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蒲公英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到 2020 年 6 月在东莞康华医院确诊的 120 例 MPP 患儿,将患儿简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蒲公英颗粒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记录两组主要症状和体征好转时间,评价两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主要症状和体征好转时间均更短,总有效率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改善幅度均更优,不 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蒲公英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 MPP 能够提高外周血辅 助性 T 细胞(CD3+ 、CD4+ )水平,降低抑制性 T 细胞(CD8+ )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分析肺结核(PTB)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Mtb)分泌蛋白 MPT64、白细胞介素 –12(IL–12) 及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以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 PTB 患者 56 例 为观察组,根据病程分为 PTB 活动期 30 例,稳定期 26 例。另取同期体检健康人 56 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 MPT64、IL–12 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 并对外周血 MPT64、IL–12 与 T 淋巴细胞亚群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MPT64、IL–12 及外周 血 CD3+ 、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 CD4+ /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PTB 患者外周血 CD4+ 以及 CD8+ 均与 MPT64、IL–12 呈正相关,而 CD4+ /CD8+ 与 MPT64、 IL–12 呈负相关。结论:通过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 MPT64、IL–12 变化情况,可为 PTB 的诊断、治疗以及预 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分析肺结核(PTB)患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Mtb)分泌蛋白 MPT64、白细胞介素 –12(IL–12) 及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以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 PTB 患者 56 例 为观察组,根据病程分为 PTB 活动期 30 例,稳定期 26 例。另取同期体检健康人 56 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 MPT64、IL–12 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水平, 并对外周血 MPT64、IL–12 与 T 淋巴细胞亚群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MPT64、IL–12 及外周 血 CD3+ 、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 CD4+ /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PTB 患者外周血 CD4+ 以及 CD8+ 均与 MPT64、IL–12 呈正相关,而 CD4+ /CD8+ 与 MPT64、 IL–12 呈负相关。结论:通过检测 T 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 MPT64、IL–12 变化情况,可为 PTB 的诊断、治疗以及预 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观察百令胶囊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收治的 Ⅲ ~ Ⅳ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物百令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 4 个周期。采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 CD3+ CD4+T、CD3+ CD8+T、CD56+ CD16+(NK)、CD8+ CD28+T、CD8+ CD28-T 及 CD4+ CD25+ CD127lowT 细胞的百分比及 CD4/CD8 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的 CD3+ CD4+T、CD3+ CD8+T、 NK、CD8+ CD28+T、CD8+ CD28-T、CD4+ CD25+ CD127lowT 细胞百分比及 CD4/CD8 比 值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D3+ CD4+T、NK 和 CD8+ CD28+T 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 组的 CD3+ CD4+T、NK 和 CD8+ CD28+T 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CD3+ CD8+T 和 CD8+ CD28-T 细胞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CD4/CD8 比值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CD4+ CD25+ CD127lowT 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明 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 CD4+ CD25+ CD127lowT 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百令胶囊 联合化疗通过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津润燥方对免疫诱导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外周血CD4+CD25+ Foxp3T细胞(Treg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腺体受累的改善状况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雄性BABL/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硫酸羟氯喹组,生津润燥方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免疫诱导法建立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小鼠外周血中CD4+、CD8+、CD4+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并测定模型鼠唾液、泪液分泌量;治疗的末期,观察下颌腺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第1周到第4周小鼠唾液和泪液流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津润燥方各剂量组第2、3、4周小鼠唾液流量和泪流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h17淋巴细胞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津润燥方各剂量组分别可升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Th17淋巴细胞水平,升高小鼠Treg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生津润燥方可抑制模型组小鼠颌下腺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生津润燥方通过调节干燥综合征小鼠淋巴细胞的应答作用,从而能改善SS小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 –6(IL–6)在细菌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选 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定西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82 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定西市人民医 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00 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 1 d 内、对照组于健康体检当天检测血清 IL–6、外周血 CD3+ 、CD4+ 及 CD4+ /CD8+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IL–6 在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IL–6 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IL–6 水平高于对照组, 外周血 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IL–6 与 CD3+ 、CD4+ 、CD4+ /CD8+ 均呈负相关关系(r = –0.398、–0.534、–0.767,P 均< 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 显示,IL–6 诊断细菌性肺炎的临界值为 28.038 ng·L-1,灵敏度为 89.60 %,特异度为 80.00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64, 95 % CI(0.813,0.916)。 结论: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血清 IL–6 和 T 淋巴细胞亚群会出现水平异常,IL–6 诊断细菌性 肺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有效指标,且IL–6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检测 IL–6 有助于预测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 GP 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7 月期间河南省荣军医院收治的 68 例 NSCLC 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对照组以 GP 化疗治疗,观察组以 GP 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 CD4+、CD3+、CD4+ /CD8+ 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0.59 %,高于对照组的 44.1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4+、CD3+、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 CD4+、CD3+、CD4+ /CD8+ 水 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 CD4+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 CD4+、CD3+、CD4+ /CD8+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GP 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 NSCLC 效果显著,能减轻免疫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肠结核患者应用吡嗪酰胺联合乙胺丁醇片及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 T 淋巴 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湖南省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 36 例肠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8 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吡嗪酰胺,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乙胺丁醇片。观察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 T 细胞淋巴因子 CD3+、CD4+、CD8+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94.44 %)显著高于对 照组患者(6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3.33 %,低于对照组的 66.6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 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CD3+、CD4+ 水平明显提高、CD8+ 水平降低,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使用吡嗪酰胺联合乙胺丁醇片对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系统功能, 有利于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丸对慢性胃炎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及胃黏膜环氧化酶 –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7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慢性胃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颗粒组和常 规组,每组 50 例,常规组给予奥美拉哇、克拉霉素、西沙必利治疗,颗粒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香砂六君丸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 )、胃黏膜 COX–2 阳性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D3+、CD4+、CD4+ /CD8+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两组患者的 CD8+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颗粒组患者的 CD3+、CD4+、CD4+ /CD8+ 水 平 高 于 常 规 组,CD8+ 水 平 低 于 常 规 组, 差 异 均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黏膜 COX–2 阳性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颗粒组患者胃黏膜 COX–2 阳性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颗粒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高于常规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香砂六君丸可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及胃黏膜 COX–2 阳性率,有利于提高患者 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影 响。方法:选取 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2 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 64 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 32 例。对照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氧合指数(PaO2/FiO2)、肺动态顺应性(Cdyn)〕、血清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血清炎症指标 〔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 –1(sTREM–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Cdyn、PaO2/FiO2 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CD3+、CD4+、CD4+ /CD8+ 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血清 HMGB–1、sTREM–1 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必净注射 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调节患者血清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缓解炎症,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讨干扰素 α1b 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RSVP)的效果。 方法:选取 罗定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06 例 RSVP 患儿,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各 53 例。对照组患儿使用干扰素 α1b 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进行连花清瘟胶囊联合治疗,均持续治疗 7 d, 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C 反应蛋白(CRP)、白细 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外周血 T 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水平,并 记录治疗期间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咳嗽、肺啰音、发热及憋喘)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后,两组患儿的外周血 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CD8+ 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 患儿的 CD3+ 、CD4+ 、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CD8+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 组患儿的血清 CRP、WBC、TNF–α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 CRP、WBC、TNF–α 水平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 结论:干扰素 α1b 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 RSVP 可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改善机体免疫力,调节 T 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减轻炎症介质, 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益气涤痰通腑汤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开封市人民医 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76 例重症肺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8 例。 对照组治疗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观察组予行益气涤痰通腑汤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比较患者的 T 淋巴细胞及 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3+、CD4+、CD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CD3+、CD4+ 高于对照组,CD8+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介素 6、C 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介素 6、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α 均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通过益气涤痰通腑汤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治疗效 果明显,可调节其 T 淋巴细胞水平,降低其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Ig)、T 细胞亚群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疾病分期的关联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11 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 MPP 患儿 74 例为 MPP 组,其中急性期 45 例,恢复期 29 例, 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 74 例为健康组,均行血清 Ig、T 细胞亚群检测,比较健康组及 MPP 组不同时期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IgM、IgA、CD3+、CD4+ /CD8+ 水平。结果:MPP 组急性期、恢复期 IgG、IgM、IgA 水平较健康组低,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MPP 组恢复期 IgG、IgM、IgA 水平较急性期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PP 组急性期、 恢复期 CD3+、CD4+ /CD8+ 水平较健康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PP 组恢复期 CD3+、CD4+ /CD8+ 水平较 急性期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清 Ig、T 细胞亚群水平与 MPP 患儿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为临床 判断 MPP 患儿疾病分期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 MM 并接受治疗的患者 51 例,其中 26 例使用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为观察组,25 例使用 常规化疗方案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淋巴细胞 CD3+、CD4+、CD4+ /CD8+ 水平及淋巴单核细胞 比,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淋巴单核细胞比、CD3+、CD4+、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CD3+、CD4+、CD4+ /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治 疗后淋巴单核细胞比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 80.76 %,高于对照组 的 5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使用硼替佐米治疗 MM 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 15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 观察组,随后将其分为激素敏感组 112 例、激素耐药组(RNS 患儿)38 例。另选取同期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 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儿童 60 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簇状分化抗原(CD)3+ 、CD4+ 、CD8+ 、调节性 T 细胞(Treg)水平,并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 CD3+ 、CD8+ 、Treg 水平比较,观察组 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激素敏感组与激素耐药组患儿 CD3+ 、CD8+ 、Treg 水平比较,激素耐药组均高于 激素敏感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激素敏感组、激素耐药组患儿治疗后 CD3+ 、CD8+ 、Treg 水平均降低; 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CD4+ 在各组间、组内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CD3+ 、CD8+ 、Treg 水平同 PNS、RNS 的发生发展呈现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监测其水平变化 来评估患儿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 CD4+T 淋巴细胞检测结果与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 82 例 AIDS 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治疗,比 较患者治疗前后 CD4+T 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 6 个月以及治疗后 12 个月患者的 CD4+T 淋巴细胞水 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 12 个月患者的 CD4+T 淋巴细胞水平优于治疗后 6 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12 个月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 AIDS 患者采用 抗病毒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定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NHL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10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以及52例健康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表达水平。结果初诊NHL患者外周血CD4~+细胞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健康人群显著降低(P均0.05),CD8~+细胞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P0.05);Ⅲ/Ⅳ期NHL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比值较Ⅰ/Ⅱ期NHL患者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显著升高(P0.05);治疗缓解者的NHL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比值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未缓解者外周血CD4~+细胞,CD4~+/CD8~+比值较化疗前略有下降,CD8~+细胞较化疗前相比略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NH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有助于疾病评估及了解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解毒汤对干燥综合征(SS)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给予养阴清热解毒汤治疗,疗程4周.采集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以及1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干燥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减低,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升高,CD4+/CD8...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养正消积胶囊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将97例患者随机按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服用复方斑蝥胶囊,3粒/次,2次/d。观察组服用养正消积胶囊,4粒/次,2次/d。疗程:直到疾病出现进展。记录无进展生存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KPS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检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血甲胎蛋白(AFP)水平。 结果: 对照组PFS时间为(17.5±6.2)周,观察组为(21.3±6.9)周,观察组PFS长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NK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观察组CD3+,CD4+,CD4+/CD8+,NK均比治疗前上升(P<0.01),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CD3+,CD4+,CD4+/CD8+,NK高于对照组(P<0.01),CD8+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VEGF,bFGF和AF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血清VEGF,bFGF和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养正消积胶囊能延长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稳定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 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68 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 64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入院或 体检时抽取肘静脉血 5 mL,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免疫球蛋白(Ig) (IgM、IgA、IgG)、T 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 /CD8+ )。结果:观察组血清 TNF–α、IL–6、IL–8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血清 IgM 水平高于对照组,IgA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 Ig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血清 CD4+、CD4+ /CD8+ 水平低于对照组,CD8+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血清炎症因子异常。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究安罗替尼联合长春瑞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 38 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口服长春瑞滨 19 例 患者纳入对照组,安罗替尼联合长春瑞滨治疗的 19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2 个周期后 T 淋巴细胞 亚群水平(CD3+ 、CD4+ 、CD4+ /CD8+ )、预后情况〔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毒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3+ 、CD4+ 、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患者的 ORR、DCR 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高血压、胃肠功能异常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化疗治疗 NSCLC 能稳定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