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早期诊断应用的研究。方法对216例脑缺血发作的患者BEAM、EEG的频段、绝对功率值变化进行比较在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定量BEAM的主频α、θ、δ频率,绝对功率值变化特征指标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EEG改变主频α、θ、δ频段绝对功率值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阳性率为94.4%,治疗后治愈率为91.7%。结论BEAM对TLA病人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检出阳性率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脑缺血发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6~11岁儿童定量脑电图脑电功率谱的活动特征,为正常儿童脑电图相对功率常模的建立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哈尔滨市180名6~11岁正常儿童为样本,记录安静状态下的θ,α,β,SMR频段脑电相对功率,以及θ/α,θ/β,θ/SMR比值.结果 6~11岁儿童θ波、α波、β波、SMR波脑电相对功率平均值分别为(23.00±3.00),(14.49±3.35),(5.79±1.27),(7.17±1.63);θ/β,θ/α,θ/SMR功率比值平均值分别为(4.24±1.42),(1.66±0.39),(3.36±0.89);脑电相对功率重测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除θ与SMR波的相对功率外,其他脑电相对功率各指标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了解6~11岁儿童各年龄段脑电相对功率特征,可为建立正常儿童脑电相对功率常模及评估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效果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TD)儿童的脑电特征,比较T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脑电图、脑功能的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4~15岁126例TD儿童及81例对照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都进行脑电图及额部脑功能检查。结果:①TD组额部脑电频率均慢于对照组(P<0.05),右前额明显(P<0.05)。②TD组前额θ波脑电功率及θ/SMR、θ/β、α/SMR、α/β脑电功率比值均高于对照组。③TD组儿童前额脑电频率与前额θ波、前额θ/β脑电功率比值有负相关关系。结论:TD儿童的脑电活动落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尤其是前额叶功能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婴儿痉挛症患儿的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变化的特点。方法:应用北科生产DYD-2000型BEAM仪及软件,系统分析了23例婴儿痉挛症的EEG及BEAM的变化规律。结果:婴儿痉挛症的EEG波幅及频率均发生改变、典型高峰失律、慢波、棘波和尖波、波形参差不一,但有不规则的混合出现的棘-慢波和尖-慢波综合,而BEAM表现弥漫功率值增高、δ频带占绝对优势、θ频带增高次之、α频带及β频带功率值降低。双侧大脑半球各频带不对称、有明显的偏离度,SD>3级以上。结论:EEG和BEAM作为辅助检测手段对婴儿痉挛症患儿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脑功能变化,作者应用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技术对32名学习困难儿童和32名正常儿童进行了配对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儿童慢波功率高于正常儿童,α频段尤其α_2频段功率低于正常儿童,(δ+θ)/(α+β)显示慢波增多是学习困难儿童脑电的主要特征。本研究提示学习困难存在有一定的神经生理基础,其发病机制与大脑发育迟滞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脑电频谱分析技术分析不同频段脑电信号特征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早期诊断及康复干预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在佛山复星禅城医院儿童康复科新诊的2~4岁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ASD儿童35例(ASD组),采用综合康复的方式进行干预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采集ASD儿童静息态脑电信号,并采用中文版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进行评定,同时选取年龄相仿的正常儿童30例(正常儿童组)采集静息态脑电信号。将所有脑电信号采用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分析4种频段[delta(δ,1~4Hz)、theta(θ,4~8Hz)、alpha(α,8~13Hz)、beta(β,13~35Hz)]在各脑区相对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ASD儿童在治疗前,δ频段在5个脑区的相对功率均大于正常儿童(t=3.909、2.941、0.098、0.097、 0.108),而α频段则小于正常儿童(t=-3.919、-4.076、-4.924、-4.351、-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组δ及α频段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θ及β频段,ASD儿...  相似文献   

7.
作者选择四川省攀枝花钢铁厂155名电焊工为观察组,另选该厂非接触锰的134名工人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脑电图检查。采用脑波指数(index)分析,观察长期低浓度接触锰的脑生物电改变。研究发现θ波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1,P<0.05)而α、β、δ波指数均无明显变化。提示低浓度锰接触者脑生物电有明显变化,表现为θ波活动增多,并认为脑电θ波活动的增多可作为锰对人体脑生物电影响的一项较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癫痫儿童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给予首次确诊的56例癫痫儿童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用药6个月前后行发作间期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及认知功能测试。结果:①拉莫三嗪单药治疗6个月后,癫痫患儿脑电地形图的α、β、δ频段相对功率无变化(P>0.05),而θ频段相对功率显著降低(P<0.05);10例癫痫患儿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完全消失,26例减少50%以上,18例减少小于50%,2例无变化。②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完全消失和减少50%以上的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而痫样放电减少小于50%和无变化的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无变化(P>0.05)。结论:拉莫三嗪可使癫痫患儿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减少,且对脑电背景活动无影响,并可使脑电渐趋稳定和顺应性;发作间期痫样放电明显减少的癫痫患儿认知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学习困难儿童的静态脑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脑功能变化,作者应用脑电图肮脏了电地形图技术对32名学习困难儿童和32名正常儿童进行了配对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儿童慢波功率高于下沉儿童,α频段尤其α2频段功率低于正常儿童,(δ+θ)/(α+β)显示慢波增多是学习困难儿童脑电的主要特征。本研究提示学习困难存在有一定的神经生理基础,其发病机制与大脑发育迟滞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的改变.方法本文通过铅排版作业工人(35名)与正常健康人群(35名)的比较,采用神经电生理的方法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评价低水平铅接触工人的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的异常改变.结果铅作业工人的脑电图特征瘟主波率明显减少, β主波率增加,低波幅(占45.71%),广泛性异常(17.14%)和弥散性异常(28.57%)增多 .脑电地形图特点为高功率值,θ频带异常分布,以弥散性损害为著,δ功率值在F7-A1(左前颞)区较正常组升高,β功率值在FP2-A2(右额极)区较正常组升高,β功率值在C4-A2(右中央)区较正常组人群升高.结论发现低水平铅接触影响作业工人的脑电活动,出现异常脑电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共患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attention deft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和学习障碍患儿注意、智力的改善作用. [方法]应用Sprit-8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对48例(6~12岁)共患ADHD和学习障碍患儿进行40次增强16~20 Hz β波,抑制4~8 Hz θ波脑电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脑电反馈仪检测患儿脑电波θ/β、θ/SMR功率比值的变化,采用听视觉持续注意测验软件检测注意稳定性变化,采用瑞文推理测验(SPM)评价智力水平变化. [结果]脑电反馈治疗后患儿θ/β、θ/SMR值较前明显下降(P<0.01),注意指标中的漏报数、错误数、反应时间较前降低(P<0.01),智商较前改善(P<0.01). [结论]脑电反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共患ADHD和学习障碍患儿的脑电异常、智力、注意力,且对脑电异常改善作用无左右脑半球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外伤引起的小儿意识障碍。方法采用自然睡眠与药物睡眠后脑电图(BEAM)诊断分析。结果对照组药物睡眠与自然睡眠BEAM主频δ、θ相对功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现自然睡眠主频δ、θ频率、功率值明显增高,呈阵发性δ、θ波高频率异常及前头部病灶区δ、θ功率普遍增高。而对照组药物睡眠后主频功率值明显降低,出现低波幅电位活动,异常病灶区明显减少。自然睡眠阳性率为97"3%,药物睡眠阳性率为38"0%,结论自然睡眠与药物睡眠BEAM相对功率值比较分析病灶区及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异常阳性差为59.0%。因此,应用小儿自然睡眠方法真实地反映了大脑电位活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脑电(EEG)信号是一种产生机理相当复杂的人体生理信号,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价值.本文针对脑电信号非平稳性特点,利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实现了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利用小波包分析的方法实现了对脑电节律(δ、θ、α、β)的提取及对脑电的功率谱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早期听力受损后脑电功率的变化.方法 对42例早期听力受损的儿童及33例听力正常儿童对比研究其脑电图和脑电绝对功率值.结果 早期听力受损儿童的左侧额部、颞部、枕部等多个脑区的脑电绝对功率值在δ,θ,α,δ θ/α β等频段、以及左侧总功率均低于同龄正常儿(t=2.21~3.74,P<0.01).结论 听觉中枢发育早期缺乏有效的声音信号刺激而不能成熟,使相应功能区的脑细胞活动水平低下,脑电绝对功率值低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脑功能特征.为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DSM-Ⅳ标准的110例ADHD及35名对照组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额部及顶部脑功能测查采用美国产A-620脑电神经生物反馈仪。【结果】ADHD组前额及顶部θ波脑电功率、θ/SMR、θ/β、α/SMR、α/β脑电功率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DHD亚型中多动或冲动为主型(HI)组θ波脑电功率高于混合型(CT)组;ADHD组顶部与额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DHD儿童前额及顶部θ波段脑电功率占优势;脑电功能检查比单纯的脑电波描记更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图、SPECT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行脑电图(EEG)检测,其中10例同时期行SPECT脑血流显像,分两年龄段观察脑电图的变化。结果脑电图正常11例,脑电图异常36例(76.60%),其中边缘状态脑电图41例,占87.23%;轻度异常脑电图4例,占8.51%;中度异常2例;〈60岁组EEG的异常表现以泛化的慢α波为主,α活动减少、α波幅减低、调幅调节差。≥60岁组EEG改变无明显规律,出现了散在的或弥漫的θ波,同时可混有少量的δ波。两组患者均未见特异性EEG改变。10例行脑血流显像的患者SPECT结果均为阳性,表现为大脑实质广泛的血流灌注降低,以颞叶、额叶及顶叶血流降低最为明显。结论 SPECT脑血流显像能直接地评价脑组织学和功能改变;EEG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还不具有特征性,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脑缺血后脑细胞的功能改变,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疗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松针点灸治疗典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电地形图(BEAM)的影响。方法将27例典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3例。观察组采用松针点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和谷维素,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异常脑电地形图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完全缓解7例(50%),部分缓解5例(35.71%),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完全缓解为0例,部分缓解5例(38.46%),总有效率为38.46%;两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观察组治疗后异常脑电地形图改善率为87.5%,而对照组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松针点灸对典型偏头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明显改善典型偏头痛患者异常脑电地形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脑电地形图在大脑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8月上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做彩色脑电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CT检查,对比分析检查阳性率。结果脑肿瘤CT的阳性率(100%)均高于彩色脑电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脑梗塞、脑萎缩、头痛患者BEAM诊断阳性率(92.31%、100%、87.50%)均高于EEG(76.92%、63.64%、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脑炎患者BEAM诊断阳性率与EEG诊断阳性率均为100%,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彩色脑电地形图可系统地、动态地监测大脑病变,画面鲜艳清晰,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不同水平特质焦虑大学生大脑神经元振荡特异性改变,为对特殊高校学生群体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焦虑分量表,对某高校31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按照被试特质焦虑得分的分布,选取前后各27%的人划分为低特质焦虑组(15名)和高特质焦虑组(15名).经过预处理后将数据划分为δ(1~<4),θ(4~<8),α(8~<13),β(13~<30),γ(30~100) Hz 5个频段,计算各个电极的功率值,考察功率谱与特质焦虑得分的相关性.结果 高特质焦虑实验组在δ频段的额区、中央区(t值分别为3.47,2.62);θ频段的额区(t=2.22);β频段的额区、中央区、右侧颞区、后区(t值分别为2.77,2.23,3.65,2.35);γ频段的额区、左侧颞区、中央区、右侧颞区、后区(t值分别为2.83,2.22,2.64,2.43,2.09)功率低于低特质焦虑实验组(P值均<0.05).在δ频段中央区,θ频段的额区,β频段的额区、中央区、后区,γ频段的额区、左侧颞区、中央区、后区功率谱值与特质焦虑得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0.51,-0.62,-0.53,-0.54,-0.59,-0.56,-0.55,-0.49,P值均<0.05).结论 高特质焦虑大学生功率谱较低特质焦虑大学生降低,特质焦虑程度与功率谱具有相关性.高特质焦虑个体在大脑静息状态下脑电信号发生改变可能是与特质焦虑影响大学生注意力、工作记忆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临床效果及对运动功能和脑功能的影响,为更有效的促使脑瘫患儿康复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黄冈市黄冈平安康复医院接诊的7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均每周训练5 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及脑电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FMFM各区域评分及脑电功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GMFM评分中观察组5个区域得分及GMFM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FMFM评分中观察组5个区域得分及精细运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θ波、θ/β波值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β波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运动功能及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