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100例患者,均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其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为30~66岁,平均48岁;病程8个月~16年,平均8.8年;胃黏膜轻度萎缩23例,中度萎缩59例,重度萎缩18例;20例伴肠上皮化生,34例伴不典型增生;幽门螺杆菌阳性9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痛、胃胀、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2.
胡晨旻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43-134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儿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5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Hp阳性组16例,Hp阴性组39例;按年龄分为0~8岁组(10例)及9~14岁(45例)组。分别观察胃腺体萎缩、肠化情况。结果 55例患儿,年龄0~14岁,平均(9.6±2.8)岁;男25例,女30例;胃镜下表现为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炎45例(81.8%),胆汁反流8例(20%);伴消化性溃疡13例(23.6%);萎缩性胃炎2例(3.6%)。组织病理提示腺体萎缩:轻度42例(76.4%),中度13例(23.6%);活动期9例(16.4%),伴肠上皮化生8例(14.5%)。0~8岁和9~14岁患儿萎缩性胃炎发生率、萎缩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伴肠上皮化生发生率及处于活动期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治疗及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胃纳好转。16例抗Hp治疗的患儿停质子泵抑制剂后4周门诊行胃镜检查及病理、Hp检测,发现正规抗Hp治疗后,仍有4例Hp未转阴,但Hp数量较前减少,Hp检出率下降为25%。病理提示轻度萎缩4例,未见中度萎缩,余均提示浅表性胃炎。结论 Hp感染与儿童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关系,根除Hp对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 ,系临床常见病。目前 ,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 ,自 1991— 2 0 0 0年 ,笔者以自拟益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84例 ,疗效满意 ,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4例 ,来源于门诊和住院病人 ,治疗前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做出诊断。其中男 5 6例 ,女2 8例 ;年龄 2 3~ 4 0岁 36例 ,>4 0~ 6 8岁 4 8例 ;腺体萎缩轻度 2 3例、中度 5 2例、重度 9例 ;肠化生程度阳性 2 8例 ,轻度 31例、中度 19例、重度 6例。诊断标准 :以 1982年 10月 ,在重庆召开的全国胃炎治疗座谈会所制定的《慢性胃炎的分类及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病程长、不易治愈的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84年4月至1986年10月采用自拟疏肝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1例。现小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21岁~30岁3例,31岁~40岁9例,41岁~50岁10例,50岁以上9例;职业:农民19例,工人8例,干部2例,其他2例。病程:1~2年17例,3~5年9例,5年以上5例。 (二) 物理检查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切片检查,其中萎缩病变在胃窦17例,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常见病,该病病程较长,治疗难度大。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将其列为癌前状态,为消化系统疑难病之一。目前尚无明确阻断其进展的西药。为了对本病探求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积累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拟萎胃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5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1996年3月~2004年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经胃镜和病理诊断,共观察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5岁,平均49岁;病程1~38 a,平均4.6 a;腺体萎缩轻度16例,中度35例,重度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胃癌与萎缩性胃炎程度相关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胃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且病理确诊为胃癌的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生部位、萎缩程度、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间联系。结果 1993例胃癌患者中贲门胃底部胃癌1039例(52.13%),其中患萎缩性胃炎309例,患萎缩性胃炎评价积分1.56±0.54。胃体癌361例,其中患萎缩性胃炎198例,患萎缩性胃炎积分2.31±0.48。胃窦癌593例,其中患慢性萎缩性胃炎415例,占69.98%,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积分4.34±0.51。慢性萎缩性胃炎平均积分4.34±0.51。各部位癌中患慢性萎缩性胃炎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窦癌中患萎缩性胃炎数量多,萎缩程度重,与萎缩也许有关。贲门胃底癌最多,但合并萎缩性胃炎例数少,萎缩程度轻,考虑与胃粘膜萎缩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从1983年起,我们采用辨证分型方法治疗萎缩性胃炎40例,现将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住院治疗者20例,门诊治疗2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21~30岁17例,31~40岁14例,41岁以上者9例。民族:汉族32例,回族8例。职业:干部22人,工人16人,家属2人。病程最长20年,最短2年,平均为2.7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轻度萎缩性胃炎16例,中度萎缩性胃炎17例,浅表性萎缩性胃炎7例。40例中,轻度  相似文献   

8.
胆汁返流性胃炎 (BRG)是常见的消化系疾病 ,多由胃肠功能紊乱 ,幽门功能不全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现代医学主要从增加胃肠动力、抗HP感染、抗酸解痉等方药治疗 ,收效欠理想。笔者用自拟方胆胃安加减治疗该病 45例 ,有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病例 ,治疗前均经胃镜诊断确诊 ,符合《实用内科学》胆汁返流性胃炎诊断标准 ,治疗组 45例中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1 8~ 6 0岁 ,平均 3 9 5岁 ;病程 3个月~ 1 0年 ,平均 3 5年 ;胃手术后 1 1例 ,胆囊手术后 9例 ,非手术 2 5例 ;浅表性胃炎 1 6例 ,浅表萎缩性胃…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55-15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用萎缩康冲剂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10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00例,均经胃镜与病理诊断确诊为萎缩性胃炎(CAG)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IM)和/或不典型增生(ATP),且符合正虚邪实、寒热夹杂中医证型。其中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对胃黏膜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人选患者均经胃镜和临床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并确定有Hp感染的状态。患者分两组:幽门螺杆菌根治组慢性胃炎42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5例,未行Hp治疗组慢性胃炎41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38例;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1年行胃镜随访,在同一部位取活检,根据病理结果的不同分为好转和无好转。结果治疗Hp1年后慢性胃炎根治组逆转率54.52%(23/42),未根治组19.51%(8/41),组间比较有非常明显差异(χ^2=11.06,P〈0.01);Hp根治组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变逆转率15.56%(7,45),未根治组10.53%(4/3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根除Hp1年后慢性胃炎病变有明显好转,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燕 《中外健康文摘》2012,(34):193-19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纤维胃镜活检618例病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组男442例,女176例,年龄17~75岁,平均45.3岁。41~60岁者占62.9%。均行胃镜直视和活检,取材以胃粘膜为主,1~7块不等。其结果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392例占63.43%,其中萎缩性胃炎114例(18.45%),癌瘤129例(20.87%),癌瘤中腺癌+低分化腺癌+高分化腺癌共86例(66.6%),其次为鳞状细胞癌,乳头状腺癌和粘液细胞癌。除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药分组治疗萎缩性胃炎4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46例全部经过纤维胃镜检查或活检确诊。其胃镜及病理诊断标准,均按照1982年10月在重庆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座谈会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其中单纯萎缩性胃炎26例,萎缩——浅表性胃炎20例,伴肠上皮化生13例,不典型增生11例。  相似文献   

15.
<正> 老年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为探索其临床特点,将我院五年来收治的11例60岁以上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61—72岁,平均66岁。病前5~8年因消化性溃疡反复出血,行胃大部分切除6例,胃镜证实广泛重度萎缩性胃炎4例,脑肿瘤术后继发性癫痫长期服用苯妥英钠1例。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4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0例均系本院门诊患者 ,治疗前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男 2 9例 ,女 1 1例 ,年龄 2 0~ 62岁 ,平均 42岁 ,病程 3个月~ 2 0年。伴食管炎 6例 ,浅表性胃炎 2 1例 ,萎缩性胃炎 7例 ,胃糜烂 3例 ,残胃炎 4例 ,胃粘膜脱垂 3例 ,胆囊切除 2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 994年 6月 2 8日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本组病例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隐痛、灼痛或胃脘痞满、嘈杂、嗳气、口苦、呕吐酸水、食欲减退 ,舌苔多黄腻、脉弦或滑 ;胃镜检查有…  相似文献   

17.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有恶性变的倾向,被称为癌前疾病。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46例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20-50岁40例.50岁-55岁6例。2.临床表现:46例中上腹胀痛15例,腹胀嗳气14例,纳差上胶隐痛12例,近酸上腹部不适5例。查体15例上腹部轻微压痛。3.胃镜所见:首次检查时.轻度萎缩25例.中度萎缩20例,重度萎缩1例。4复查结果:这46例均坚持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冒镜,经复查治愈26例,好转15例.无变比1例(系中度萎缩),加重2例(由轻度萎缩进为中度萎缩).癌变2例(均由中度…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50例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 1 98 7年以来 ,我们根据胃镜活检和病理诊断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5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胃脘部胀满疼痛 ,食欲减退 ,嗳气 ,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 95 0例中男 5 1 8例 ,女 432例 ;年龄 <30岁1 5例 ,30~ 5 0岁 72 0例 ,>5 0岁 2 1 5例 ;病程 3个月~ 1 8年。轻度 489例 ,占 5 1 .6% ,中度 32 1例 ,占33.8% ,重度 1 40例 ,占 1 4.6%。2 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症状 ,辨证按以下五证施治 :1脾胃虚弱证 2 78例 ,治宜健脾和胃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  相似文献   

19.
1一般资料 1.1 男34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9:1;年龄最小30岁,最大73岁,平均46、48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27年。 1.2 上腹隐痛39例,纳减47例,腹胀31例,大便干燥8例,恶心15例,嗳气8例,口苦6例,淡白舌39例,乏力35例。 1.3 胃镜所见,浅表萎缩性胃炎11例,单纯萎缩性胃炎30例,萎缩性胃炎伴腺体增生延长4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型化生4例;胃窦胃炎18例,胃体胃炎  相似文献   

20.
萎胃消合剂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笔者以中药萎胃消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癌前病变 ,疗效较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观察1.1 一般资料 本文观察病例均为本院胃肠专科门诊患者。治疗组 5 0例 ,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 2 6~ 6 5岁 ,平均 4 6 .2岁 ;病程 1~ 15年 ,平均 6 .4年。对照组 4 0例 ,男 30例 ,女 10例 ;年龄 2 3~ 6 4岁 ,平均 4 8.4岁 ;病程 1~13年 ,平均 6 .6年。1.2 临床诊断 两组病例均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CAG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 (IM )和 /或不典型增生 (ATP) ,且符合中医正虚邪实、寒热错杂证型。治疗组中轻度胃腺体萎缩 2 0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