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hs—CRP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预测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期间成功行PCI术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术前1小时及术后72小时测hs—CRP,根据hs—CRP值,分为两组:A组(hs-CRP≥10mg/L)和B组(hs—CRP〈10mg/L),随访6月,观察两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YL生率。结果:术前及术后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小时两组在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总体心血管事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只在总体心血管事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hs-CRP可预测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术前CRP预测较术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对34例NSTEACS患者,12例健康者分别测定血清CTnⅠ,并观察住院期间主要的心血管复合事件(心脏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反复缺血性心绞痛发作),随访1~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NSTEACS组血清CTn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STEACS组CTnⅠ阳性组所测结果明显高于CTnⅠ阴性组(P〈0.01),且CTnⅠ阳性组较CTnⅠ阴性组的住院期间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高,住院期与随访期反复心绞痛发作增加,总心脏性病死率也上升,且复合心血管事件也显著增多。结论:血清CTnⅠ检测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与预后预测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蔡柳燕  赵琳 《医药世界》2010,(8):805-805,808
目的观察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测定ABI值,根据ABI测定结果为依据将121例患者分为正常ABI组(1.4〈ABI〉0.9)与低ABI组(ABI≤0.9),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6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低ABI组心血管事件(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高于正常ABI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BI≤0.9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低AB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预后较差。ABI作为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无创检测手段,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对1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当天测定血浆hsCRP水平,根据血浆hsCRP水平分为3组:≤10.0 mg/L组,10.1~20.0 mg/L组,20.0 mg/L组。随访ACS患者住院期间、30 d以及3个月死亡事件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hsCRP水平与ACS患者的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CRP水平预测30 d、3个月的死亡率和MAC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水平可预测短期的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对判断AC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定量测定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对60例UAP患者进行血清CRP测定,根据CRP水平将60例UAP患者分为A、B两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28例(46.7%),CRP<3 mg*L-1;B组32例(53.3%),CRP≥3 mg*L-1.30 d内B组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50.0%比10.7%,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与UAP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可以认为:CRP对判断UAP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松龄血脉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治疗时间4周,四周末随访所有患者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肝肾功能及心血管缺血事件(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衰、心血管死亡).结果 治疗组CRP低于对照组[(3.34±6.1)mg/L比(6.51±6.7)mg/L,P<0.01],两组缺血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例比21例),P<0.01].结论 应用松龄血脉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显著降低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心血管发生.  相似文献   

7.
张津津  朱军 《安徽医药》2018,22(1):58-6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再次发生非致命性的ACS(再次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因此再次行血运重建术(包括冠脉支架术、冠脉搭桥术),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195例ACS患者,对195例ACS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发生MACE.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Cys-C值.按照随访结果将ACS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对Cys-C水平与ACS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多因素预测模型评价各因素对ACS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和非MACE组的组间Cys-C值无差异[(1.41±0.46)mg·L-1 vs(1.32±0.41)mg·L-1,P>0.05];分组后发现MACE组的Cys-C高四分位患者比例略高,非MACE组的Cys-C低四分位患者比例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CE组的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比例明显高于非MACE(34.38%vs 15.34%),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明显低于非MACE组(18.75%vs 42.33%,P<0.01);在对MACE的单因素回归分析中,Cys-C及其亚组与MACE无相关性.结论该研究发现Cys-C和ACS患者发生MACE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T-proBNP和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价值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65例,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同病变NT-proBNP和hs-CRP变化情况,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同预后和NT-proBNP、hs-CRP比较情况。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NT-proBNP和hs-CRP均高于对照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患者NT-proBNP和hs-CRP均高于单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患者NT-proBNP和hs-CRP均高于双支病变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NT-proBNP、hs-CRP均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T-proBNP和hs-CRP水平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加强NT-proBNP、hs-CRP监测,可以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远期预后相关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1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再根据临床分型分为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RDW及相关生化指标,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判断,随访1年,分析其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各亚组患者的RDW水平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心肌梗死组患者的RDW水平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DW与Gensini积分、WBC水平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冠脉造影检查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影响患者远期预后的因素主要为性别、RDW、HDL-C。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RDW水平持续升高,可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判断,且能够预测远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非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 813例分别于入院后30 d和4个月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 入院后第30天,3 813例患者血清CRP平均水平为2.4mg/L(25 ~75th百分数,1.2~5.5 mg/L),CRP<1 mg/L 765例,CRP 1 ~3 mg/L 1 425例,CRP >3 mg/L 1623例.CRP>3 mg/L的患者2年存活率显著高于CRP为1~3 mg/L或CRP<1 mg/L的患者(P<0.01).CRP>3 mg/L的患者比CRP<1 mg/L的患者的死亡风险高3倍以上(HR,3.7;95%CI,1.9 ~7.2).CRP(1 ~3 mg/L)平均水平提高也导致该组患者死亡风险高于CRP<1 mg/L的患者(HR,2.3;95%CI,1.2 ~4.6).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30 d和4个月CRP水平与长期存活率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心模式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78例.两组均采用规范治疗,研究组另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焦虑程度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年后研究组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模式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黄问银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30-31,33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情况及其对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组(A组)(HbAlc<6.5%,n=31例)、糖化血红蛋白低危组(B组)(6.5%<HbAlc<7.5%,n=36例)、糖化血红蛋白高危组(C组)(HbAlc>7.5%,n=35例)3组,分别观察各组入院时、3个月后12个月后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反应蛋白(CRP)、体重指数(BMI)、射血分数(EF)及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①A、B组及C组患者入院时VLDL、CRP、BMI及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月后及12个月后C组EF值较入院时未明显改善(P>0.05);②住院及随访12个月期间C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心绞痛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人院时明显增高(P<0.05).且HbAlc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肺部感染及死亡均呈正相关(r=0.412、0.271、0.319、0.251、0.134).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可不同程度地升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早期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未进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78例随机分为高负荷剂量用药组和对照组。高负荷剂量用药组96例于人院明确诊断后立即开始服用氯吡格雷600mg,后以75mg/d维持,而对照组82例患者则给予氯吡格雷300mg口服,随即75mg/d。比较两组1年之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继发心力衰竭及再次人院治疗)的发生率并判断其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负荷剂量用药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均P〈0.05)。两组均无主要和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早期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可显著改善其预后,且安全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张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19-2620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将11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拟行介入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介入术前6h给予阿斯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口服.观察组患者术前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 μg/kg负荷量3 min,然后以0.15 μg·kg-1·min -1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至介入术后36 h.比较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术后30 min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以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4%(P<0.05);观察组术后TIMI 3级比例为8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前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心肌灌注和患者预后,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术后12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术前测定236例行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基础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将患者分为CRP〈3.0mg/L组(正常组,131例)和CRP≥3.0mg/L组(异常组,105例),随访、记录和分析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心绞痛和再次血运重建术等)发生率。结果 236例患者中有105例(44%)术前CRP异常(大于3mg/L),异常组患者年龄大,吸烟者多,血脂亦高于CRP正常者(P〈0.05),而正常组更多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P〈0.05)。死亡、心肌梗死以及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冠脉血流重建术发生率异常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非急诊血流重建术两组相似(P〉0.05)。结论 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预测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者,术后12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增加,提示术前炎症反应的活性影响晚期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支架置入术后不良血管事件诊断中应用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 144例实施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血清胱抑素C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各36例,由高到低分别为最高组、次高祖、次低组、最低组;按照有无发生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组以及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对比各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最高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最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心血管事件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值与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存在正相关性,其为不良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朱时法  刘彩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37-3738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69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CRP水平;将ACS组患者分为≤8.0 mg/ml和>8.0 mg/ml两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ACS组hs-CRP浓度为水平为12.5±2.3 mg/ml,与正常对照组3.7±0.9 m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CRP浓度为15.6±3.8m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2+2.5 mg/ml (P<0.01);CRP>8.0 mg/ml的ACS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8.1%,显著高于CRP≤8.0 mg/ml的ACS患者(P<0.01).结论:CRP水平检测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病程中重要的检测指标,可预测和评价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SC)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2例。并选取门诊健康查体者20例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30d内随访其心血管事件发发生情况,将ASC患者以随访结果分为再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MACE组)和未再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组(N--MACE组)。结果:ASC组脂联素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脂联素浓度(5.95±0.55.9.35±0.6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MACE组和N—MACE组脂联素浓度,前者低于后者(5.75±0.48.6.08±0.56)mg/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可能是预测ASC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来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252例,根据患者24 h微量白蛋白尿(MAU)水平分为MAU阳性组(n=112)和MAU阴性组(n=140).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生存曲线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吸烟例数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U阳性组在糖尿病例数、既往心肌梗死例数、冠脉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及院内心力衰竭例数均高于MAU阴性组(P<0.05).MAU阳性组患者观察期限内死亡人数20例,阴性组患者死亡人数14例,2组患者生存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白蛋白尿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T-proBNP对急性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入选的急性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其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两组,即水平正常者为对照组,升高者为研究组。随访发病后1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随访1个月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4例、急性ST段心肌梗死1例,研究组有19例发生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12例、急性ST段心肌梗死5例、猝死2例,两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NT-proBNP检测方便、快速,可以为NSTEMI患者危险分层提供依据,NT-proBNP是NSTEMI患者近期预后判断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