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确立山东沿海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正常参考范围,建立诊断成年女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多骨骼部位BMD参考值,并考察其应用。方法测量25~35岁健康成年女性的BMD值,交叉校正烟台Lunar i型与青岛Lunar NT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得到腰椎(L2~4)正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线性回归方程,并矫正烟台、青岛两地的BMD数据;比较烟台、青岛两地区校正后的BMD值,找出最佳拟合的方程,建立山东沿海地区正常成年女性的BMD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检测当地中老年女性OP的发病率,同时比较新建的数据库与仪器自备数据库的适用性。结果 (1)烟台Lunar i型与青岛Lunar NT型DXA测得的BMD值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2)6个骨骼区域BMD随年龄的变化,用3次回归模型模拟得到山东沿海地区正常成年女性的BMD数据库,结果显示BMD峰值骨量在20~40岁,从40岁之后开始直线下降。(3)通过本文建立的BMD数据库,考察当地2005-2012年体检的女性(50~89岁)发现,山东沿海地区中老年女性OP发病率随年龄逐年增加,但低于其他地区OP发病率。与Lunar i型DXA自身配备的数据库相比,本研究建立的数据库比Lunar i型DXA自配数据库检出的OP发病率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参考数据库适用于山东沿海地区,可作为当地诊断OP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长沙地区女性多骨骼部位骨密度参考值横断面调查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目的 横断面调查中国长沙地区女性多骨骼部位骨密度(BMD)随年龄的变化,建立诊断骨质疏松症(OP)参考数据库。方法 用DXA QDR-4500A型扇形束骨密度仪测定2702例5-96岁女性腰椎前后位(AP)和仰卧侧位、髋部及前臂38个不同区域的BMD。结果 按每5岁年龄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38个不同骨骼区域的峰值BMD分别出现在20-24岁至40-44岁之间,其中髋部(股骨颈除外)最早(20-24岁),前臂(超远端除外)最晚(40-44岁)。结论 不同骨骼区域峰值BMD出现的年龄各异。  相似文献   

3.
女性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峰值和参考图的建立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女性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BMD)参考图和确定峰值BMD(PBMD). 方法 用DXA QDR 4500A型扇形束骨密度仪测量3378例5~96岁女性腰椎前后位(AP)和仰卧侧位、髋部和前臂的BMD,用8种回归模型拟合BMD随年龄的变化,找出最佳拟合模型方程建立参考图和确定PBMD.结果三次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最佳,即方程的决定系数(R2)最大.我们应用拟合曲线建立了BMD参考图,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各骨骼部位最高的BMD(A方法)和BMD最高的5岁年龄组(B方法)及年龄横断面(C方法)计算PBMD,发现在大多数骨骼部位,三种方法计算的PBMD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此研究建立了女性不同骨骼部位BMD参考图.应用拟合曲线方程计算PBMD(A方法)可获得符合骨骼部位特异性的真正的PBMD,不同方法计算PBMD将对PBMD和诊断骨质疏松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青岛地区正常汉族成年女性峰值骨密度(PBMD)数据库与骨密度仪自身所应用数据库差异,以及对骨质疏松症(OP)诊断的影响.方法 应用法国DMS公司CHALLENGER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对青岛地区汉族人868例25~83岁女性居民进行腰椎(L_2-L_4)部位和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6个骨骼区域的BMD.统计分析获得本地区正常汉族人女性骨密度(BMD)数据库,将其PBMD及标准差与法国CHALLENGER型DXA骨密度仪所应用数据库的PBMD及标准差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用两组数据库对191例脆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观察两者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青岛地区汉族人群6个骨骼区域BMD随年龄变化,不同部位骨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腰椎在25~29岁,髋部在40~44岁,其骨密度峰值骨量高于法国DMS公司CHALLENGER型DXA的峰值骨量,两个数据库的标准差无明显差异.应用本地区正常汉族人女性BMD数据库可提高对脆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率约50%.结论 通过建立青岛地区汉族人群女性的骨密度数据库,确立青岛地区PBMD标准,与仪器PBMD比较显著提高了本地区汉族人群女性的骨质疏松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分析腰椎旋转角度对双能X线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腰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并提出校正方法。方法模拟腰椎BMD标准测量方法,将5具成年男性腰椎标本放于特制的可旋转模具上。以5°为增加量,将标本从0°(标准前后位)逐渐旋转至45°,测量不同旋转角度状态下的腰椎BMD。同时,对标本进行X线摄片,根据Nash-Moe法评估椎体的旋转程度,并与DXA获得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随着腰椎旋转角度增加,腰椎的投射面积逐渐增加,骨矿含量无显著性变化,骨密度值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腰椎旋转角度与投射面积呈正性相关,与BMD呈负性相关。当旋转度数至15°时,测量BMD值与0°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当旋转至45°时,BMD降低达21%。根据Nash-Moe法判断腰椎旋转程度,DXA法与X线法的符合率为90%。结论椎体旋转角度对腰椎骨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影响,可以导致测量值较真实值偏低。对于存在腰椎旋转畸形患者,应当根据旋转角度校正骨密度,以避免过高估计患者骨质疏松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男性血清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测定232名20-80 岁健康男性血清Adiponectin、Resistin;用DXA测定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BMD,全身扫描测定体脂、瘦体重.结果 Resistin与体脂无相关性.Adiponectin与体脂呈负相关,校正年龄与体重指数后,相关性消失.Adiponectin与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BMD呈负相关,校正年龄与体脂后,相关性存在.Resistin与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BMD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iponetin是男性各部位BMD的影响因素.结论 Adiponectin与体脂相关,Adiponetin与各部位BMD呈负相关,是男性各部位BMD的影响因素.关于Adiponectin与骨代谢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1 403例成年女性骨密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本地区成年女性人群腰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随年龄、绝经年限、体重、身高的变化规律、各部位骨密度的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情况,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XR-46系列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 403例成年女性人群腰椎(L2-L4前后位及L3侧位)、非优势(左)股骨近端各部位(股骨颈、大粗隆及Ward's三角)BMD值,按10岁一个年龄组分7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地区成年女性腰椎骨峰含量出现在30~39岁组,而股骨近端骨峰含量出现在20~29岁组,腰椎及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腰椎和Ward's三角部位在50~59岁和60~69岁两年龄组骨量呈快速丢失现象.各部位骨密度的偏相关分析显示各部位的骨密度均呈相关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体重对绝经前女性股骨颈的骨密度有影响(P<0.01),而绝经后女性腰3侧位骨密度除了年龄和体重的影响外,身高和绝经年限均对其有影响(P<0.01).成年女性在达到峰值骨量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部位骨质疏松的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结论女性机体BMD随年龄而变化,年龄、体重、绝经年限及身高等对机体BMD均有一定的影响,保持合适的体重和体型,有利于BMD的增加与维持.对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女性人群,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应以测量不同部位的BMD作为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南宁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MD)与年龄、体重指数(BMI)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384例年龄20~87岁的女性腰椎正位和股骨近端的BMD;分别按年龄和BMI分组,分析各年龄组和各BMI组BMD和骨质疏松(OP)检出率的变化.结果 ①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峰值均出现在30~39岁组;50岁后BMD明显降低,70岁后再次出现BMD降低加速.②OP在50岁后明显增加,并以每增加10岁OP增加20%以上的速度发展,80岁后OP发生率近100%.③与正常BMI和超BMI组相比,低BMI组BMD显著降低,OP显著增高.结论 南宁地区成年女性BMD峰值在30~39岁;绝经后、年龄70岁以上和低BMI是OP发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测量新疆地区3264例汉族、维吾尔族健康人群前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建立本地区双能X线骨密度仪(Due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er,DXA))测量前臂骨密度的正常数据库,比较两族BMD随年龄变化的规律,评价两族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率之间的差异。方法使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Lexxos型DXA对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20岁以上健康人群前臂BMD进行测量,按不同性别每5岁分为1年龄组,得出骨密度均值、标准差和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①汉族男性骨峰值见于30~34岁,女性骨峰值40~44岁;维吾尔族男性骨峰值40~44岁,女性骨峰值25~29岁,维吾尔族男、女峰值骨量分别高于汉族男、女峰值骨量。②同一族别中相同年龄段同一测定区域BMD男性均高于女性;两族同性别BMD(男性在20~24岁、25~29岁、40~44岁3个年龄段和女性在20~24岁、25~29岁两个年龄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族男女OP发生率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族别、不同性别到达骨峰值的年龄不同,骨量峰值水平也不同,本研究提供了新疆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DXA测量前臂各年龄段BMD的参考数据和OP发生率,为国内的资料比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评估女性腰椎骨质疏松程度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121名健康女性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21~30岁组(n=17)、31~40岁组(n=11)、41~50岁组(n=24)、51~60岁组(n=63)、61~70岁组(n=6)。以DXA测量L_1-L_4椎体骨密度,以VIBE-Dixon技术测量L1-L4椎体骨髓脂肪分数。比较不同组间骨髓脂肪分数差异,同时分别对骨髓脂肪分数与BMD、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另外,分别对BMD、骨髓脂肪分数与绝经年限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14.541,P0.001)。骨髓脂肪分数与年龄之间存在相关性(r=0.659,P0.001);骨密度随脂肪分数上升呈下降趋势;随绝经年限的延长,BMD呈下降趋势,骨髓脂肪分数呈上升趋势。结论 VIBE-Dixon能定量测量妇女腰椎椎体脂肪含量,可间接评估骨质疏松程度;与DXA的结果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摘要】〓乳腺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但临床中仍有不少问题未能明确,如辅助化疗的合适人群、化疗的开始时间、蒽环及紫杉类的地位和用法、强化维持治疗的作用、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结合乳腺癌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和2015年各大乳腺癌会议阐述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普通外科临床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一样,普通外科的临床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一些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普通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我国普通外科领域的科研论文数量增长较快,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普通外科研究领域仍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
M Pilmane  A Luts    F Sundler 《Thorax》1995,50(5):551-554
BACKGROUND--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re is any association between metaplasia of the bronchial epithelium and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euroendocrine cells. This study examined, by immunohistological techniques, the distribution of neuroendocrine cells and juxtamucoscal nerve fibres in bronchial biopsies showing metaplastic changes. METHODS--Bronchial biopsies from 12 subjects with epithelial metaplasia associated with bronchiectasis and diffuse pulmonary fibrosis were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light microscopy and immunohistological techniques for protein gene product 9.5 (PGP), chromogranin A and B (CAB), serotonin,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substance P (SP),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calcitonin (CT), and 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 (GRP). RESULTS--Regions of non-metaplastic epithelium contained numerous PGP and serotonin immunoreactive cells. Sub-populations of these cells displayed CAB, CGRP, CT, and GRP immunoreactivity. Metaplastic epithelium contained only a few weakly stained PGP, serotonin, CAB, GRP, CT and CGRP immunoreactive cells in six cases. Metaplastic epithelium was characterised by a high number of CAB-containing cells in six cases and in these biopsies prominent PGP-containing nerve bundles were seen in the subepithelial layer beneath the metaplastic epithelium. CONCLUSIONS--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euroendocrine cells and neuronal elements vary between areas of normal and metaplastic epithelium and within areas of metaplastic epithelium. Neuronal hyperplasia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B-containing cells within the metaplastic epithelium.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