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和同期健康婴幼儿各296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逐步前进法Logistic多因素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与母亲孕期因素(妊娠剧吐、孕期被动吸烟、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和新生儿期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病理性黄疸、母乳喂养、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均有关(P〈005),而与母亲孕期因素(饲养宠物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和新生儿期因素(患儿性别、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无关(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病理性黄疸、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孕期被动抽烟是婴幼儿发生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独立的保护因素。结论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病理性黄疸、生后反复呼吸道感染、孕期被动抽烟是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熊燃  王艳芳  费樱  于芳 《贵州医药》2003,27(4):291-293
目的探讨患过敏性疾病的婴幼儿在出生时脐血IL-10、IL-4、IgE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采集329份新生儿脐血标本,应用ELISA方法测定IL-10、IL-4、IgE水平。对329名新生儿进行随访,前瞻性地追踪观察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统计软件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各种因素对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患过敏性疾病组脐血IL-4、IgE水平较未患过敏性疾病组明显增高(P均<0.01)。而IL-10水平较后者明显降低(P<0.01);患过敏性疾病患儿脐血的三种介质的相关分析显示:两两之间呈显著相关,即IL-4与IgE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34,P<0.001);IL-10与IL-4呈显著负相关(r=-0.593,P<0.001);IL-10与IgE亦呈显著负相关(r=-0.69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阳性家族哮喘史、阳性家族过敏史、脐血中IL-4和IL-10四个因素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中阳性家族哮喘史的相对危险度最高。结论阳性家族过敏史、阳性家族哮喘史、脐血IL-4增高或IL-10降低是婴幼儿期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观察出生时新生儿脐血IL-4、IL-10、IgE水平的变化可预测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牛奶过敏症主要指婴幼儿对牛奶中蛋白过敏,是婴儿食物过敏的常见类型,发病率高达3%~7.5%。婴幼儿过敏症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以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较为多见,部分可能伴随出现荨麻疹、瘙痒、哮喘、过敏性湿疹等,直接影响着的婴幼儿的正常发育[1]。有研究表明,IL-10和TGF-β能够直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参与免疫机制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中[2]。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牛奶过  相似文献   

4.
脐血IgE水平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先天免疫因素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LSA)对410份脐血IgE(CB-IgE)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检测结果将他们分为4组:CB-IgE<0.35ku/L为A组,0.35ku/L≤CB-IgE<0.9ku/L为B组,0.9ku/L≤1.3ku/L为C组,CB-IgE≥1.3ku/L为D组.然后对4组婴儿进行随访以观察他们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关系.结果 A组患过敏性疾病共18例(14.7%),B组患过敏性疾病共48例(26.6%),C组患过敏性疾病40例(54.7%),D组患过敏性疾病10例(76.0%).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9.8,P<0.01).结论 脐血IgE增高的新生儿其日后发生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几率增多.CB-IgE越高,以后越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特别是CB-IgE≥0.9IU/L者应视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危儿及重点随访对象,需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5.
王功立 《首都医药》2004,11(13):46-48
一、什么是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是人体接触或注射了未超量、平时能接受的无害的物质,如花粉、尘螨、霉菌、药物甚至食物,高度敏感,突然发生异常反应,是一种威胁生命的免疫性疾病,也称过敏性疾病。二、引起过敏性疾病的原因引起过敏性疾病的原因除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是一种抗原抗体反应,即人体经上述物质(称致敏原或抗原)刺激后,体内产生相应抗体,此时称为“致敏”,当再次接触抗原时即发生过敏反应。三、过敏性疾病有哪些症状常见的过敏症状出现较快,一般不超过几分钟,甚至不到1分钟,少数也可在一、二日甚至更长时间发生。最常见的是…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食物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食物过敏已成为21世纪人类日益关注的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国外文献报道,欧美国家及澳大利亚食物过敏发生率逐年增加。 IgG介导的食物不耐受是过敏性疾病研究领域的新课题,其起病隐匿,涉及食物较多,患者难于自身发现过敏食物,长期食用引起慢性症状。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是Fooker阐述的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机制即机体免疫系统把进入体内的一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产生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并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的症状与疾病。本研究旨在对过敏性疾病患者14种常见食物的不耐受分布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疾病是由机体对抗原所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引发的疾病,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迫切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最近临床数据和研究表明,代际传递因素与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有关,母代在孕前或孕期遭受一些不利因素可能会使其子代患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强。因此识别早期危险因素(即母代危险因素)对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代际传递背景下影响子代过敏性疾病易感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关于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已有初步探究,该文针对母代遭受不利因素对子代患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在代际传递背景下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18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诊疗情况,探讨疾病的致病因素、临床症状特点以及治疗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8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经过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疾病,对症采取治疗方法。结果在18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分析其致病原因,病菌感染、食物致敏、以及无确切病因分别占比49.19%、18.92%、10.27%以及21.62%。经过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7.84%,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复发率为3.78%,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95.14%。结论病菌感染、食物致敏是诱发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因,对症实施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改善特应性体质婴幼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对106例6个月至1岁有特定遗传背景且患有湿疹、喘息的特应性体质患儿开展过敏原检测及综合干预对照研究,18个月后比较症状发作、免疫功能测定情况.结果 18个月后治疗组血清IgG和IgA升高(均P<0.05),喘息、湿疹发作明显减少(均P<0.01),睡眠、情绪改善明显(均P<0.05);牛奶、鸡蛋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过敏原.结论 特应性体质与环境因素是变应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婴幼儿期是影响儿童是否发生变应性疾病的关键时期,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降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改善特应性体质婴幼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长[1],婴幼儿增长率较高,林建生[2]认为由食物引起过敏婴幼儿比学龄儿童发病率高,王伟等[3]认为食入性过敏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婴幼儿的饮食起居大多由主要照顾者完成。为详细了解婴幼儿过敏原因,笔者对过敏性婴幼儿主要照顾者进行了过敏性认知情况调查,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婴幼儿的主要照顾者420名,男116名,女304名;年龄23~61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童过敏性疾病不同年龄的过敏原状况,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应用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对486例过敏性疾病儿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哮喘发病主要集中于学龄前和婴幼儿期,过敏性鼻炎主要发生于学龄儿童;在进行过敏原检查的各种疾病中,哮喘sIgE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婴幼儿以食物过敏为主,较大年龄儿童以吸入性过敏为主,学龄前儿童两者均可发生;总的来看,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为主,食入性以牛奶、鱼虾为主;在螨sIgE阳性者中哮喘比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结论螨、牛奶、虾是儿童最常见过敏原。血清过敏原测定有利于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为制定过敏性疾病干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疾病是影响小儿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应性体质和过敏原暴露是目前较为公认的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1]。过敏原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  相似文献   

13.
<正>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食物过敏,发生率为2%~7%[1],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给予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患儿饮食干预,采用回避牛奶蛋白,利用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部分水解蛋白奶粉,逐步过渡到整蛋白奶粉,能有效降低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我科对116例确诊由牛奶蛋白过敏导致的婴儿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患儿进行饮食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喂养干预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为过敏性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喂养方式研究组分为母乳组(Human Milk,HM)、适度水解配方(Partially Hydrolyzed Formula,PHF)组、母乳与适度水解配方(HM+PHF)组;对照组分为HM组、普通配方(Cows'Milk Formula,CMF)组、母乳与普通配方(HM+CMF)组。鼓励各组纯母乳喂养至少4个月,母乳不足或没有时,补充或只喂养初始随机分配的配方奶粉至6月龄,定期随访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调查问卷显示HM组、HM+PHF组、HM+CMF组与CMF组的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婴儿出现过敏性疾病症状的平均月龄HM组、HM+PHF组、HM组与PHF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母乳喂养可有效降低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母乳不足时添加适度水解配方可降低婴儿过敏风险并推迟过敏症状的出现时间,从而有效地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余钦其  魏蓉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83-184
目的:探讨过敏性眼表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均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结膜刮片检查,并统计其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特点。结果:眼痒和异物感在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中发生率最高,分别为90%、80%。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嗜酸性粒细胞的阳性率最高为100%,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为74%。结论:过敏性眼表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眼科医生应准确掌握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及时正确地应用抗过敏药物是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每到春季常有孩子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但是吃了感冒、消炎药并不见效,父母这时候也一筹莫展。其实,这些孩子们患的并非“感冒”,而是一种季节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据最新统计,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为20%,6岁以下儿童40%患有过敏性鼻炎,如此多的数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究分娩方式对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收治的126例产妇。按他们不同的分娩方式分为三组。在所有产妇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其都采用了相同的护理方式。A组的产妇均为剖宫产,B组的产妇均为自然生产,C组为阴道胎吸助产。产后,对婴儿进行一年的随访,观察记录婴幼儿临床过敏的症状,并于产后4个月、8个月、12个月定量测量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及过敏原的总IGE抗体。结果对三组婴儿进行一年的随访调查后,发现对于不同的分娩方式,婴儿患的过敏性疾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定比较三组婴儿4个月、8个月、12个月的IgG抗体阳性率和总IgE抗体水平后,发现A组、B组、C组婴儿的IgG抗体阳性率和总IgE抗体水平无太大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以后的研究可以减少婴幼儿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随不能完全消灭这一疾病,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世界约有22%的人患有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每当发生过敏性疾病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扑尔敏,吃了它,过敏症状倒是消除了,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整天都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疾病,约占整个鼻部疾病的40%,国内发病率达6% - 10%„约30%过敏性鼻炎患儿会有哮喘。成人过敏性鼻炎大多起始于儿童期,如果孩子的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可能岀现乏力、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长此以往,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出现体重和身高低于同龄人的情况。可见危害性是多么大。  相似文献   

20.
沈暐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2,(9):1290-1291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与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遗传对儿童哮喘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合肥市0~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群抽样结果开展统一的问卷调查,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中有家族过敏史者占24.67%,对照组中仅占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级亲属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二级亲属(P<0.05);哮喘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对儿童哮喘都有显著影响,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与儿童哮喘发生有密切关系,诊断哮喘时应仔细询问家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