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芪健胃颗粒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子洲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替普瑞酮胶囊,1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参芪健胃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酶歧化酶(SOD)、NO、丙二醛(MDA)、内皮素(ET)、表皮生长因子(E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和9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刺痛、倦怠乏力、胃脘胀满和食少纳呆症候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和NO水平明显升高,而MDA水平则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胃肠激素ET和EGF水平明显降低,而CGRP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健胃颗粒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和胃肠激素水平,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新加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7月枣庄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属于脾胃虚寒证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24例)与研究组(24例)。参照组采用香砂养胃丸中成药治疗,研究组采用新加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 研究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总改善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脘隐痛、畏寒肢冷、泛吐清水、精神疲倦的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接受中医经方加味治疗后能够辨证施治,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收缩、胃部受损及肠化问题,能够降低患者症状评分,提升患者生活健康指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属于脾胃虚寒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各项评分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内镜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脾胃虚寒型),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状态。  相似文献   

4.
邵蓉  高泽立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1):2157-2160
目的探讨胃复春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入选者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6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96%、9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疼痛、胃中嘈杂、嗳气泛酸和口苦口干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人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 IL-2R)、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明显降低,胃泌素-17(G-17)水平明显增高(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春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气温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调气温中方与温胃舒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临床痊愈率为46.7%,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气温中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叶酸和摩罗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与胃镜下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与胃镜下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摩罗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缓减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健胃治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健胃治萎汤,对照组单纯服用胃复春片.观察2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4%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胃治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自拟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养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病理学特征评分、胃内膜腺体功能[胃泌素-17(G-17)、胃动素(MOT)、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内皮素(ET)]、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形体消瘦、大便稀溏积分分别为(0.57±0.36)、(0.72±0.14)、(1.81±0.34)、(0.71±0.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0.78)、(1.45±0.34)、(2.86±0.45)、(1.38±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异型增生、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评分分别为(0.84±0.12)、(3.24±0.31)、(2.84±0.55)、(2.11±0.19)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6月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饭后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3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6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0.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乏力、隐痛、胃脘胀满、纳差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这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IL-6、TNF-α、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SOD和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和胃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8年10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9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瑞巴派特片,0.1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气和胃胶囊,2.0g/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血清学指标水平、胃黏膜炎症积分、胃黏膜炎症病理积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5%、9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痞胀、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嗳气积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显著升高,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炎症积分、胃黏膜炎症病理积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胃黏膜炎症积分、胃黏膜炎症病理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和胃胶囊联合瑞巴派特片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胃黏膜炎症及病理情况,促进机体血清GAS、MTL、EGF、PGE2水平增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参芪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各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纳入参芪健胃颗粒治疗CAG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RCT,包括887例C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瑞巴派特片联合四联疗法的效果.方法 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号形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瑞巴派特片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肠激素[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泌素-17(G-17)]水平,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胃安中药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配方组及汤剂组,每组45例.汤剂组给予传统胃安汤中药汤剂治疗,配方组给予胃安中药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配方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汤剂组的75.5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胶体果胶铋颗粒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84例,按照治疗方法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替普瑞酮胶囊,1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胶体果胶铋颗粒,1袋/次,4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19%、9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刺痛评分、倦怠乏力评分、胃脘胀满评分、食少纳呆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这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MDA水平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SOD、G-17、PGI、PGII水平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颗粒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及G-17、PGI、PGII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GIQLI评分(102.32±9.35)分高于对照组的(91.35±9.65)分,中医证候积分(9.10±2.00)分低于对照组的(16.15±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0.05)。观察组Hp转阴率92.50%为(37/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3,P=0.005<0.05)。结论给予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复春片联合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在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胃复春片,4片/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3.8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刺痛、口干口苦、胃脘胀满、倦怠乏力和嗳气反酸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泌素(GAS)明显下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春片联合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和PGⅠ/PGⅡ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患者体内含量的差异,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病情分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7例轻度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萎缩性胃炎组和7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通过免疫定量分析仪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的差异.结果 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和学历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患病率不具有影响(P>0.05),但不同年龄月收入对患病率有一定影响(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胃组,PGⅡ高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萎缩性胃炎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轻度,PGⅡ高于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萎缩性胃炎PGⅠ、PGⅠ/PGⅡ低于中度,PGⅡ水平高于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不同发展阶段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晚期胃癌PGⅠ、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早期,晚期胃癌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进展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蛋白酶原的测定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某院收治13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80例脾胃湿热证患者为A组,其余55例脾气虚证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一时间非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患者为C组,均在胃镜下取胃窦黏膜作为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对热休克蛋白70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1)C组大部分患者并无胃黏膜炎症,A组、B组与C组患者患者轻度、重度胃黏膜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2)A组与B组患者染色强度积分×染色面积比均比C组患者大,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70为机体阳气的范围,在热证中表达显著,热证与湿证对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