19例 ,女 38例。经B超、包虫免疫试验及手术证实 ,单发肝包虫 4 1例 ,多发肝包虫 16例。单发多子囊型 5例。位于肝右叶 4 9例 ,右叶顶部 8例。术区粘连 17例 ,无胆瘘并发症。手术方法 :患者仰卧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连续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诱导完毕 ,自脐下取 1 5 ~2 0cm环行小切口。注入CO2 ,腹压调整在 1 4 7~1 6kPa,置入腹腔镜 ,观察肝包虫位置 ,表面大小及有无粘连 ,一般剑突下穿刺点位置固定 ,根据肝包位置变动锁骨中线肋缘下及腋前线肋缘下穿刺点。选择穿刺点后 ,自剑…  相似文献   

7.
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2月我院共行改良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10 0例 ,效果良好 ,无并发症发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0 0例中男 13例 ,女 87例 ,19~ 84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82例 ,急性胆囊炎并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7例 ,胆囊息肉样病变 11例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 2 手术方法 患者均用全麻 ,取仰卧位 ,常规行气腹针穿刺 ,制造气腹 ,压力为 1 6~ 1 8kPa ,于脐下用带保护装置10mm穿刺锥置入套管 ,放入腹腔镜 ,探查胆囊 ,于右侧锁骨中线距肋缘 4~ 5cm及剑突下 5cm处分别置入 5、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用普通腹腔镜器械及自制的简单器械普及经脐单孔与二孔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两者之间的比较.方法 292例胆囊疾病患者行经脐单孔171例与二孔121例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在脐部建立两种切口方式,一种长约15 mm的单一切口,另一种为在脐部上下缘分别长约10 mm及5 mm的切口,放置腹腔镜杆套筒及操作器械套筒,及辅助右肋缘下、剑突下细针穿入腹腔推拉提牵胆囊,带线结扎胆囊管免夹,超声刀或细电凝钩分离完成胆囊切除.结果 171例单孔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156例,15例中转二孔法免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40分钟~ 120分钟,平均77.5分钟.121例二孔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40分钟~58分钟,平均52分钟;两者腹腔内出血分别为0 ml~0.5 ml及0~0.6 ml,全部病人未放置腹腔引流管,3~5天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和二孔无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性,能够完成较复杂难做的LC术.二孔法较单孔法操作容易,创伤未增加而伤口疼痛减轻.两者操作难度及习惯不同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其特点需要学习,曲线不长,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意抽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胆囊良性疾病行经脐单一部位LC及三孔LC各180例。经脐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rdoscopic surgery,TUES)经脐部单一切口置入3个trocar,采用普通腹腔镜器械;三孔法取剑突下、脐部及右肋缘下切口行LC。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方式更改率、镇痛药应用、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2组在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更改率、镇痛药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UES组1例胆管损伤二次开腹手术。随访1~3个月,无腹痛等不适症状,TUES组腹壁无可见手术瘢痕。结论 TUES与三孔LC相比,具有微创及美容等优势,普通腹腔镜器械下开展经脐单一部位LC手术是安全、有效及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肝单房性包虫囊肿完整切除68例手术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我院自 1995年 7月至 2 0 0 2年 1月行肝单房性包虫囊肿完整切除 6 8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中 ,男 4 3例 ,女 2 5例 ,年龄 16~ 5 2岁 ,平均 34岁 ;肝包虫囊肿位于肝右叶4 5例 ,位于肝左叶 2 3例 ;其中肝包虫囊肿切开内囊摘除术后复发 13例。2 .手术方式及结果 :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 ,取右肋缘下斜切口或剑突下“人”字切口。充分游离肝周粘连和韧带 ,病变位于肝中叶周围者预置肝门阻断带 ,不行肝门阻断。经肝单房性包虫囊肿坚厚的外囊纤维层与正常肝组织薄膜间实施行肝包虫囊肿完整切除…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65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C)因其创伤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小 ,并发症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少而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1997年 11月至 1998年12月 ,我们共行MC 6 5例 ,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6 5例中 ,男 2 0例 ,女45例 ,年龄 18~ 71岁 ,平均 47岁 ,其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43例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 9例、胆囊坏疽 4例、胆囊积脓 1例 ;胆囊息肉 6例 ;腺瘤 2例。糖尿病 4例 ;高血压 6例。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右肋缘下斜切口 ,长 4 5~ 6cm ,离断腹直肌 ,进腹后将湿盐水垫一角铺在切口上缘 ,用普通方钩向上牵开肝…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可转腕腹腔镜器械完成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0年5月~2010年8月,对30例胆囊良性疾病(11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5例胆囊结石,4例慢性胆囊炎)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脐部下缘做一2cm弧形切口,3个trocar经同一切口进入腹腔完成胆囊切除。结果 3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6~170min,平均56min。住院时间1~5d,平均3d。术后2周脐部无明显可见手术瘢痕。30例随访1~3个月,无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新型可转腕腹腔镜器械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切口及腹膜内局部浸润、术区表面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LC的6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4组。A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手术结束前分别于脐部、剑突下、右肋缘下切口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C组:手术结束前分别于脐部、剑突下、右肋缘下切口下周围腹膜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D组:手术结束前分别在脐部、剑突下、右肋缘下皮肤切口及周围腹膜联合胆囊床、肝膈面喷洒0.75%盐酸罗哌卡因2 ml。4组患者的麻醉诱导、维持方法相同,术后均持续监测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2 h、6 h、12 h、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B、C、D组术后2~12 h的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D组疼痛评分低于B、C两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LC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联合切口、切口周围腹膜及胆囊床、肝膈面表面喷洒罗哌卡因效果更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6月对60例胆囊良性疾病行经脐单切口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取脐部上缘15~20 mm弧形切口,在切口深部腹直肌前鞘表面游离出一三角形的区域,建立3个通道并形成倒三角形,将腹腔镜与器械分别置入,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后用10 mm钛夹夹闭离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钩顺行切除胆囊,将胆囊从脐切口取出。结果 60例经脐单切口手术均获得成功,无胆管损伤,无中转开腹及加孔手术。初期30例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80.5 min;后期30例手术时间25~50 min,平均30.3 min。术后8~16 h进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1.5~3 d,平均2 d。60例随访1~12个月,平均6.5月,未发现胆道残留结石、胆管狭窄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经脐单切口三通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经皮胆镜取石术后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至1998年7月我科对20例经皮胆镜取石术后复发胆囊结石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5~62岁,平均435岁。经皮胆镜取石距本次LC术最长6年,最短2年,平均35年。术前1~2d作腹部B型超声检查,了解上腹粘连情况,胆囊底的位置及大小,结石数目等。手术方法:麻醉、体位与一般LC术相同。18例经脐上缘切开10mm切口,气腹(CO2)下顺利插入腹腔镜。2例脐上切口刺入气腹针后无法建立气腹,改用开放法人工气腹,即:剑头下5~7cm处切开15cm皮肤、皮下及腹壁各层达腹膜,术者食指伸入腹腔…  相似文献   

16.
二孔法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例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报道20例二孔法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脐部用10mm鞘管入镜,剑突下采用3mm或5mm鞘管作为主操作孔,右肋缘下以7号线牵引胆囊,再行胆囊切除术。本组20例,剑突下3mm戳孔14例,5mm6例,手术时间(40-60分钟)。无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nilap杂交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与手术技≯j。方法:2013年4月至10月为8例胆囊结石、4例胆囊息肉患者施行Minilap杂交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7例应用自制手套单孔腹腔镜入路装置行气腹法手术;5例采用悬吊式免气腹法,以切口保护套作为入路装置,术中加用1把Minilap抓钳辅助操作。结果:12例Minilap杂交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9.2±14.3)min;术中出血量5~15ml,平均(9.6±4.5)ml;术后住院2~4d,平均(2.5±0.8)d。术后随访1~7个月,患者恢复良好,脐部切口处于隐蔽位置,Minilap穿刺点无明显疤痕,美容效果佳。结论:Minilap杂交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降低了完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难度,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216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采用经脐下缘入路腹腔镜辅助探查胆囊和定位,右上腹肋缘下小切口入腹,胆囊底部悬吊、固定和切口,借助取石钳、吸引器、胆道镜、取石网和斑马导丝处理胆囊结石和胆囊管开口。胆囊壁切口用3-0可吸收线间断"8"字缝合或连续扣锁缝合,再用一小束修整过的带血管蒂的大网膜或腹膜缝扎固定于胆囊壁切口处。必要时,Winslow孔附近放置一根16F脑室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施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216例,成功169例,中转为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32例,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例。胆漏1例。无残留结石、胆道出血和中转开腹。无死亡。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出液10~300ml/d,术后2~6d拔除。手术历时约30~145min,平均约67min。术后住院3~9d。结论只要严格选择合适的患者,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可靠精确的缝合和覆盖胆囊壁切口,施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下保胆取石即时缝合术是可行、有效、安全的。此方法可以长期保留有功能的胆囊,以满足部分患者心身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女性,61岁.63kg,既往健康,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用双异丙酚和埃芬太尼诱导及维库溴铵提供肌松.气管插管后听诊两侧通气良好,以NO-O_2-异氟醚维持麻醉,间歇正压通气,潮气量600ml,吸气气道峰压17cmH_2O.监测ECG、BP、SaO_2潮气末CO_2、吸入气O_2浓度、呼出潮气量和气道压力.病人取头部抬高15°,腹部行四个切口,即脐、上腹部、右肋缘下2cm锁骨中线及腋前线处.通过脐切口吹入CO_2.保  相似文献   

20.
С�пڵ繳���г�����483������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自 1997年 8月至 2 0 0 2年 12月 ,采用右肋缘下小切口入路 ,结合电钩法切除胆囊 4 83例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4 83例中男 2 0 3例 ,女 2 80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9岁 ,平均 4 5 5岁。病种分类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4 18例 ,胆囊息肉 31例 ,胆囊腺肌瘤 6例 ,急性胆囊炎 2 8例。全组病人术前均不放置胃管和导尿管 ,19例急性胆囊炎术后留置腹腔引流 ,2 4h后拔除。本组病人均在B超或CT定位下选用右上腹肋缘下1cm斜切口入路 ,切口长 3~ 4cm。硬膜外麻醉下逐层切开进腹 (不切断肌肉 ) ,显露胆囊后用一块盐水纱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