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 患者男,36岁.体检时透视见两上肺内带各见一长角形骨样密度影突出,基底位于纵隔影内.行后前位胸部X线摄片及多轴位胸部透视,示两胸骨柄各由内下向外上生长一类长三角形骨突.右侧长约2cm,左侧长约3cm.其中右侧骨突与胸骨柄间以软骨相连.两侧第一前肋近端轻度向下移位.双侧胸锁关节位置结构正常.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岁8个月。出生后发现前胸壁正中凹陷,以后逐年加重。查体:胸廓两侧对称,胸骨中、下段区域凹陷,最深处达3.5cm。诊断为:漏斗胸。于2002年11月15日在全麻下行胸骨翻转术。手术取胸骨正中纵形切口,上自第5肋间下达剑突与脐之间,沿胸壁分离两侧胸大肌至肋骨凹陷外1cm,显露胸肋关节。切除剑突、向下游离腹直肌时将腹直肌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6岁,因发现右侧胸壁肿块1月就诊入院。体检见右胸骨旁2~3肋处见一皮下突出约5cm×5cm肿块,质中等,活动度差,无压痛,表面光滑,局部皮肤无红肿。B超检查结果:右胸锁关节下方皮下探及3.1cm×2.8cm类圆形、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胸部X线检查:双肺清晰,胸骨、肋骨无骨质浸润、破坏改变。血清HBsAg(+)。入院后在局麻下行右胸壁肿块切除术。术中发现肿块底部位于右胸锁关节下,呈黑褐色、质较,基底较宽并与胸骨柄相连,胸骨柄及胸骨体均有骨组织呈鱼肉状破坏改变,术中大量出血。肿块无法切除,取部分组织送病检。病理报…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7岁。发现前胸部有一肿块30余年,缓慢渐进性增大,现约鹅蛋大小。无咳嗽、咳痰、胸闷、乏力、盗汗等表现,否认家族有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胸骨柄前触及3cm×3cm×4cm的肿块、质韧、固定、无触痛,与周围组织分界清。CT平扫示胸骨柄前方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内部密度偏低,CT值约25HU,肿块前方达皮下,后缘与胸骨相邻,与周围软组织界限欠清(图1,2),胸骨未见异常。CT诊断胸壁软组织肿瘤。沿胸壁肿块周围用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行胸壁肿块切除术,术中探及皮下组织约3cm×3cm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质软、界清,包膜完整,活动度小。病…  相似文献   

5.
胸骨原发肿瘤少见,本院诊治胸骨软骨肉瘤1例,并结合文献作若干讨论。病例报告王××,男,50岁。自觉胸前区进行性无痛性隆起二年,1982年8月25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可,胸骨柄处触及4cm×3cm×1.5cm 质硬固定肿块,无压痛。胸骨 X 线片示:胸骨柄明显膨胀,其内有  相似文献   

6.
李鸿文 《华夏医学》2001,14(3):384-384
胸骨肌是胸前壁的一种异常肌 ,已有统计报道 [1 ] 。锥状肌是腹前壁的一种退化肌 ,甚至缺如 ,缺如报道也有 ,但胸骨肌合并锥状肌缺如未见报道。现将笔者所观察到的右胸骨肌并右锥状肌缺如一例作简单报道 :1 标本介绍老年男性尸体 ,死因不明 ,发育正常。右胸骨肌简况见表 1和示意图 ;左锥状肌 (位置、形态、神经支配 )未见异常 ,见示意图。表 1 右胸骨肌简况位置形态 肌全长( cm)肌腹长( cm)肌腹最宽径( cm) 起始抵止神经支配胸骨右侧曲行扁平 ,反“S”形 17.64 .8(第 3肋上缘至第 5肋上缘 )0 .9(右第 4肋软骨中部 )第 7肋软骨 ,为双腱 ,…  相似文献   

7.
男尸,约45岁,身高166cm。尸解中,见胸骨左、右侧,胸大肌浅面、胸前筋膜之间胸骨两侧呈“八”字纵行排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两块扁肌。为描述方便简称左、右侧单胸骨肌。左侧单胸骨肌起自肋软骨和肋骨相交前面,由下外斜向内上,止于胸骨柄前面中线左侧。起点长1.5cm,宽5.0cm,止点  相似文献   

8.
王忠武 《广西医学》2001,23(1):201-202
患者女性 ,1 7岁 ,以偶然发现胸骨柄有一肿物并逐渐长大 2 0个月而入院。该肿物刚发现时如成人拇指头大小 ,无不适症状 ,现局部有隐痛 ,伴双侧胸锁关节处疼痛 ,双上肢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来无发热、食欲好 ,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 :T36.4℃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胸骨柄处皮肤无红肿 ,胸骨柄可见约5cm× 3cm× 1 cm大小肿物 ,无活动 ,压痛 ,质 度硬 ,边界清 ,其它查体及化验检查未见异常 ,胸骨柄处正侧位片见胸骨柄呈膨胀性改变 ,骨皮质极薄、缺损 ,其内散在密度增高影 ,肿物穿刺涂片检查未见到恶性肿瘤细胞。遂采取手术治疗 ,行胸骨柄切除术 …  相似文献   

9.
胃间质瘤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简介患者 1,男 ,6 0岁 ,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3年 ,呕血伴黑便 7d入院。体格检查 :贫血貌 ,上腹部扪及约 5cm× 5cm肿块 ,边缘清楚 ,质韧、光滑、活动良好 ,轻压痛。B超示 :上腹部探及一直径约 4cm低回声团块 ,界清、规整。纤维胃镜检查见 :胃窦前壁近胃角处可见直径约 5cm半球形隆起 ,黏膜表面见两处浅表性溃疡 ,有少量血凝块附着。临床诊断 :胃良性肿瘤并胃出血。经支持治疗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小弯侧一约5 0cm× 4 5cm× 4 0cm大小肿块 ,浆膜表面光滑 ,局部血管充盈 ,切开胃壁 ,见肿瘤表面胃黏膜有两处 1cm× 1cm浅表溃疡…  相似文献   

10.
杨世兵  李伦伦 《四川医学》2003,24(10):993-993
患者 ,女 ,5 0岁。右胸闷 ,易瞌睡 3个月。查体 :精神可 ,消瘦。右胸叩诊为实音 ,右中下肺呼吸音极低。胸片示 :右胸巨大团块影。B超示 :右胸腔混合性肿瘤 ,均考虑畸胎瘤。CT示 :右侧胸腔巨大畸胎瘤 ,肿块边缘包膜完整。临床诊断 :右纵隔畸胎瘤。于 2 0 0 3年 2月 10日行了右侧开胸手术。术中见肿瘤约 2 5cm× 13cm× 14cm ,包膜灰白色 ,完整 ,与右肺、壁胸膜、心包、膈肌粘连 ,右肺严重受压 ,肿瘤于前上纵隔处突向左胸腔生长。完整切除肿瘤。送病理检查。肿瘤标本包膜完整 ,重 3 6 2kg。包膜部分为白色软骨样组织 ,肿瘤内有薄层分隔 ,腔…  相似文献   

11.
双侧双胸骨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骨肌 (M .sternalis)出现率低 ,单侧多于双侧 ,男性多于女性。为了积累国人胸骨肌资料 ,现将尸解时发现的 1例报道如下。男尸 ,约 45岁 ,身高 1 58cm。尸解中 ,见胸骨两侧胸大肌浅面有 4块呈“八”字形排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扁肌即胸骨肌。为描述方便 ,将近中线一块简称为内侧肌 ,远离中线一块称外侧肌。( 1 )右内侧肌起自第 5肋软骨高度 ,胸大肌表面 ,行向上内止于胸锁骨端之间。肌腹长1 2 .0cm ,止点肌腱长 3 .5cm ,全肌长 1 5.5cm。起点肌腹宽 3 .5cm ,止点肌腱宽 0 .9cm。( 2 )右外侧肌起于第 6肋高度 ,胸大肌表面行向上内止于…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2 2岁。因“发热伴胸闷 2 0天”于 2 0 0 1年 4月 2 6日收入院。查体 :右下肺叩诊实音 ,右侧呼吸音消失。CT示 :纵隔左移 ,右上纵隔有一 15cm× 12cm× 12cm肿块 ,CT值 4 8 5Hu ,胸腔积液。胸水未查到癌细胞。 2 0 0 1年 5月 5日手术。术中见右胸腔内有血性胸水约 10 0 0ml。右肺完全萎缩 ,中上纵隔有一约 2 5cm× 2 0cm× 2 0cm巨大囊肿 ,剪开包膜后吸出约 80 0ml浑浊液体 ,内一约 15cm× 12cm×12cm肿块 ,呈鱼肉样。包膜外完整切除肿块 ,肺膨胀良好 ,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示 :未成熟畸胎瘤。病人康复出院后至今未出现…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4 5岁 ,已婚。月经紊乱 1年 ,体检发现子宫肌瘤2年入院。末次月经 2 0 0 2年 3月 2 5日 ,于 2 0 0 2年 4月 12日手术。术中见子宫前壁突起 ,肌壁间有一结节状肿块。临床诊断 :子宫肌瘤变性。病理检查 :切除全子宫及右侧附件。子宫体积 14cm×13cm× 7cm ,剖视子宫 ,前壁肌壁间见一个 6cm× 4 5cm× 4cm结节状肿块 ,与肌壁有分界 ,无包膜 ,切面浅灰黄色 ,实性、均质、细嫩 ,无旋涡状纹理 ,局部有 2个囊 ,直径分别为 5cm和2cm ,内为澄清草黄色液体。镜下 :肿瘤细胞呈多灶性在子宫肌束间浸润性生长 ,细胞弥漫排列。主要为短梭形、梭…  相似文献   

14.
<正> 胸骨后软骨肉瘤,临床罕见,笔者曾收治1例,报道如下.患者 女,27岁.因胸闷、发音嘶哑3月余,当地医院胸部CT扫描示前纵隔占位,于1995年7月18日来我院就诊,拟前纵隔恶性畸胎瘤收入院.1995年7月25日在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手术取左前外侧加第4肋间水平胸骨横断及胸骨纵形劈开切口进胸,探查见前上纵隔有一约11cm×10cm×10cm的圆形肿瘤,表面呈不规则结节状,有完整的包膜,表面血管呈网状分布.肿瘤基底来源于胸骨体部的后壁,坐落在心底大血管之前,和胸骨后壁粘连紧密,与心脏、大血管、气管无粘连,头臂血管及气管受其挤压而明显向  相似文献   

15.
在骨关节脱位中,胸骨体脱位极少见,特别是胸骨体前复合脱位更是罕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病人,女,35岁。7d前骑自行车时向前扑倒,双肩着地,胸部上端顶在地面隆起处,随即感胸痛,不敢呼吸,前胸隆起、肿痛。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胸骨体隆起,比胸骨柄高出约2cm,局部轻度肿胀压痛。胸部侧位片示:胸骨体向前错位约1cm,无骨折,肋骨无骨折征象。手法复位失败,行手术切开复位。术中所见:除胸骨体与胸骨柄错位外,还有双侧的2,3肋骨脱位,使胸骨体的上半部悬浮于胸骨柄及双侧2,3肋骨上方,反复复位困难,后经切除胸骨体与胸骨柄的软骨面,胸骨体预置穿2根克氏针,双侧肋骨以巾钳向外、向前牵拉,按压胸骨体,才使其复位,预置克氏针穿入胸骨柄固定。术后21d拔除克氏针,病人无不适感,恢复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指导我院84级学生局部解剖操作的尸体中,发现一例双侧大块胸骨肌。报道如下: 中年女尸,长148cm。三角形的左、右胸骨肌均位于胸大肌浅面,与胸大肌借疏松结缔组织连结(见封三附图)。其数据见附表本例右侧的胸骨肌较宽、短和厚些。两侧胸骨肌下端宽大,以腱膜连于第五、六肋和第六肋软骨及腹直肌鞘前层。右侧胸骨肌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右膝缓慢长大的无痛性肿块10年,感胀痛10天,无外伤史。查体:右膝前外侧扪及一4cm×5cm×5cm的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差,有压痛。右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右侧髌骨下方见一类圆形密度不均匀性增高影,内有不规则钙化灶,边缘欠光整,与关节各骨分界清楚。髌上、下囊肿胀,脂肪间隙消失,关节间隙未见异常(图1)。CT平扫:右膝前外侧髌骨下方软组织内有一4.0cm×4.5cm×5.0cm大小的囊实性肿块影,囊壁、囊内可见钙化灶,囊内局部密度较低,CT值为31Hu;软组织肿胀,关节囊受压,关节各骨未见异常(图2)。手术切开皮肤及浅、深筋膜,见4cm…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5 2岁 ,以胸闷气短半年就诊。胸部正侧位片示右前下胸部圆形包块 ,CT示右前下胸近心缘旁类圆形包块 ,大小 7cm× 5 .1cm× 7cm ,CT值 - 110Hu。既往 5年前因甲状腺功能低下住院期间体检时胸部CT曾提示右下胸部脂肪瘤 ,因体积小、无症状而没有引起重视。入院诊断右下胸部脂肪瘤。经过术前准备 ,于 2 0 0 3年 1月 2 3日在静吸复合麻醉下 ,经右侧第六肋间进胸探查 ,发现右前下胸心膈角处拳头大小脂肪瘤 ,打开包膜游离过程中发现其内为大网膜组织 ,并且与腹腔相通 ,切除质脆血供差的大网膜组织 ,将正常的大网膜组织还纳…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53岁,胸闷不适月余。检查:两侧胸廓对称,左肺呼吸音减弱,胸部正侧位片示左侧第三前肋以下呈致密实变影,左下肺压缩。B 超示慢性脓胸,左侧实质性肿瘤待排。临床拟诊左肺癌。术中见左胸腔内有25cm×15cm×10cm 大小肿块,  相似文献   

20.
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63岁。因颈前后侧包块十余年近两年逐渐消失,而左侧又出现一肿块,数月来常觉胸闷气喘,平卧后易出现刺激性呛咳来院。病人无突眼、心悸、手抖,无肌无力和骨关节痛史,无尿痛和血尿史。查体:颈前偏左中下部见一约5cm×5cm×6cm包块,下极伸入胸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