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心脑舒通胶囊各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补气逐瘀、通络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经过确诊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病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脂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4例,并与口服维脑路通片治疗的3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85.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具有较好地补气逐瘀、活血通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中风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 汤加减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和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表明补阳还五汤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中风;补阳还五汤  相似文献   

5.
王俊明  何学华  董平剑 《西部医学》2012,24(6):1090-1091
目的观察全蝎蜈蚣散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腔隙性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的病例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弥可保、尼莫地平、脑复康、拜阿斯匹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全蝎蜈蚣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50例,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有效43侧,总有效率8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蝎蜈蚣散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腔隙性梗死疗效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补阳还五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入院的94例CSR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7例,对照组仅行按摩及针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合温胆汤进行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9%vs80.9%),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CSR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对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肝肾阴虚、血瘀痰阻型中风,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气虚血滞、血脉痹阻型中风,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果:36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无恶化病例。结论:出血性中风患者,应用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加减,疗效确切,总有效率91.6%;但对6个月以上的生出血性中风无效。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口服,及疏血通,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 经两种临床疗效评定方法 评定,结果 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联合使用补阳还五汤能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与电针合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14例患者均为中风中经络证型,将其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与电针合用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仅为63.64%,两组比较,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与电针合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以中药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以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对照组20例,口服尼膜地平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眩晕及伴随症状及TCD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36%,对照组为5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阳明病的诊断标准为“胃家实”,即阳明胃肠中存在有形邪气(燥屎),而栀子豉汤证、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猪苓汤证不符合“胃家实”标准,将此4证并列于阳明热证之中,进而归属于阳明病,不符合《伤寒论》本意。  相似文献   

12.
以"扶阴"为切入点,查阅古今文献,分析并总结两方"扶阴"的异同,再进一步具体到最能体现"扶阴"思想应用的妇人病上,总结并验证两方治疗妇人病的异同之处。"扶阴"是小柴胡汤和黄芩汤临床治疗疾病的关键,小柴胡汤是扶阴之不足,黄芩汤是扶阴以制阳;在治疗妇人病上更是如此,小柴胡汤所治妇人病多由阴血虚引起,黄芩汤所治妇人病多由阳热盛实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通乳方与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初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乳痈初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通乳方加减口服,对照组予瓜蒌牛蒡汤加减口服.2组均于初诊当日,第4、7天评判症状体征积分、肿块积分,初诊当日、第7天检测血常规、CRP数值.结果 2组症状体征、肿块积分的改善趋势均不同(P<0.05),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乳方治疗乳痈初期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肿块有明显疗效,可降低血常规及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摘要:目的 以清肺饮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传统汤剂、3家市售配方颗粒汤剂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 建立指纹图谱,从化学成分的种类、共有峰峰面积总和、指标性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主成分分析5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标定了28个共有指纹峰,指认了9号峰葛根素、13号峰大豆苷、26号峰甘草酸铵,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比较,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汤剂、A、B、C厂配方颗粒中各成分共有峰峰面积的总和比值分别为 1.00、1.02、0.67、0.59,A厂配方颗粒各成分共有峰峰面积的总和最接近传统汤剂,B、C厂配方颗粒各成分含量的总和均低于传统汤剂;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别较大,配方颗粒汤剂中的葛根素、大豆苷、甘草酸铵的含量与传统汤剂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厂家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汤剂相似度均大于0.95,相似度较高,A厂的相似度略高于B厂和C厂;在PCA中,A厂配方颗粒汤剂更接近传统汤剂,与共有峰峰面积比较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指纹图谱体现了清肺饮传统汤剂的特点,有效地比较了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之间差异,可以促进配方颗粒的临床合理应用,同时也为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质量的统一化管理提供科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阳和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洪绪所著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外科名方,由熟地黄、麻黄、鹿角胶、白芥子、肉桂、生甘草、炮姜炭七味药组成,原为阳虚寒凝、血滞痰阻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为温阳通滞法。王洪绪及其后学以此方治疗一切阴凝,如流注、阴疽、脱骨疽、鹤膝风等症,卓有良效[1]。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该方治疗多种疾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列举如下。1慢性支气管哮喘某男,68岁。哮喘反复发作二十余年,近一周因感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与现代中药煎煮方法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二者即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不同。古代药物通常不需要先进行浸泡,而现代药物煎煮前需要浸泡一段时间;古代在水量的控制上有严格的标准,而现代则没有明确的要求;古代煎煮药物所用器具以砂锅为主,而现代则在古代的基础上发明了中药煎煮机等。如今的中药煎煮方法,在沿用了古代先进思想理念的基础上,有效结合了现代知识进行了改革,对后人研究和制定管理规范提供了依据,能进一步实现合理用药,使药效得到全面发挥。  相似文献   

18.
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药理作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永清  陈玉兴  简雪芹 《广东医学》1999,20(11):829-830
目的 研究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在等量下是否有等效关系。方法 对比研究小青龙汤他煎、合煎在等剂量下的平喘、止咳、抗炎作用,观察两者量效关系。结果 小青龙汤分煎与合煎对所选指标均有一定的作用。两者等剂量组比较,除在二氧化硫刺激咳实验中,分煎止咳为优于合煎外。其余数值虽有所差别,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小青龙汤分煎在等剂量与与合煎效应相等,甚至优于合煎。  相似文献   

19.
张雄 《中国热带医学》2003,3(5):656-656,654
目的:探讨肝经循行部位治肝胆实火,下焦湿热不同疾病的疗法。方法:3例不同疾病的患者均服龙胆泻肝汤中药。结果:均痊愈。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经所过之处属肝胆实火,下焦湿热的疾病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项银娟 《当代医学》2021,27(3):156-157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三子养亲汤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止咳时间、止喘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