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断指再植185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85例286指行断指再植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和正确保存断指.结果成活268指,成活率93.71%,血管危象发生率15.03%.结论术前重视保存离断指,术后重视局部护理和患者的生活护理,是促进再植指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指离断再植患者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28指)手指离断患者采取断指再植手术,给予术前、术后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结果:成活25指(89.3%),失败3指(10.7%)。结论:正确的护理、仔细的观察和健康教育是再植指成活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总结创伤性断指再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达到防止和减少因治疗、护理不当而导致的手术失败和手指的功能障碍的目的.方法 对创伤性断指患者及时、正确的急救与处置,同时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以及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结果 收治创伤性断指患者32例,68指,再植指成活61例,成活率89.7%.结论 由于手的解剖和功能比较特殊,除手术、治疗选择恰当外,完善、周密的护理工作是再植指成活、手功能恢复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功能锻炼。方法对解放军第261医院2008年以来60例86指再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术后功能指导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0例86指中85指成活1例发生坏死,成功率99%,术后随访3~12个月,再植指外观良好,功能满意。结论术前对断指的及时保护处理,完善术前检查及心理疏导,术后实施合理有效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断指再植术51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1例断指再植术患者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47指术后未出现感染及指缺血坏死,全部成活;8指血液循环差,及时发现后通过一系列措施,断指成活;5指术后发生感染引起血液循环差,断指未成活,将离断手指分离.结论: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全程优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4例手指离断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4例患者57指再植指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平均住院时间20.5 d。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指离断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断指再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活率。方法:对150例病人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术后妥善安置病人,加强局部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以及血循环危象的观察护理,注意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体位的护理等。结果:本组成活146例,成活率为97.3%。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妥善保存离断手指,尽早实施手术是提高手术存活率的重要环节,而术后良好的休养环境,加强再植指局部护理、疼痛护埋,严密观察病情是提高手术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休克状态下断指再植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9月~2004年2月本院收治的多发伤、复合伤并休克、手指离断14例26指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26指术后全部成活。结论:失血性休克状态下试行断指再植是可行的,围手术期处理得当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患者300例,共再植318指。分析患者断指再植成活情况,并根据治疗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参与调查活动的300例患者中,成功再植者278例,成功率为92.67%;318指中再植成活254指,成活率为80.82%。其中年龄、断指保存情况、受伤部位、热缺血时长、断指离断程度、血管痉挛情况等因素与断指再植成活率有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断指患者再植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断指保存情况、受伤部位、热缺血时长、断指离断程度、血管痉挛等,临床医师应对此高度重视,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充分的术前准备,妥善保存断指,尽早实施手术是提高断指再植术成活率的重要环节,而术后良好的休养环境,再植指局部护理、疼痛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是提高手术成活率的关键.现将80例断指再植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指再植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护理形成一体化,对428例(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8个月内随访。并按中野方法测评患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52例(指),良3ll例(指),可40例(指),优良率85%。结论: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一体化护理计划,将断指再植的每个康复过程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不间断的康复与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断指再植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护理形成一体化.对428例(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8个月内随访。并按中野方法测评患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优52例(指),良311例(指),可40例(指)。优良率85%。结论 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一体化护理计划。将断指再植的每个康复过程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不间断的康复与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提高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方法2003年4月~2007年10月对36例(共39指)患儿实施断指再植术,并做好术后患儿心理护理及患指护理,及时发现患指血管危象,并给予及时治疗处理。结果36例患儿39指中34指成活,成活率为87.2%;术后出现7指动脉危象,11指静脉危象,危象发生率为46.2%。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精神紧张、寒冷、疼痛可导致血管危象的发生,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根据小儿的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指疼痛,从而减轻患儿紧张、恐惧情绪;术后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情况及动静脉危象发生的时间、特点,及时给予处理,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59指)需要进行末节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9指,断指残端修整术)和研究组(30指,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各2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再植成活率、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肿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肿胀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治疗优良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科学设置环境条件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9年5月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患者741例为研究对象,2005年6月~2007年5月的356例对照组,按传统显微外科护理模式管理术后环境条件,即常规观察再植指末梢血运,持续烤灯照射,开展病室通风、禁烟等健康教育;2007年6月~2009年5月385例为观察组,按护理程序对其术后的环境条件进行护理干预,包括有效镇痛,绝对卧床,严密观察,禁烟、肢体位置及病室温、湿度管理,预防便秘,心理疏导,功能锻炼,出院指导共计八方面措施;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及总的再植成活率。结果观察组总再植598指,动脉危象发生率18.26%、静脉危象发生率23.03%、总成活率86.80%;对照组总再植603指,动脉危象发生率24.92%、静脉危象发生率31.15%、总成活率78.36%。经统计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良好的环境条件设置,可有效改善发生血管危象的环境因素,改善再植指的血液循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痛病房多维镇痛护理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痛病房多维镇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各阶段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病房多维镇痛护理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顺行法与逆行法再植术式在含拇指或足趾断指(趾)再植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断指和(或)含拇指或足趾离断患者在再植时分两组各采用顺行法和逆行法再植术式(再植血管、神经、肌腱条数等同),并记录绝对再植时间(开始吻合组织至再植指完成),对时间及肢体体位操作难易进行评估。结果①逆行法组绝对再植时间明显短于顺行法组;②逆行法组较顺行法组在体位操作上明显简单易摆。结论在含拇指或足趾断指(趾)再植中逆行法术式较顺行法术式优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总体活动度恢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汇总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后康复训练情况、缺血时间、术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断离性质、断指伤的原因、断离平面、医保情况、家庭年均收入、职业类型、术后皮肤温度、术后毛细血管反应、术后指腹弹性情况、合并基础疾病、受伤的手指类型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并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再植指外观恢复得分为15.59±3.45分,运动功能评分为14.27±4.13分,感觉恢复评分为16.38±5.39分,日常活动恢复评分为7.36±2.47分,恢复工作情况评分为6.78±2.59分,再植指功能总分为60.38±16.28分,其再植指功能活动恢复水平较差。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后康复训练、缺血时间、术后心理状态、断离性质、断指伤原因、断离平面、受伤的手指类型、术后指腹弹性、术后皮肤温度均为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再植指功能活动恢复的相关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断离平面、术后康复训练、术后心理状况与断指伤原因均为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再植指功能活动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再植指功能恢复与断离平面、断指伤的原因、术后心理状态与术后康复训练情况等密切相关,护理人员配合医师,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其功能康复,对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回归工作岗位并重返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将1 127例(1 648指)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3例(824指),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恢复情况、心理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了术后功能恢复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