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患儿女 ,5岁。因头痛呕吐 ,行走不稳 12h ,于 2 0 0 4年 4月入院。患儿 12h前晨起后出现头痛 ,以眼部及前额为主 ,呈持续性钝痛 ,伴呕吐 3次 ,非喷射状。行走、站立不稳。无发热、视物模糊、惊厥。患儿 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入院查体 :体温 36 8℃ ,呼吸 2 6 /min ,脉搏 98/min ,血压12 0 / 7 0kPa ,体重 2 1kg ;神志清 ,精神萎靡 ,反应迟钝 ,行走、站立不稳。无皮疹、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结膜充血 ,眼球水平震颤 ,双侧瞳孔等大正圆 ,对光反射存在 ,视力正常 ,眼底未见异常。颈软 ,无抵抗感 ,双肺呼吸音略粗 ,未闻及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细菌性痢疾引起惊厥的原因。方法 分析28例小儿细菌性痢疾并发惊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既往有高热惊厥史和/或惊厥家族史者8例,28例惊厥均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伴意识丧失,惊厥发生于发热24 h内22例,~48 h 6例,惊厥发作1次21例,2次6例,4次1例;发作持续时间≤15 min 25例,~30 min 2例,>30 min 1例,惊厥停止后意识很快恢复23例,2~4 h恢复5例,休克1例。经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细菌性痢疾引起惊厥的主要原因是高热惊厥,其次是中毒型菌痢。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患儿男 ,3 5个月 ,因发热伴腹泻、呕吐 7小时于 1999年 5月 31日 2 3时5 0分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7小时无诱因发热 ,体温最高达 39 5℃ ,无寒战及惊厥 ,伴腹泻 ,为黄色稀水样便 ,外观无粘液及脓血 ,量中等 ,共 4次 ,伴呕吐 2次 ,为胃内容物 ,非喷射状 ,精神及吃奶可。曾于 6小时前、3小时前各注射安痛定 1次 ,1小时前应用退热栓 1次 ,体温仍在 39℃左右 ,自发病至入院无尿。患儿为第 1胎 ,足月顺产 ,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既往健康 ,无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体检 :体温 39℃ ,脉搏 2 0 0 /min(哭闹时 ) ,呼吸 6 0 /min …  相似文献   

4.
丙酸血症同胞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岁 8个月男孩,因呕吐、发热 3d,昏迷 1d,于 2001年8月入院。患儿呕吐、发热 3d,随后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发1次伴呼吸困难,查血常规、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正,经抗感染、脱水等治疗好转。患儿 1岁 8个月时有类似发作 1次,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当时昏迷 2d并出现肝脏增,肝功能异常,治疗 20余天症状消失。患儿出生时健康,1岁 6个月会走,说话晚于同龄儿。父母健康,非近亲结,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7 3℃,R34 /min,P172 /min,血压 12 /7kPa,头围 48 5cm。浅昏迷状,双侧瞳孔直径3mm,光反射迟钝,心肺腹无异常,肝脏不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 …  相似文献   

5.
1 病史摘要女,4岁。因发烧、咳嗽6d ,加重1 5d ,气促、发绀0 5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6d发烧,体温38 2℃,伴声咳,同时伴头痛、阵发腹痛、食欲下降。口服利君沙、红霉素及抗感冒中药4d无好转,入院前1 5d发烧加重,体温达39~4 0℃,伴呕吐,7~8次/d ,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躯干起红色皮疹。在我院门诊静点红霉素0 6g/d ,2d ,地塞米松2mg静注1次,无好转。入院前半天体温高达4 1℃,出现气促、发绀、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心率快,急诊入院。既往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查体:T38 4℃,P 1 98次/min ,R70次/min ,BP 75 / 5 0mmHg ,SaO2 88%。…  相似文献   

6.
Yang 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629-629
患儿男 ,7岁。因突然抽搐、昏迷 30min入院。既往无抽搐史 ,发病前曾捡食方便面。查体 :浅昏迷状 ,四肢肌张力高 ,双侧踝阵挛。实验室检查 :血气分析示混合性酸中毒 ,低氧血症。血常规 :WBC 2 7 4×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6。血糖11 0 6mmol/L ,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胃液中检出毒鼠强(荆门市公安局法医检验中心检测 )。采用以控制惊厥为主的综合治疗。先静脉推注安定 4次 ,每次 7mg ,间隔 15~ 4 5min ,静脉合用鲁米那 2次 ,每次 0 1g,间隔 30min ,仍反复抽搐。改利多卡因 2 5mg静脉滴注 ,之后按 30mg/h维持 ,仍频繁抽搐。后改用咪唑…  相似文献   

7.
患儿 ,男 ,2岁 ,因高热 2d ,嗜睡 1d、抽搐 3次入院。入院前 3h出现四肢抽搐、两眼凝视、口吐白沫、神志不清、持续 4~ 5min停止 ,呈间断发作 3次 ,呕吐胃内容物 1次 ,非喷射状 ,无腹泻。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 :T 39℃ ,P 14 2次 /min ,R35次 /min ,体重 11kg。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嗜睡状。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 ,球结膜无水肿 ,双侧瞳孔等大正圆 ,对光反射正常 ,颈抗 ( ) ,双肺无异常 ,心律齐、心脏各瓣膜区无杂音。腰椎穿刺脑脊液滴速 5 6滴 /min ,无色透明 ,潘氏试验 ( ) ,镜检WBC 4 6× 10 6 /L ,N 0 .85 ,L 0 .1…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对反复高热惊厥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用药时间的纳洛酮对反复高热惊厥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热水浴惊厥模型隔日诱导 70只生后 15dSD大鼠发生 7次热惊厥 ,期间治疗组大鼠每次惊厥发作后分别于 5、30、6 0min ,2h腹腔注射 1mg/kg纳洛酮 ,而惊厥对照组大鼠上述时点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末次惊厥后 2 4h处死大鼠 ,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生物素标记 (TUNEL)法分别测定大鼠海马结构及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情况 ;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超微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惊厥对照组比较 ,大鼠热惊厥后 5、30、6 0min应用纳洛酮均可明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P <0 .0 1) ;而惊厥后 2h给药 ,神经细胞凋亡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惊厥后不同时间给药组间比较 ,发现TUNEL阳性细胞数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提示纳洛酮愈早应用 ,凋亡发生愈少。结论 早期应用纳洛酮可明显减少高热惊厥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从而有效地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9.
05 0 4 95 小儿热性惊厥 1 0 5例临床分析 /唱 浩…∥中国综合临床 .- 2 0 0 4 ,2 0 ( 7) .- 643~ 644结果 :1 0 5例患儿中复发 61例。首发年龄 8个月~ 3岁 5 2例 ,初发体温 <39℃ 47例 ,有热性惊厥家族史者 45例 ,缺铁性贫血 35例 ,低钠血症 39例中惊厥≥ 2次 2 4例 ,而血钠正常 31例中惊厥≥ 2次仅 3例 ( P<0 .0 1 ) ;60例患儿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升高。表 1参 6(原文摘要 )0 5 0 4 96 小儿惊厥 2 68例临床分析 /刘利群…∥医学临床研究 .- 2 0 0 4 ,2 1 ( 1 ) .- 5 4~ 5 62 68例中 <3岁占 1 67例 ( 62 .3% )。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毒蕈种类较多 ,所含毒素不同 ,毒蕈中毒者表现各异 ,如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死亡率较高〔1〕。本文就 2例患儿救治经过及转归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例患儿来自同一家庭 ,同时食用野外采摘并烹调的蘑菇中毒 ,未行菌种及毒素鉴定。例 1 ,男 ,7岁 ,进食后 1 5h出现呕吐、腹泻 ,次日消化道症状加重 ,在当地医院给二巯基丙磺酸钠及保肝治疗3d ,病情加重 ,昏迷、频抽搐 ,转至我院。查体 :浅昏迷状 ,瞳孔缩小至 1 5mm ,HR 4 0次 /min ,心音低钝 ,肝肋下1 5cm。实验室检查 :ALT 6 5 1U/L ,AST 2 5 3U/L ,r GT 2 0 9U/L ,TBIL1 6 3 7μmol/…  相似文献   

11.
患儿 ,女 ,7岁 ,因“发热、皮疹 1d伴抽搐一次”入院。入院前 1天患儿不明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 39℃左右 ,稍咳嗽 ,流清涕 ,伴面部及躯干皮肤淡红色斑丘疹 ,在门诊经静滴青霉素 4 0 0万U、病毒唑 0 2 g一次 ,发热、皮疹无减轻 ,伴头痛、关节痛 ,呕吐胃内容物一次 ,呈喷射状 ,阵发性惊跳 ,神志恍惚 ,出现抽搐一次 ,持续约 5min ,抽时体温38 2℃ ,抽后神志不清。原无高热抽搐病史。病前 10d左右 ,同班十余人患风疹。其父年幼时风疹流行期间患脑炎 ,已治愈。门诊以“风疹、热性惊厥 ?”收住入院。查体 :体温 38 7℃ ,脉搏 118次 min ,呼吸 35…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患儿 ,女 ,5个月 ,因腹泻 12d ,无尿 6h ,抽搐 1次于2 0 0 3年 12月 2 1日 3时 4 0分抱送入院。患儿于 1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 ,初为黄糊状 ,3~ 4次 /d ,偶有呕吐 ,为胃内容物 ,非喷射性 ,伴低热。于当地诊所和某医院治疗 ,病情有所缓解 ,腹泻减少 ,呕吐停止。 3d前腹泻加重 ,每天10余次 ,水样便 ,量多 ,含白色黏胨 ,高热 ,体温最高达 4 1℃ ,哭吵不安、气促 ,伴呕吐 ,3~ 5次 /d ,纳差 ,尿量少。入院当天上午 11时左右抽搐 1次 ,表现为四肢抽动 ,予止痉、补钙治疗 ,持续约 1min左右停止。抽后患儿嗜睡 ,精神差 ,因病情危重转入我…  相似文献   

13.
幼年大鼠反复热性惊厥对惊厥易感性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ang XZ  Qin J  You SQ  Wu XR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3):202-205,F001
目的 探讨幼年大鼠反复热性惊厥对惊厥易感性的远期影响。方法 利用热水浴诱导惊厥模型 ,诱导 2 2日龄SD大鼠发生 15次热性惊厥。间隔 3个月再用同样的方式诱发惊厥 ,观察大鼠前后两次惊厥发生率、惊厥潜伏期和惊厥持续时间的差异。采用尼氏染色及Timm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和海马结构的变化。结果 有幼年反复热性惊厥史的大鼠 3个月后再次接受热刺激时 ,惊厥发生率 (74 % )较其高热对照组 (8% )高 ,差异有显著性 (χ2 =13 5 0 ,P <0 0 1) ;惊厥持续时间 [(19 3± 5 1)min]较幼年时 [(5 5± 2 9)min]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 (t=10 4 9,P <0 0 1) ;且再次接受热刺激时 ,有 4只大鼠出现惊厥持续状态 ,而幼年时 ,无 1只大鼠出现惊厥持续状态。尼氏染色幼年大鼠脑内未见神经元丢失 ,3个月后再惊厥大鼠脑内海马CA3 区见明显神经元丢失。Timm染色显示惊厥15次大鼠海马区有明显苔藓纤维发芽现象 ,持续至 3个月后。结论 在未成年大鼠 ,反复热性惊厥使得大鼠的远期惊厥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 ,5个月。因发热 ,咳嗽 1周 ,抽搐、呕吐 2d于2 0 0 2年 11月 8日入院。 1周来不规则发热 ,阵发性干咳 ,在外院诊断为“上感” ,治疗病情无好转。近 2d频繁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非喷射状 ,无咖啡样物 ,伴抽搐 3次 ,抽搐时双眼凝视 ,四肢强直。既往无肝炎病史。体检 :T 37 4℃ ,R 4 0 /min ,P 12 1/min ,浅昏迷状态 ,双瞳孔等大正圆 ,直径 2mm ,光反射迟钝 ,前囟饱满 ,颈部稍抵抗 ,咽充血 ,两肺呼吸音粗糙 ,无干湿啰音 ,心脏听诊未见异常 ,腹平软 ,肝剑下 3cm ,右肋下 2cm ,质中等 ,边缘钝 ,表面光滑 ,脾未触及 ,肠鸣音正常 ,四…  相似文献   

15.
大鼠不同成熟期大脑对持续惊厥的耐受性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蒋莉  蔡方成  张晓萍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429-433,I003
目的 确认未成熟脑对惊厥性脑损伤可能具有的特别承受能力。方法 用美解眠诱发健康幼龄和成年期Wistar大鼠持续惊厥发作。通过比较惊厥持续时间、程度及惊厥后死亡情况 ,光镜下进行海马、颞叶、顶叶皮层坏死神经元计数 ,判断不同龄大脑对惊厥的敏感性及耐受性 ;并使用电镜确认神经元超微结构病变。结果  (1)成年鼠仅有 <2 0min的惊厥发作 ,而幼鼠惊厥持续状态发生率为 71.4 %。 (2 )惊厥发作后幼鼠死亡发生在 (44± 2 4 )min ,而成年鼠死于 (7± 5 )min。 (3)成年及幼年鼠惊厥后神经元损伤均主要发生在海马区。成年鼠惊厥持续时间皆≤ 2 0min ,该区的坏死神经元高达 (2 2 7± 34) / 80 0个 ;幼龄鼠惊厥持续≤ 2 9min者 ,坏死神经元仅 (6 0± 2 1) / 80 0个 ,惊厥持续 30~ 5 9min者 ,为 (16 7± 5 1) / 80 0个。结论  (1)不同成熟期大脑对致惊剂的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年龄越幼 ,敏感性越高 ,越容易发生长时程惊厥或惊厥持续状态 ;(2 )发育期脑对长时程惊厥发作的承受力强 ;(3)惊厥发作引起颞叶、海马及齿状回等脑区选择性神经元变性和死亡。病变程度除与年龄明显相关外 ,还取决于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3岁。因腹痛10 d伴呕吐入院。10 d前出现阵发性腹痛,每天10余次,2、3 min/次,起病后d3起出现呕吐,1、2次/d,呕吐出胃内容物,多在进食后吐出,非喷射状。近4、5 d腹痛加剧,起病d3、5、8各有解棕褐色大便1次,量中,无脓血便。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体温37℃,  相似文献   

17.
声明     
高热惊厥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多发生于6个月~3岁,偶见于4~5岁,5岁以后少见,多发生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骤高热开始后的12h内,一般短暂发作为数秒~10min,长者可达10-30min以上。2/3病例1次发热过程中出现1次惊厥,少数患儿可出现数次,偶可呈惊厥持续状态,持续时间〉30min者,半数日后发生癫痫。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不引起脑部损害,也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可暂时出现慢波,热退1周后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为结脑。均系男性,年龄10个月和4岁。临床表现发热15~20天,伴有咳嗽、不定时喷射状呕吐。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病情逐渐加重,相继出现惊厥、烦躁不安、神志恍惚、颈部抵抗感和脑膜刺激征,1例右侧肢体瘫痪。脑脊液清晰透明,泮氏试验< >,糖、氯化物基本正常,细胞数均在150×10~5/L以下,1例多核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成熟期大鼠反复惊厥后海马结构的变化 ,并研究发育鼠对惊厥性损伤的耐受性。方法 对生后 10、60d(P10、P60 )实验组大鼠用戊四氮反复点燃 5d ,设P10、P60生理盐水对照组 ;观察两实验组惊厥潜伏期、潜伏发作期、惊厥持续时间 ;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 :海马CA1 、CA3、DG及门区进行细胞计数 ;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苔藓纤维发芽 ,分别进行实验组间、实验组与对应对照组间比较。结果  1.P10惊厥发作潜伏期 (1.0 7± 0 .5 5 )min、潜伏发作期 (14 .0 0± 2 .70 )min较P60 [(8.2 7± 1.48)、(4 .16± 5 .2 2 )min]短 ,惊厥持续时间 (4 6.3 3± 7.65 )min较成年鼠 (17.0 7± 5 .66)min明显延长 ;2 .P1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海马齿状回CA1 、CA3区无明显神经元丢失 ,齿状回DG区颗粒细胞数实验组 (2 3 .2 5± 3 .0 6)较对照组 (16.2 5± 1.5 8)增多。而P60实验组CA1 、CA3区神经元计数 (8.2 2± 1.88、5 .62±l.68)较对照组 (6.3 1± 1.5 0、3 .62± 1.40 )明显减少 ,DG区无明显改变 :3 .Timm染色CA3区锥体层苔藓纤维发芽两实验组均有增加 ,但P60 (3 .2 5±l.0 3 )较P10 (l.5± 0 .92 )更明显 ;以上指标经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 <0 .0 5 )。结论  1.虽幼鼠较易发生惊厥 ,但致后海马神经元损伤、病理性  相似文献   

20.
对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住院的 86例热性惊厥患儿测定了血钠、血钾浓度。结果血钠 <135mmol/L ,惊厥≥ 2次 2 6例中有 12例 ,血钠 135~ 14 5mmol/L ,惊厥 >2次者 6 0例中 3例 ;血钙 <2 .2mmol/L ,惊厥≥ 2次者 19例中 5例 ,血钙 2 .2~ 2 .7mmol/L ,惊厥≥ 2次者 6 7例中 4例 ;血钠 <130mmol/L ,血钙 <2 .2mmol/L ,惊厥≥ 2次者 12例中 9例。故当血钠、血钙浓度同时降低时 ,易在同一热程中再发惊厥 ,故对热性惊厥患儿应常规测血钙、血钠浓度 ,纠正低钠、低钙 ,减少惊厥的发生热性惊厥与血钠、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