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目前本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检测批发及销售点、居民用户家中食用盐碘含量,8~10岁儿童尿碘水平.结果:共检测食用盐2860份,合格率97.06%;儿童尿1336份,尿碘中位数为324ug/L.结论:我市碘盐合格率达到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的要求,儿童尿碘水平较高,说明我市碘营养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碘缺乏并达标地区,中学生碘营养现状及对碘缺乏病(IDD)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巩固消除碘缺乏病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镇平县44所中学在校学生按容量比例(PPS)法抽样,进行甲状腺肿大情况、尿珙、盐碘的检测,并调查碘缺乏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中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2.63%,尿碘中位数为309.25 Vg/L;学校食堂盐碘合格率为100%;70.22%中学生知道缺碘导致甲状臃肿大,而知道缺碘导致智力低下的只有48.89%;85.78%知道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IDD)的最佳方式;59.33%通过媒体获得IDD防治知识:34.67%能向他人宣传IDD知识.结论:镇平县中学生碘营养状况较好.现阶段采取食盐加碘为主的干预措施是改善碘营养行之有效的途径,但还有必要在中学生中进一步开展IDD知识的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无精子症及隐匿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组织生精细胞类型及睾丸体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无精子症及隐匿精子症患者的完整睾丸活检病理报告,参照WHO《男性不育标准化诊疗手册》睾丸组织学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析精液检查结果、睾丸组织学类型及睾丸体积之间的关系。结果:在492例患者中,无精子症占90.5%(445/492),隐匿精子症占9.5%(47/492)。生精小管内见成熟精子占17.9%(88/492)、生精小管内见生精细胞未见成熟精子占42.9%(211/492)、唯支持细胞综合征39.2%(193/492)。睾丸体积10ml及以下占38.6%(190/492),其中5ml及以下占7.9%(39/492)。生精小管内见成熟精子患者隐匿精子症检出率14.8%(13/88),生精小管内见生精细胞未见成熟精子患者隐匿精子症检出率11.4%(24/211),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隐匿精子症检出率5.2%(10/193),唯支持细胞综合征患者隐匿精子症检出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睾丸生精功能可能为局灶性,单次睾丸活检难以全面、完整反映睾丸生精功能状态。睾丸体积显著低于正常参考值仍会存在生精功能。睾丸活检适应证的掌握过于宽松。采用WHO的睾丸组织学分类方法,能更方便、更有效指导临床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鉴定(PGI)系统在甲状腺手术中快速鉴定甲状旁腺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5月于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251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中用细针对可疑甲状旁腺组织进行穿刺,使用PGI系统通过检测穿刺组织液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来鉴别是否为甲状旁腺,同时将穿刺的组织切少许送冷冻病理检查,以冷冻病理检测结果为对照标准,统计分析该鉴定系统鉴别甲状旁腺的准确性。结果:PGI系统共检测434份组织,其中无效检测16份,有效检测418份。在有效检测的组织中,PGI系统鉴定为甲状旁腺组织311份,非甲状旁腺组织组织107份;冷冻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旁腺组织314份,非甲状旁腺组织104份。两种检测方法有明显的一致性(к=0.969,P0.001)。使用PGI系统识别甲状旁腺的敏感度99.0%(309/312),特异度98.1%(104/106),阳性预测值99.4%(309/311),阴性预测值97.2%(104/107),误诊率1.9%(2/104),漏诊率1.0%(3/312),准确率98.8%(413/418)。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或感染,均未出现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麻痹。结论:PGI系统可用于甲状腺手术中鉴别甲状旁腺组织,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死亡原因,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病治病意识,降低病死率,延长社区居民寿命。方法:对张堰社区212例死亡居民的死亡疾病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编码,录入电脑统计分析。结果:张堰社区2008年平均人口29007人,2008年死亡212人,死亡率为730.86/10万,其中男性116人(占54.72%),女性96人(占45.28%),肿瘤60人(占28.30%),循环系统疾病54人(占25.47%),呼吸系统疾病41人(占19.34%),损伤与中毒外部原因14人(占6.60%),消化系统疾病8人(占3.77%),其他35人(占16.5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社区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尤以肿瘤为多,因此及早预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我院及文献资料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并发症发生率及防治经验.方法:Seldingers法穿刺股动脉,用标准Judkins法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记录术中、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主要并发症定义为死亡、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血管并发症等.检索国内1999年以前有关CAG并发症方面的主要文献,综合分析比较CAG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3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99.8%.心室颤动发生率0.37%(2/535),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31%(7/535),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31%(7/535),无死亡、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及动脉栓塞、夹层等严重并发症.尽管本组离子造影剂使用率达42.1%,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99%(16/535),与文献资料比较3.01%(141/2467)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可能,但通过有效防治,其安全性临床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消毒灭菌的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重点科室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器械、使用中的消毒剂、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624份,合格597份,合格率为95.7%.结论:我院消毒效果总体质量较好,但有个别科室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合格率比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调控微RNA(miRNA)-490-3p(miR-490-3p)/整合素β1(ITGB1)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将HCC-827细胞分为对照组(无处理)、Dex低剂量组(Dex 25 μg/L处理)、Dex中剂量组(Dex 50 μg/L处理)、Dex高剂量组(Dex 100 μg/L处理)、Dex高剂量+inhibitor NC组(转染inhibitor NC后Dex 100 μg/L处理)和Dex高剂量+miR-490-3p inhibitor组(转染miR-490-3p inhibitor后Dex 100 μg/L处理), 每组接种6孔。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在490 nm波长处检测细胞光密度值(D490), 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细胞miR-490-3p、ITGB1信使RNA(mRNA)水平,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K...  相似文献   

9.
普遍食盐加碘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8月国务院提出逐步实行向全民供应加碘盐(USI)防治碘缺乏性疾病(IDD),从而减少了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并提高了缺碘地区儿童的智商。但随着USI措施的实施,合格碘盐覆盖率的提高,甲亢病人有增多的现象,尤以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G)为著。为全面客观地评价USI对TMG发病的影响,我们收集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近10年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关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哈尔滨市辖7区、12县,全市均属碘缺乏病地区,上世纪70~80年代人群甲状腺肿大率约20%。市区自1995年6月陆续供应碘盐,至年底市区已基本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部卫生、院内检测在医学美容安全方面重要性,预防术后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两所医学美容机构2011年1月~2011年8月检测数据回顾性分析。结果:检测数据1115份,其中空气培养360份、物表152份、手216份、无菌物品131份、高压蒸汽灭菌器64份,使用中消毒液、灭菌剂192份。手卫生合格率为88.4%,低于其他的检测的结果。手术室、口腔科、供应室、治疗室、配药室。结论: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及宣传,对手卫生不合格的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与检测直至合格,加强手卫生的管理,增强认识手部卫生与术后感染关系的重要性,对预防或减少术后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SKAPE血流感染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0年10月到2015年10月,ANP患者48例,均进行血培养并获得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ANP患者ESKAPE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ESKAPE感染患者、非ESKAPE感染患者和血培养阴性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43例ANP患者中ESKAPE感染12例共34份血培养结果,其中ESKAPE感染18份,占52.94%;病原菌分布前三位为:鲍曼不动杆菌(8份,44.44%),屎肠球菌(3份,16.67%),肠杆菌(3份,16.67%);ESKAPE感染患者死亡7例,死亡率为58.33%;非ESKAPE感染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14.29%;血培养阴性的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6.89%;3组患者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KAPE感染患者,非ESKAPE感染患者和血培养阴性的患者发生休克8例(66.67%)、2例(28.57%)、5例(17.24%),发生呼吸衰竭11例(91.67%)、4例(57.14%)、12例(41.38%),3组患者休克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KAPE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ESKAPE感染患者和血培养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缺陷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搜集2014-07—2015-03月间血常规检验的8 268份血液标本,对血液样本所存在的缺陷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8 268份血液标本中,检验分析前发现217份样本有质量缺陷,送样样本缺陷率为2.6%,影响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缺陷的相关因素中,样本抽取量不合格所占比例最大(33.0%),其次为样本抽取后放置时间对结果影响(24.3%)、采集后温度影响(16.9%)、标本标记不清(10.6%)、标本中的凝块对结果影响(6.9%)、抗凝管不合格(6.0%)、其他因素(2.3%)。结论在血常规检验分析前应严格做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针对影响血常规分析前质量缺陷的高危因素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以降低样本缺陷率,保证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与性伴侣包皮过长或包茎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5~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宫颈科门诊就诊的女性,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性生活等资料。由受调查者根据示意图对照判定其性伴侣是否存在包皮过长或包茎;取宫颈脱落细胞,运用凯普生物-HPV分型检测试剂盒,采用PCR和膜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型别HPV感染情况,其中检测出任何一种型别即为HPV阳性。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 040份,472例拒绝,1 568例接受问卷调查,去除不合格问卷458份,有效问卷1 110份,有效率为71%。1 110例女性研究对象中感染HPV的患者占50.9%(566/1 110),566例感染HPV的女性中,性伴侣包皮过长或包茎的占78.6%(445/566)。HPV感染类型以16、58、52、18型为主,分别占34.2%(152/445)、28.1%(125/445)、20.2%(90/445)、10.8%(48/44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伴侣包皮过长或包茎是女性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3.387,95%CI(2.491~4.607)。结论:南京城区宫颈HPV感染者性伴侣多数存在包皮过长或包茎,且是女性宫颈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有必要在本地区推行包皮环切,以降低宫颈HPV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上海市宝山区淞南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至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60岁以上居民中随机抽取2591人,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获得研究人群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慢性病史、家族史、日常生活方式,使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在调查的2591例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37.78%,其中男性为21.81%,女性为51.0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奶制品摄入、吸烟、运动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宝山区淞南地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生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吸烟等多因素相关,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来控制和预防该地区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监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及分布情况,研制气管切开术后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案.方法:对ICU病房35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与痰液致病菌监测.结果:本组35例中首次细菌学检验阳性率65.7%.气管切开术后重复细菌学检测检出率为87.5%,以单纯细菌感染为主检出率为(81.2%).致病菌种类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可致下呼吸道致病菌定植,易致呼吸道感染,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耐药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收集94例接受LAM治疗且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50例非耐药的患者的血清,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多聚酶区序列耐药变异。结果:94例诊断为耐药的患者中,80例患者检测到LAM相关的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其中单位点rtM204I突变占30.0%(24/80),rtLl80M+rtM204V为25.0%(20/80),rtLl80M+rtM204I为22.5%(18/80),rtVl73L+rtV180M+rtM204V为8.8%(7/80),而50例非耐药的患者中只有2例HBV多聚酶区基因突变。结论:LAM耐药相关的HBV聚合酶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需要对多个相关位点进行检测,以便尽早发现耐药毒株,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监测在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5年1月在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180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喉返神经监测90例(监测组),非喉返神经监测90例(非监测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及术后暂时性及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监测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非监测组[(90.2±20.2)min vs.(100.2±26.9)min;(16.3±13.2)mL vs.(24.4±9.8)mL;(25.5±8.5)mL vs.(29.7±5.6)mL,均P0.05];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1±1.9)个vs.(4.9±1.2)个;(3.8±2.5)d vs(3.9±2.7)d,均P0.05]。术后随访12周,监测组暂时性神经损伤发生率7.4%(8/105),非监测组19.0%(1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永久性神经损伤发生率1.0%(1/105),非监测组3.2%(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喉返神经监测技术可有效减少暂时性神经损伤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骨质疏松症社区预防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20家社区服务中心并分组,开展相应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使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2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别对两组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数据进行匹配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得分、骨质疏松症预防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别平均提升了7.72分、11.62分和3.53分(P0.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仅仅开展知识宣教不足以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以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还应辅以心理疏导与行为干预组成社区综合干预形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居民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人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 并对样本检测结果进行基因分析。方法 2022年9月6至12日,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2个县设置采样点。共收集808份人粪便样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隐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RNA和蓝氏贾第鞭毛虫β-giardin基因, PCR法扩增人芽囊原虫核糖体小亚基RNA。阳性产物送测序, 采用BLAST分析比对, 运用MEGA 11软件基于邻接法构建进化树, 确定基因型。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居民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和人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1.61%(13/808)。人芽囊原虫感染率为0.99%(8/808), 其中白族居民感染率为0.88%(4/452), 低于汉族居民感染率4.17%(4/96)(χ2=12.533, P=0.049);烹饪时砧板食物生熟不分开者感染率为1.95%(7/359), 高于分开者感染率0.22%(1/449)(χ2=6.071, P=0.035);饮生水居民感染率为3.68%(5/136), 高于不饮生水居民感染率0.45%(3/672)(χ2=12.03...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研了解上海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普痛外科有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院内防控体系建立情况、医生相关知识掌握,住院病人发病情况。方法2019年9月1—12日以上海市普通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为平台,设计问卷并以质量控制中心官方邮件及微信平台共同推送二维码形式对上海市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普通外科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严格按照国内外普通外科领域VTE防治指南为标准。结果共69家医院普通外科参与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12份,肺动脉栓塞(PE)确诊例数占住院手术例数的0.06%(5/7843),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确诊例数占1.02%(80/7843)。上海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已有88.39%(99/112)的科室建立VTE防控体系;84.82%(95/112)的科室有VTE和PE的联合会诊团队;96.43%(108/112)的科室入院时为病人做VTE风险评估,74.11%(83/112)的科室在病人手术后评估VTE风险,38.39%(43/112)的科室出院前为病人评估VTE风险。有53.57%(60/112)的科室为VTE高风险病人进行术前抗凝,至术前12 h停药。34.61%(18/52)的科室因顾虑出血,以及23.07%(12/52)的科室认为外科手术前无须抗凝,而术前不予抗凝治疗。在术后抗凝治疗中,对良性疾病病人,43.75%(49/112)的科室对予术后抗凝3~5 d,23.21%(26/112)予抗凝至出院前,4.46%(5/112)予抗凝至可自由行走,2.68%(3/112)予抗凝至术后28 d,25.89%(29/112)术后未予常规预防性抗凝;对于恶性疾病病人,47.32%(53/112)科室予抗凝至出院前,23.21%(26/112)予术后抗凝3~5 d,仅有8.04%(9/112)根据规范推荐抗凝至术后28 d。院内预防中有96.43%(108/112)的科室选择低分子肝素;院外预防中有43.75%(49/112)的科室使用阿司匹林,16.07%(18/112)使用低分子肝素,24.11%(27/112)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15.18%(17/112)使用华法林。结论与2年前对比,上海市普通外科VTE防治的理念和实践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照先进国家的防治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为病人选择正确用药及恶性肿瘤等VTE高危病人的预防上仍有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