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背景:医用纳米粒作为药物传递的新型载体,目前已经成为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目的:构建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的载药纳米粒。方法:利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表面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分布并计算成球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5-氟尿嘧啶载药量、包封率,并对体外释药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纳米粒呈球性,平均粒径为(186±14)nm,成球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0.8%、6.6%、28.1%,体外释药有突释现象,24h内5-氟尿嘧啶累积释药量达36.2%,10d达83.6%。提示成功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其具有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2.
背景:医用纳米粒作为药物传递的新型载体,目前已经成为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目的:构建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的载药纳米粒。方法:利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表面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分布并计算成球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5-氟尿嘧啶载药量、包封率,并对体外释药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纳米粒呈球性,平均粒径为(186±14)nm,成球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70.8%、6.6%、28.1%,体外释药有突释现象,24h内5-氟尿嘧啶累积释药量达36.2%,10d达83.6%。提示成功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其具有缓释效应。  相似文献   

3.
背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原料制备的载药微球和纳米粒既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又能实现缓释、控释和靶向释放.目的:分析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控释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及突释的成因、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与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控释微球的制备及突释联系紧密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目前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制备方法主要有单凝聚法、乳化-固化法、喷雾干燥法.造成其突释的原因首先是药物分子和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太弱,导致药物很容易从微球进入释放递质中,其次是在微球释放初期,药物从微球中的孔洞和缝隙中释放出来导致突释.影响突释程度的具体因素有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浓度、微球载药量、主药理化性质、微球制备方法及制备参数等.虽然国内外对突释机制以及控制突释措施的研究都还处于初步阶段,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加以适当优化与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球的突释率,突释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二醇二氨为偶联剂,通过叶酸活性酪和聚合物端基活性酯与聚乙二醇二氨反应,制得叶酸修饰的大分子,再通过乳化法合成载紫杉醇纳米粒,制备叶酸修饰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光谱显示叶酸成功连接在高聚物分子上.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276±12)nm,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为规整的球形.该方法可成功制备叶酸修饰的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  相似文献   

5.
背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原料制备的载药微球和纳米粒既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又能实现缓释、控释和靶向释放。目的:分析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控释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及突释的成因、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与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控释微球的制备及突释联系紧密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目前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制备方法主要有单凝聚法、乳化-固化法、喷雾干燥法。造成其突释的原因首先是药物分子和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太弱,导致药物很容易从微球进入释放递质中,其次是在微球释放初期,药物从微球中的孔洞和缝隙中释放出来导致突释。影响突释程度的具体因素有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浓度、微球载药量、主药理化性质、微球制备方法及制备参数等。虽然国内外对突释机制以及控制突释措施的研究都还处于初步阶段,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加以适当优化与控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球的突释率,突释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或纳米微球用于制备生物降解型缓释或定向给药体系已经研究了近30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体系能够控制粒径大小、延缓药物降解、延长药物释放时间、靶向释放、降低药物毒性和刺激性等.目的:以紫杉醇为模型药物、聚乳酸-羟基乙酸为包裹材料,探索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条件对粒径、包封率等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等为观察指标,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纳米粒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与结论: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其最佳条件是超声乳化时间为15 min,乳化剂浓度为1%,油水相比为1:25,合成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制备出的载药纳米粒粒径为217.6 nm,载药量1.79%,包封率85%.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优化制备条件,可制备出包封率高、粒径适宜的紫杉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  相似文献   

7.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于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聚合物和药物的性质进行选择,其中乳化-固化法是目前制备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中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在连续相中不溶或难溶的药物,缺点在于使用有机溶剂,不利于保持药物的活性,复乳化时工艺也比较复杂,不适宜进行工业化生产;喷雾干燥技术是一种快速的一步微囊化过程,其条件温和,制得的微球具有粒度分布窄、包封率高等特点,其用于不稳定药物微囊化的大规模生产极具潜力.由于给药初期的突释有可能导致血药浓度接近或超过中毒水平,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质量、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纯度、主药理化性质、微球制备方法及制备参数、微球载药量等均是影响突释程度的具体因素.目前防止突释或降低突释程度的方法主要有改变载体材料结构、适当的微球制备以及萃取、洗涤或加入附加剂等.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控释系统具有延长药物释放时间、靶向释放、降低药物毒性和刺激性等特点,存在多种给药途径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玻璃体内注射、关节腔内给药、植入给药、黏膜给药等.  相似文献   

8.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材料,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有利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后续药物载体研究与工业化生产条件的确立。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包裹材料,探索纳米粒的制备条件对粒径、表面形态等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以粒径为观察指标,探讨乳化剂种类、乳化剂含量、油相种类、超声时间、挥发时间、油相与水相体积比(W∶O)以及聚合物质量浓度等制备条件对纳米粒粒径的影响,确定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与结论:优化后的制备工艺条件是在室温下,以一定的搅拌速度和滴加速度,选择常用无毒的乳化剂,浓度在0.3%~1.0%,丙酮为有机相,超声时间8~15min、挥发时间6~10h、水油相比(W∶O)〉25∶1,聚合物质量浓度〈60g/L。提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优化制备条件,可制备出表面形态规整、粒径适宜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  相似文献   

9.
背景:聚乳酸-羟基乙酸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材料,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有利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后续药物载体研究与工业化生产条件的确立。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为包裹材料,探索纳米粒的制备条件对粒径、表面形态等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以粒径为观察指标,探讨乳化剂种类、乳化剂含量、油相种类、超声时间、挥发时间、油相与水相体积比(W∶O)以及聚合物质量浓度等制备条件对纳米粒粒径的影响,确定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与结论:优化后的制备工艺条件是在室温下,以一定的搅拌速度和滴加速度,选择常用无毒的乳化剂,浓度在0.3%~1.0%,丙酮为有机相,超声时间8~15min、挥发时间6~10h、水油相比(W∶O)>25∶1,聚合物质量浓度<60g/L。提示该制备工艺简单、稳定,优化制备条件,可制备出表面形态规整、粒径适宜的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载10-羟基喜树碱(10-HCPT)液态氟碳靶向纳米粒,观察其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寻靶能力及体外超声/CT双模态成像效果。方法以羟基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COOH)、全氟溴辛烷(PFOB)及10-HCPT为原料,采用双乳化法制备PLGA@10-HCPT-PFOB纳米粒,观察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测量粒径大小和表面电位,以及10-HCPT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通过碳二亚胺法连接cRGD肽制备cRGD-PLGA@10-HCPT-PFOB靶向纳米粒,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LGA@10-HCPT-PFOB纳米粒与cRGD肽的连接情况。体外实验检测其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靶向性能;观察靶向纳米粒的体外超声/CT成像能力。结果本实验制得的靶向载药纳米粒外观呈黄色混悬液,光镜下纳米粒形态规则、大小均一,平均粒径(322.03±5.34)nm,平均表面电位(-1.55±0.10)mV;扫描电镜示靶向纳米粒呈球形,表面光滑;透射电镜示其为核壳结构,PLGA包裹PFOB和10-HCPT,10-HCPT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34±2.28)%和(13.24±1.24)%;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示FITC标记的cRGD肽呈绿色荧光,与DiI标记染色的红色纳米粒共同融合呈橙黄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PLGA@10-HCPT-PFOB纳米粒FITC荧光强度为0.78%,cRGD-PLGA@10-HCPT-PFOB纳米粒FITC荧光强度为80.76%;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显示大量纳米粒靶向到SKOV-3细胞表面,与细胞膜上的αvβ3受体结合,部分被SKOV-3细胞吞噬;随着靶向纳米粒的浓度不断增加,其体外超声/CT成像明显增强。结论本实验成功制备载10-HCPT液态氟碳靶向纳米粒,其10-HCPT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有较强的靶向性,通过聚集显影可增强体外超声/CT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