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培酮口服液与片剂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3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按所服利培酮的剂型不同分为两组,口服液组66例,片剂组64例,两组疗程均为8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第2周均起效,PANSS分数在两组治疗后的2、4、6、8周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口服液组有效率86.5%,利培酮片剂组有效率87.7%,8周末利培酮口服液与片剂的不良反应主为肌强直、震颤,约20%~25%,其次为失眠、便秘与食欲差等,约9%~11%,但上述症状发生均较轻,未经特殊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利培酮口服液与利培酮片剂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有相同的疗效,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与利培酮片剂相比口服液给药途径方便,更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2.
徐裕  金庞  周波  胡伟明 《骨科》2015,34(4):489-491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双盲法分别给予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与单一奥氮平治疗,疗程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次PANSS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治疗2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及阴性症状、普通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6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以及普通症状因子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疗效好,安全性高,优于单用奥氮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对两组进行为期8周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使用简明男性性功能量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性功能及精神症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8周末,利培酮组的性功能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阿立哌唑组得分无明显变化.利培酮组治疗第8周末的血清PRL水平高于基线水平(P<0.01),阿立哌唑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立哌唑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精神科药物的情况.方法:将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205例,统计所有精神科药物名称、剂量、用法.并按照年份分四组分析.结果:①各类精神科药物总使用率为100%,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为92.68%,其中前三位的是利培酮(34.15%)、奋乃静(31.71%)、喹硫平(20.48%);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率呈现上升趋势.抗焦虑药的使用率为40.98%,其中劳拉西泮(18.54%)、阿普唑仑(15.61%)、艾司唑仑(10.24%)占主导地位.②各种精神科用药的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其日常使用剂量.③合并用药的概率较高,达63.41%.结论:各类精神科药物是血管性痴呆患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重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其中齐拉西酮组37例,利培酮组33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检测两组的血清PRL水平。结果两组间PANSS各项评分及临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齐拉西酮组在PRL水平改变及体质量增加方面优于利培酮组(P〈0.05或P〈0.01),泌乳、月经紊乱明显少于利培酮组。结论两药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疗效,齐拉西酮对内分泌影响较小,更适合于女陛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氨磺必利或利培酮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5例经氨磺必利或利培酮治疗后继发性功能障碍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叉换药法2周内停服氨磺必利或利培酮,并逐渐增加阿立哌唑口服剂量至20~30 mg/d,第3周开始30 mg/d维持,记录阿立哌唑换药前、治疗4、8周后患者者性功能、催乳素(PRL)、睾酮(T)、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75例患者改服阿立哌唑4周,患者性功能总评分[(32.6±3.6)分vs(24.3±2.1)分]、T[(17.4±3.0))mmol/L vs(13.3±2.7)mmol/L]均较换药前明显上升(P均<0.05),PRL[(27.9±8.2)ng/ml vs(38.5±10.5)ng/ml]显著下降(P<0.05);治疗8周,患者性欲评分、T、PRL均已恢复至入院时基线水平,性功能评分中勃起评分、射精评分、性满意度评分、总评分及T数值已超过基线水平,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服阿立哌唑4周后,患者PANSS评分均较换药前显著下降[(57.2±5.5)分vs(62.1±4.9)分,P<0.05];治疗8周后PAN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4周后评分[(51.2±5.2)分vs(57.2±5.5)分,P<0.05]。改服阿立哌唑后,兴奋、头晕、失眠、食欲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6.7%、5.3%、4.0%、1.3%,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发应。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合并药源性性功能障碍,能在继续改善阳性与阴性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性功能,恢复生殖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尿毒症脑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尿毒症脑病所致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幻觉、被害妄想、躁狂、异常兴奋等精神异常)患者93例,分为合用组(33例)、单用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每周2次血液透析+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单用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氮平,合用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氮平+丙戊酸镁缓释片,疗程均为2周。采用阴性及阳性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末、2周末时PANSS评分明显低于单用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单用组治疗2周末时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患者精神症状控制更佳,疗效更显著。单用组与合用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尿毒症脑病患者显效更快,控制率更高,疗效好且安全,可快速控制患者精神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种常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不同治疗时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病情要求分别给予氯丙嗪,奥氮平,利培酮,测定单药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尿酸、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红细胞计数;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疗效。结果:服用氯丙嗪,奥氮平,利培酮3个月后,与用药前相比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尿酸、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氯丙嗪,奥氮平,利培酮12个月后,与用药前相比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尿素氮、尿酸、β_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PANS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PANS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年后氯丙嗪组患者有效率为88.89%,奥氮平组患者有效率为93.33%,利培酮组患者有效率为91.11%,3组患者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肾功能异常,与治疗时程有关,在患者治疗精神分裂症期间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帕罗西汀(商品名:赛乐特)合并小剂量利培酮(商品名:思利舒)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难治性抑都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1)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组:在帕罗西汀20mg/d治疗的同时合并应用利培酮0.5-1.0mg/d,共入组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43±12)岁.(2)帕罗西汀组:单用帕罗西汀(20mg/d治疗,共入组42例,其中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11)岁.两组持续治疗观察期为6周,于入组前,入组后第1、2、4、6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及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第1、2、4周末,两组间HAMD总分及减分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92.86%,痊愈和显效占78.57%.帕罗西汀组的总有效率为76.19%,痊愈和显效占59.25%;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帕罗西汀合并利培酮组患者中11例出现不良反应占26.19%;帕罗西汀组为10例占23.81%,两组患者的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优于小剂量利培嗣合并氟西汀,且安全性好,开辟了临床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并比较两组的评分结果。结果联合用药组MMSE评分为(21.7±4.8)分,ADL评分为(26.4±10.3)分;对照组分别为(17.8±4.5)分和(30.1±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从第3周开始予以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心理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家庭支持和教育等,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NOSIE-3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例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治体会.方法:通过3例以拒食为主老年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在治疗第0、1、3、7、14、21和28天随访观察结束时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作用量表了解其变化.结果:利培酮口服液对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对拒食为主等老年老年精神分裂症首选,因为它的依从性比其他剂型依从性更高,尚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并提出了老年精神分裂症诊断及分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VR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精神病分裂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进行维持性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VR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连续6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BPRS及SD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PANSS、BPRS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R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惠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从第3周开始予以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心理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家庭支持和教育等,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NOSIE-3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益肾活血法对肾虚型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患者睾酮分泌指数的影响及治疗机制。方法:采用中国中老年男子健康研究会(CHISAM)认可的《男性更年期自我评定表》进行症状评分,检测血清总睾酮(TT)、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并依据TT/LH计算出TSI(睾酮分泌指数)值,筛选出60例肾虚型LOH患者入组,按2∶1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用男更宁汤剂治疗;对照组用十一酸睾酮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后第4、8、12周两组患者心理学分量表评分、躯体分量表评分、性分量表评分、TT、LH和TSI的变化。结果:①中药组与对照组治疗前LH的水平分别为(5.32±2.08)、(5.36±2.07)IU/L,治疗12周后为(4.89±1.46)、(4.81±1.75)IU/L,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治疗前心理学分量表评分分别为(5.2±1.3)、(4.8±2.2)分,治疗12周后分别为(2.7±1.4)、(2.9±1.2)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躯体分量表评分分别为(6.9±2.5)、(7.1±2.7)分,治疗12周后分别为(2.9±1.6)、(3.1±1.5)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性分量表评分分别为(10.2±3.3)、(9.8±3.1)分,治疗12周分别为(4.5±2.9)、(4.8±3.0)分,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②两组治疗前TT分别为(11.13±0.69)、(10.99±0.74)nmol/L,治疗12周后分别为(14.55±0.75)、(14.74±0.83)nmol/L,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两组治疗前TSI分别为(2.14±0.65)、(2.05±0.73)nmol/IU,治疗12周后分别为(2.99±0.72)、(3.11±0.65)nmol/IU,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③中药组治疗12周后LH、TT、TSI、心理学分量表评分、躯体分量表评分、性分量表评分分别为(4.89±1.46)IU/L、(14.55±0.75)nmol/L、(2.99±0.72)nmol/IU、(2.7±1.4)分、(2.9±1.6)分、(4.5±2.9)分,对照组治疗12周后分别为(4.81±1.75)IU/L、(14.74±0.83)nmol/L、(3.11±0.65)nmol/IU、(2.9±1.2)分、(3.1±1.5)分、(4.8±3.0)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④整个治疗过程,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益肾活血法治疗肾虚型LOH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使TT水平、TSI水平升高,疗效与补充雄激素治疗相当;男更宁汤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挥作用可能是其治疗LOH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血通降方治疗瘀血阻络证反流性食管炎(RE)对胃电图的影响,从电生理角度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瘀血阻络证RE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予以治疗,西药组30例:奥美拉唑+多潘立酮+铝碳酸镁,中西药组30例:奥美拉唑+活血通降方,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及8周后症状学积分、胃镜表现及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西药组:西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20.59±4.25)分,治疗4周(16.21±3.02)分,治疗8周(9.32±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43.28±8.09)分,治疗4周(35.06±5.03)分,治疗8周(18.23±4.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镜分级:治疗前A级8例,B级16例,C级6例,治疗8周后14例恢复正常,A级10例,B级5例,C级1例;中西药组:西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19.38±3.05)分,治疗4周(15.23±2.12分),治疗8周(7.23±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症状学积分:治疗前(45.41±7.12)分,治疗4周(35.34±4.11)分,治疗8周(15.12±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镜分级:治疗前A级7例,B级15例,C级8例,治疗8周后16例恢复正常,A级9例,B级5例,C级0例;与西药组比较,中西药组治疗后症状学及内镜改善更明显,胃电图主要表现为主频下降,慢波百分比区趋于正常,胃动过速、胃动过缓及节律紊乱百分比减低。结论:活血通降方可缓解瘀血阻络证RE患者临床症状及情志,改善胃镜下黏膜表现,具有黏膜保护、动力调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胃食管肌电活动及电节律紊乱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活血化淤法合并氯丙嗪)与单纯氯丙嗪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及氯丙嗪组,各35例,分别治疗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71.4%)明显高于氯丙嗪组(42.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分及阳性、阴性量表评分均低于氯丙嗪组(均P<0.05);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氯丙嗪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氯丙嗪,而对阴性症状效果更佳,且副反应发生率降低,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应用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和便秘的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三个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1周排便费力和腹部胀满评分分别是(1.92±0.29)分和(1.88±0.2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2±0.24)分和(2.19±0.16)分(P0.05),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变化同治疗后1周;治疗组治疗后1周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评分分别是(1.92±0.29)分和(1.89±0.31)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2±0.24)分和(2.31±0.31)分(P0.05),且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变化同治疗后1周;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成本低廉,可有效改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合并精神症状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索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合并精神症状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合并精神症状的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口服尼尔雌醇2mg/2 周;B组除口服尼尔雌醇2mg/2周外,加服镇静抗抑郁药:奋乃静2mg,tid,非那根25mg,tid;分别于第4、8周观察比较。对两组中精神症状缓解不明者转第二阶段,除上述抗抑郁药外,每晚加用安定10mg肌注,尿道局部封闭及利多卡因灌注,同时给予精神暗示等综合治疗,于第1、2、3、4周观察疗效。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A组仅2例缓解(2/46),B组49例缓解(49/5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第二阶段综合治疗前后对比,52例中49例缓解(P<0.01)。结论 加用镇静及抗抑郁药对缓解中老年女性尿道综合征并精神症状效果明显,采用综合治疗对症状严重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研究组进行药物自我管理和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共16周,对照组开展常规的精神卫生康复服务(物理治疗及工娱治疗)16周,然后随访观察12个月。采用社会功能量表PSP、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PANSS(45.92±15.03)、PSP(70.31±8.65)明显优于对照组PANSS(53.32±16.21)、PSP(61.9±10.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14.6%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再就业率12.5%高于对照组再就业率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独立技能训练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再就业面临无职业康复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