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患者男.45岁.因“腹痛18d,剖腹探查术后2d”而于2011年6月12日人院。患者20d前无明最诱凶出现腹痛并晕厥1次.外院腹部CT检查提示“急性腹膜炎、腹腔内血肿”.行剖腹探矗术.术中见腹腔及盆腔内约有150ml陈旧性积血.并于后腹腔右侧见一大小为10cm×8cm×4cm肿物.侵犯周吲组织和血管,无法手术切除.未予处理。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9岁。2002年因肝癌(1cm×1cm)在当地医院行肝癌切除术,术后2年余发现右上腹无痛性肿物于2006年12月15日收入我院。有乙肝病史10年,CT示:肝脏边缘不规则,肝右叶见一约12cm×20cm的肿块,动脉期强化,静脉期造影剂退出,中心可见更低密度肿块境界欠清,突出腹壁,门静脉右支显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9岁,患者16岁曾行“阑尾切除术”,2006因右下腹嵌顿疝在外院行嵌顿疝还纳、疝修补术,术后半年疝复发。2007年8月以腹壁切口疝入我院。体检,右下腹有一长约20cm的手术瘢痕,其下有一大小约15cm×15cm的可回纳性包快。于2007年8月29日行无张力腹壁疝修补术,术中见疝囊极其菲薄,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7岁,主因“右腰部胀痛半年余,加重半月”入院。体检:右上腹可扪及一约6cm×7cm大小肿块,边界不清,无触痛,活动度可,右肾区叩击痛。B超检查显示右肾切面体积增大,集合系统分离呈“花瓣状”,最深处分离约5.22cm深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19岁,因月经不规则半年,外院超声发现盆腔包块一个月于2005年7月22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5d/30 d),经量中等,无痛经,近半年出现月经周期改变(5 d/10~25 d),末次月经2005年7月8日.一月前因月经失调在外院行B超检查提示“右附件非纯囊性肿物4.9 cm×4.2 cm×3.2 cm,内含点状强回声”.2005年7月4日我院B超提示子宫后方可见6.0 cm×3.2 cm低回声,血流较丰富.肛查:子宫右侧可及一约5 cm×3 cm实性包块.CA-125 6.4 IU/ml,甲胎蛋白(AFP)0.591μg/L.诊断右附件实性肿物(疑为卵巢纤维瘤).2005年7月25日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见右卵巢有一直径5 cm实性包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无破口,色灰白,边界清楚,考虑患者年幼,行右卵巢肿物剔除,完整剔除的肿物用袋装后取出.术中冰冻病理结果:梭形细胞肿瘤,不除外纤维瘤.术后病理报告:卵巢平滑肌瘤,部分生长活跃(图1).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 患者女性,28岁。因下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B超发现盆腔左侧囊性占位性病灶1周而于2006年8月7日入院。患者于1998年5月因肝包虫病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2001年7月因盆腔包块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检查:腹膜后中肾源性囊肿。患者此次入院除下腹部正中轻度压痛外,查体未发现其他异常。CT检查:  相似文献   

7.
腹膜外直肠后表皮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25岁,发现腹膜外肿块2年,增大2个月就诊。病人曾因骶尾部酸痛于当地医院体检发现盆腔肿块,行盆腔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盆腔良性畸胎瘤”。2年前于外院行“左卵巢囊肿剥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术中发现子宫直肠窝下方左侧腹膜后有-8cm×6cm×5cm囊性包块,未行切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4岁,因"发现右上腹肿物半个月余"于2007年12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侧腹可触及一约8 cm×6 cm大小肿物,可推动、无压痛,辅助检查:腹部B超:腹后腔实质性肿块,大小约12.2 cm × 10.5 cm × 10.8 cm.CT检查:右侧腹膜后肿块大小约13.5 cm×13.2 cm×10.6 cm,其内见片状钙化影及小片状囊变区.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岁,因“反复胸痛半年,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1个月”于2007年8月6日入院。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腹主动脉瘤,转诊我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入院时血压160/100 mmHg。专科查体:腹平软,腹壁浅表静脉未见扩张,肝脾肋下未及,于腹正中偏左可触及一搏动性包块,大小约10 cm×7 cm,张力大,轻度压痛,无震颤。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7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6年余,伴疼痛半年”于2005年1月23日收住院。患者6年多前曾撞伤右侧腰部,当时感胀痛,未到医院就诊。3个月后在当地医院体检时,B超示:右肾区包块,大小4cm×5cm×5cm。因经济困难,未再进行诊治。近半年来时常感右腰背部疼痛,呈阵发性胀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发热,无血尿、脓尿。我院复查B超示:右肾下极包块,大小18.0cm×12.6cm×12.0cm(假性动脉性血管瘤可能),右肾轻度积水。入院后体检: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体检正常,右上腹可见一巨大包块隆出,可触及一约20cm×12cm×12cm的包块,质…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 ,3 4岁。因剖宫产术后腹坠痛 8a阵发性加剧 1d于 2 0 0 1年 3月 8日入院。B超示左侧盆腔不均质团块约 7~ 9cm。CEA ,CA 12 5 ,CA 199均在正常范围。行盆腔肿瘤切除术 ,术中发现肿块位于盆腔左侧后腹膜外 ,膀胱左侧 ,与膀胱阴道侧壁粘连 ,无包膜 ,质韧 ,约 12cm× 3cm× 3cm ,界欠清。病理检查见不规则淡褐色组织一块 12cm× 3cm× 2cm ,无包膜 ,切面实性 ,淡褐色水肿样 ,质韧。镜下瘤细胞程梭形、星芒状 ,胞浆较少 ,位于核的两端 ,淡红色。细胞分化良好 ,无异型及核分裂。瘤细胞周围为黏液样基质 ,间质含厚壁血管。免疫组化染…  相似文献   

12.
卵巢畸胎瘤致膀胱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4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 1 0余年 ,伴尿频、尿液混浊半年 ,于 1 999年 1 1月入院。患者曾因下腹部胀痛及触及包块于 1 988年 2月在外院行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包块为卵巢肿瘤 ,因与肠腔、膀胱等周围脏器广泛粘连 ,当时考虑为恶性肿瘤 ,因难以切除 ,仅行病理活检术 ,报告为“炎性肉芽肿”,未作进一步特殊治疗。术后患者自觉症状好转。近半年来出现尿频、尿液混浊 ,时见絮状物排出。 1个月前感乏力、下腹部胀痛逐渐加重 ,遂来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右附件区有一约 6cm× 6cm囊实性肿块 ,并且与膀胱右侧壁紧密相连 ,诊断为右卵巢畸胎瘤。…  相似文献   

13.
崔勇  岳伟杰  连峰  陈会超  曲敬 《中国骨伤》2017,30(6):573-575
正患者,男,41岁,因"右膝前内侧肿物1年"于2010年8月1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无意中发现右膝部有一肿物,无疼痛及其他不适感,未予治疗。1年以来该肿物缓慢生长,近半年增长较快,现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查体:肌力5级,右膝髌下前内侧肿胀,局部可触及一约6.0 cm×5.0 cm肿物,质硬,活动性尚可,与皮肤无粘连,表皮无红肿,无静脉曲张,皮温正常。右膝关节浮髌试验阴性,内外侧应力试验及抽屉试验阴性,右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术前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0岁。因左下腹隐痛3个月于2001年5月14日住院。查体:左下腹可扪及一约5cm×4cm大小的包块,质硬、不光滑、边界清晰、活动度差,无触痛。钡灌肠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肝、胆、胰、脾、肾B超均未见异常,左肾下极前可见一约6.4cm×6.0cm×4.0cm大小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考虑左腹膜后占位。腹部CT示左侧腹膜后肾下极前方水平见一4.5cm×5.0cm大小的类圆形肿块影,密度不均,内见低密度灶,边缘较清,部分边缘与空肠关系密切,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腹膜后占位性病变。5月18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距屈氏韧带约100cm处的空肠系膜上有一约拳头大小的…  相似文献   

15.
患者陆某,男,20岁,患者因"腰骶部反复出现肿块疼痛溢脓4年"于2007年8月21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四年前腰骶部出现肿块,到医院行切开排脓术,但术后肿块反复肿痛、溃脓,四年来曾行多次脓肿切开术,一直未得到根治.查体:腰骶部正中线见一约5 cm×1 cm大小的肿块,有5个窦口,按压后有少量脓液自窦口溢出,骶尾部中线皮肤凹陷,有一窦口,探针探查该窦口,与腰骶部正中线肿块相通,窦道长有12 cm.  相似文献   

16.
膀胱内M型节育环合并结石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6岁。因“反复尿频、尿痛、血尿”13年于2009年8月来我院就诊,门诊B超检查提示为膀胱多发结石,尿常规检查提示RBC满视野/HPF,WBC2/3视野/HPF,OB(+++),拟膀胱结石收住人院。同年8月16日在硬脊膜外腔麻醉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术中见膀胱内2枚结石,大小分别约5.Ocm×4.0cm及2.0cm×0.5cm,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1.1病史资料患者吴某,女,30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2 d”于2005年8月6日入院。查体:血压正常,腹软,于右肋缘扪及一约8 cm×8 cm×7 cm包块,质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位置固定不能推动,无压痛。脾脏未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浊(-)。1.2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见:①肝脏位置  相似文献   

18.
尿道口非霍奇金淋巴瘤l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6岁。发现尿道口肿物7天,于2000年8月入院治疗。体检:尿道口有一约2.0 cm×1.0cm×0.8 cm肿物,表面光滑,蒂宽,质软。体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B超未见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为尿道口肉阜,行局部手术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灰白色组织一块,1.5 cm×1.0 cm×0.2 cm大小,包膜完整,质软,镜检见粘膜内瘤细胞弥漫分布,多数瘤细胞呈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较分散,有1~3个核仁,位近核膜,核分裂少见.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39岁。先天性右睾丸缺如 ,发现右下腹部拳头大小肿块半年 ,伴有隐痛 ,压痛 ,肿块逐渐增大 ,以右侧隐睾收入院。查体 :下腹部明显膨隆 ,于右下腹部可扪及一约 2 0cm× 18cm肿块 ,局部无压痛及反跳痛 ,肿物界线清 ,表面光滑 ,尚活动。阴茎发育正常 ,右侧阴囊未触及睾丸 ,左睾正常。右侧腹股沟区未触及明显结节及肿物。B超于右下腹部探及一约 18cm× 19cm中低回声包块 ,内部呈实质性不均细密光点分布 ,其内可见大小不等中低回声区 ;肝、脾、肾未见异常。CT于右侧盆腔内可见一约2 0cm× 18cm包膜完整的实质性肿物 ,内部密度尚均匀 ,…  相似文献   

20.
患者,25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增大20余年,加剧1个月”于2008年09月入院。体检:右侧阴囊增大约12cm×8cm×6cm,质地中等,透光试验阴性;右侧睾丸大小质地尚正常;右侧阴囊上极可触及一约5cm×4cm×3cm肿物,质地较硬,界清,有触痛。阴囊内容物可部分还纳,肿物不能还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