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谭晓明  代永胜 《陕西中医》2012,33(5):571-572
目的:观察萆薢渗湿汤合四妙丸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中西药抗凝,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急性期中药选萆薢渗湿汤合四妙丸加减,慢性期加入三棱、莪术、鸡血藤、黄芪等。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萆薢渗湿汤合四妙丸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索类方方剂配伍物质基础变化特征,研究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及加味四妙丸)配伍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加味四妙丸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和组方药材确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组方药色谱峰归属,测定二妙丸类方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比较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特征及配伍变化。结果: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图谱有26个共有峰,有葡萄糖、木糖及来源于组方药的苍术、牛膝、薏苡仁等。基础方与类方间水液部位乙酰化指纹图谱共有峰在数目及相对峰面积比值方面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论:二妙丸及其类方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从基础方到各类方,物质基础的配伍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正> 中成药丸剂的规格不一,从性质分,有蜜丸、水丸、糊丸和浓缩丸等类型。以丸粒的大小分,有大丸、中丸、小丸及细丸。大小不同的丸剂其服用量和服用方法也不同。临床应用大粒丸和细粒丸时,绝大多数以粒数为单位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鲜药及干药所制四生丸汤药药效和成分差别。方法:鲜药、干药四生丸汤药大鼠灌胃,采用手工法测定比较大鼠的凝血时间;采用HPLC-MS分析对比鲜药、干药四生丸汤药的成分区别。结果:APTT时间,与空白组比较,四生丸鲜药组与干药组明显缩短(P0.05),鲜药组比干药组明显缩短(P0.01);鲜药、干药四生丸汤药样品离子流图大致趋势、峰值相似,但仍有不少区别之处,2D、3D图都有不同之处。结论:无论鲜药还是干药四生丸汤药都有促凝血功能,而鲜药的功效优于干药;四生丸干药和鲜药所制汤药的成分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索类方方剂配伍物质基础变化特征,研究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及加味四妙丸)配伍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加味四妙九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和组方药材确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组方药色谱峰归属,测定二妙丸类方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指纹图谱,比较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特征及配伍变化。结果: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乙酰化GC图谱有26个共有峰,有葡萄糖、木糖及来源于组方药的苍术、牛膝、薏苡仁等。基础方与类方间水液部位乙酰化指纹图谱共有峰在数目及相对峰面积比值方面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论:二妙丸及其类方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从基础方到各类方,物质基础的配伍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犀黄丸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犀黄丸出自清·王洪绪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一名西黄丸,由牛黄、麝香、乳香、没药、黄米饭捣烂为丸,用于治疗乳岩、瘰、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现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是目前临床应  相似文献   

7.
<正> 广州陈李济药厂,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中成药厂,以生产蜡壳炼蜜大丸和小蜜丸为主,有传统产品追风苏合丸、附子理中丸、宁坤丸、宁神丸、乌鸡白凤丸等。被评为省优质产品的有参茸白凤丸;评为1983年国家医药管理局优质产品的有壮腰健肾丸,在产品剂型上还有散剂、胶囊等共四十多个产品。内销遍及全国各地,外销出口加拿大、新西兰、日本、毛里求斯及东南亚等国。近几年来,由于对外开放,对外正常贸易及外商来料加工不断增  相似文献   

8.
正真心痛,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急用猪心煎汤,去渣,煎肉桂、附子、干姜以治之,以死中求活,亦竟有得治者。此外有九种心痛,治医者不可知也。一曰食,宜青皮丸。二曰饮,宜小胃丹、胃苓汤、三花神佑丸。三曰风,宜羌活、荆芥等。四曰寒,宜术附汤、归脾汤加干姜、肉桂、菖蒲,五积散,桂枝四七汤,神效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23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用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对照组76例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用别嘌呤醇,治疗14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2%、对照组3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痛风有良好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妙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湿疹患者给予四妙丸联合咪唑斯汀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瘙痒、局部皮疹等项目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总有效率为54.4%,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84.2%,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四妙丸联合咪唑斯汀治疗皮炎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网络平台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四妙丸(SMW)用于治疗骨关节炎(OA)的药理作用以及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方法:主要通过在TCMSP网络平台对四妙丸进行活性药物成分的筛选、在DrugBank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了靶标的预测,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了化合物-靶点数据分析网络;在TTD及DisGenet进行数据库的检索,获取了疾病的靶点;通过构建韦恩图,取得了疾病与活性药物作用靶点的交集,得到了四妙丸治疗OA的作用靶点;并对四妙丸进行了GO功能注释功能通路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了四妙丸中药-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分析研究显示共挖掘到了四妙丸中64种共同作用成分及163个潜在共同作用靶点,OA疾病989个成分及相关共同作用靶点,得到四妙丸-疾病共同靶点18个,共同信号作用的靶点主要富集于34个生物过程和26条信号通路上。结论:四妙丸中药可能主要是通过调节PTGS2、TNF、AR等共同靶点,调控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松弛素、破骨细胞分化、松弛素等方式来抑制机体炎性反应,进一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四妙丸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蕴结型的疗效。方法 :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四妙丸加味治疗 ,对照组用妇科千金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5 .83%、74 .4 2 %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治疗组在改善小腹痛、白带多等症状方面 ,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四妙丸加味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方剂 ,特别在消除小腹痛、白带多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卫生部发出通知,128种临床疗效不确切的中成药予以淘汰。生产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已生产并出厂的合格药品,允许销售并使用至今年底。据了解,被淘汰的128种中成药是:丸剂、丹剂类有镇惊丸、补血养神丸、清宫丸、感昌解毒丸、小儿七珍丸等51  相似文献   

14.
壮药芳竭丸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新药芳竭丸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肾上腺素和葡萄糖所致高血糖小鼠模型、以及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观察芳竭丸对实验动物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芳竭丸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肾上腺素和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模型小鼠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无明显影响。结论:芳竭丸对高血糖模型小鼠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四妙丸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症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妙丸加味治疗不安腿综合症40例山东聊城地区行政公署门诊部房继英,王桂枝,谷万里,传梅红(252000)四妙丸出自《成方便读》.由黄柏、苍术、薏苡仁、怀牛膝组成,是治疗因湿热下注所致的两足麻痿肿痛等症的常用方。自1990年以来,用四妙丸加味治疗不安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逆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四逆丸治疗,对照组44例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总有效率89%,对照组治愈率39%、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二妙丸类方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欣  尹莲  段金廒  丁安伟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6):1971-1975
目的:为探索类方方剂配伍物质基础变化特征,研究二妙丸类方(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及加味四妙丸)配伍物质基础的关联。方法:建立加味四妙丸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HPLC指纹图谱,利用对照品确定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组方药有效部位色谱峰归属以及有效部位群共有峰的组方药有效部位来源,测定二妙丸类方抗湿热证痛风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比较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特征及配伍变化。结果: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有60个共有峰,分别来源于组方药生物碱、黄酮、有机酸部位。基础方与类方间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共有峰在数目及相对峰面积比值方面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结论:二妙丸及其类方有共同的物质基础,从基础方到各类方,抗湿热证痛风物质基础的配伍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腹四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热秘型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媛媛 《陕西中医》2011,32(9):1228-1229
目的:了解腹四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热秘型临床疗效,并与麻仁丸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将7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腹四针针刺和麻仁丸治疗20d后观察疗效。结果:腹四针治疗组在降低每周便秘量表总评分方面优于麻仁丸组(P<0.01)。结论:腹四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热秘型有调气机、畅津液、调五脏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丸剂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四世纪《黄帝内经·素问》中已有“四鸟鲗骨一芦茹丸,二物并合之,丸似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的记载,对丸剂的名称、处方、规格、剂量以及服法等作了叙述。前汉《史记》大仑公传(公元前187年)中已有半夏丸之名出现。唐代丸剂得到迅速发展,至宋代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朝廷设立了太医局的熟药厅,即太平惠民药局,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的788个方剂中,丸剂占了总数的36%。近代,丸剂依然在我国中成药制剂中占有  相似文献   

20.
左金丸又名萸连丸、四金丸、回金丸。《丹溪心法》方,由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组成,为末水泛为丸,每服一钱,有清泻肝火之效。适用于肝郁化火之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嘈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