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面部、颈前水肿性红斑伴四肢肌肉酸痛、无力1年余就诊。曾在外院以“皮肌炎”,予口服强的松70mg,1次/d,2周后症状缓解,减量至60mg,1次/d,以后每2周减量10mg,减至30mg,1次/d时持续服用3个月,病情稳定,强的松减至20mg,1次/d。6个月前,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同年4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来本科就诊。体检:T38.7℃,P120次/min。面部、[睑周围可见水肿性紫红色斑,颈前V字区毛细血管扩张,伴有色素沉着。掌、指、指关节侧面可见Gottron征,四肢肌力4级,股四头肌三角肌压痛。实验室检查:血ESR75mm/h,A22g/l,G36g/L,CK112u…  相似文献   

2.
环孢菌素A治疗儿童皮肌炎伴发脂膜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8岁,1994年6月24日入院。4年前患儿“感冒”后议上睑发生水肿性红斑,无自觉症状。1月后双侧面颊亦发生同样皮损伴四肢肌无力、肌痛,病情逐渐加重。化验CPK及LDH等明显升高,确诊为皮肌炎。住院给予强的松60~35mg/d,病情好转。出院后继股强的松35mg/d,逐渐减量。3年来患儿病情反复加重3~4次,每次加重均发生在强的松量减至15mg/d时。1月前患儿强的松量由25ms/d骤减至15ms/d,肌无力、肌痛再次加重。同时发现腋下、腹壁等处疼痛性结节。体检;BP15/10kPa,心肺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明显柯兴征,前额、上睑,须及下顿…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年,全身散发盘状红斑3个月,伴面部红肿1周,于2005年3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唇及口腔黏膜出现糜烂、溃疡多处灰白色片状斑,表面轻微糜烂,自觉轻微灼痛,双手掌出现多个绿豆至铜钱大小红斑、斑丘疹,表面覆有灰白色鳞屑,较难剥离,无糜烂、溃疡,自觉瘙痒,日晒后皮疹加重。于门诊诊断为红斑狼疮,给予强的松20mg,每日1次及火把花根4片,每日3次等治疗2年后,上述症状逐渐消退,强的松减量10mg。每日1次维持治疗8个月余后停用激素。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 患者,男,74岁,因阴茎溃疡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阴茎包皮出现一米粒大小的丘疹,2日后变成脓疱,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生殖器疱疹,口服阿昔洛韦,外搽Ot一2b干扰素凝胶1周效果欠佳,皮损糜烂、溃疡,无疼痛。3次验血TPPA、TRUST均为阴性。口服阿奇霉素(0.5g/d)1周,继之静脉滴注青霉素(480万u/d)1周,皮损未见好转,溃疡加深,遂来我科就诊。患者起病后无发热、疲乏等全身症状,否认有婚外性行为史。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1岁,以间断颜面及双下肢浮肿1年,加重1周于2005年10月19日就诊于我院.患者1年前因胸腺肿瘤摘除术后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曾来我院就诊.当时住院查24 h尿蛋白>3.5 g,并有低蛋白血症,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予甲泼尼龙300 mg/d冲击治疗共3 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0mg/d,20 d后病情好转出院,泼尼松逐渐减量,约3个月后减至20 mg/d后自行停药.2个月前又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浮肿、蛋白尿等症状加重并合并下肢丹毒,再次入院,以泼尼松90 mg每日口服(30 mg日3次),并对症抗炎治疗,浮肿及蛋白尿未明显好转.丹毒病情控制后出院,门诊随诊治疗,泼尼松调整为20 mg每日3次,一直维持治疗.近1周来颜面及双下肢浮肿等症状再次加重,于2005年10月19日再次收入我院泌尿内科治疗.人院体检:体温36.8 ℃,脉搏80次,呼吸18次,血压110/80mm Hg(1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不振,慢性病容,营养中等,体检合作,轮椅推入病房.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皮肤呈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6.
2例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伴发的带状疱疹用万乃洛韦(商品名明竹欣,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造)治疗报告如下。 例1,男,49岁,颜面部红斑,水疱,伴发热,疼痛5天。患者5天前于右侧颜面部出现带状分布的红斑,簇集性水疱,自觉疼痛,并有发热。5月前,因患“皮肌炎”于当地医院就诊,予强的松80mg/d及氨甲喋呤冲击治疗。一月后症状缓解,渐减量。目前,维持强的松45mg/d治疗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2岁。因左腹部皮疹1个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2个月前劳累后感低热2 d(具体体温不详),随后左上腹、左季肋部、左背部出现带状沿肋间神经分布的群集红斑、丘疱疹及水疱,伴阵发性轻微针刺样痛感。外院诊为带状疱疹,予阿昔洛韦200 mg每日2次、维生素B1 10 mg每日3次、维生素B12 500 μg每日3次口服,治疗约10 d症状消失,皮损渐消退。患者来我院就诊前1个月,左腹部原带状疱疹皮损处出现红色丘疹、鳞屑,无痛痒等不适,未予重视。因皮疹持续1个月未消退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男,65岁。因全身红斑、脱屑2个月于2003年4月11日收住我院。患者2个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生素,口服安乃近,3d后胸腹部出现红斑,并迅速波及全身,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药疹,给予口服泼尼松30mg/d,雷公藤多苷60mg/d,皮损逐渐好转。但在药物减量的过程中皮损渐加重。体格检查:T37℃,P82次/min,R20次/  相似文献   

9.
色素性痒疹     
<正>患者男,17岁。主诉:肩部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泛发至躯干2周。现病史:患者1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右肩部出现散在数枚红色丘疹,约米粒大,伴轻微瘙痒,皮损逐渐增多累及双侧肩部。2周前就诊于当地医院皮肤科,考虑"皮炎",予泼尼松30 mg口服,每日1次,3 d后减至20 mg,共口服1周,原有皮损逐渐变暗,留有色素沉着,但仍出现新发皮损,且泛发至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近端,伴有明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9岁,一个月前子胸前、背部等处出现散在水疱和大疱,疱壁紧张,不易破裂,疱液清亮,自觉瘙痒,发病一周后来门诊就诊拟诊大疱性类天疱疮,给予强的松10mg/d及苯海拉明、维生素C口服,外用1%甲紫液等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一周后复诊于1986年12月20日入院.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银屑病均是在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通过免疫途径导致的复杂疾病.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SLE合并脓疱性银屑病报告如下. 患者女,20岁.牙龈反复出血2年余,多次查血常规示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并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反复口腔溃疡、脱发、活动后胸闷等症状.曾到我院血液科及风湿免疫科就诊,确诊为SLE住院治疗,予以甲泼尼龙(最大剂量60 mg/d)、万古霉素静脉滴注、羟氯喹、拜阿司匹林、阿法骨化三醇口服.在风湿科住院期间曾予环磷酰胺0.4 g静脉滴注1次.出院后,患者激素剂量减为泼尼松60 mg/d,门诊随诊,逐渐减量.期间,患者曾口服甲氨蝶呤7.5 mg每周1次,2个月后停药.10余天前患者泼尼松减至15 mg/d,皮疹再发,表现为红斑、脓疱及脱屑,外院考虑为脓疱性银屑病,给予复方氨肽素口服,疗效不佳,皮疹加重,来我科就诊,拟SLE、脓疱性银屑病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眼睑部的扁平湿疣的二期梅毒患者。患者男性,30岁,因全身发生瘙痒性皮疹3个半月,面、颈部出现有分泌物的皮损1个月而就诊。皮疹首先出现在生殖器部位,为红色斑丘疹,后泛发全身,颜色很快由红色变为褐色。并不断出现新的斑疹。腹股沟、腋窝、颈及上眼睑皮损增大、潮湿、糜烂。患者有婚外异性恋史,皮损出现前1个月有不洁性交史,但无生殖器溃疡史。就诊前曾服用强的松30mg/d,共2周。检查:全身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1岁,因"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8年,加重7个月"入院。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于腰腹部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逐渐增大累及四肢。先后于多家医院就诊均考虑湿疹,间断口服中药及外用抗过敏药物(具体不详),效果不佳。4年前使用美卓乐24mg口服,每(1~2)月减量(2~4)mg,2年前减至4mg至今。期间曾于外院行2次肌电图及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自诉为皮炎湿疹改变。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14.
王标  袁健  吴建明 《皮肤病与性病》2011,33(1):F0003-F0003,6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半年,胸背部红斑4个月,持续加重,于2010年4月20日来我单位就诊。患者半年来自感双下肢麻木,近4个月来胸背部出现红斑皮损,渐有增多。近一个月来眉间及四肢亦出现类似皮损,偶有瘙痒,去年底曾至当地医院诊治,拟为麻风后遗症,末梢神经炎,给予强的松20mg/d至今,治疗初期症状稍有好转,日久症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8岁。全身红斑、鳞屑10余年,加重4年,组织病理符合银屑病。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史,继发外源性库欣综合征。治疗方面,逐渐减停激素类药物,将氢化可的松由10mg 2次/d口服经半年时间逐渐减停。予阿维A 20mg 2次/d口服2个月后,减量至30mg 1次/d口服8个月至今。服用阿维A 7个月时,为加强疗效、辅助撤退激素、防止复发,加用环孢素软胶囊50mg 2次/d口服2个月,后减量为25mg 3次/d口服两周。经10个月治疗后,患者库欣综合征表现及全身皮损改善明显。从本例可以看出,长周期应用阿维A对于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外源性库欣综合征患者,在辅助撤退激素和改善全身皮损方面疗效肯定。对于急需控制病情和需要减停激素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联合疗法。  相似文献   

16.
注射流感疫苗致皮肌炎复发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9岁,农民。因面、颈、胸背部起红斑、丘疹伴痒5m,全身肌肉酸疼、无力1m于2004-02-16在我院确诊为皮肌炎并住院口服泼尼松等(初始量80mg/d)治疗3w,化验血清酶正常,继续巩固治疗3w,患者面、颈、胸背部红斑、丘疹大部分消退,肌肉酸痛症状消失,肌力恢复正常后出院,出院后定期复查血清酶正常,皮肤、肌肉症状完全消失后,泼尼松逐渐减量,自2005年5月泼尼松减至10mg/d维持,  相似文献   

17.
报告1例以多发性假性动脉瘤为主要表现的反复误诊误治的血管型白塞综合征.患者男,33岁.因全身反复出现搏动性包块9个月就诊.多次CT血管造影检查示假性动脉瘤,并先后在血管外科行3次手术治疗,但第3次手术后1个月右腋下再次发生假性动脉瘤.追问病史患者近10年来口腔和外生殖器反复发生溃疡.体格检查:除右腋下一鸡蛋大的搏动性包块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诊断:血管型白塞综合征.患者经口服泼尼松45 mg/d和每2周静脉滴注环磷酰胺1 200 mg冲击治疗,1个月后右腋下包块变硬、缩小,随后调整治疗方案为硫唑嘌呤2 mg/(kg·d)和泼尼松逐渐减量口服.6个月后右腋下包块消失,随访1年,无新的血管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报道1例复发性皮肤坏死性嗜酸性血管炎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64岁,因双下肢痛性皮疹12天就诊。偶有干咳,无哮喘病史。皮肤科查体:双下肢散在紫红色斑片、斑块,胫前数个结节、血疱样损害;右前臂有少量类似损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胸部X线提示双肺渗出性改变。皮损组织病理符合皮肤坏死性嗜酸性血管炎。口服强的松45mg/天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激素减量过程中曾有复发。  相似文献   

19.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重症皮肤萎缩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12岁。以下肢多发性条状暗红色斑 3个月就诊。半年前四肢出现丘疹、红斑、脱屑 ,伴瘙痒 ,在当地诊所诊断为银屑病 ,给予中成药消银片 2片、扑尔敏 4mg、VitC 0 .1g、强的松 5mg ,均 3次 /d口服 ,共用 10天 ;外用皮炎平霜 2次 /d ,共用 3支。 15天后皮损消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主因双下肢皮损2周,无明显自觉症状,于2010年8月就诊。2周前患者双大腿下段、小腿外侧出现散在分布针尖至粟米大红色丘疹,略隆起于皮肤,表面少许脱屑。发疹前1个月曾患急性荨麻疹,接受甲泼尼龙40mg/d治疗后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