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旋毛虫抗原基因Ts87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在体外真核细胞COS7中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Ts87,为旋毛虫病DNA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将重组质粒pcDNA3.1/Ts87: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体外转染真核细胞COS7,通过细胞免疫组化,细胞裂解物的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分析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重组质粒能够在COS7中表达出约38ku的目的蛋白,并能够被旋毛虫阳性血清特异识别。结论 构建的重组质粒可在体外真核细胞COS7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pcDNA3.1/Ts87重组质粒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构建和表达旋毛虫重组质粒。方法PCR法在旋毛虫抗原基因Ts87两端加上合适的酶切位点和KOZAK序列,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pcDNA3.1/Ts87重组质粒。采用Lipofectamine介导的细胞外源DNA转染法,把重组质粒导入COS7细胞。分别用肌肉注射和基因枪免疫小鼠。结果和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Ts87重组质粒,并在COS7细胞和BALB/c小鼠体内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弓形虫复合抗原ROP2-SAG1免疫优势表位(RSepitope)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晚期结构蛋白L1(HPV16L1)的融合体(RSepitope-HPV16L1),验证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优化RSepitope基因序列,构建pc DNA3.1/RSepitope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从T-HPV16L1质粒中扩增HPV16L1基因片段,构建pc DNA3.1/RSepitope-HPV16L1重组质粒。双酶切、PCR、测序鉴定正确后,将2个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RT-PCR扩增相应的目的基因。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重组蛋白RSepitope和RSepitope-HPV16L1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构建的重组质粒pc DNA3.1/RSepitope和pc DNA3.1/RSepitope-HPV16L1经PCR扩增和双酶切分别获得282 bp和1 500 bp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正确。RT-PCR结果显示,以2个重组质粒转染细胞的c DNA为模板,分别扩增到282 bp和1 500 bp的目的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以RSepitope免疫血清为一抗,重组蛋白RSepitope和RSepitope-HPV16L1分别在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10 000和65 000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以HPV16L1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重组蛋白RSepitope-HPV16L1在Mr65 000处出现特异性条带。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以RSepitope免疫血清为一抗,重组质粒pc DNA3.1/RSepitope和pc DNA3.1/RSepitope-HPV16L1转染细胞内均观察到绿色荧光;以HPV16L1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重组质粒pc DNA3.1/RSepitope-HPV16L1转染细胞内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结论弓形虫优势表位RSepitope与HPV16L1融合体构建成功,且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中国四川株多房棘球绦虫 el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为核酸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应用 RT-PCR方法从多房棘球绦虫续绦期幼虫 RNA获得 elp基因的编码序列 ,定向克隆于 p GEM- 11zf( +)。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后将目的基因亚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c D- EL P鉴定后 ,纯化无内毒素的重组质粒 ,电穿孔方法转染哺乳动物细胞 COS7。RT- PCR、dot- EL ISA和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目的基因在 COS7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及序列分析证实多房棘球绦虫 elp基因编码区已成功地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1( +)。RT- PCR、dot- EL ISA和免疫组化证实 ,重组质粒在哺乳动物细胞 COS7中能够表达多房棘球绦虫 EL P抗原。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中国四川株多房棘球绦虫 el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该载体在 COS7哺乳动物细胞中能表达 EL P抗原 ,为多房棘球绦虫 elp基因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基因并构建一种能在血管内皮细胞 (VEC)中高效、安全表达 t- PA的 pc DNA3.1(+) / t- P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 采用高效 Trizol试剂快速从胎儿肺组织中提取总 RNA,RT- PCR获得 t- PA c DNA,并将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1(+)和 t- PA基因片段分别双酶切 ,将回收的 pc DNA3.1(+)大片段 (5 .0 kb)与 t- PA基因片段 (1.9kb)重组。对 pc DNA 3.1(+) / t- PA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脂质体介导 pc DNA3.1(+) / t- PA转染血管内皮细胞 ,并用 RT- PCR法和 EL ISA法分别从 m 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检测 t- PA的表达情况。结果 成功地从胎儿肺组织中克隆了 t- PA基因 ,并构建了以 pc DNA 3.1(+)为载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 DNA3.1(+) / t- PA转染血管内皮细胞后 ,t- PA表达增加 ,(n=6 ,P<0 .0 1)。结论 含t- 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克隆结核分枝杆菌Mtb8.4 /hIL12嵌合基因 ,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I neo ,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首先以 pcDNA3.1(+) -Mtb8.4为模板 ,经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出Mtb8.4 linker基因 ,与 pCI neo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pCI neo Mtb8.4 linker(pML)重组质粒 ,然后以 pORF hIL12质粒为模板 ,经PCR扩增出hIL 12基因 ,将hIL 12基因与 pML质粒进行连接重组 ,构建成Mtb8.4 /hIL12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序列测定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重组嵌合质粒转染COS - 7细胞后 ,用RT PCR方法鉴定Mtb8.4 /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Mtb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证实构建成功 ;转染COS - 7细胞后 ,Mtb8.4 /hIL12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成功表达。结论 Mtb8.4 /hIL12嵌合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及在COS- 7细胞中的成功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保护效果及制备结核病Mtb8.4 /hIL12嵌合基因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 2 1.7k Da膜蛋白分子 (Sj C2 1.7)核酸疫苗对 BAL B/ c小鼠的免疫保护性作用。 方法 采用 PCR方法扩增出特异性 Sj C2 1.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 ,在其起始密码子处引入 Kozark序列。将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Sj C2 1.7- pc DNA3.1。 4 8只 BAL B/ c小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加强组。对照组小鼠的股四头肌注射接种 pc DNA3.1,实验组同法注射重组质粒 Sj C2 1.7- pc D-NA3.1,加强组除注射重组质粒 Sj C2 1.7- pc DNA3.1外 ,同时注射重组质粒 P35 - pc DNA3.1及 P4 0 - pc DNA。每隔 2 wk免疫 1次 ,共免疫 3次。第 3次免疫后第 30天 ,每只鼠感染 4 5± 1条尾蚴 ,4 5 d后剖杀计数各组小鼠成虫数及肝卵数。通过 EL ISA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小鼠免疫学特征的变化。 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 ,实验组小鼠股四头肌局部组织有特异性抗原蛋白表达。EL ISA分析表明 ,免疫后实验组和加强组有部分小鼠出现特异性 Ig G抗体。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减虫率及减卵率分别为 2 9.9%及 13.8% ,加强组分别为 31.9%及 2 8.0 %。加强组减卵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 .0 5 )。 结论  Sj C2 1.7核酸疫苗能诱导 BAL B/ c小鼠产生一定水平的抗血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浙37(Z37)株包膜糖蛋白基因G1、G2真核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Z37M基因序列设计6条引物,分别以质粒pGEMZ37,pCUMZ37为模板,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获得G1及G2片段。将G1、G2片段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片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经酶切鉴定,并测序证实。以磷酸钙沉淀法分别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瞬时表达的蛋白。结果:获得分别含有编码汉坦病毒(HV)Z37株包膜糖蛋白G1、G2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g1,pcDNA3.1-G2;在转染的COS-7细胞内,用IFA可检测到细胞内有特异性荧光。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V Z37株包膜糖蛋白G1、G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可在COS-7细胞中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9.
HBsAg真核表达质粒及其诱导的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HBsAg真核表达质粒pCI-S和pcDNA3.1-S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质粒DNA的免疫效果。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BsAg真核表达质粒pCI-S和pcDNA3.1-S;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无误后,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HepG2和COS-7细胞,48h后,再ELISA的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细胞中HBsAg的表达,同时同质粒DNA免疫小鼠,用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HBs抗体水平;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小鼠肿瘤细胞HBsAg特异性CTL反应。结果 重组质粒pCI-S和pcDNA3.1-S转染的HepG2和COS-7细胞培养上清液和sAg均为阳性。DNA免疫小鼠血清可检测到高滴度的抗-HBs抗体,免疫小鼠脾细胞可检测到校强的HBsAg特异性CTL反应。结论 HBsAg真核表达质粒pCI-S和pcDNA3.1-S可在HepG2和COS-7细胞中高效表达,DNA免疫小鼠成功地诱导出抗-HBs和HBsAg特异性CTL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小鼠卵透明带3(mZP3)质粒DNA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效率,筛选出高效表达mZP3的质粒-DNA,提高DNA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不育效果,本研究采用阳离子多聚糖-纳米颗粒Puchio为转染介质,将mZP3质粒DNA转染真核细胞COS—7,用半定量-PCR检测mZP3的特异性mRNA表达。结果显示:Puchio与pcDNA3—mZP3紧密结合,在COS—7细胞中有mZP3基因的特异性mRNA表达;Puchio的介导可能提高真核细胞的转染效率,有助于通过真核细胞的瞬时表达系统筛选出用于小鼠免疫不育的DNA疫苗,为深入开展鼠卵透明带3DNA疫苗控制鼠害的研究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获得旋毛虫成虫抗原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纯化及免疫特性分析。 方法 旋毛虫成虫Ts87基因片段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和电洗脱法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ELISA和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并将纯化的表达产物人工免疫兔。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为分子量约为40kDa的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兔获得高滴度的抗血清。该基因重组蛋白可被感染旋毛虫的猪、兔血清及人工免疫兔血清所识别,与感染囊尾蚴、棘球蚴的患者血清或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兔血清不发生交叉免疫反应。 结论 获得一个新的旋毛虫成虫Ts87基因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特异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原核表达旋毛虫抗原基因Ts88,并对重组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鉴定。 方法 免疫筛选cDNA文库得到旋毛虫抗原新基因Ts88,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c(+),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检测抗体滴度。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免疫荧光试验确定Ts88蛋白在虫体的分布。 结果 经原核表达的Ts88重组蛋白,用其免疫小鼠可得到高滴度的抗体血清。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病猪血清、人工感染及人工免疫兔血清反应,不与其他蠕虫病患者血清发生交叉反应 ,并能识别旋毛虫虫体天然抗原成分。免疫荧光试验显示Ts88蛋白主要分布于虫体体壁。 结论 成功制备Ts88基因的重组蛋白,证明该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3.
旋毛虫DNA疫苗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编码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Mr)31000抗原的DNA疫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TspE1)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的体外表达 ,并分析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 方法 通过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pcDNA3 TspE1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 结果 RT PCR结果显示,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在876bp处有一条带,而用空质粒pcDNA3转染的CHO细胞未出现条带,表明pcDNA3 TspE1转染细胞中有TspE1基因转录。IFAT结果显示,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与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反应呈现亮绿色荧光 ,而pcDNA3转染的CHO细胞及未转染细胞呈现橘黄色。Westernblotting显示在pcDNA3 TspE1转染的CHO细胞培养液中存在有一Mr约31000的蛋白带 ,且该条带能被重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血清、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兔血清、感染旋毛虫的小鼠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 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 TspE1可转染CHO细胞,旋毛虫TspE1基因可在转染的CHO细胞中表达,表达蛋白能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且具有旋毛虫  相似文献   

14.
旋毛虫抗原基因Ts21的原核表达与重组蛋白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原核表达旋毛虫相对分子质量(Mr)21 000抗原基因(Ts21)并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和抗原性鉴定。 方法 将旋毛虫抗原基因Ts21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c2X-Ts21,经酶切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TB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应用十二烷基磺酸钠?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将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检测抗体滴度,免疫荧光检测(IFA)确定Ts21蛋白在肌幼虫体内的分布。 结果 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为Mr 63 500的重组融合蛋白,IPTG诱导4 h后表达量最大,薄层凝胶光密度扫描显示表达的融合蛋白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8.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旋毛虫、纳氏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但不能被乡土旋毛虫、布氏旋毛虫及伪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识别;与钩虫病、囊尾蚴病、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但与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及棘球蚴病患者血清有交叉反应。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可产生高滴度的血清抗体,IFA显示Ts21蛋白主要分布于肌幼虫体壁。 结论 成功制备了旋毛虫Ts21基因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获取旋毛虫抗原的 c DNA克隆并进行蛋白的原核表达。 方法 应用兔抗旋毛虫成虫可溶性全虫抗原血清对旋毛虫成虫 c DNA文库进行筛选 ,并用兔人工感染旋毛虫血清对强阳性克隆进行再筛选。将编号为 Ts87阳性克隆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入 PET- 2 8a( +)表达载体 ,IPTG诱导表达后用 SDS- 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 结果 免疫筛选获得阳性克隆 Ts87;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ET- 2 8a( +) / Ts87。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 ,SDS- PAGE电泳表明 ,其能表达一分子质量约为 40 ku的融合蛋白 ,与预测分子质量相符。 结论 筛选到 c DNA克隆 Ts87,与兔抗旋毛虫成虫可溶性全虫抗原血清和兔人工感染旋毛虫血清均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PET原核表达系统所获重组蛋白为蛋白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克隆和表达旋毛虫河南地理株成囊前期幼虫编码 3 1kDa抗原的结构基因 (TspE1)。  方法 大鼠感染旋毛虫后第 17天收集成囊前期幼虫 ,提取虫体的总RNA。通过RT PCR特异性扩增目的基因 ,构建重组质粒pUC18 Ts HN3 ,将重组质粒 pUC18 Ts HN3中的目的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MEX 1,构建重组子 pGEMEX 1 Ts HN3 ,经IPTG诱导 ,在E .coliJM 10 9(DE3 )中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 PAGE分析和Westernblotting鉴定。  结果 SDS PAGE显示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 ,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 3 1kDa ,以诱导 4h时表达量最多。薄层凝胶光密度扫描分析结果显示 ,表达的融合蛋白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 2 6%。Westernblotting证实 ,融合蛋白条带能被感染旋毛虫的大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识别。 结论 旋毛虫河南地理株成囊前期幼虫抗原结构基因TspE1克隆和原核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17.
旋毛虫DNA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旋毛虫DNA疫苗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 将旋毛虫肌幼虫编码 31kDa抗原结构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TspE1分别用肌肉注射和基因枪免疫BALB/c小鼠 ,免疫血清用旋毛虫肌幼虫冰冻切片及石蜡切片抗原进行IFAT检测 ,并用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 IFAT表明 pcDNA3-TspE1接种BALB/c小鼠后产生的免疫血清与旋毛虫肌幼虫可产生阳性反应 ,在肌幼虫冰冻及石蜡切片上均显示黄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 ,pcDNA3-TspE1接种小鼠后产生的免疫血清只能识别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中的 31kDa抗原组分 ,而 pcDNA3质粒接种小鼠后的血清不能与旋毛虫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结论 旋毛虫DNA疫苗 pcDNA3-TspE1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2(ROP2)和膜表面蛋白1(P30)融合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观察融合抗原ROP2-P30以DNA免疫方式在体内的免疫学效应。方法以重组质粒pET28b/ROP2-P30为模板,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OP2-P30,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后,体外转染COS-7细胞,Westernblot检测ROP2-P30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ROP2-P30以每鼠100μg混合透明质酸酶10U的剂量肌肉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以弓形虫虫体裂解抗原作包被抗原,ELISA法测定免疫小鼠血清IgG抗体,免疫结束2周后,以约100个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生存状况。结果PCR和酶切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ROP2-P30构建正确;Westernblot显示该重组质粒在COS-7细胞中瞬时表达的产物可被重组ROP2-P30免疫兔血清识别;ELISA检测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升高;重组质粒免疫小鼠感染弓形虫后的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有所延长。结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OP2-P30构建成功,用该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小鼠,能够诱导产生特异的体液免疫反应,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性;该重组质粒表达的融合抗原分子ROP2-P30具有免疫原性,可作为疫苗候选抗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体外高效表达具有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的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探讨其作为抗卵免疫靶抗原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到pcDNA3质粒,在HeLa细胞中高效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特异扩增日本血吸虫卵壳蛋白基因编码序列(618bp),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ESG,在HeLa细胞中高效表达卵壳蛋白,其表达量高达24.4%,分子量约为22kDa,dot-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显示,表达蛋白能与感染兔血清及虫卵免疫血清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此外,表达蛋白还能特异刺激经虫卵免疫后的BALB/c小鼠脾细胞增殖,其转化率达44.57%。结论:成功地构建重组质粒pcDNA3/ESG, 并在HeLa 细胞中高效表达卵壳蛋白基因, 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