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启动了传染病个案网络直报系统,对传染病报告实时疫情监测.使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为了探讨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的质量.我们对普陀区网络监测工作进行了分析,制定有效的传染病疫情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瑞琴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129-130
目的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和准确率。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法定传染病三级报告责任人追究制度;应用《中闰预防疾病控制信息系统》,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强化医务人员培训,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检查、上报工作,将传染病疫情报告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范畴。结果医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8.02%,传染病登记及报告卡填写符合率99.98%。结论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依法实行传染病报告管理,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马鲁木齐市新市区所辖地段医院对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情况,2002年我们对辖区各医院的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卡片填写完整率及人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在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了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该系统真正起到了责任报告单位在发现传染病时能够高效、快速、准确的报告,实现了中央、省、市、区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疫情信息同时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形成了疾病监测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共享。2年来,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1987~1991年宁夏平罗县结核病监测报告平罗县卫生防疫站杨利平马晓兰吴建民吴学琴平罗县自1987~1991年在全国结核病监测研究协作组指导下,按《全国结核病监测协作研究计划》的要求开展了结核病监测工作。现将五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以指导县级结防所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荔浦县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的2007年年分析报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7年荔浦县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0种1308例,死亡46例,年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53.59/十万、12.44/十万、3.52%,与2006年相比分别上升4.76%、89.73%、81.12%。重点传染病艾滋病、肺结核发病率、病死率与2006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趋势。结论今后疾病预防控制重点是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和艾滋病行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发展历程、与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的关系、主要模块及其在全国结核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并总结了系统运行几年来的一些经验和对系统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部队传染病监测资料表明,结核病发病已上升至痢疾和病毒性肝炎之后居第三位。为进一步掌握部队结核感染状况,提供预防结核病的依据,1999年1月,我们对驻西北地区某部新兵进行了结核感染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9.
常规免疫是控制和消除相应传染病的最根本策略,为了解新疆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及工作质量,对新疆1999年各地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进行监测评价。结果显示:1999年全疆96个县(区、市)基础免疫报告率平均为88.54%,报告及时率为77.00%,四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麻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是我国所有传染病中危害最大的一个 ,它的“卷土重来” ,已成为目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依法防治结核病 ,防止结核病蔓延 ,是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我们采取了下列管理办法 ,加强了结核病报告管理。1 建立组织机构 ,设专人负责建立由主管院长为组长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小组 ,设专人负责结核病报告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了结核病登记报告制度、检查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 ,并打印下发到各科室。2 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996年卫生部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中央财政设立了结核病控制专项经费,各级人民政府积极履行职责,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结核病疫情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我国结核病疫情依然严重,结核感染、传播和发病风险普遍存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防治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每年报告的肺结核发病人数仍位居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流动人口结核病、耐药结核病、结核菌感染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加强结核感染控制工作,是防止结核分枝杆菌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和患者间传播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我国结核病综合性防控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医院内计算机网络报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中对传染病报告的时限以及报告卡填写的要求,采用传统手工报告方法,即由各科医生发现需要报告的传染病后,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还要在本科室的传染病报告登记本上进行登记,然后人工传送到医院感染管理科,  相似文献   

13.
揭阳市区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揭阳市区2006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揭阳市区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834例,死亡5例,报告发病率为119.8217/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3种54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77.5824/10万。报告乙类传染病前三位分别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麻疹,分别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0.83%、10.92%和4.73%,丙类传染病中以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发病数最高,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7.12%。结论应加强对肺结核、乙肝、麻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北州)2006年—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流行趋势,做好疫情预测预报,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海北州2006年—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2009年青海省海北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9种5 5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00.52/10万;报告死亡1例,病死率为0.36/10万。发病率居前6位的传染病依次是:病毒性肝炎(52.08%)、肺结核(29.33%)、流行性腮腺炎(5.92%)、细菌性痢疾(5.65%)、梅毒(4.99%)、流行性感冒(2.04%)。结论:乙肝、结核病等传染病仍然威胁全州人群健康,因此加强其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设计开发医院传染病、死因监测智能报告系统,实现医院信息系统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交换。在介绍系统构建思路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其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框架原理、客户端处理流程、上报卡片流程以及网络结构。实践表明本系统能够实现传染病、死因上报工作的全流程审核、质控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周口市2004~2009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DRIS)运行情况,对2006~2009年周口市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报告信息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周口市的10个县(市、区,下同)2004~2009年通过DRIS 是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据库,评价DRIS的主要运转指标.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对周口市2006~2009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周口市2006~2009年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1.03%,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52%,重卡病率为0.01%,县区零缺报率为0.00%.报告质量逐年提高.结论 周口市2006~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质量较好,并经过实践证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医学生结核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结核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04年肺结核病的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居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今年世界结核病日的主题是“防治结核,早诊早治,强化基层”,其基层人员中便包括医学院学生。为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2005年4月对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结核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加关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2004年是建国以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疾控监测和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日益显现出来,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1月,全国正式启动了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大大提高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使原先从疫情机构发现疫情到国家收到疫情报告的平均5天缩短到网络直报1.4天,解决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基本上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监测报告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新疆预防医学》2004,22(3):6-8
细菌性痢疾在新疆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中,发病率一直居首位,其菌型繁多,流行因素复杂,危害甚大。上世纪50年代起细菌性痢疾就列入常规疫情报告传染病之一,并开展了细菌学监测,对掌握新疆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规律、菌型分布和变迁情况,以及对痢疾的防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监测工作仍然在延续。为了了解每年新疆细菌性痢疾的流行情况、菌型分布和变迁情况,现将2002年的痢疾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6-2017年西安市高陵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信息直报系统数据报告质量,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方法通过比较西安市高陵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信息系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及现场调查资料,对学校症状监测系统报告的各种症状和疾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因症状缺勤病例1 424例:含传染病9种54例,非传染病7种1 370例。报告居前4位的症状(群)依次为发热伴其他、呼吸道症候群、其他和消化道症候群;居前4位的疾病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他、普通感冒和胃肠道疾病。非传染病中呼吸道疾病与呼吸道感染症候群,胃肠道疾病与消化道感染症候群病例构成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2. 59、13. 82,P <0. 01)。经现场调查和系统比对,该监测系统的传染病报告率为33. 33%(18/54),水痘占漏报传染病的69. 44%(25/36);其数据信息报告率、登记完整率、报告准确率和报告及时率依次为52. 01%(207/398)、74. 88%(155/207)、64. 25%(133/207)和85. 51%(177/207)。结论西安市高陵区学校症状监测系统能够为预防相关疾病疫情的暴发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但因数据报告质量不够理想,现阶段应将其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配合使用,以使学校传染病防控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