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佛奴尔应用于过敏性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过敏性烧伤创面的方法。方法:在本院选择此种病人,应用0.1%雷佛奴尔液清洗、湿敷包扎,并与其他方法对比。结果:0.1%雷佛奴尔液对过敏性烧伤面疗效确切,回顾性对比,较其他方法提前愈合3-7d。结论:0.1%雷佛奴尔作为一种消毒剂,具有抗炎、抗过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宣领友 《河北医药》2001,23(6):430-430
正确处理烧伤创面是烧伤后防治感染的重要环节。我们根据保护创面 ,减轻损伤和疼痛 ,防止感染 ,促进早日愈合的原则 ,改变传统的处理方法。采取保留烧伤面浮皮和泡皮 ;根据不同创面采用 75 %酒精、0 .1%新洁尔灭溶液、0 .5 %碘伏和 0 .1%雷佛奴尔溶液湿敷包扎处理方法。此法能减轻疼痛、预防和控制感染 ,避免肉芽水肿 ,促使上皮新生 ,缩短疗程 ,减少疤痕形成。现将处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 处理方法1 1 皮肤无破损的Ⅱ度烧伤创面处理 皮肤完整的烧伤创面经严格消毒后 ,用无菌针抽出水泡的泡液 ,尽量避免损伤泡皮 ,小水泡不作处理 ,保留…  相似文献   

3.
克菌定口含片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比较克菌定口含片和0.1%雷佛奴尔含漱液对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10-43岁患有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克菌定口含片(治疗组)和0.1%雷佛奴尔含漱液(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服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治疗组综合疗效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缩短了病程。结论:克菌定口含片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疗效和缩短病程方面均明显优于0.1%雷佛奴尔含漱液。  相似文献   

4.
雷呋奴尔液的有效浓度为 0 0 90 %~ 0 110 % [1] 。临床上常用 0 1%雷呋奴尔纱条作为一般创口换药的常用药物。它既有消毒、杀菌作用 ,又有抑制细菌繁殖 ,对表皮、深部有显著的消毒、防腐作用 ,在蛋白质及血清存在下亦不降低效力[2 ] 。为了确保雷呋奴尔液的有效浓度 ,保证换药质量 ,我们对 0 1%雷呋奴尔浸泡纱条数量的多少及暴露时间的长短对该液的浓度是否产生影响进行了监测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0 1%雷呋奴尔灭菌液、4cm× 6cm大小灭菌干纱条、无菌镊子、消毒不锈钢罐、5 0ml无菌注射器及针头。浓度监测由我院…  相似文献   

5.
黄瑛 《海峡药学》2003,15(5):105-106
对116例I、Ⅱ度烧烫伤病例分别使用了磺胺嘧啶银糊、湿润烧伤膏以及0.1%雷夫奴尔溶液进行治疗。结果表明,Ⅱ度烧伤病例在使用浸润烧伤膏后,创面愈合、抑菌效果、抑制瘢痕增生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6.
腹部术后的伤口感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并发症,以厌氧菌引起的感染较多,它给病人带来了身心痛苦,既延长了伤口愈合时间,又增加经济负担。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对腹部术后伤口感染的病人进行清创处理后,分别用0.1%雷佛奴尔液和0.5%甲硝唑液换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不同助悬剂对炉甘石雷佛奴尔洗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黄原胶、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硅皂土、羧甲基纤维素钠+枸橼酸钠为助悬剂,以沉降容积比、絮凝度和重新分散为质量评价指标对制得的炉甘石雷佛奴尔洗剂进行稳定性比较.结果 以黄原胶为助悬剂制得的炉甘石雷佛奴尔洗剂的微粒细腻均匀,沉降缓慢,不结块,稳定性好.结论 不同助悬剂对炉甘石雷佛奴尔洗剂稳定性的影响比较大,选取合适的助悬剂可制得稳定性良好的炉甘石雷佛奴尔洗剂.  相似文献   

8.
陈万安  王峰  张灵 《安徽医药》2003,7(4):258-259
目的 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迁延不愈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rhEGF对 6 7例烧伤残余创面进行局部治疗 ,采用自身对照法。 (对照药物 :0 9%生理盐水 ) ,以创面愈合为指标 ,与对照组平行比较。结果 rhEGF用于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 ,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较对照组缩短约 15d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rhEGF能促进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复生烧伤霜剂对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及抗感染作用。方法 :治疗组复生烧伤霜剂采用半暴露疗法及包扎疗法用于烧伤创面。对照组美宝湿润烧伤膏采用同样方法用于烧伤创面。共治疗 145例烧伤患者 ,2 5 8个烧伤创面 ,包括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观察浅Ⅱ度烧伤创面用药后 8d ,深Ⅱ度烧伤创面用药后 18d创面愈合率比较 ,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比较 ,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及复生烧伤霜剂对全身情况的影响。结果 :在浅Ⅱ度烧伤和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上 ,治疗组比对照组提前 2~ 3d。细菌学调查结果表明在用药过程中治疗组其抗菌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患者未出现疼痛、皮疹、过敏反应和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复生烧伤霜剂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并且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康复新液治疗放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放疗烧伤创面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肿瘤及不同深度的放疗烧伤创面外用康复新液治疗。结果除1例中断治疗,另1例残余深度小创面手术植皮愈合外,其余均生理愈合。结论康复新液对难以愈合的放疗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康丽烧伤膏对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大白兔制成 18%Ⅱ度烧伤模型 ,观察康丽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以及对肉体组织生长、体重的影响 ,并以麻油作对照。结果 伤后第 10d康丽烧伤膏治疗组有 1只创面愈合 ,第 2 0d ,6只创面愈合 ,占 85 .8% (6 / 7) ,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2 8.6 % (2 / 7) ,并有增长体重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作用 (P <0 .0 5 )。结论 康丽烧伤膏有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和增加体重及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科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04-105
目的:探讨紫色膏的研制及其在机体深部感染、痈疽疮疡、痈疽已溃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机体深部感染、痈疽疮疡、痈疽已溃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紫色膏敷料,直接敷于创面,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对照组用0.1%雷佛奴尔纱布常规换药。结果:实验组在伤口愈合时间、控制感染、机体创面的去腐生肌效果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紫色膏在治疗深部感染、痈疽疮疡,痈疽已溃等症方面疗效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伤液治疗外科创面的疗效。方法 52例外科创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外敷、外搽75%酒精或雷夫奴尔溶液伤口换药,未用其他外用药物;治疗组患者外敷或外搽三伤液,未用其他外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部一期愈合;对照组患者一期愈合19例,二期愈合5例,未愈合2例;治疗组患者的一期愈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伤液治疗外科创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世群  李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9,(17):2615-2616
目的:探讨雷佛奴尔坐浴对急性白血病(AU)患儿肛周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178例AL患儿。采用雷佛奴尔坐浴防治肛周感染分为两组,治疗组107例,一旦确诊白血病,即采用0.1%雷佛奴尔坐浴预防肛周感染每日2次。如果出现肛周感染,同时给予静脉抗感染,局部予阿米卡星外喷、百多邦涂擦治疗;对照组71例,如出现肛周感染则静脉抗感染,同时予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及庆大霉素软膏涂擦治疗。每日2次。结果:治疗组肛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生肛周感染后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0.1%雷佛奴尔坐浴能有效防治肛周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评价烧伤创面用药“五黄 1号”治疗 度烧伤的作用 ,并与 SD- Ag霜和紫草油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度烧伤住院患者按随机区组对照研究分为“五黄 1号”组、SD- Ag霜组和紫草油组。各组在年龄、性别分布、烧伤原因分布、烧伤面积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创面治疗分别用制剂“五黄 1号”、1% SD- Ag冷霜和紫草油 ,包扎疗法 ;视创面渗出和疼痛及发热等情况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创面愈合时间 ,烧伤脓毒症表现 ,过敏、毒性和局部刺激性疼痛等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五黄 1号”组创面愈合显著快于其他两组 (P<0 .0 1) ,愈合质量较好 ,尤其深 度创面 ,换药较少。面积较大时脓毒症发生率较低。未发现毒性反应和过敏表现。局部刺激性疼痛表现轻微。结论 “五黄 1号”治疗 度烧伤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好 ;患者疼痛轻微 ;减少临床医师工作量和医用材料消耗 ;其剂型和组分取材方便 ,制作容易 ,价格低廉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房国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06-30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应用于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50例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清创后分别以康复新液和碘伏湿敷,观察患者主观感受、创面渗液、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康复新液能减轻患者换药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将聚维酮碘制成1 0 %乳膏,用于治疗烧伤,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以乳化法制备乳膏,用循环试验、耐热、耐寒试验和离心法考察其稳定性,以创面细菌培养和创面愈合程度判断疗效。结果:聚维酮碘乳膏制备方法,质量稳定,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不易耐药,不易产生过敏反应。结论:聚维酮碘乳膏是一种可供临床选用的烧伤外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苯妥英锌治疗烧伤的作用。方法 :选择烧伤部位的面积和深度相近的 19例Ⅱ度烧伤患者 ,分为两组 ,分别用苯妥英锌和磺胺嘧啶银的软膏 (2 5 % )外用治疗 ,观察创面肿胀程度、发炎、创面结痂、局部疼痛以及创面愈合时间 ,并进行烧伤后创面组织学检查。结果 :苯妥英锌组创面的渗出比对照组少 ,疼痛明显减轻 (P <0 .0 5 ) ,创面细菌的转阴率 1wk后为 30 % (对照组为 33.3% ) ,创面愈合时间为 16.1± 2 .8d(对照组为 16.8± 2 .7d) ,创面毛细血管胚芽与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苯妥英锌对Ⅱ度烧伤的治疗优于磺胺嘧啶银  相似文献   

19.
清疡膏对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朱志祥  汪道新 《安徽医药》2001,5(3):189-190
目的 观察清疡膏对大面积烧伤患晚期迁延不愈的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自制清疡膏对118例大面积烧伤患晚期残余创面进行外涂治疗。治疗期间对残余创面四周上皮生长速度、用药后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临床观察并与烧伤湿润膏对比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方法自制外用药清疡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治愈104例,好转8例,无效6例,疗效显(P<0.01),且有明显的抗菌、促进创缘上皮生长、加速愈合及愈合后弹性好不再溃破。结论 清疡膏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一种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杠板归煎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21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 ,由于细菌耐药常经久不愈 ,或反复溃破 ,表现十分顽固。小面积深度烧伤 ,不经切削痂或植皮处理 ,门诊换药 ,常发生伤口感染 ,迁延时日 ,难于愈合。我科应用杠板归煎剂治疗 2 1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 ;大面积烧伤 11例 ,门诊小面积深度烧伤 10例。最大残余创面达 10 %~ 2 0 % ,最小直径仅 0 .5~ 3cm。烧伤余创面最长时间 15 0天左右 ,最短时间 6 0天左右。2 方法将采集的新鲜杠板归茎蔓洗净 ,切成小段后放入锅内煎煮沸 2 0分钟左右 ,取出煎液 (或加水稀释后 )浸泡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