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梅霞 《西南军医》2008,10(3):112-1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多见,但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hyperthyroidism liver injury,HLI)。我院近4年来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患者38例。现将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雷  李克  王慧芬 《人民军医》2013,(2):221-222,226
肝实质细胞可合成大量的凝血分子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且肝脏可以调节凝血和溶血系统,因此凝血系统与肝脏功能密切相关。Mammen对于凝血系统异常与肝病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肝实质细胞功能异常会损害凝血系统[1-3],损害程度与疾病程度密切相关[4-5]。肝硬化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病是肝硬化主要并发症,肝硬化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常处于激活状态。肝脏网状内皮系统(RES)参与活化凝血因子降解产物的清除,如凝血酶-抗凝血  相似文献   

3.
脾脏射频消融是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术后可以减小脾脏体积、纠正脾功能亢进,增加肝动脉血流量从而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并可诱导肝脏增大/再生.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较多,许多潜在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阐明.  相似文献   

4.
药物性肝损害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间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MSCT影像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药物性肝损伤的MSCT影像表现主要有3种类型.(1)弥漫性肝脏损害2例:平扫肝脏密度均匀性减低,增强扫描肝实质轻度均匀强化.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混合炎性细胞浸润,点状坏死,毛细胆管淤胆.(2)灶性肝脏损害6例:肝内大片或多发小片状坏死灶5例.平扫肝脏密度不均匀,病变区为低密度改变;增强后病变区强化,特别是静脉期与平扫图像比较呈反转表现.另1例病程20 d的移植肝显示肝内弥漫的结节样再生.CT平扫可见肝内弥漫分布的稍高密度结节灶,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近似于肝实质密度.5例患者病理表现为肝细胞片状及桥接坏死,大量混合炎性细胞浸润;1例重度淤胆,假小叶形成,肝细胞羽毛变性.(3)肝硬化表现2例:平扫肝脏表面呈结节状,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增强后肝脏强化一致,同时伴有脾大、腹水、侧支循环.病理为纤维组织增生,点状坏死和毛细胆管淤胆.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的MS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精性肝病的演变规律是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这几种病变往往可部分重叠,而且在很多病人身上可同时存在,但肝损害的关键性病变是终末肝微静脉周围的纤维化。 乙醇很容易从肠道吸收,其中 90%以上都在肝脏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一些微粒体的酶进行氧化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引起肝脏的一些适应性反应,包括滑面内质网肥大和肝脏药物代谢酶性增强。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最早的病理改变,而且是住院酗酒患者中最常见的肝脏病变。脂肪肝通常无症状,但有时也可出现肝区痛、肝脏轻度肿大,甚至肝内阻塞性黄疸。此外,门静脉高压和急性肝细胞衰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法和超声多普勒法相结合评估肝储备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给30名研究对象(肝硬化患者及非肝硬化者)静脉稳态滴注D-山梨醇注射液,用酶分光光度法测量其血浆浓度和尿液浓度,据药代动力学公式得出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结合超声多普勒所测肝静脉总血流量,计算肝内分流量(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肝硬化组肝内分流量(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法可反映肝功能性血流量,结合超声多普勒测定肝总血流量可推测肝内分流量(率),它是评估肝储备功能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肝脏灶性脂肪浸润(FIL)可由CT和超声证实,而闪烁照相常是非特异性的。作者得见1例不常见的SPECT表现。男性,46岁。嗜酒24年,因乏力及黄疸住院。体检肝大、黄疸、肝功损害,放射性胶体肝扫描显示肝增大伴明显不均匀摄取。超  相似文献   

8.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肝脏疾病的治疗需要充分评价肝脏功能作为前提,特别是终末期肝病(肝癌,肝硬化等)患者,肝细胞损害严重,肝储备功能受损,感染、手术、药物等影响均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1]。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是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肝脏慢性损害,包括各种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损害等.CLD常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同时也可引起骨代谢异常,导致肝性骨病(hepatic bone disease,HBD)发生.国外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是CLD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常常导致患者骨量减少、骨折风险增加,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3]).本研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52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骨密度分析,同时测定其骨生化指标,以观察CLD患者骨代谢变化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0.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肝损害,临床上较常见,而单纯性胆囊结石合并肝脏损害较少见.笔者收集了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胆囊结石575例,其中合并肝损害者17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